资源简介 高一生物学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共40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5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A.进行实验时应在母本花粉成熟前去雄并做套袋处理B.F,自交,F2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否定了融合遗传C.F,测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能反映出F1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数量D.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并预测结果是对假说的演绎过程2.某昆虫体色的黑色和灰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黑色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全为灰色,F,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中灰色:黑色=9: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B.F2黑色个体中纯合子占3/7C.F2灰色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子代中可能出现黑色个体D.若让F1进行测交,其后代中灰色个体所占比例为1/23.不同类型的生物性别决定方式不同,如图为人类的性染色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非同源区I非同源区ⅢA.位于区段I上的红绿色盲基因通常可由父亲遗传给女儿B.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C.位于区段Ⅲ上的性状一般不会出现在后代女性中D.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全与性别决定有关【高一7月质量检测·生物学第1页(共6页)】FJ4.下列关于探索生物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运用了“减法原理”控制变量B.格里菲思通过实验证明S型细菌的DNA使R型活菌转化为S型细菌C.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D.T2噬菌体感染细菌后,搅拌的目的是使亲代DNA和蛋白质分离5.下列关于DNA分子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复制时子链的延伸方向均为3'→5B.DNA分子复制时解旋酶可作用于磷酸二酯键C.某DNA分子复制4次可产生16个DNA分子D.DNA分子复制只能发生在细胞分裂前的间期6.微小RNA是含有20~25个碱基的单核苷酸链,可与目标mRNA结合形成双链,阻止目标mRNA的翻译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微小RNA会导致目标基因无法正常表达B.微小RNA与目标mRNA内部都含有氢键C.微小RNA与目标mRNA均由基因转录产生D.微小RNA与目标mRNA中都含有尿嘧啶7.细胞的分裂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成人早衰症是一种罕见遗传病,控制这种疾病的基因位于第8号染色体上,编码一种DNA解旋酶,在成人早衰症患者体内这种酶有缺陷。某种癌细胞由于生长因子受体活性过强而使自身获得无限增殖的能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内编码生长因子受体的基因属于抑癌基因B.成人早衰症体现了基因对生物性状的间接控制C.生长因子与相关受体结合可能使细胞周期缩短D.成人早衰症和细胞癌变可能是由基因突变引起8.将耐盐碱基因D随机插入到纯合抗稻瘟病水稻的染色体上,经筛选得到甲、乙两株水稻(如图:植株只要含有D基因即表现耐盐碱性状,不含D基因表现为盐碱敏感性状)。不考虑变异,理论上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抗稻瘟病基因一耐盐碱基因D甲A.两株水稻自交,后代一般均表现为抗稻瘟病B.自交后代中耐盐碱抗稻瘟病个体占比为甲>乙C.甲和乙杂交,子一代为抗稻瘟病且耐盐碱的占3/4D.甲和乙产生的雄配子中基因D数目可能相等9.生殖隔离可分为受精前隔离和受精后隔离。受精前隔离有多种类型,如生态隔离、季节隔离、配子隔离、机械隔离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形成生殖隔离是不同物种主动适应自然选择的结果B.一旦在不同种群间形成了隔离就表示产生了新的物种【高一7月质量检测·生物学第2页(共6页)】FJ高一生物学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C豌豆是闭花受粉、自花传粉植物,在进行杂交时应在母本花粉尚未成熟前做人工去雄,为了防止外来花粉干扰实验结果,人工去雄后应该套袋处理,A正确;F1自交,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这一结果否定了融合遗传,B正确;F1测交子代表型及比例能直接真实地反映出F配子种类及比例,不是数量,C错误;“假说一演绎法”的基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并预测结果是对假说的演绎过程,D正确。2.DF2表型比为9:7,是9:3:3:1的变式,说明该昆虫的体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基因型为AaBb,F2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bb、aaB或aabb。亲本均为黑色,基因型为AAbb和aaBB,A正确;F2黑色个体中纯合子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占3/7,B正确;F2灰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B,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子代可能出现黑色个体,C正确:若F进行测交,其后代中灰色个体所占比例为1/4,D错误。3.B男性X染色体遗传给女儿,位于区段I上的红绿色盲基因一般可由父亲遗传给女儿,A正确;含X染色体的配子可能是雄配子,也可能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B错误;位于区段Ⅲ上的性状一般不会出现在女性中,C正确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不全与性别决定有关,如色盲基因,D正确。4.A艾弗里及其同事将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破碎后,设法去除绝大部分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制成细胞提取物,然后对细胞提取物分别加入不同的酶处理,研究DNA和蛋白质各自的效应,该过程运用了“减法原理”,A正确;格里菲思通过实验,推测在S型细菌体内存在“转化因子”,但他并没有找出何种物质使R型活菌转化成了S型活菌,B错误: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即分别用2P和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证明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C错误;T2噬菌体感染细菌后,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和细菌分离,D错误。5.CDNA分子复制时子链的延伸方向均为5'→3',A错误;解旋酶作用于氢键,DNA聚合酶作用于磷酸二酯键,B错误;某DNA分子复制4次可产生2=16个DNA分子,C正确;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可以进行DNA分子复制,D错误。6.B依题意可知,微小RNA可与目标mRNA结合形成双链,阻止RNA的翻译过程,导致目标基因无法正常表达,A正确;微小RNA和目标mRNA都是单核苷酸链,内部不含氢键,B错误;微小RNA与目标mRNA都由基因转录产生,且都含有尿嘧啶,C、D正确。7.A生长因子受体活性过强使癌细胞获得无限增殖能力,可推测生长因子受体是细胞增殖所必需的,则生长因子受体基因属于原癌基因,A错误;DNA解旋酶异常,会影响患者基因的复制,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B正确;生长因子与相关受体结合后可能使细胞周期缩短,从而促进细胞增殖,C正确:成人早衰症患者体内DNA解旋酶有缺陷可能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细胞癌变也是基因突变引起的,D正确。8.B设抗稻瘟病基因为A,因甲、乙都是纯合体,则它们的基因型都是AA,理论上,两者自交后代的基因型都是AA,全部表现为抗稻瘟病,A正确;甲自交后代的基因型为1/4AADD,1/2AAD,1/4AA,后代中耐盐碱抗稻瘟病个体占3/4,乙自交后的基因型为1/4AADD,1/2AAD,1/4AA,后代中耐盐碱抗稻瘟病个体占3/4,则甲、乙自交后代中耐盐碱抗稻瘟病个体占比相等,B错误;甲产生的配子为1/2AD、1/2A,乙产生的配子为1/2AD、1/2A,则甲和乙杂交所得的子代中抗稻瘟病且耐盐碱的占1/2×1/2+1/2×1/2+1/2×1/2=3/4,C正确;甲植株含有1个耐盐碱基因D,其产生的雄配子最多含有1个D基因,乙植株也含1个耐盐碱基因D,则产生的雄配子最多也含有1个D基因,故甲和乙产生的雄配子都可能含有1个耐盐碱基因D,D正确。9.D不同物种间的生殖隔离由自然选择形成,但这并非是不同物种的主动适应,而是自然选择形成的结果,A错误: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只有在不同种群间形成了生殖隔离才表示产生了新的物种,B错误;驴和马杂交能产下骡说明已完成了受精作用,但骡是不可育的后代,这说明驴和马之间存在受精后隔离,C错误;春季产卵的大西洋鲱鱼和秋季产卵的大西洋鲱鱼由于产卵时间不同而形成季节隔离,D正确。10.C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进化以种群为单位进行,同一种群内部不同个体间不存在协同进化,A错误;人体肠道中生存的多种细菌,体现了物种多样性(不同物种的细菌)和遗传多样性(同一种细菌内部不同个体),B错误;多种微生物能共存于人体肠道,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人体产生的抗微生物化合物可以对细菌进行选择从而有利于细菌的进化,D错误。11.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对数从到0,对应图中F→G→H→I的变化,A正确;家鼠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染色体数的变化为40→20→40→20,有丝分裂时染色体数的变化是40→80→40,B错误;幼鼠变为成年鼠的过【高一7月质量检测·生物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FJ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生物.pdf 生物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