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西南州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黔西南州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黔西南州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
八年级道法试题
I 卷选择题(共 4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佳选项符合题意。)
1.2024 年 12 月 4 日,我国“ ”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作名录。
A.春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2.2025 年 4 月 20 日,深圳铁路公安处发布情况通报,当事人吴某某“伸腿阻止高
铁关门”行为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铁路公安机关已对吴某某处行政拘留处罚。
对此事件评价正确的
①个人原因不能妨碍公共安全
②吴某某缺乏对法律权威的敬畏,公共空间规则意识淡薄
③一点小错,没有关系
④每位公民都应自觉遵守规则,共同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某同学在校门口拍着门大叫:“保安,开门!”作为同学,你该对这位同学说的话是
A.在学校生活中,我们应该诚实守信 B.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诚实守信
C.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D.尊重能够使我们的社会生活和谐完美
4.乒乓球运动员孙颖莎在一次采访中提到:当我确定单打冠亚军会在我和队友间
产生时肘,我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混双上,因为混双必须战胜外国选手才能让我
们国家拿到金牌。孙颖莎的话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
②把个人梦想与祖国的荣誉结合起来就会成功
③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④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25 年 5 月 11 日,教育部等九部门启动 2025 年职业教育活动周。2025 年活动
周持续至 5 月 17 日,主题为“一技在手,一生无忧”,并首次推出主题活动日。
下列对主题理解正确的说法有
①拥有一种技能的人都能为国家做贡献
②学习到一项技能,可以用自己的劳动为国家做贡献
③学习了一项技能,就能一生幸福
④拥有一项劳动技能,能用自己的劳动实现自我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6.4 月 25 日,中央政治局召开套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强
调,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鼓励党员干部迎难而上、主动作为。中国
共产党领导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③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 ④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7.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表现在
①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全部的内容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宪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这要求青少年
A.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
B.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C.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增强宪法意识
D.积极参与宪法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制裁违宪行为
9.如图是同学们用图示法梳理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内容,正确的是
10.在第九届亚冬会开幕式上,中国台湾地区运动员入场时,解说员在现场解说时,
并没有按照大屏幕上的“中华台北”进行解说,而是说“中国台北”。解说员这
样做是因为
①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②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③两岸和平统一的观念已经深人所有人心
④祖国统一任何人都会赞同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11.小成的爸爸开车去银行办理业务,没有注意到“禁止停车”的标志,将车停在
路边,被交警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处 200 元罚款。小成爸爸的行为
A.违反了民事法律,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B.违反了行政法律,依法承担行政责任
C.违反了刑事法律,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D.违反了民事法律,依法承担行政责任
12.2025 年 3 月 5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强代
表国务院向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听取政府工作报告,
体现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3.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5 月 20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
专门关于民营经济相关制度的基础性法律,这部法律明确了
①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民营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
导力量
③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 ④民营经济的主体地位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5.5 月 30 日,兴义市九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十六次会议。会议听取、审议并
表决通过了市人民政府关于 2024 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
告……经会议表决通过, 任命张华为兴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等。消息
中的兴义市九届人大常委会行使 了
①立法权②决定权③任免权④监督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16.当地时间 5 月 7 日晚,国家主席抵达莫斯科,应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
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 80 周年庆典。这则时政
材料中国家主席行使的职权是
A.公布法律 B.任免权 C.授予荣誉权 D.外事权
17.以下事件能体现政府部门依法行政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18. 2024 年,国家监察委员会指导各级监察机关依法查处贪占学生餐费、插手招
标采购、收受回扣等问题 3.8 万件,处分 2.3 万人。监察委员会
①依法履行监察机关的职责 ②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③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④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②③
19.“重庆市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陆克华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
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陆
克华作出逮捕决定。该 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这则材料中的司法机关是
A.国家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
B.最高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C.国家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D.最高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20.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
原则上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要的,需经家长同意、提出书面申请,进校
后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几位同学发表了看法,正确的有
①手机是公民的合法财产,怎样使用是我的自由
②自由是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③中学生长大了,有权在课堂上使用手机
④自由是法律之内的自由,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③④
Ⅱ卷 非选择题(共 35 分)
二、非连续性文本(本题 6 分)
2L 仔细观察漫画,说说你对漫画内容的理解。
(1)公章表示: (1 分)
笼子表示: (1 分)
阳光表示:公开透明和接受监督
(2)漫画的整体寓意是什么?(4 分)
三、阅读与思考(本题 7 分)
2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两个小题。
材料一:4 月 2 日,在重庆地铁上,美国网红小达伦 沃特金斯的保镖为保证直播
拍摄顺利,要求通道旁的老大爷让路。当时车厢通道空间充足,老大爷果断拒绝
了他们的要求。
材料二:某公司向社会发布了 一批公司人员招聘借息。闫某某投递了求职简历,
某公司查阅其投递的简历后,认为闫某某不适合招聘岗位,原因为闫某某是 XX 省
人。闫某某认房某公司存在地城歧视行为,提起诉讼。人民法院认为“劳动者依
法享有平等就业权”,判令某公司向闫某某支付精神抚慰金 9000 元,由某公司向
闫某某口头道歉并在国家级媒体登报道歉。
(1)“网红”是否有特权?大爷应该为材料一中的网红让路吗?为什么?(3 分)
(2)请你依据材料二评价某公司和闫某某的做法。(4 分)
四、判断与分析(本题 8 分)
23.小智向老师反映了同学小强在做作业时直接抄写 DeepSeek 提供的答案,小强
在同学中散布小智与同桌早恋的谣言,知情的同学劝阻小强时,小强理直气壮地
说:“他害我被批评,我就要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
小强的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五、实践与探究题(本题 14 分)
24.某校八年级(1)班召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公平正义”主题活
动,收集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以下素材:
【引以为戒 保护信誉】
材料一:上海的卞女士,近日在直播间以 681 元抢购“1O 斤花生米”,商家声称
“物超所值” “保证不坏”,实际到货后,仅有 10 粒花生米,重量不足半两,
商家随后注销店铺并失联,消费者无法通过订单信息追溯责任主体。
【打击犯罪,维护公平正义】
材料二:2023 年 2 月,贵阳市南明区检察院对拐卖儿童犯罪嫌疑人余华英提起公
诉。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025 年 2 月 28 日,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依照法
定程序对余华英执行死刑,检察机关依法派员临场监督。
【“典”亮生活,守护美好】
材料三:2025 年 5 月 26 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民法典颁布五周年典型案例”
系列的第二个专题:“坚持司法为民,更好保障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有关案例及
时回应了“饭圈”文化治理等热点问题,进一步推动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
众心里。
现在邀请你作为分析小组和倡议小组成员完成以下活动:
(1)材料一中的商家主要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哪一要求?这
一要求有何地位?(3 分)
(2)材料二中的司法机关打击犯罪嫌疑人余华英是维护了公平正义,为什么?
(6 分)
(3)写一份抵制“饭圈”乱象倡议书。(5 分)
同学们:
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实现公平正义,
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粉丝和在网上互撕谩骂、应援打榜、造谣
攻击等行为,损害了他人合法权益,破坏了清朗网络环境。为抵制“饭圈”乱
象,我们倡议:
①自己喜欢的体育明星在比赛中,我们发表观点时,要 。
②自己喜欢的明星出现负面消息,我们要 。贵州省黔西南州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
期末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参考答案
Ⅰ卷 选择题(40分,每小题2分)
1.A 2.B 3.C 4.C 5.D
6.D 7.D 8.C 9.A 10.B
11.B 12.C 13.D 14.C 15.B
16.D 17.C 18.B 19.D 20.B
Ⅱ卷 非选择题(35分)
二、非连续性文本(6分)
21.(1)公章表示:公权力(1分);笼子表示:制度约束(1分)
(2)整体寓意:公权力的行使需要受到制度的约束和监督,必须在阳光下运行,确保权力规范、透明使用,防止权力滥用。(4分)
三、阅读与思考(7分)
22.(1)网红没有特权,大爷不应该为其让路(1分)。因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都应当遵守公共秩序,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2分)。
(2)某公司的做法错误,其因地域歧视拒绝聘用闫某某,违反了平等就业原则,侵犯了闫某某的平等权(2分);闫某某的做法正确,他通过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体现了较强的权利意识和法治观念(2分)。
四、判断与分析(8分)
23.小强的观点不正确(2分)。理由:言论自由是法律赋予的权利,但行使言论自由必须遵守法律,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3分)。小强散布谣言侵犯了小智的名誉权,属于滥用权利,并非真正的言论自由(3分)。
五、实践与探究题(14分)
24.(1)商家违背了“诚信”的要求(1分)。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重要准则,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2分)。
(2)司法机关打击拐卖儿童犯罪,维护了被拐卖儿童及其家庭的合法权益,使违法者受到惩罚,体现了司法公正(3分);公平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司法机关依法履职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3分)。
(3)倡议书(5分)
①理性客观评价,尊重不同观点,不恶意攻击(2分)
②保持理性,不盲目维护,关注事实真相,遵守法律法规(2分)
(格式完整,倡议合理即可酌情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