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双减作业本:中国的气候1.区域认知:阅读中国山脉分布图,熟知山脉分布格局,识别主要山脉走向和位置,掌握主要地形区分布。2.综合思维:分析地形对气候、河流、农业、交通等的影响,理解地形与其他自然要素及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3.人地协调观:认识地形是自然环境基础要素,人类活动应尊重地形条件,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4.地理实践力:绘制地形剖面图,运用地形知识解释生活中地理现象,如山区交通线路布局特点。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的轨道是一个特殊的椭圆形,每6万多年才有一次观测机会。2024年10月12日至26日为该彗星在我国的最佳观测时间段。下表示意2024年10月15日我国部分城市天气状况。完成1-2题。1.四城市中,最适宜观测该彗星活动的是( )A.广州 B.南京 C.北京 D.哈尔滨2.影响四城市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因素 B.地形因素 C.纬度因素 D.人类活动夏季风,是指季风地区夏季由海洋吹向大陆的盛行风,夏季风携带了大量水汽,形成丰富的降水。读我国夏季风来源示意图,完成3-5题。3.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是①和②,其中①是(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4.夏季风②主要来自(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5.影响我国夏季风的性质是( )A.温暖干燥 B.温暖湿润 C.寒冷干燥 D.寒冷湿润某校同学利用课间,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用同样大小的烧杯,放入等量水和沙子,将温度计放入同一深度,置于太阳下,观测温度变化。读实验记录表(下表),完成6-7题。观测时间 水 沙子早上上课前(7:55) 20℃中午午休(12:30) 25℃ 30℃傍晚放学后(19:00) 19℃ 16℃6.该实验探究的是____对气候的影响(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7.该实验结论可以解释( )A.夏季,我国普遍高温B.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C.沿海相对内陆温差较小D.青藏高原全年气温较低“麦浪滚滚闪金光,机声隆隆传四方。”5月中下旬,北方地区开启了夏季农事活动,一个“忙”字凸显了夏季农事活动的重要性。读我国东部某区域粮食作物常年夏收开镰时间示意图,完成8-10题。8.该区域粮食作物主要产区位于我国的( )A.华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东北平原 D.塔里木盆地9.按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示区域粮食作物主要产区主要位于( )A.中温带 B.亚热带 C.热带 D.暖温带10.图示区域粮食作物夏收开镰时间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度位置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地形地势在高纬度地区或高海拔地区,湖泊的表面在冬季随着气温降低而迅速封冻。此时如果湖泊底部有微生物分解遗体产生的甲烷气体,就会被“冻”在湖面冰层中形成形态各异的冰冻气泡,据此完成1-2题。1.最有可能出现冰冻气泡景观的区域是( )A.黑龙江漠河莲花湖 B.湖南洞庭湖C.云南昆明滇池 D.广东河源万绿湖2.青藏高原地区拥有冰冻气泡景观,但由于湖泊生物量少,产生的气体少,很难见到大规模冰冻气泡。其主要原因是( )A.气温高 B.纬度高 C.距海洋远 D.海拔高本草,是中药的统称,明代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记载了我国1892种中草药,我国本草种类丰富。下图为我国部分本草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3.我国本草种类丰富,主要是因为( )A.高原山地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B.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C.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D.季风气候非常显著4.下列对图中信息推测正确的叙述是( )A.黄芪耐寒耐旱,生长在温带季风气候区B.怀地黄畏热忌湿,生长地区作物一年三熟C.云南三七喜阴喜湿,主要生长在山地地区阳坡D.冬虫夏草喜高寒,主要生长在青藏高原地区下图为我国某地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逐月累计情况图。据此完成5-6题。5.该地( )A.12月份降水最多 B.属于亚热带地区C.夏季气温最高,降水最多 D.9月份累积降水量与气温数值相同6.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海南省 B.浙江省 C.山东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读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布图,完成7-10题。7.如图中季风①②盛行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8.有关季风①和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是来自太平洋的西北风B.①是来自太平洋的东南风C.②是来自陆地的西南风D.②是来自印度洋的东北风9.下列有关季风①和②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中,不正确的是( )A.降水集中夏季B.南方雨季较长,降水较多C.季风区降水较多D.南方气温比北方高10.①②季风很难到达非季风区,主要制约因素是( )A.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和地形C.海陆位置和地形D.地形11.①②季风进退失常,往往会造成的灾害是( )A.台风 B.旱灾 C.涝灾 D.旱涝灾害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爱好阅读的小明阅读了朱自清的《春》后,对手“觅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搜集了很多资料并整理了相关笔记和问题,觉得很多语句与地理关系密切。图1示意我国不同地区的杏花开放日期,图2为我国四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1)朱自清的《春》中“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中的“东风”来自____洋。(2)“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上的气息”,甲山脉以南“泥上”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结合图1和图2,判断郑州和石家庄可以晚一些看到杏花开放的是____,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____。(4)“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根据上图,写出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参考答案核心巩固:1.D 2.C 3.A 4.C 5.B 6.B 7.C 8.A 9.D 10.B素养提升1.A 2.D 3.C 4.D 5.C 6.C 7.B 8.B 9.D 10.C 11.D自我超越:【答案】(1)太平 (2)水稻 纬度因素 (3)石家庄 (4)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多分布在夏季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