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草原》同步练习A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草原》同步练习A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含答案)

资源简介

《草原》同步练习A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 下列选项中,对《草原》一文的写作顺序描述正确的是( )
A. 由远及近,先写草原风光,再写蒙汉情谊
B. 由近及远,先写主客联欢,再写草原景色
C. 按时间顺序,从清晨到傍晚
D. 按空间顺序,从草原到城市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B.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
C.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D. 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3. 下列词语中,与“洒脱”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
A. 拘束 B. 潇洒 C. 严肃 D. 活泼
4. 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蒙汉两族人民的情谊深厚,不忍心分别,在夕阳下的草原上互道珍重。
B. 蒙古族和汉族人民分别时非常痛苦,只能在草原上默默流泪。
C. 草原的夕阳很美,但蒙汉人民无心欣赏,只顾着离别。
D. 蒙汉人民在草原上告别,约定下次再相聚。
5. 下列关于老舍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
B.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
C. 他的作品语言朴实,具有浓郁的北京韵味。
D. 《草原》是他访问新疆时写下的散文。
二、填空题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1. 草原上的小丘线条róu měi( ),像是一幅水墨画。
2. 主人端来大盘的手抓羊肉,我们吃得jīn jīn yǒu wèi( )。
3. 鄂温克姑娘们dài zhe( )尖尖的帽子,唱着民歌。
4. 远处的河像yū huí( )的带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5. 草原上的空气qīng xiān( ),让人心情舒畅。
(二)选词填空
静寂 安静 宁静
1. 夜晚的草原( )无声,只有星星在闪烁。
2. 教室里非常( ),同学们都在认真写作业。
3. 雨后的森林( )而祥和,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三、课内阅读
阅读《草原》选段,完成练习。
选段一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 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草原的美丽?请简要概括。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 “翠色欲流”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语在文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选段二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2. 文中“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表现了什么?
3. 从“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课外阅读
(一)阅读《草原上的河》,完成练习。
草原上的河是一位神奇的画家。它用清澈的河水作颜料,以大地为画布,画出了一幅幅灵动的画卷。春天,河水漫过浅滩,滋润着岸边的小草,嫩绿的新芽从泥土里探出头来;夏天,河水倒映着蓝天白云,像一条流动的绸缎,牛羊在河边饮水,留下一圈圈涟漪;秋天,河岸的芦苇变黄了,河水流得更慢了,仿佛在诉说着季节的故事;冬天,河水结成了冰,像一条银色的带子,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
草原上的河也是一位慈爱的母亲。它养育了草原上的万物,鱼儿在水中嬉戏,鸟儿在河边栖息,牧民们依水而居,世代繁衍。河水不仅提供了生命之源,还带来了肥沃的土壤,让草原变得更加富饶。
1. 作者把草原上的河比作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3. 为什么说草原上的河是“慈爱的母亲”?结合文章内容回答。
五、作文
题目:《假如我是草原小导游》
要求:
1. 想象自己作为导游,向游客介绍草原的风光、习俗或故事。
2.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
3. 字数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A卷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C 3. B 4. A 5. D
二、填空题
(一)
1. 柔美 2. 津津有味 3. 戴着 4. 迂回 5. 清鲜
(二)
2. 静寂 2. 安静 3. 宁静
三、课内阅读
选段一
1. 作者从天空、空气、小丘、羊群等方面描写了草原的美丽。
2. 比喻,将草原比作绿毯,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草原的辽阔和羊群的灵动。
3. “翠色欲流”形容绿色浓郁得仿佛要流淌出来,突出了草原的生机与活力。
选段二
1. 主人们骑马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草原变得热闹起来。
2. 表现了主人迎接客人的速度之快和热情。
3. 感受到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和欢迎场面的热烈。
四、课外阅读
(一)
1. 比作画家和母亲。比作画家突出其灵动美丽,比作母亲突出其养育万物的无私。
2. 拟人,如“嫩绿的新芽从泥土里探出头来”,赋予新芽人的动作,生动形象。
3. 因为它养育了草原上的万物,提供水源和肥沃土壤,让草原富饶。
五、作文(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