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目标类型 具体内容
知识技能目标 1. 解释资源安全问题的内涵及三大影响因素(禀赋、生产供给、消费需求) 2. 说明资源安全影响国家安全的传导路径(经济、环境、政治) 3. 归纳保障资源安全的主要途径(开发、储备、国际合作)
思想方法目标 1. 掌握“案例-要素-机制”系统分析法 2. 运用辩证思维评价“资源悲观论”与“乐观论”的合理性
素养成长目标 1. 综合思维(资源系统关联性分析) 2. 人地协调观(资源可持续利用决策) 3. 家国情怀(树立资源危机意识与国家安全责任感)
二、课标教材分析
1.课标依据:
《地理课程标准》2.1:“结合实例,说明资源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并提出保障资源安全的对策”。
2.教材处理:
重点:资源安全问题的形成机制(教材P23-25);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难点:资源安全传导路径的复杂性(如稀土案例中的“经济-环境-地缘政治”多维影响)
3.增补案例:
用2023年湖南卷“锆资源供应安全”替代教材“公地悲剧”理论强化时效性
引入“石油储备基地布局”高考题解析(2024年辽宁卷)
三、学情分析
已有基础 学习障碍 突破策略
高一学过“自然资源稀缺性” 混淆资源安全与资源丰富度的概念 设计对比表(如瑙鲁磷酸盐矿枯竭案例)
能列举石油进口数据 难理解资源安全传导至国家安全的路径 构建“稀土→高科技产业→国防安全”影响链
四、教学过程设计
1.情景引入——两教授的“世纪之赌”(5分钟)
教师活动:
展示1980年西蒙与埃尔里奇教授关于金属价格赌约的图文资料,提问:
“为何资源悲观论者输掉赌局?资源价格只跌不涨是否意味资源永不枯竭?”
学生活动:
分析赌局结果(5种金属价格下跌),推测技术进步对资源供给的影响。
设计意图:
以科学争议触发认知冲突,渗透辩证思维,引出资源安全动态性本质。
2.新知探究1——资源安全问题的内涵(8分钟)
教师活动:
【概念解析】 展示资源安全三要素模型:
安全状态 = 稳定供给(量) + 可靠渠道(质) + 可承受成本(价)
→ 【案例填空】 基于我国石油供需史(教材P24)完成表格:
时期 供给状态 安全问题表现
1960年前 依赖进口 公交车顶“煤气包”
大庆油田开发后 ________(自给自足) 石化产业崛起
1990年至今 进口超70% ________(马六甲困局)
(答案:自给自足;运输通道风险)
学生活动:
结合教材填表,归纳资源安全问题的核心是供需失衡。
设计意图:
通过历史脉络理解资源安全的动态演变,培养时空综合素养。
3.深度学习——影响国家安全的传导路径(12分钟)
突破难点:资源危机如何触发国家安全危机?
教师活动:
【案例对比】
案例1(经济安全):展示我国稀土出口价格曲线(1986-2010年),揭示“贱卖稀土”导致战略资源流失,影响高端制造业安全。
案例2(环境安全):播放江西赣州稀土污染视频(治污成本380亿/年),分析环境成本转嫁问题。
→ 【问题链】
资源价格过低为何威胁经济安全?(丧失定价权→产业链受制于人)
瑙鲁磷酸盐矿枯竭导致国家破产说明什么?
学生活动:
分组绘制“稀土安全-国家安全”思维导图,标注“经济流失”“生态退化”“技术卡脖子”等关键词。
设计意图:
揭示资源安全的基础性地位——通过放大效应触发多重国家安全危机。
4.新知探究2——保障资源安全的“三维策略”(10分钟)
教师活动:
【策略模型】 结合盐城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案例(2024辽宁卷),设计填空:
措施类型 典型案例 作用
开发管控 设立稀土开采总量指标 防止________(资源枯竭)
战略储备 ________(舟山石油储备基地) 应对国际价格波动
通道保障 建设中缅油气管道 规避________(马六甲风险)
(答案:战略资源流失;舟山;海运封锁)
学生活动:
联系石油储备基地分布图,分析沿海布局的合理性(近消费市场+海运便利)。
设计意图:
从“资源-运输-储备”全链条构建保障体系,强化区域认知。
5.当堂应用——高考真题迁移(10分钟)
教师活动:
呈现2023年湖南卷真题(节选):
“锆资源集中分布于澳大利亚和非洲,消费集中在中國。简述我国锆资源供应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4分)
解题支架:
①资源分布不均→(国内储量不足);
②运输通道风险→(远海运输受制);
③供应商垄断→________(缺乏定价权)。
学生活动:
结合材料作答(参考答案:对外依存度高;海运风险;巨头垄断),模拟高考评分标准自评。
设计意图:
训练材料关联与术语规范能力,直击高考命题趋势39。
6.归纳总结——“资源安全树”模型(3分钟)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构建结构化模型:
学生活动:
补充案例枝干(如“稀土→高科技产业安全”)。
设计意图:
体系化知识网络,提升系统思维。
7.拓展提升——资源安全行动倡议(2分钟)
教师活动:
发布实践任务:“校园战略性资源审计——追踪手机中的稀土元素(钕铁硼磁体)与冲突矿产(钴)”。
学生活动:
设计审计表框架(项目:电子产品数量/回收率/替代技术)。
设计意图:
将理论转化为地理实践力,培育社会责任意识。
五、板书设计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一、安全问题:
禀赋·供给·消费 → 供需失衡
二、影响路径:
经济(产业链)→ 环境(污染)→ 政治(地缘冲突)
三、保障策略:
开发“红线” + 储备“压舱石” + 通道“多元化”
视觉化设计:
用红色警戒线图标标注“开发红线”
用油罐简图标注“战略储备”
六、分层作业设计
层次 任务内容
基础 绘制资源安全影响因素概念图
提升 分析盐城液化天然气接收站(2024辽宁卷)如何体现保障资源安全的“三维策略”
挑战 撰写提案:《关于将南海可燃冰开发纳入国家战略储备的建议书》
七、课后反思
1.创新亮点:
“世纪之赌”案例成功激活辩证思维,90%学生能辨析资源安全的“相对性”
稀土污染视频与锆资源高考题紧扣时事,呼应新课标“真实情境”要求
2.待优化点:
需补充“新能源矿产竞争”(如锂钴)案例,呼应“双碳”目标36
锆资源题目应增加分值标注(如“海运风险”占1分)
3.生成性问题:
学生质疑:“技术进步能否彻底解决资源稀缺?”→ 课下拓展:对比页岩气革命(美国能源独立)与稀土回收技术瓶颈(中国)的差异5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