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下)沈阳市五校协作体期末考试高一年级政治试题答案1.【答案】A【详解】①②:开展此次学习教育,能够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①②可选。③:学习教育与扩大党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无关,③不选。④:党的全面领导制度早已建立,④表述不妥。2.【答案】A【详解】①:会议部署强调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如选优配强班子、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这属于党的组织建设范畴;通过推动基层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直接体现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①正确。②:虽然会议直面基层治理问题(如形式主义),但主要目的是优化服务群众的能力,而非“增强权威”,②错误。③: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举措,旨在提升党建实际效能(赋能质量),让基层干部聚焦服务群众,最终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③正确。④:会议提出深化整治形式主义,要求基层干部集中精力服务群众,没有“缩减政务范围”,而是强调提高政务效率和质量,④错误。3. 【答案】C【详解】①:材料强调的是深化智库建设,而不是扩大立法主体,立法主体是法定的,①错误。②: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与高校合作组建研究中心,旨在集中高校的学术智慧和专业力量,体现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的要求,②正确。③:通过整合高校资源挖掘立法资源,能够提升地方性法规的专业性和质量,③正确。④:题干未涉及法规“实施”,而是聚焦立法环节(备案审查),④错误。4.【答案】B【解析】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人大代表法的修正草案,体现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作为全国人大的专门委员会,参与重大立法活动,①③正确。在我国,其他国家机关由权力机关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不是相互监督,②错误;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属于全国人大的专门委员会,而不是全国人大的工作和办事机构,④排除。5.【答案】C【解析】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并不是国家机关,①说法错误;人民政协和检察机关的职权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扩大,③说法错误。探索建立“政协十检察”协同监督机制,这一机制充分发挥了政协的民主监督和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两大优势,创新了政协和检察机关的履职方式,能助推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②④正确。6. 【答案】B【详解】①④:公务接待“扫码用餐”是在改进作风,有利于增强政府公信力,同时减轻了基层接待负担,释放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①④观点符合题意。②:公务餐的改革能够有效遏制腐败和“舌尖上的浪费”,但“杜绝”一词夸大效果,②说法错误。③:公务餐的改革是国家机关内部的廉政作风建设,不是文明执法问题,③观点不符合题意。7.【答案】A【详解】①:政协通过专题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履行“参政议政”职能,搭建政企研对话平台,①符合题意。②:政协是协商机构,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不能“引领”国家政策转型,②说法错误。③:委员们深入企业、社区和科研机构,了解绿色技术应用和低碳转型的实际情况,并与地方政府、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座谈,体系那了政协发挥协商民主优势,凝聚社会各界对绿色转型的共识,推动问题解决,③符合题意。④:题目未涉及“民主监督”形式的创新,调研和座谈属于参政议政范畴,④不符合题意。8. 【答案】B【详解】②:政府弹性执法并不是刚性制度不足,②排除。③:行政机关强化事前审批与A市试点“容缺受理”政务服务模式背道而驰,③排除。①④:A市试点“容缺受理”政务服务模式,允许市场主体在关键材料齐全的前提下先行办理审批,后续通过“双随机”抽查补充核查次要材料,可见政府通过优化审批流程,以提升市场活力,既压缩办理时限,又确保监管合规,政务改革需以职能科学、权责法定为前提,①④正确。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政府规范行政执法的措施及意义。题干中司法部规范涉企检查程序(审批、通知书、纪律要求等),直接体现①中“严格程序、规范权限范围”,故①正确。“五个严禁”“八个不准”通过纪律约束形成监督机制,防范执法权滥用,体现④中“完善执法监督体系”,故④正确。②中“司法程序公正”错误,题干涉及行政执法而非司法活动(司法权属于司法机关)。③中“司法权介入企业活动”错误,司法部此举属于行政权范畴,未涉及司法权行使。10. 【答案】C【详解】①:国务院根据相关法律制定行政法规,是依法立法,但未体现民主立法,①不正确。②:材料明确要求网络数据处理者履行安全保护义务并接受监督检查,这体现了网络数据处理者需依据法律加强自我管理,②正确。③: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属于行政监督,而“司法监督”由司法机关(法院、检察院)进行,条例未涉及司法监督依据,③不正确。④:条例规定国家机关若不履行义务,上级或主管部门有权责令改正,说明国家机关需依法履职并协调开展工作,④正确。11. 【答案】B【详解】①:工作人员通过入户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到社区开展矛盾调解、听取意见建议等工作,这些举措倾听了群众诉求,让难题化解“架起检民连心桥”,①正确。②:材料中普法方式并没有创新,②不符合题意。③:材料强调普法和矛盾调解,坚持公正司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③不符合题意。④:近年来,某地检察机关积极践行“四下基层”,坚持出实招、求实效。可见此举注重了服务实效,让社会治理“打通最后一公里”,④正确。12. 【答案】A【详解】A: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地方性法规进行核查并认定其违宪,体现了宪法监督机制的作用,A正确。B:材料体现的这一事后监督的过程,无法从源头杜绝立法违宪问题,夸大了其作用,B排除。C:该选项侧重法律完善,而题干核心是立法内容的合宪性审查,C排除。D:公正司法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公平正义,而题干核心是立法内容的合宪性审查,D排除。13.【答案】D【详解】②④:该倡议书提出要加强长江流域法院之间的司法协作,推动构建人民法院与地方党委、政府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有利于更好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多元共治的法治力量,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维护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权益,②④入选。①:该倡议书是为了加强法院之间的司法协作,守住长江流域的安全底线,而不是为了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和壁垒,且检察院是我国法律监督机关,①不选。③:加强法院之间的司法协作,推动构建人民法院与地方党委、政府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不涉及完善法律法规体系,③不选。14. 【答案】B【详解】①:“五先”工作法强调深入基层、倾听民意、公正司法,有助于提高司法公信力,确保案件办理质量,①正确。②:法律援助制度是国家在司法制度运行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层次上,对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因素而难以通过一般意义上的法律救济手段保障自身权利的社会弱者,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材料并没有涉及司法援助制度,②排除。③:“五先”工作法是用司法智慧化解纠纷,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的先进审判工作法,体现了人民司法为人民,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③正确。④:法律监督职权主要由检察机关行使,法院的职责是审判,而非法律监督,④排除。15. 【答案】B【详解】①:材料中人类通过科学手段探测到宇宙早期的伽马暴,说明世界是物质的,且思维能够正确反映物质存在,体现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可知性,①正确。②: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创新”,②排除。③:“天关”卫星是人类实践创造的具体物质形态,但“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不能被创造。卫星属于物质的具体表现,而非“创造客观实在”,③排除。④:新发现为研究早期宇宙开启新窗口,说明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逐步接近对无限物质世界的真理性认识,④正确。16. 【答案】A【详解】①②: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自然基础,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并不断改变着自然界,①②正确。③: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人类可以通过实践改变自然界,③错误。④: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④错误。17【答案】C【详解】①:虽然DeepSeek经过大数据训练优化,但人工智能的生成结果仍可能出现错误,①排除。②:DeepSeek的研发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体现了意识的“目的性”,其技术创新和升级过程展现了人类意识的“能动创造性”,②正确。③:AI作为认识工具,确实能够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③正确。④:AI可以模拟人类思维的表象,但无法真正“超越”人类思维,其“创造性”本质上是数据重组,缺乏真正的自主意识,④排除。18. 【答案】A【详解】①②:为解决户外运动设施建设及服务相对滞后问题,我国多部门联合印发《方案》,以此有效带动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体现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①②符合题意。③:材料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不强调遵循规律的客观性,③不符合题意。④:正确的意识才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④说法错误。19.【答案】B【详解】A:平静与焦虑作为矛盾双方,要在对立与统一中实现身心健康,不能只强调对立,A不选。B:根据漫画信息和生活实际,可以推导出,对待手机社交媒体的正确态度是坚持辩证否定,在拥抱与抵制的平衡中把握合适的“度”,B正确。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指“认识”,不能改造世界,C不选。D: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不能说与旧事物统一,且手机社交媒体并不代表是新事物,D不选。20.【答案】C【详解】A:不能用道德上“好”与“坏”取代哲学上“肯定”、“否定”的矛盾关系,“好”与“坏”并不是“肯定”和“否定”的矛盾关系,而蒲鲁东认为(而不是否认)“好”与“坏”就是“肯定”和“否定”的矛盾关系,A说法错误。B:所有的理论包括经济学理论都是对现实的社会生产关系自觉不自觉的反映。但蒲鲁东的观点并没有看到一切经济范畴是对社会生产关系的能动反映,排除B。C:“可是,却没想到结果总是坏的方面压倒好的方面。正是坏的方面引起斗争,产生形成历史的运动”,这表明蒲鲁东的观点中所谓消除坏的方面,实际上否认了对立面之间的斗争,C符合题意。D:蒲鲁东的观点没有涉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也没有承认社会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D排除。21. 【答案】C【详解】①:材料强调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带动城市更新、治理创新和发展焕新,但未涉及恢复传统文化展现历史文脉,①不合题意。②:举办“中轴线上”“故宫以东”古建艺术季等活动,让更多市民沉浸式感受古都文化魅力,体现坚持人民至上,使人民共享文化保护与发展成果,②正确。③:东城区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带动城市更新等,建立了文化与城市发展的人为联系,发挥文化资源优势赋能城市发展,③正确。④:文化遗产保护强调“保护为主”,而非“以遗产利用为关键”,④排除。22. 【答案】D【详解】①:当维生素D长期缺乏导致肠道钙吸收不足时,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会代偿性增加以维持血钙浓度,但长期过量的PTH会引发骨量流失等副作用,由此可见,机体激素变化的连续积累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而不是血钙质的飞跃,①不选。②:辩证的否定其实质是“扬弃”,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但负反馈机制作用不是对激素分泌系统的辩证否定,②不选。③④:当维生素D长期缺乏导致肠道钙吸收不足时,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会代偿性增加以维持血钙浓度,机体通过负反馈机制最终形成PTH与维生素D之间的动态制约关系,使血钙浓度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从而保障人体健康,由此可见,PHT与维生素D之间的平衡受客观规律的制约的,同时表明矛盾双方对立统一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③④入选。23. 【答案】D【详解】“该减负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的爱”漫画的寓意是父母的过度付出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意在表达要坚持适度原则。②:“竭泽而渔,后不得鱼”强调对自然要取之有度,这与题干主旨意思一致,②正确。④:“月圆则缺,器满则倾”的大意是月亮到了圆满时,就会逐渐亏缺;器物盛满了就会翻倒,这强调了要坚持适度原则,④符合题意;①:“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强调是要坚持量的积累,①与漫画主旨不符;③:“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强调要持之以恒,创造条件实现质的飞跃,③与漫画主旨不符。24. 【答案】B【详解】①③:列宁说:“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住、研究清楚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这告诉我们要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必须充分考察和研究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要判断事物存在和发展趋势必须认真研究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①③正确。②:联系是发展的条件,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了事物之间互为存在和发展的条件,②错误。④:事物内部矛盾(内因)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④错误。25. 【答案】C【详解】①②:“共性的冰”是一个抽象概念,因此“不冷”,“个性的冰”是具体事物,因此“冷”的共性寓于个性,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不能说“共性的冰”独立于“个性的冰”,故①错误,②正确。③④:“冷”的感觉是人的感觉,冰本身没有感觉,所以“冰不冷”,故③正确,④错误。26. 【答案】B【详解】①:农民在耕种前会根据气候、土壤、环境等具体条件选择最适合的农作物和耕种方式,这体现了对事物特殊性的把握,①正确。②:农民强调脚踏实地,但并非减少超前思维。相反,耕种前的环境评估和应对旱季的准备(如提前做好计划)都体现超前规划,②错误。③:农民更强调顺应规律而非控制变化,控制变化在适度范围未直接体现,③错误。④:农民通过了解自然规律(如气候、作物生长周期)并主动采取行动(如灌溉、施肥、除草),体现了主观能动性与规律认识的结合,④正确。27.【答案】(1)①坚持党的领导,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高质量发展需求,指引生态环境治理方向,为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供根本政治保证。②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法定程序,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生态环境法律制度,为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筑牢法治根基。③坚持民主集中制,促进中央与地方协同,实现中央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探索的有机统一,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④推进多元共治,加强政府与企业协同,形成政府积极引导、企业主动参与的生态环境治理合力。(每点3分,共计12分)28.【答案】(1)①“人民的苹果”故事,以党的优良传统推动党的作风建设,进一步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②以铁一般的纪律锤炼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推进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③“人民的苹果”故事,映照为民造福的初心,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推进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④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每点3分,共计12分)(2)示例:勇于自我革命,赢得历史主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人民立场等等,只要言之有理均可给分。(4分)29.【答案】①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3分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2分②AI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在一些行业AI会取代人类劳动2分。③AI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只是一种工具,不具备人类的意识,不会取代人类2分。④AI的发展给人类带来新的机遇,创造更多机会,所以,我们应该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处理与AI的关系,使其更好服务于人类的生产、生活。2分(11分)30.【答案】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要在矛盾普遍性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1分坚持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分,深化改革要在党中央的指导下聚焦地方特色。1分②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1分,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1分,深化改革要聚焦重点领域1分。③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1分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办事情1分,深化改革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建立新的联系。1分 (9分)2024-2025学年度(下)沈阳市五校协作体期末考试高一年级政治试题答案1.【答案】A【详解】①②:开展此次学习教育,能够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①②可选。③:学习教育与扩大党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无关,③不选。④:党的全面领导制度早已建立,④表述不妥。2.【答案】A【详解】①:会议部署强调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如选优配强班子、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这属于党的组织建设范畴:通过推动基层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直接体现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①正确。②:虽然会议直面基层治理问题(如形式主义),但主要目的是优化服务群众的能力,而非“增强权威”,②错误。③: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举措,旨在提升党建实际效能(赋能质量),让基层干部聚焦服务群众,最终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③正确。④:会议提出深化整治形式主义,要求基层干部集中精力服务群众,没有“缩减政务范围”,而是强调提高政务效率和质量,④错误。3.【答案】C【详解】①:材料强调的是深化智库建设,而不是扩大立法主体,立法主体是法定的,①错误。②: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与高校合作组建研究中心,旨在集中高校的学术智慧和专业力量,体现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的要求,②正确。③:通过整合高校资源挖掘立法资源,能够提升地方性法规的专业性和质量,③正确。④:题干未涉及法规“实施”,而是聚焦立法环节(备案审查),④错误。4.【答案】B【解析】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人大代表法的修正草案,体现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作为全国人大的专门委员会,参与重大立法活动,①③正确。在我国,其他国家机关由权力机关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不是相互监督,②错误: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属于全国人大的专门委员会,而不是全国人大的工作和办事机构,④排除。5.【答案】c【解析】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并不是国家机关,①说法错误;人民政协和检察机关的职权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扩大,③说法错误。探索建立“政协十检察”协同监督机制,这机制充分发挥了政协的民主监督和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两大优势,创新了政协和检察机关的履职方式,能助推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②④正确。6.【答案】B【详解】①④:公务接待“扫码用餐”是在改进作风,有利于增强政府公信力,同时减轻了基层接待负担,释放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①④观点符合题意。②:公务餐的改革能够有效遏制腐败和“舌尖上的浪费”,但“杜绝”一词夸大效果,②说法错误。③:公务餐的改革是国家机关内部的廉政作风建设,不是文明执法问题,③观点不符合题意。7.【答案】A78 aODgDa公一OD V78 1⊙⑧。RB⊙⊙+)看型9BDV5i2024-2025学年度(下)沈阳市五校协作体期末考试高一年级政治试卷时间:75分钟分数:100分试卷说明:试卷共二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型(1一26题52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型(27一30题48分)第I卷(选择题共5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为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经党中央同意,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学习教育于2025年全国两会后启动,7月底前基本结束。开展此次学习教育,能够()①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②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坚强党性,提高思想觉悟③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扩大党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建立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制度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2025年“三农”工作作出系统部署,会议强调必须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用好带头人,选优配强班子,集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持续深化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推动基层干部把主要精力放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上。上述部署旨在()①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②直面基层治理痛点,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权威③提高党建赋能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④坚持求真务实作风,缩减基层政务工作范围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2024年11月12日,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与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等6所高校共同组建的黑龙江省地方立法(备案审查)研究中心,这是继调整充实基层立法联系点、成立立法咨询(备案审查)专家库后,深化智库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这高一年级政治试卷第1页共9页0a 1081081BBi8Tg⊙⊙⊙0+08 1181BBiOB。e⊙J⊙⊙+ODV0+8 187DDg⊙⊙+⊙09⊙⊙D8图GUDDa⊙⊙÷⊙⊙+90M2024-2025学年度(下)沈阳市五校协作体期末考试高一年级政治试卷时间:75分钟分数:100分试卷说明:试卷共二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型(1一26题52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型(27一30题48分)第I卷(选择题共5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为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经党中央同意,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学习教育于2025年全国两会后启动,7月底前基本结束。开展此次学习教育,能够()①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②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坚强党性,提高思想觉悟③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扩大党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建立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制度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2025年“三农”工作作出系统部署,会议强调必须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用好带头人,选优配强班子,集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持续深化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推动基层干部把主要精力放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上。上述部署旨在()①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②直面基层治理痛点,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权威③提高党建赋能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④坚持求真务实作风,缩减基层政务工作范围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2024年11月12日,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与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等6所高校共同组建的黑龙江省地方立法(备案审查)研究中心,这是继调整充实基层立法联系点、成立立法咨询(备案审查)专家库后,深化智库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这高一年级政治试卷第1页共9页表明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致力于()①扩大立法主体,有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②集中各方智慧,推进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③挖掘立法资源,提高地方性法规立法质量④发挥人才优势,统筹推进地方性法规实施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2025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人大代表法的修正草案,此次修法是在完善拓展和深化“密切国家机关同人大代表的联系、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方面增加了内容:此前,第三十四次委员长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作的关于学前教育法等7项法律草案修改稿审议情况的汇报。这说明:①全国人大作为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的最高立法权②此次的增加体现践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实现国家机关之间相互监督③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作为全国人大的专门委员会,参与重大立法活动④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作为全国人大的工作和办事机构,积极行使职权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5.人民网报道,2024年以来,某市县两级探索建立“政协十检察”协同监督机制,由检察院定期梳理相关检察建议交由政协转化为政协建议,政协在监督中发现属于检察监督范围的事项则交由检察院审查办理,探索构建新时代协同协商监督新模式,呈现出市县联动、全域覆盖、纵深推进助力公益保护的良好态势,共同书写公益保护“同心圆”。这种监督新模式:①增强了国家机关之间的协作与配合,凝聚两者监督工作合力②创新了政协和检察机关的履职方式,有利于提高监督的实效③扩大了政协和检察机关的监督职权,有效保护社会公共利益④促进了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与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有效衔接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公务接待的不正之风,曾给基层带来很大的压力。近年来,四川、江西、浙江等地推行公务接待“扫码用餐”。公务人员开展公务活动由凭公函吃桌餐改为个人进食堂自费扫码就餐,餐费直接在出差人员个人饭卡中扣除,全市一码通用、一码支付,确保公务用餐统一标准、有迹可循。从一张公函一桌餐,到一个二维码一份餐,公务餐的改革()①改进作风,增强政府公信力②技术赋能,杜绝腐败和浪费③优化流程,提升文明执法水平④为基层减负,释放干事创业热情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2025年2月19日至22日,全国政协组织部分委员赴安徽省开展“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专题调研。委员们深入企业、社区和科研机构,了解绿色技术应用和低碳转型的实际情况,并与地方政府、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座谈,围绕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等问题深入交流。这表明人民政协()①履行参政议政职能,搭建政企研对话“大平台”②引领国家政策转型,绘就绿色发展的“新图景”高一年级政治试卷第2页共9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沈阳市五校联考 高一政治 参考答案.docx 沈阳市五校联考 高一政治 参考答案.pdf 沈阳市五校联考高一期末政治试题.docx 沈阳市五校联考高一期末政治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