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共27张PPT)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共27张PPT)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1.1 细胞生活的环境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课时
问题探讨
思考:图中细胞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细胞生活环境有何异同?
草履虫
图1

血细胞
图2
血浆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相同之处:都是液体环境
草履虫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
不同之处:
外界环境
废物
养料、O2
血浆
废物
养料、O2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无论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的细胞,都有其特定的生活环境,并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细胞
物质交换
能量交换
细胞生活的环境
(水环境)
单细胞生物的细胞
多细胞生物的细胞
生活在
生活在
水中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体液是什么?体内含有大量的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细胞内液如: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叶绿体基质、细胞液(液泡内)、核液。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外液如:组织液、血浆、淋巴液、脑脊液等是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体 液
细胞内液(2/3)
细胞外液(1/3)
组织液
血浆
淋巴液等
内环境
注意:
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系统等是外界环境在体内的延伸,属于外界环境。如消化液、泪液、汗液、尿液等不是体液,也不属于内环境。
阅读教材第3页三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1.血液和血浆是否一样?
2.组织液是如何形成的?去向?
3.组织液有什么作用?
4.淋巴液是如何形成的?去向?
5.为什么淋巴液和组织液之间是单向关系?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血浆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细胞
血液
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哪里?
体液
血浆
(含血浆蛋白)
(含血红蛋白)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肌肉细胞(组织细胞)
组织液
(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
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组织液
(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
毛细血管壁细胞
组织液
大部分
营养物质
代谢物
渗出


组织细胞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淋巴系统
淋巴结
淋巴管
毛细血管
毛细淋巴管
淋巴液
动脉
淋巴细胞
淋巴液是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部分
覆瓦状结构,组织液只进不出
瓣膜结构,淋巴液只能单向流动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静脉
动脉
血浆
组织液
淋巴液
细胞
外界环境
O2和营养物质
CO2和代谢废物
O2和营养物质
CO2和代谢废物
少部分
内环境(细胞外液)
单进单出为淋巴
血管与淋巴管周围是组织液
左右锁骨下静脉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思考讨论:
组织液
淋巴液
血浆
1. 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________
2. 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_________
3. 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_______________
4. 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环境:________________
5. 毛细胞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环境:_____________
血浆
组织液
淋巴液和血浆
血浆和组织液
淋巴和组织液
第3页问题1: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1、血浆的成分
血浆的成分复杂,主要为水。
成分 含量 成分 含量(mmol/L)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9~60U/L 总胆固醇 3.1~5.2
总蛋白 65~85g/L 钠 137~147
总胆红素 5~21 mol/L 钾 3.5~5.3
碱性磷酸酶 45~125U/L 钙 2.2~2.65
尿素 2.8~7.2mmol/L 磷 0.81~1.45
肌酐 57~111 mol/L 镁 0.73~1.06
尿酸 208.3~428.4 mol/L 血清铁 11~30
葡萄糖 3.9~6.1mmol/L 氯 99~110
乳酸脱氢酶 140~271U/L 碳酸氢盐 22~28
三酰甘油 0~1.7mmol/L 总CO2 21~31.3

无机盐
无机物
蛋白质
脂质

代谢产物
有机物
气体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问题:(阅读第5页第1段)
1.组织液、淋巴液与血浆成分的异同?
2.明白了细胞外液的成分,为什么说在一定程度上生命起源于海洋?
①细胞生活在液体环境中。
②细胞外液的成分与海水成分类似,都是盐溶液。
3. 血浆中的各种蛋白质为什么不能到组织液和淋巴?
毛细血管的单层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一般情况大分子物质很难穿过。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思考: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氧气 2.血红蛋白 3.血浆蛋白 4.载体蛋白 5.有氧呼吸酶
6.H+ 7.泪液 8.消化酶
2、4、5、7、8
非内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判断方法(四看法):
一看
细胞内特有的物质, 如血红蛋白、胞内酶(呼吸酶、RNA 聚合酶等)
二看
细胞膜上的成分, 如载体、受体等。
分泌到消化道中的物质, 如消化酶。
三看
不能被人体吸收的物质, 如纤维素、麦芽糖等。
四看
第二课时
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一)渗透压
阅读课本5页回答:
1.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什么?血浆渗透压主要与什么有关?
2.正常情况人体血浆渗透压是多少?与细胞内是否一致?
单位体积细胞外液中 Na+和Cl-的微粒数远高于蛋白质,即使在含有较多蛋白质的血浆也是如此。
3.为什么细胞外渗透压的90%以上来自 Na+和Cl-?
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一)渗透压
(血浆为770KPa)
组织水肿(局部组织液增多)原因:
血浆
淋巴
组 织 液
(1) 血浆渗透压下降
营养不良
肝脏疾病
肾脏疾病
血浆蛋白减少
(摄入蛋白质不足)
(肾炎导致血浆蛋白随尿液排出体外)
(合成血浆蛋白减少)
(2) 组织液渗透压升高
①局部细胞代谢旺盛,使细胞外代谢产物增加
②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
③淋巴回流受阻
如丝虫病引起的下肢水肿(淋巴管堵塞)
A.过敏:花粉等引起的过敏,组织细胞释放组织胺,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
B.组织损伤:毛细血管壁局部损伤,毛细血管壁破裂或通透性增大。
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二)酸碱度
( 7.35--7.45 )
血浆酸碱度在缓冲物质的调节下始终维持在7.35--7.45之间。
如HCO3- / H2CO3 , HPO42-/ H2PO4- (称为缓冲对)
a、当碱性物质(如Na2CO3)增多时:
Na2CO3 + H2CO3 NaHCO3
(肾脏排出)
b、酸性物质(如乳酸)增多时:
乳酸+NaHCO3 乳酸钠+H2CO3
H2O+CO2
(CO2肺排出,多余的H2O肾排出)
(肝脏代谢)
比如:
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三)温度
(37℃左右)
人体具有体温调节机制以保持细胞外液温度的恒定。参与体温调节的器官和系统有皮肤、肝脏、骨骼肌、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等。
四、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外界环境中的物质
营养物质
CO2、废物
CO2
呼吸系统
O2
水、营养物质
代谢废物
循环系统
泌尿系统、皮肤
肾小管重吸收作用
消化系统
O2、营养
血浆
血液循环
O2、营养
CO2、废物
淋巴循环
淋巴
组织液
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细胞
外界环境
内环境
细胞
营养物质
代谢废物
营养物质
代谢废物
内环境
五、练习
B主要是消化系统中的小肠
A是呼吸系统中的肺
请判断图中A、B、C分别是什么系统中的什么器官?
体外
B

内环境

C
皮肤
O2
CO2
A
体外
体外
体外
细胞
C是泌尿系统中的肾脏
五、练习
请判断图中A、B、C、D分别指的是体液的哪部分?
消化道

尿
f
d
c
a
b
①A ,
B ,
C ,
D .
②代谢终产物主要是经E 排出,另外 也
可排出部分废物。
肾脏
肺和皮肤
血浆
组织液
细胞内液
淋巴
五、练习
探究物质跨膜层数:
O2
肺泡
毛细血管
组织细胞
①人体代谢所需的O2从外界环境到达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穿过几层生物膜?
肺泡
毛细血管
组织细胞
11层
穿膜层数:肺泡壁细胞(2)+
进毛细血管壁细胞(2)+
红细胞(2)+
出毛细血管壁细胞(2)+
进组织细胞(1)=9层
若被利用,则9+进线粒体(2)=11层
五、练习
探究物质跨膜层数:
②食物中的淀粉通过系列水解变为葡萄糖,由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进入体内。肠腔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跨过几层生物膜?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细胞
毛细血管壁细胞
组织细胞
毛细血管
葡萄糖
小肠腔
2
2
2
1
7层
五、练习
探究物质跨膜层数:
②食物中的淀粉通过系列水解变为葡萄糖,由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进入体内。肠腔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跨过几层生物膜?
养料(如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
转移途径:消化→吸收→血液循环→组织液→组织细胞
穿膜层数:进出小肠粘膜上皮细胞(2)+
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4)+
进入组织细胞(1)=7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