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人人爱护公物 —— 大家一起来爱护》是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 14 课第二课时内容。教材通过 “轻踩踏板、制止乱画、摆放整齐、铺餐垫” 等实践场景,呈现爱护公物的具体行动,引导学生从认知公物到主动参与爱护,是培养学生集体责任意识、落实爱护公物行为的关键内容,助力学生形成 “共护公物” 的校园文明风尚。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经第一课时学习,已认识校园公物及价值,但在 “主动、持续爱护” 上存在不足,易出现 “知而不行、独行无伴” 问题。他们有较强模仿性与集体意识,需借助同伴示范、实践活动,掌握具体爱护方法,形成 “大家共护” 的行动自觉。核心素养分析政治认同:感受 “共护公物” 是校园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认同集体行动对维护校园环境的价值。 道德素养:养成主动、互助的爱护公物道德习惯,明白爱护公物需人人参与、共同行动。 法治观念:深化 “公共财物保护” 意识,知道爱护公物是集体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健全人格:通过集体爱护公物实践,增强合作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培养互助、担当的人格特质。 责任意识:强化 “共护公物” 的责任担当,主动践行爱护行动,提醒、带动他人共同维护校园公物。教学重点掌握爱护公物的具体方法(轻用、制止破坏、整理、防护 )。 能在校园生活中主动践行爱护行动,带动同伴共护公物。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突破 “个人爱护局限”,形成集体共护意识,长期坚持并影响他人爱护公物。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含爱护公物实践场景动画、“共护行动” 案例 )、“爱护公物任务卡”(分轻用、制止、整理、防护场景 )、校园公物 “爱护提示牌” 制作材料(彩纸、画笔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回顾第一课时 “校园公物作用”,提问:“我们知道公物很重要,怎么让它们一直好好为大家服务?” 展示教材 “大家一起来爱护” 标题,引出 “集体行动护公物” 主题。 学生活动:回忆旧知,思考集体爱护的方法,感知新课聚焦 “共护实践”。 设计意图:关联旧知,明确集体爱护的意义,激发学生参与共护行动的兴趣。二、讲授新课 第二模板:大家一起来爱护 环节 1:“爱护方法大发现” 教师活动:展示教材 “大家一起来爱护” 插图(轻踩踏板、制止乱画、摆整齐、铺餐垫 ),提问:“这些小朋友用了啥方法爱护公物?能解决啥问题?” 引导学生总结(轻用 — 延长寿命;制止 — 避免破坏;整理 — 保持整洁;防护 — 减少损伤 )。 学生活动:观察插图,踊跃分享爱护方法及作用,理解集体共护的多元策略。 设计意图:借教材场景,让学生直观掌握爱护公物的具体方法,建立行动认知。 环节 2:“共护实践小剧场” 教师活动:设置 “校园公物爱护闯关”(轻踩卫生间踏板、制止同学乱画墙壁、整理清洁工具、铺餐垫护桌子 ),发放 “爱护公物任务卡”,让学生分组抽取场景,表演 “共护行动”,强调 “主动、互助”(如提醒同伴、分工合作 ),教师指导细节(语言、动作 )。 学生活动:积极参与分组闯关,表演共护行动,互相评价学习,强化集体共护意识。 设计意图:通过 “实践 + 表演”,让学生沉浸式应用爱护方法,突破 “个人行动” 局限,落实教学重点。 环节 3:“爱护提示牌设计师” 教师活动:提问:“怎么提醒更多同学爱护公物?” 展示教材 “创意提示”,发放制作材料,布置任务:“小组合作设计‘爱护公物提示牌’(如‘轻踩踏板,爱护公物’‘墙壁怕疼,请勿乱画’ )”,巡视指导创意(图案、标语 )。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设计提示牌,分享设计思路(如针对卫生间、墙壁 ),学习同伴创意。 设计意图:借 “提示牌设计”,强化学生主动宣传、带动他人共护的责任意识,突破难点。三、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共护小考官” 教师活动:设置 3 道共护情景题: 情景 1:同学在走廊踢足球,可能踢坏墙壁。(应制止,说 “走廊是公物,踢足球会弄坏它,去操场玩吧” ) 情景 2:发现图书角书乱了,独自整理好。(√,主动整理也是共护 ) 情景 3:看到有人在课桌上刻字,不管不顾。(×,应提醒 “课桌是大家的,要爱护” ) 让学生判断、说明理由,发放 “共护小明星” 卡,强化集体共护认知。 学生活动:认真分析情景,积极判断发言,争取小明星卡,巩固共护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判断,强化集体共护行为的识别与践行,推动习惯养成。四、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带领学生编念儿歌:“爱护公物靠大家,轻用慢放要记牢;制止破坏敢说话,整理整齐环境好;防护措施做到位,提示牌儿来提醒;共护校园小卫士,文明风尚真美好!” 提问回顾:“今天学到哪些共护方法?怎么带动大家一起爱护?” 学生活动:跟读、创编儿歌,用简短语言分享收获与实践打算。 设计意图:以儿歌梳理知识,强化记忆,让一年级学生轻松总结,激发共护动力。五、作业布置 教师活动:发放 “共护行动周记录卡”,说明任务:“一周内,和同学一起践行爱护公物行动(如共同整理图书角、提醒 3 位同学爱护公物 ),每天记录‘共护小事’,周末评选‘最佳共护小队’!” 学生活动:领取记录卡,组队实践,主动带动同伴共护公物,记录行动。 设计意图:通过集体实践与评价,推动学生形成 “共护” 习惯,强化校园文明责任。板书设计第 14 课 人人爱护公物 —— 大家一起来爱护 → 共护方法:轻用、制止、整理、防护 → 行动关键:主动参与、互助提醒、集体共护教学反思教学中通过实践与设计,强化了学生共护意识,但在 “长期持续共护” 的激励上不足。后续可设立 “共护公物积分制”,记录学生日常共护行为,定期兑换 “文明小奖品”,持续激发学生共护热情,助力形成稳定的校园共护文化。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9张PPT)人人爱护公物第14课第四单元 我们讲文明(统编版)一年级上第2课时 大家一起来爱护1234567素养目标新知导入新知讲解课堂练习课堂总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1素养目标政治认同:感受 “共护公物” 是校园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认同集体行动对维护校园环境的价值。道德素养:养成主动、互助的爱护公物道德习惯,明白爱护公物需人人参与、共同行动。法治观念:深化 “公共财物保护” 意识,知道爱护公物是集体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健全人格:通过集体爱护公物实践,增强合作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培养互助、担当的人格特质。责任意识:强化 “共护公物” 的责任担当,主动践行爱护行动,提醒、带动他人共同维护校园公物。2新知导入回顾第一课时 “校园公物作用”,提问:“我们知道公物很重要,怎么让它们一直好好为大家服务?” 展示教材 “大家一起来爱护” 标题,引出 “集体行动护公物” 主题。轻踩踏板冲干净……不能在墙上乱写乱画……3新知讲解板块二:大家一起来爱护展示教材 “大家一起来爱护” 插图(轻踩踏板、制止乱画、摆整齐、铺餐垫 ),提问:“这些小朋友用了啥方法爱护公物?能解决啥问题?” 引导学生总结(轻用 — 延长寿命;制止 — 避免破坏;整理 — 保持整洁;防护 — 减少损伤 )。环节 1:“爱护方法大发现”我把它们摆整齐……吃饭时铺餐垫,是一个保护桌子的办法……设置 “校园公物爱护闯关”(轻踩卫生间踏板、制止同学乱画墙壁、整理清洁工具、铺餐垫护桌子 ),发放 “爱护公物任务卡”,让学生分组抽取场景,表演 “共护行动”,强调 “主动、互助”(如提醒同伴、分工合作 ),教师指导细节(语言、动作 )。环节 2:“共护实践小剧场”他们的做法好吗?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一起行动吧!提问:“怎么提醒更多同学爱护公物?” 展示教材 “创意提示”,发放制作材料,布置任务:“小组合作设计‘爱护公物提示牌’(如‘轻踩踏板,爱护公物’‘墙壁怕疼,请勿乱画’ )”,巡视指导创意(图案、标语 )。环节 3:“爱护提示牌设计师”情景题:情景 1:同学在走廊踢足球,可能踢坏墙壁。(应制止,说 “走廊是公物,踢足球会弄坏它,去操场玩吧” )情景 2:发现图书角书乱了,独自整理好。(√,主动整理也是共护 )情景 3:看到有人在课桌上刻字,不管不顾。(×,应提醒 “课桌是大家的,要爱护” )6课堂练习5课堂总结“爱护公物靠大家,轻用慢放要记牢;制止破坏敢说话,整理整齐环境好;防护措施做到位,提示牌儿来提醒;共护校园小卫士,文明风尚真美好!” 提问回顾:“今天学到哪些共护方法?怎么带动大家一起爱护?发放 “共护行动周记录卡”,说明任务:“一周内,和同学一起践行爱护公物行动(如共同整理图书角、提醒 3 位同学爱护公物 ),每天记录‘共护小事’,周末评选‘最佳共护小队’!”6作业布置7板书设计第 14 课 人人爱护公物 —— 大家一起来爱护→ 共护方法:轻用、制止、整理、防护→ 行动关键:主动参与、互助提醒、集体共护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课堂无忧】14课《人人爱护公物》第2课时 大家一起来爱护 教学课件.pptx 【课堂无忧】第14课《人人爱护公物》第2课时 大家一起来爱护 教案设计.docx 视频素材:为什么要爱护公物.mp4 视频素材:校园公物齐爱护.mp4 视频素材:爱护公物.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