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鞍山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综合测试卷
杂文也是这一时期广义散文的重要构成。
上世纪90年代以后,“散文热”兴起,散文写作者也显著增多,许多出自非职业散文家之手
语文试题
的思想文化随笔也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散文再一次靠近大众,成为与读者阅读生活紧密联系
的文体。那些篇幅长,结构大,思考各种关于生命、文化、民族等方面的“文化大散文”自始至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透出一种理性思辨的精神,立足点上升到二十世纪现代人文的哲学高度。在传统的散文中,一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般采用第一人称的“我”展开叙述,而且这个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我”具有不容动摇的牢固地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位。而现在不少散文中的“我”竞消失了,或者在一篇散文中,在“我”之外又有其他叙迷视角。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当下,比“散文时代”这一说法更有普及度的是“全民写作”。煤介变革带来表达的变草,网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络写作的兴盛是近十余年来的醒目景观。零准入门槛、海量文字产出、即时传播阅读,推动“全
民写作”时代到来。散文的亲和性无疑让它成为全民写作的重要文体选择,新蝶体时代散文形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态成为不可漠视的存在。“全民写作”广泛的参与性和传播度为散文发展创造广博空间,这里面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有提升散文创造力的无限可能。但与此同时,全民写作良莠不齐,存在碎片化、随意性甚至粗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滥造问题,这就需要理论批评加以选泽和引导,在作者与读者之间建立起良性循环通道。
材料一
比究竞有多少人写作散文、散文究竞有多宽的文体疆域更重要的是,写作者是否真正理解
二十世纪中国散文,其基本面貌与唐宋古文、晚明小品、榈城文章大不一样,最明显的特征
散文要素,作品是否具备散文品质。如果散文写作缺少与现实的对话,写作者疏于和自己心灵
莫过于使用“白语”而不是“文言”。借“文白之争”来理解这个世纪文章风格的蠖变,无疑是最直
对话,以至在散文中看不到现实的生动丰富,看不到作者的世界观和思想,那么无论文体怎样演
接也最简使的路径。从院清到“五四”的白话文运动,大大拓展了散文驰骋的天地。可“白话”的
变、技巧如何成熟,也难脱疲软之态。消费主义语境,散文作家更要肩负起思想使命,散文更要
成功,不等于“美文”的胜利,这中间虽不无联系,却仍关山重重。
与读者的精神生活发生密切联系;文化取向多元,散文作家更要突破纷纭表象,发现历史、现实、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提倡“白话”反对“文言”发难,照理说得益最大的该是诗文,可革命的
社会与人生要义;技术主义流行,散文作家更要创造独特的文体形式。这是我们今天考察散文
直接效果,却是“诗”的脱胎换骨,以及“文”的撒离中心。从梁启超提倡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到
发展的几个重要维度,也是散文写作需要建立的多种对话关系所在。
胡适、鲁还以小说为学术深题,都是借助西方文学观念来改变中国原有的文类等级。伴随着小
(摘编自王尧《写出时代的美与箱神高度》等)
说的迅远烟起,款文明显失去昔日的辉煌。
材料三
散文的递居边缘,不一定是坏事,起码可以使得作家御下替圣贤立言的面具,由“载道”转为
现在的散文太有散文腔调了,写出来都是范文式的,能不能写得别太像散文了?总结起来,
“言志”。这其实与传统中国不同文类功能的界定有关一处于中心位置的“文章”,属于“经国
之大业”,因而无权过分关注一己之悲欢。退居边缘,作家不必“搭足空架子”写“讲义体的文
散文的范式有如下几种:杨潮式,先写生活,写人,最后升华;朱自清式,一种是“荷塘月色”式,美
字”,小品文自然色就应运而生。架子的倒塌与戒律的瓦解,使得原本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的“文
词丽句浓得化不开,一种是“背影”式,写爹娘亲情,以情动人;秦牧式,写知识小品;余秋雨式,文
章”,一转而交得最自由、最活跃,因而也最为充满生机。
化散文…这些散文家的作品都被选入课本选本,影响极大,以致许多人潜意识中将其作为散
脱离象征权力和贡任的“中心”,走向寂寞淡泊的“边缘”,二十世纪中国散文不但没有消沉,
文的圭桌绳墨,认为散文就是这个样子。
反更因其重个性、讲韵味、酒脱自然而突破明清之文的窠白。现代中国散文在东西方文化碰撞
散文有范式吗?鲁迅早就说过,散文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铁凝也说过,散文里没规矩。
中较好地完成了蜕变和转型,并重新获得了无限生机。
啥叫散文?在古代非韵文即散文,序、骏、笔记、碑记、书信、日记、游记、演讲等等,都是散文。
(摘编自陈平原《中国散文小说史》)
文学没有边界,没有鸿沟,散文里没有规矩,没有人规定散文只能散文家来写。只写散文的
材料二:
散文家,是弄弱的,苍白无力的。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一文中说:“艺术的技巧就
中国当代文学70年,散文成就是其中重要篇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讴颂社会主义革命和
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陌生”和“难度”都是对散文的
建设新生活、书写苹命和建设中涌现的新人物新典型,是散文创作的重要主题:与现实生活的密
拯救,仿佛一泓顺畅的水流,放上一块石头,逼到阻遥,激溅出水花,才是更美丽的风景。
切联系使散文纪实性增强,在文体上表现为报告文学的发展成熟以至后来从散文中分立出去,
(摘编自刘江滨《散文里没有规矩》)》
综合测试卷第1页(共8页)
综合测试卷第2页(共8页)辽宁省鞍山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9分)
1.C(3分)
2.D(3分)
3.B(3分)
4.①“五四”后散文从“载道”转为“言志”,突破“经国之大业”的束缚;②90年代后散文突破单一第一人称叙事,出现多元视角;③当下散文突破传统文体边界,在新媒体中呈现新形态;④打破对经典范式的固守,追求“陌生化”和创作难度(4分,每点1分)。
5.①作家需深入生活,与现实和心灵对话,肩负思想使命;②突破表象,挖掘历史与人生要义,创造独特文体;③理论批评需引导全民写作,筛选优质作品;④打破固有范式,追求“陌生化”和创作难度(6分,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Ⅱ(16分)
6.C(3分)
7.C(3分)
8.①传承人需严格选才,注重潜力与品德;②打破门户之见,为人才寻找最合适的发展平台;③传承者应无私奉献,以大局为重;④在坚守传统的同时,需关注时代需求,推动创新(4分,每点1分)。
9.①对艺术的执着与严谨:坚守高标准,严格选徒;②无私的育人精神:推荐更适合的学员至更高平台;③包容与智慧:因材施教,帮助有缺陷的徒弟成长;④淡泊名利的品格:面对非议不辩解,专注传承(6分,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10.臣之于君也/下之于上也/若子之事父/弟之事兄(3分,每处1分)
11.A(3分)
12.B(3分)
13.(1)用桀的诡诈对付尧的仁厚,就如同用手指去搅开水,好像投身水火之中,进入后就会被烧焦淹没罢了(4分)。
(2)如今想要在天下无敌,却不依靠仁政,这就如同拿着烫手的东西却不用冷水冲洗(4分)。
14.材料一:仁人用兵上下一心,不可战胜,印证“好仁无敌”;材料二:秦二世不行仁政而失天下,从反面印证“好仁无敌”(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15.B(3分)
16.①用“日月跳丸,光阴脱兔”比喻时光飞逝,写时光易逝;②“向来吹帽插花人,尽随残照西风去”写往昔风流人物已逝,暗含人生易老;③“老矣征衫,飘然客路”直抒胸臆,写自身漂泊与衰老;④“欲携斗酒答秋光,山深无觅黄花处”以无黄花呼应重阳,暗含时光流逝、壮志难酬(6分,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使人听此凋朱颜;侧身西望长咨嗟(3)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每空1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11分)
18.A.家喻户晓 B.细枝末节(2分)
19.②将“而是”改为“更是”;④在“他人”后加“的长处”(4分,每处2分)。
20.示例:音乐是一泓清泉,能涤荡心灵的尘埃;音乐是一盏明灯,能照亮迷茫的前路(5分,每句2分,修辞贴切1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9分)
21.①生成学术论文 ②还要知其所以然 ③并未真正理解(6分,每空2分)
22.C(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