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4节 速度的测量物理观念:学会使用秒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和距离。会求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科学探究:掌握使用秒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全过程。科学态度与责任:养成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和习惯,在实际物理情境中体会物理过程,学习物理知识。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测量数据的严谨作风,培养合作精神。教学重点:用秒表和刻度尺测量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教学难点:正确的测量时间、路程,会用表格整理数据以及分析实验数据。教师演示:多媒体课件、斜面、小车。学生实验:斜面、小车、刻度尺、秒表、金属片。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小明放学回家骑车行驶在斜坡上,感觉车越往下运动越快。小明想:车在斜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究竟有没有变化呢 能否设计一个类似实验来研究呢 教师演示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学生观察,提出问题: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做的是什么运动 在物理学中,用什么描述变速运动物体的快慢程度 如何计算一个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运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学生正确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测量物体运动时的平均速度。 体会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过程,激起学习兴趣二、新课讲解 探究新知 探究点 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 教师展示:课件展示区间测速图片,区间测速设备通过测算车辆在两个监测点的平均速度,从而判断车辆在这段路程内是否超速,那么区间测速设备测算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呢 学生思考后进行回答:需要测量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和路程。 播放视频:区间测速。 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应该怎样测量物体的速度呢 今天我们来实际测量一个沿斜面下滑的小车的平均速度。 搭起的长木板(斜面)代替轨道,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变化情况是怎样的 如何粗略描述 2.测量小车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3.具体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怎么测 了解区间测速,为学习测量平均速度做铺垫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设计实验步骤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明确实验的注意事项,为实验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4.需要选择哪些实验器材 生1:越来越快,平均速度。 生2:公式v=。 生3:测路程和时间。 生4:刻度尺、秒表。 学生讨论后,教师找学生回答同时进行板书: 1.实验目的: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小车运动的速度。 2.实验原理:v=。 3.需要测量的物理量:路程、时间。 4.器材:斜面、小车、刻度尺、秒表、金属片。 讨论交流以下问题: 1.木板支起的坡度应该大一些还是小一些,为什么 2.实验中用到了金属片,金属片起到什么作用 3.实验中要测量上半程、下半程、全程的平均速度,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还是不同的高度滑下 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进行点拨: 1.木板支起不要过高,过高会使小车速度过大,不易记录时间。过低会造成测出平均速度太接近。 2.金属片的作用是便于测量时间、路程。 3.要保证每次测量都从同一高度处释放。 设计实验方案 1.测量路程和时间 学生根据桌上提供的实验器材,初步组装,思考如何把路程进行分段 如何测量时间 学生讨论后老师用课件展示如下图所示: 2.学生小组讨论实验步骤 学生讨论后,教师用课件展示: (1)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 刻度尺 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把s1和以后测得数据填入表格中。 (2)用 秒表 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底端的时间t1。 (3)根据测得的s1和t1,利用公式 v= 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1。 (4)将金属片移到 斜面中部 ,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 (5)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学生尝试设计表格,教师课件展示。 路程/m运动时间/s平均速度/(m·s-1)s1=t1=v1=s2=t2=v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提升的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通过分工合作培养学生之间互相协调的能力,收集数据和计算的能力,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3.明确实验分工:一人释放小车并下达计时指令,二人负责记录小车撞击金属片的时间,一人负责记录数据,不允许有同学当“观众”。 4.学生分组实验 组长明确操作、记录分工,合作完成实验。教师进行指导、帮助,提醒学生及时记录实验数据。 5.实验分析: 选两个优秀小组展示汇报,表扬实验认真、数据处理较好的小组。引导学生分析数据,总结实验结论,具体以学生记录和算出的结果为准。 想想议议:根据以上的实验数据,你能否计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s3的平均速度v3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根据公式:v3=计算。 提问:v2和v3大小关系是怎样的 根据这个关系,分析小车在斜面上做的是什么运动 学生:v2小于v3,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课件展示,实验结论: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说明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快。 实验反思: 请同学们反思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有哪些 请大胆提出来。 1.操作中出现过什么失误或故障 2.还有什么因素可能会影响测量结果 3.还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培养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反思能力,学会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养成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三、归纳概括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或与同学们进行交流,老师恰当总结。 培养学生及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的能力和习惯第4节 速度的测量1.实验目的: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2.实验原理:v=3.需要测量的物理量:路程、时间。4.器材:斜面、小车、刻度尺、秒表、金属片5.实验步骤:6.实验结论:小车在下坡过程中速度变快1.写出实验报告。2.小组同学相互合作,测量百米跑的平均速度。 本节是学生第一次分组实验课,实验探究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从实验目的、原理、器材,猜想、设计、操作、评估等过程,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活动紧紧围绕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以启发引导为主,注重养成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教师给学生准备充足的实验器材,让学生经过动手、自主学习,从而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