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温度 教案(表格式)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温度 教案(表格式)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1节 温度
物理观念:认识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知道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认识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
科学思维:经历自制并改进测温装置的过程,初步体会通过缺点列举法制作测量工具的认识方式,初步体会依据证据和逻辑进行质疑的认识方式。
科学探究:经历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过程,有规范操作的意识。经历测量液体温度测量过程,进一步领会测量过程是将研究对象与标准进行比较的认识方式。
科学态度与责任:经历自制并改进测温装置的过程,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
教学重点:实验室用温度计的原理及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实验室用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师准备:课件、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烧杯、热水、冷水。
学生准备:实验用温度计、烧杯、毛巾等。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秀美山河尽收眼底,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 创设情境,引出要研究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二、新课讲解 探究新知 探究点一 温度 演示实验,教师请一名同学上台进行演示。把左手插入装有热水(热水越热越好,以不烫手为宜)的烧杯里,右手插入装有冷水(冷水足够冷,可加冰块)的烧杯里,然后同时抽出手,插入放温水的烧杯里。两只手的感觉是否相同 这时,我们觉得左手冷、右手热。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同一杯水两只手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这就说明人们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有时是靠不住的,要准确判断和测量物体的温度,必须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 探究点二 温度计 (一)温度计的原理 1.教师展示“自制温度计”,简单介绍结构。 2.把小瓶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液柱的变化,为什么液柱的位置发生变化 学生:小瓶内的水热胀冷缩,细管中水柱位置发生变化。 归纳: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3.设疑——利用“自制温度计”能不能测出水的具体温度 如何改进呢 通过实验引入,增加学生的兴趣
学生:需要标上刻度,单位。 4.课件展示——实验室用温度计,引导学生认识各部分结构及名称。 5.对比温度计:引导学生对照自制温度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找不同之处。 6.展示常用的温度计 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观察实验室用温度计。 (1)实验室用温度计的组成 (2)玻璃泡的作用是什么 玻璃管内径为什么很细 共同讨论温度计的基本结构,完成后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总结:(1)温度计的基本构造包括玻璃泡、细玻璃管、刻度。 (2)玻璃泡可以盛放测温液体,玻璃管要求内径细,是为了提高精确程度。 探究点三 摄氏温度 学生自主学习:带着以下问题观察实验室用温度计并阅读课本。 1.数字和字母的含义是什么 2.它能测量的最高和最低温度各是多少 3.分度值是多少 4.0 ℃和100 ℃分别是怎样确定的 5.1 ℃是怎样确定的 学生回答 1.字母“℃”的意思是摄氏温度。数字表示具体的温度值。 2.学生根据桌上的实验室用温度计说明测量的最高和最低温度。 3.实验室用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 4.0 ℃的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 ℃; 100 ℃的规定: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定为100 ℃。 5.在0 ℃和100 ℃之间等分100份,每个等份表示1 ℃。 展示例题:读出下列温度计的示数。 学生进行读数,教师点拨,注意是零上还是零下。 6.黑龙江省漠河市2023年1月的最低气温是-53 ℃,这么低的温度,大家想想看,能用寒暑表测量吗 探究点四 温度计的使用 阅读课本自学,然后讨论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温水的温度,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活动:找2名同学说出使用的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其他学生观察上台学生操作是否正确。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操作是否有错误 学生讨论后选代表发言。 通过投影图片——实验室用温度计,用多媒体技术的“放大”作用认识温度计的结构和名称,提高物理教学的演示效果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会温度计的读数方法
教师用课件展示: 1.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与液柱的液面相平。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温水的温度,教师巡视指导。
三、归纳概括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组间相互交流、补充,教师课件展示。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意识和能力
第1节 温度
温度
拓展研究:比较三种温度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项目 实验室用温度计 体温计 寒暑表
测量范围 -20~110 ℃ 35~42 ℃ -35~50 ℃
分度值 1 ℃ 0.1 ℃ 1 ℃
用途 实验室用 测体温 测气温
构造 无缩口 有缩口 无缩口
玻璃泡内的液体 煤油 水银 酒精
  课堂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对物理知识学习兴趣的培养,充分展现了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入手,例如现实生活中与温度有关的现象,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充满了兴趣。同时教学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进行解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创造精神、实践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增加学生探索的乐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