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词语(期末专项培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词语(期末专项培优.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专项培优 词语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带子 一    战士 一    掌声
一    灯 一    裂缝 一    宫殿
2.用“的”“地”“得”填空。
伟岸   身躯 微弱   烛光 残酷   破坏
深情   凝望 灵活   惊人 照顾   细微
3.写出近义词。
别具匠心——   
全神贯注——   
4.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2)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3)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4)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5.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    
(2)可以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    
(3)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4)我喜欢这落日下的幽静山林。    
6.根据语境,写出与加点词语意思相反的词语。
(1)离开繁华的大都市,来到这    的小山村,难免会不习惯。
(2)体育课上,一听到老师的口令,   在一起的孩子们马上散开了。
(3)老支书的一生,没有索取,只有    ,所以深受人民的爱戴。
(4)奶奶家的这面墙一直很    ,怎么突然变得这么潮湿了?
7.为下列句子中的“端正”选择合适的义项。
端正:①使端正;②物体不歪斜,物体各部分保持应有的平衡状态;③正派,正确。
(1)选拔干部的两大标准是:能力是否突出,品行是否端正。    
(2)坐姿如果不端正,时间一长,容易腰酸背痛。    
(3)你需要端正你的思想。    
8.根据语境,给加点词选择合适的解释,把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A.丑陋;不好看。 B.不体面;不光荣。 C.(神情、气色等)不和悦;不正常。
(1)不知什么原因,他的脸色很难看。    
(2)小伙子干活儿要是比不上老年人,那就太难看了。    
(3)这匹马的毛都快掉光了,实在难看。    
9.给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新鲜:①色彩新而鲜艳;②清新洁净、没有污染的;③少见的;稀罕的;④蔬菜、水果等刚摘的。
(1)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2)我最喜欢吃新鲜的蔬菜。    
(3)早晨公园的空气很新鲜。    
(4)这玫瑰花颜色真新鲜。    
10.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含糊:①犹豫,胆怯(多用于否定式);②不认真,马虎;③不明确,不清晰。
(1)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母亲竞这样含糊地回答了我。    
(2)爸爸妈妈非常关心弟弟的成长,在教育弟弟的问题上从不含糊。    
(3)奥运健儿在赛场上奋力拼搏,奋勇争先,一点儿都不含糊。    
(4)在词语“含糊其辞”中“含糊”应解释为。    
11.选择正确的序号填空。
(1)下列各组词语感彩不一致的一项是    。
A.字正腔圆 有板有眼 斩钉截铁 科班出身
B.阴谋诡计 足智多谋 出口成章 大公无私
C.揠苗助长 叶公好龙 买椟还珠 掩耳盗铃
(2)下列各句中“熬”与“我的母亲熬过了一个严冬”中的“熬”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
A.盐是海水熬出来的。
B.多年的媳妇终于熬成了婆。
C.这件事让人觉得熬心。
D.用大米熬的粥特别香。
12.在句子中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
13.将下列关联词语填在相应的句子里。
无论……都…… 既……又……
如果……就…… 虽然……但是……
(1)   竹节人被老师收去了,   我们并没有感到难过。
(2)《中国诗词大会》   激发了人们学习古诗词的热情,   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
(3)   如何,我们    不能破坏环境。
(4)   没有革命先烈的牺牲,   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14.请你给下面这段话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他们不能再生,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这些设想能实现,   是遥远的事情。
15.选词填空。
见微知著 司空见惯 无独有偶 锲而不舍
(1)科学家们    ,从一块小小的石头上发现了玄机。
(2)夏日的午后,前一秒还是烈日当空,后一秒天空便下起倾盆大雨,这是    的事情。
(3)科学家在欧洲大陆发现了恐龙的踪迹,   ,在北美,人们也找到了它的踪迹。
(4)面对困难,我们只有    地寻找战胜它们的办法,才能获得成功。
16.选词填空。
亮相 压轴 跑龙套 对台戏
(1)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典礼上,我国不少尖端武器首次   ,令世界瞩目。
(2)很多著名的影视演员,一开始都是从   做起的。
17.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句子的括号中。
恍然 颓然 猛然 陡然
(1)看到几只小猫我才    ,原来猫妈妈不舍得吃是为了留给它的孩子们。
(2)老汉似乎要喊什么,   间,一个浪头吞没了他。
(3)西海岸的连绵山岭,使来自太平洋的风    上升。
(4)他    坐在椅子上,双手捂着头,很久说不出一句话来。
18.表达“说”的词语有很多,请你选择最合适的词,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A.要求 B.评价 C.央求 D.婉言谢绝 E.夸夸其谈 F.随声附和
(1)“妈妈,我特别想去,就让我去吧!”我缠着妈妈    说道。
(2)“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高尔基曾这样高度    列夫 托尔斯泰。
(3)我们说话做事要有主见,不该明明别人说得不对,还要去    。
(4)“不好意思,我不能来参加这次聚会了,因为我还有个重要的会议。”她    了对方的邀请。
19.照样子,写词语。
(1)呆头呆脑(ABAC式)    、   、   
(2)微波粼粼(ABCC式)    、   、   
(3)天籁之音(形容音乐)    、   、   
(4)字正腔圆(和戏曲有关)    、   、   
20.按要求写词语。
(1)ABB式        
(2)AABB式        
(3)形容音乐优美的成语:       
(4)形容文笔优美的成语:       
(5)形容害怕的成语:       
21.请你按要求或习惯,积累好词好句。
(1)描写音乐艺术的四字词语:正声雅音、   、   、   、   。
(2)   ,乡音无改鬓毛衰。
(3)胜日寻芳泗水滨,   。
(4)捐躯赴国难,   。
(5)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了,中国    。(鲁迅)
(6)打开天窗——   。
22.按要求写词语。
(1)写人物外貌的词语:眉清目秀、   、   。
(2)写雕刻精美的词语:雕梁画栋、   、   。
(3)写音乐美妙的词语:高山流水、   、   。
23.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1)ABAC式的:         
(2)与戏曲有关的:         
24.照样子,写词语。
(1)(捏)泥人:    口哨    魔方
(2)沉甸甸(ABB式):        
(3)翠色(欲)流: 别出心     居高    下
25.照样子写出带有“清”字的词语,分别和下面的词语搭配。(填上的词语不重复)
例:(清爽)的天气
   的溪水    的足迹    的汽水
   的月光    的回答    的叫声
26.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表演    的草地    的闰土    的黑土地
组织    发出    完成    增加   
飞快地    一遍一遍地    一段一段地    欢快地   
(1)   地球被破坏了,我们   别无去处。
(2)空气是   新鲜,天空是   明朗。
27.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①心驰         ②心    肉    
③小心         ④       吞枣
⑤画    点     ⑥虎视        
(1)句子“读文章要用心思考,你这样不经消化理解,笼统接受,是不行的”中,画“_____”部分可以用上面的词语    来代替。(选词填空,填序号)
(2)语文书中每幅插图精心绘制,有    之功效,使人赏心悦目,阅读轻松。(选词填空,填序号)
(3)词语③⑥结构比较特别,我能写出两个这样结构的词语:   、   。
28.补充词语,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斩    截     别出     心    肉    
栩栩        风霜 一望    
(1)画“_____”词语的近义词是    。
(2)“这件衣服的设计真是与众不同,很有新意,看得出来设计师很用心。”这句话中加点的部分可以用上面的“   ”一词替换。
29.给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填序号)。
①热血    腾 ②忘乎所     ③别出心    
④全神    注 ⑤呆头呆     ⑥斩钉截    
(1)这样    的设计,让我们眼前一亮。
(2)当电影里传来坚定、雄壮的旋律,我心中不禁    ,仿佛回到了战火纷飞的抗战时期。
期末专项培优 词语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挑 带子 一  名 战士 一  阵 掌声
一  盏 灯 一  道 裂缝 一  座 宫殿
【考点】量词.
【答案】条 名 阵
盏 道 座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量词的掌握与应用。完成时要注意后面的名词,然后结合学习生活中对量词的使用填空。
【解答】故答案为:
条 名 阵
盏 道 座
【点评】量词在生活中经常用到,而且大多是约定俗成的,生活中要注意量词积累运用。
2.用“的”“地”“得”填空。
伟岸 的 身躯 微弱 的 烛光 残酷 地 破坏
深情 地 凝望 灵活 得 惊人 照顾 得 细微
【考点】“的、地、得”的使用.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的、地、得”“着、”的理解与应用,结合平时的学习与语言实践完成。
【解答】我们可以借用下面的“的、地、得”用法简要口诀:名词前面“白勺”“的”,动词前面“土也”“地”,形容动后“双人”“得”;当作助词都读“de”。
“身躯”是名词,故填“的”;
“烛光”是名词,故填“的”;
“破坏”是动词,故填“地”;
“凝望”是动词,故填“地”;
“灵活”是形容词,“惊人”用来补充说明灵活的程度,故填“得”;
“照顾”是动词,“细微”用来补充说明照顾的程度,故填“得”。
故答案为:
的 的 地 地 得 得
【点评】小学语文中“的、地、得”的使用是重点也是难点,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的、地、得”的运用与语言实践。
3.写出近义词。
别具匠心—— 别出心裁 
全神贯注—— 目不转睛 
【考点】近义词.
【答案】别出心裁 目不转睛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掌握情况。要了解给出词语的意思,然后再写出其意思相近的词语。
【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掌握。别具匠心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近义词有别出心裁、别具一格等;全神贯注意思是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近义词有目不转睛、聚精会神等。
故答案为:
别出心裁 目不转睛
【点评】掌握了找近义词的方法,还要注意积累词语,词语积累多了,找近义词就容易多了。
4.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宣布 
(2)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惊惶 
(3)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尽力 
(4)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寂静 
【考点】近义词.
【答案】(1)宣布;
(2)惊惶;
(3)尽力;
(4)寂静。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掌握情况,要了解给出词语的意思,也要明白与之意思相近的词语。
【解答】(1)宣告:宣布(多用于重大事件)。近义词是“宣布”。
(2)惊慌:害怕慌张。近义词是“惊惶”。
(3)尽量:表示力求在一定范围内达到最大限度。近义词是“尽力”。
(4)幽静:幽雅寂静。近义词是“寂静”。
故答案为:
(1)宣布;
(2)惊惶;
(3)尽力;
(4)寂静。
【点评】掌握了找近义词的方法,还要注意积累词语,词语积累多了,找近义词就容易多了。
5.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  灵巧 
(2)可以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  确定 
(3)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吝啬 
(4)我喜欢这落日下的幽静山林。  喧闹 
【考点】反义词.
【答案】(1)灵巧;
(2)确定;
(3)吝啬;
(4)喧闹。
【分析】考查了写反义词的能力,反义词就是指意思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反义词表现了事物之间明显的对比关系。怎样确定一个词的反义词呢?首先抓词素的反义,也可以对原词加以否定,然后找反义词。
【解答】(1)“笨拙”意思是:①反应迟钝,手脚不灵活的、动作难看的。②不精湛。反义词“灵巧”。
(2)“猜测”意思是:猜想;猜度;揣测;不是事实,凭某些线索推断猜度。反义词“确定”。
(3)“慷慨”意思是:①志气昂扬。 ②大方而不吝啬。反义词“吝啬”。
(4)“幽静”意思是:清幽寂静,指一个地方幽冷寂静。反义词“喧闹”。
故答案为:
(1)灵巧;
(2)确定;
(3)吝啬;
(4)喧闹。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6.根据语境,写出与加点词语意思相反的词语。
(1)离开繁华的大都市,来到这  荒凉 的小山村,难免会不习惯。
(2)体育课上,一听到老师的口令, 聚集 在一起的孩子们马上散开了。
(3)老支书的一生,没有索取,只有  贡献 ,所以深受人民的爱戴。
(4)奶奶家的这面墙一直很  干燥 ,怎么突然变得这么潮湿了?
【考点】反义词.
【答案】(1)荒凉;
(2)聚集;
(3)贡献;
(4)干燥。
【分析】考查了反义词。反义词就是指意思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反义词表现了事物之间明显的对比关系。怎样确定一个词的反义词呢?首先抓词素的反义,也可以对原词加以否定,然后找反义词。
【解答】(1)繁华:繁荣热闹。故反义词为“荒凉”;
(2)散开:分散四处。故反义词为“聚集”;
(3)索取:索要(财物等)。故反义词为“贡献”;
(4)干燥: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故反义词为“干燥”。
故答案为:
(1)荒凉;
(2)聚集;
(3)贡献;
(4)干燥。
【点评】写反义词时,要理解词语,要根据词语的本义来思考相反的意义是什么。只有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后,才可写反义词。
7.为下列句子中的“端正”选择合适的义项。
端正:①使端正;②物体不歪斜,物体各部分保持应有的平衡状态;③正派,正确。
(1)选拔干部的两大标准是:能力是否突出,品行是否端正。  ③ 
(2)坐姿如果不端正,时间一长,容易腰酸背痛。  ② 
(3)你需要端正你的思想。  ① 
【考点】多义词.
【答案】(1)③;
(2)②;
(3)①。
【分析】考查了多义字词。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同一个字或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这就是“多义字”和“多义词”的现象。
【解答】(1)结合词义可知,句中“端正”指的是品行正派,故填上序号③。
(2)结合词义可知,句中“端正”指的是坐姿不歪斜,故填上序号②。
(3)结合词义可知,句中“端正”指的是使自己的思想端正,故填上序号①。
故答案为:
(1)③;
(2)②;
(3)①。
【点评】一字多义、一词多义是汉语的一大特点,建议从学习能力与习惯培养入手,让学生养成查阅字典的习惯,培养能正确选择词义的能力。也可结合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逐步提高对一词多义的认识。
8.根据语境,给加点词选择合适的解释,把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A.丑陋;不好看。 B.不体面;不光荣。 C.(神情、气色等)不和悦;不正常。
(1)不知什么原因,他的脸色很难看。  C 
(2)小伙子干活儿要是比不上老年人,那就太难看了。  B 
(3)这匹马的毛都快掉光了,实在难看。  A 
【考点】多义词.
【答案】(1)C;
(2)B;
(3)A。
【分析】考查了多义词。“多义词”也就是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本题主要考查了理解同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思。首先要理解给出的原词在句子中的意思,然后选择合适的解释。
【解答】(1)难看:指脸色不和悦,不正常。故选C。
(2)难看:不体面,不光荣的意思。故选B。
(3)难看:指马丑陋,不好看。故选A。
故答案为:
(1)C;
(2)B;
(3)A。
【点评】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不同,要想学会辨析词意,特别是有多重含义的词,在不同语境中要通过反复读加以理解并辨析,以防选错。
9.给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新鲜:①色彩新而鲜艳;②清新洁净、没有污染的;③少见的;稀罕的;④蔬菜、水果等刚摘的。
(1)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③ 
(2)我最喜欢吃新鲜的蔬菜。  ④ 
(3)早晨公园的空气很新鲜。  ② 
(4)这玫瑰花颜色真新鲜。  ① 
【考点】多义词.
【答案】(1)③;
(2)④;
(3)②;
(4)①。
【分析】考查了多义词。“多义词”也就是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本题主要考查了理解同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思。首先要理解给出的原词在句子中的意思,然后选择合适的解释。
【解答】(1)新鲜:少见的,稀罕的意思。故选③。
(2)新鲜:指蔬菜没有腐烂变质的意思。故选④。
(3)新鲜:指空气很纯净。故选②。
(4)新鲜:指色彩新而鲜艳。故选①。
故答案为:
(1)③;
(2)④;
(3)②;
(4)①。
【点评】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不同,要想学会辨析词意,特别是有多重含义的词,在不同语境中要通过反复读加以理解并辨析,以防选错。
10.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含糊:①犹豫,胆怯(多用于否定式);②不认真,马虎;③不明确,不清晰。
(1)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母亲竞这样含糊地回答了我。  ③ 
(2)爸爸妈妈非常关心弟弟的成长,在教育弟弟的问题上从不含糊。  ② 
(3)奥运健儿在赛场上奋力拼搏,奋勇争先,一点儿都不含糊。  ① 
(4)在词语“含糊其辞”中“含糊”应解释为。  ③ 
【考点】多义词.
【答案】(1)③;
(2)②;
(3)①;
(4)③。
【分析】考查了多义词。“多义词”也就是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本题主要考查了理解同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思。首先要理解给出的原词在句子中的意思,然后选择合适的解释。
【解答】(1)含糊:不明确,不清晰的意思。故选③。
(2)含糊:不认真,马虎的意思。故选②。
(3)含糊:犹豫,胆怯的意思。故选①。
(4)含糊:不明确,不清晰的意思。故选③。
故答案为:
(1)③;
(2)②;
(3)①;
(4)③。
【点评】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不同,要想学会辨析词意,特别是有多重含义的词,在不同语境中要通过反复读加以理解并辨析,以防选错。
11.选择正确的序号填空。
(1)下列各组词语感彩不一致的一项是  B 。
A.字正腔圆 有板有眼 斩钉截铁 科班出身
B.阴谋诡计 足智多谋 出口成章 大公无私
C.揠苗助长 叶公好龙 买椟还珠 掩耳盗铃
(2)下列各句中“熬”与“我的母亲熬过了一个严冬”中的“熬”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B 。
A.盐是海水熬出来的。
B.多年的媳妇终于熬成了婆。
C.这件事让人觉得熬心。
D.用大米熬的粥特别香。
【考点】词的感彩;多义字.
【答案】(1)B;
(2)B。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的感彩的辨析能力、多义字。感彩指词义中所反映的主体对客观对象的情感倾向、态度、评价等内容。认真分析所给词语,然后分类。
【解答】(1)A.感彩一致。有板有眼:指戏曲唱腔合乎节拍。褒义词。
字正腔圆:形容歌唱咬字清楚,腔调圆润。褒义词。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含糊。褒义词。
科班出身:比喻具有受过正规教育或训练的资格。通常用来形容专业对口或在所从事的工作方向,有所学习有所研究的人。褒义词。
B.感彩不一致。阴谋诡计:指暗中策划做坏事。是贬义词。
足智多谋:富有智慧,善于谋划。褒义词。
出口成章:形容人文思敏捷,口才好。褒义词。
大公无私:比喻一心为公,毫无私心;常用来歌颂人的优良品质和秉公处理事情。褒义词。
C.感彩一致。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最后事与愿违。贬义词。
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它,甚至畏惧它。贬义词。
买椟还珠:指买了装了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贬义词。
掩耳盗铃:用来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贬义词。
(2)熬[áo]:1.把粮食等放在水里,煮成糊状~粥。2.为了提取有效成分或去掉所含水分、杂质,把东西放在容器里久煮~盐。~药。3.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等)~夜。~苦日子。4.姓。[āo]:烹调方法,把蔬菜等放在水里煮。“我的母亲熬过了一个严冬”中的“熬”意思是忍受。“多年的媳妇终于熬成了婆”的“熬”也是这个意思。
故答案为:
(1)B;
(2)B。
【点评】词语的感彩是指词语在某种语言环境中带有赞扬、喜爱或贬斥、憎恶等感彩。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褒义词:在表示意义的时候,带有赞美、喜爱、肯定的感情。
2、贬义词:在表示意义的时候,带有贬斥、憎恶、否定、轻蔑的感彩。
3、中性词:指不带有褒贬感彩的词。中性词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可以用于好的方面,也可以用于坏的方面。正确理解词语的感彩,可以帮助我们在说话、写文章的时候正确表达自己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也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别人说话和文章中的态度和感情。但在一些特定的语言环境下,为了特殊的表达效果,可能采用“说反话”的方法,此时使用褒义词表达的是贬义,而使用贬义词却可能表达的是褒义。
12.在句子中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
 因为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所以 ,我们 如果 有缺点, 就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不管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都 行。 只要 你说得对,我们 就 改正。
【考点】关联词.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解答】“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与“有缺点,不怕批评指出”是因果关系,应该用“因为……所以……”相连。“有缺点”与“不怕批评指出”是假设关系,可以用“如果……就……”相连。“什么人”与“行”是条件关系,可以用“不管……都……”相连。“你说得对”与“改正”是条件关系,可以用“只要……就……”相连。
故答案为:
因为 所以 如果 就 不管 都 只要 就
【点评】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统称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大致可分为:并列、递进、转折、承接、因果、条件、选择和假设等八种。
13.将下列关联词语填在相应的句子里。
无论……都…… 既……又……
如果……就…… 虽然……但是……
(1) 虽然 竹节人被老师收去了, 但是 我们并没有感到难过。
(2)《中国诗词大会》 既 激发了人们学习古诗词的热情, 又 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
(3) 无论 如何,我们  都 不能破坏环境。
(4) 如果 没有革命先烈的牺牲, 就 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考点】关联词.
【答案】(1)虽然……但是……;
(2)既……又……;
(3)无论……都……;
(4)如果……就……。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解答】(1)“竹节人被老师收去了”与“我们并没有感到难过”是转折关系,根据语义应选“虽然……但是……”。
(2)“《中国诗词大会》激发了人们学习古诗词的热情”与“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是并列关系,根据语义应选“既……又……”。
(3)“如何”与“我们不能破坏环境”是条件关系,根据语义应选“无论……都……”。
(4)“没有革命先烈的牺牲”与“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假设关系,根据语义应选“如果……就……”。
故答案为:
(1)虽然……但是……;
(2)既……又……;
(3)无论……都……;
(4)如果……就……。
【点评】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统称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大致可分为:并列、递进、转折、承接、因果、条件、选择和假设等八种。
14.请你给下面这段话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不但 使他们不能再生, 还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即使 这些设想能实现, 也 是遥远的事情。
【考点】关联词.
【答案】不但 还 即使 也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解答】前面两个分句间是递进关系,应该用“不但……还……”相连。
后两个分句间是转折关系,应该用“即使……也……”相连。
故答案为:
不但 还 即使 也
【点评】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统称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大致可分为:并列、递进、转折、承接、因果、条件、选择和假设等八种。
15.选词填空。
见微知著 司空见惯 无独有偶 锲而不舍
(1)科学家们  见微知著 ,从一块小小的石头上发现了玄机。
(2)夏日的午后,前一秒还是烈日当空,后一秒天空便下起倾盆大雨,这是  司空见惯 的事情。
(3)科学家在欧洲大陆发现了恐龙的踪迹, 无独有偶 ,在北美,人们也找到了它的踪迹。
(4)面对困难,我们只有  锲而不舍 地寻找战胜它们的办法,才能获得成功。
【考点】选字词填空.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每组词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
【解答】(1)见微知著: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结合语境,应选“见微知著”。
(2)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结合语境,应选“司空见惯”。
(3)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表示两事或两人十分相似。结合语境,应选“无独有偶”。
(4)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结合语境,应选“锲而不舍”。
故答案为:
(1)见微知著;
(2)司空见惯;
(3)无独有偶;
(4)锲而不舍。
【点评】选词填空题还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凭借语感即可做出答案。
16.选词填空。
亮相 压轴 跑龙套 对台戏
(1)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典礼上,我国不少尖端武器首次 亮相 ,令世界瞩目。
(2)很多著名的影视演员,一开始都是从 跑龙套 做起的。
【考点】选字词填空.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每组词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
【解答】亮相:戏曲演员上下场时或表演舞蹈时由动的身段变为短时的静止的姿势。
压轴:是一场比赛或演出的倒数第二个节目,而最后一个节目叫“大轴戏”或“大轴子”。
跑龙套:原指戏曲中拿着旗子做兵卒的角色,后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
对台戏:旧时两个戏班为了互相竞争而同时演出相同剧目的戏。 后多以“唱对台戏”比喻双方发表相反的言论或采取针锋相对的行动。
根据语境,(1)应选“亮相”,(2)应选“跑龙套”。
故答案为:
(1)亮相;
(2)跑龙套。
【点评】选词填空题还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凭借语感即可做出答案。
17.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句子的括号中。
恍然 颓然 猛然 陡然
(1)看到几只小猫我才  恍然 ,原来猫妈妈不舍得吃是为了留给它的孩子们。
(2)老汉似乎要喊什么, 猛然 间,一个浪头吞没了他。
(3)西海岸的连绵山岭,使来自太平洋的风  陡然 上升。
(4)他  颓然 坐在椅子上,双手捂着头,很久说不出一句话来。
【考点】选字词填空.
【答案】(1)恍然;
(2)猛然;
(3)陡然;
(4)颓然。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选字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每组字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
【解答】恍然:表示突然明白过来了。
颓然:形容败兴的样子。
猛然:突然,忽然。
陡然:突然、急剧的意思。
(1)结合语境,看见几只小猫我才忽然醒悟,原来猫妈妈不舍得吃是为了留给的孩子们。故选“恍然”。
(2)结合语境,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突然间,一个浪头吞没了他。故选“猛然”。
(3)结合语境,西海岸的连绵山岭,使来自太平洋的风急剧上升。故选“陡然”。
(4)结合语境,他衰老的样子坐在椅子上,双手捂着头,很久说不出一句话来。故选“颓然”。
故答案为:
(1)恍然;
(2)猛然;
(3)陡然;
(4)颓然。
【点评】选字词填空题还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凭借语感即可做出答案。
18.表达“说”的词语有很多,请你选择最合适的词,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A.要求 B.评价 C.央求 D.婉言谢绝 E.夸夸其谈 F.随声附和
(1)“妈妈,我特别想去,就让我去吧!”我缠着妈妈  C 说道。
(2)“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高尔基曾这样高度  B 列夫 托尔斯泰。
(3)我们说话做事要有主见,不该明明别人说得不对,还要去  F 。
(4)“不好意思,我不能来参加这次聚会了,因为我还有个重要的会议。”她  D 了对方的邀请。
【考点】选字词填空.
【答案】(1)C;
(2)B;
(3)F;
(4)D。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词义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
【解答】 A.要求:(动)指提出具体事项或愿望,希望能实现。B.评价:(动)指评论价值高低。C.央求:(动)指恳切地请求。D.婉言谢绝:指用委婉的语气加以拒绝。E.夸夸其谈:指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F.随声附和:指自己没有主见,人家说什么,也跟着说什么。
(1)根据以上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词语序号C。
(2)根据以上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词语序号B。
(3)根据以上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词语序号F。
(4)根据以上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词语序号D。
故答案为:
(1)C;
(2)B;
(3)F;
(4)D。
【点评】选词填空题还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凭借语感即可做出答案。
19.照样子,写词语。
(1)呆头呆脑(ABAC式)  碍手碍脚 、 毕恭毕敬 、 半信半疑 
(2)微波粼粼(ABCC式)  人才济济 、 喜气洋洋 、 怒气冲冲 
(3)天籁之音(形容音乐)  余音绕梁 、 高山流水 、 曲高和寡 
(4)字正腔圆(和戏曲有关)  粉墨登场 、 有板有眼 、 插科打诨 
【考点】词语仿写.
【答案】(1)碍手碍脚 毕恭毕敬 半信半疑;
(2)人才济济 喜气洋洋 怒气冲冲;
(3)余音绕梁 高山流水 曲高和寡;
(4)粉墨登场 有板有眼 插科打诨。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不同结构形式的词语的积累与应用。作答此题重点是找出所给词语的特点,然后据此仿写。
【解答】(1)呆头呆脑:词语结构类型是ABAC,类似的词语有:碍手碍脚、毕恭毕敬、百依百顺、半信半疑;
(2)微波粼粼:词语结构类型是ABCC,类似的词语有:人才济济、喜气洋洋、秋风习习、怒气冲冲;
(3)天籁之音:形容音乐的词语,类似的词语有:余音绕梁、高山流水、曲高和寡、余音袅袅;
(4)字正腔圆:和戏曲有关的词语,类似的词语有:粉墨登场、有板有眼、插科打诨、锣鼓喧天。
故答案为:
(1)碍手碍脚 毕恭毕敬 半信半疑;
(2)人才济济 喜气洋洋 怒气冲冲;
(3)余音绕梁 高山流水 曲高和寡;
(4)粉墨登场 有板有眼 插科打诨。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词语的积累与运用,积累时可根据词语的结构形式等进行分类整理。
20.按要求写词语。
(1)ABB式  绿油油   红彤彤 
(2)AABB式  平平安安   高高兴兴 
(3)形容音乐优美的成语: 余音绕梁   黄钟大吕 
(4)形容文笔优美的成语: 妙笔生花   行云流水 
(5)形容害怕的成语: 胆战心惊   战战兢兢 
【考点】词语仿写.
【答案】(1)绿油油 红彤彤;
(2)平平安安 高高兴兴;
(3)余音绕梁 黄钟大吕;
(4)妙笔生花 行云流水;
(5)胆战心惊 战战兢兢。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不同结构形式的词语的积累与应用,根据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完成题目。
【解答】故答案为:
(1)绿油油 红彤彤;
(2)平平安安 高高兴兴;
(3)余音绕梁 黄钟大吕;
(4)妙笔生花 行云流水;
(5)胆战心惊 战战兢兢。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词语的积累与运用,积累时可根据词语的结构形式等进行分类积累。
21.请你按要求或习惯,积累好词好句。
(1)描写音乐艺术的四字词语:正声雅音、 余音绕梁 、 字正腔圆 、 天籁之音 、 高山流水 。
(2)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3)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
(4)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
(5)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了,中国  才有真进步 。(鲁迅)
(6)打开天窗—— 说亮话 。
【考点】词语仿写;歇后语;名言警句;古诗文默写.
【答案】(1)余音绕梁 字正腔圆 天籁之音 高山流水;
(2)少小离家老大回;
(3)无边光景一时新;
(4)视死忽如归;
(5)才有真进步;
(6)说亮话。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有词语的仿写、歇后语、名言警句、诗歌默写,解答这些问题,都要通过平时在学习中的积累和课内所学来完成。
【解答】(1)描写音乐艺术的四字词语有很多,如:余音绕梁、字正腔圆、天籁之音、高山流水等。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出自唐代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 首 其一》。
(3)“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出自宋代诗人朱熹的《春日》。
(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三国曹植的《白马篇》。
(5)“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了,中国才有真进步”意思是:而最能代表一个民族的就是他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就是民族魂。只有民族魂发扬起来,民族才能站立起来,国家才能发展。
(6)“打开天窗——说亮话”比喻毫无隐瞒地公开说出来。
故答案为:
(1)余音绕梁 字正腔圆 天籁之音 高山流水;
(2)少小离家老大回;
(3)无边光景一时新;
(4)视死忽如归;
(5)才有真进步;
(6)说亮话。
【点评】做好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平时在学习中多做此类练习,对积累,做到厚积薄发。
22.按要求写词语。
(1)写人物外貌的词语:眉清目秀、 亭亭玉立 、 玉树临风 。
(2)写雕刻精美的词语:雕梁画栋、 巧夺天工 、 惟妙惟肖 。
(3)写音乐美妙的词语:高山流水、 余音绕梁 、 余音袅袅 。
【考点】词语仿写.
【答案】(1)亭亭玉立 玉树临风;
(2)巧夺天工 惟妙惟肖;
(3)余音绕梁 余音袅袅。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不同结构形式的词语的积累与应用,根据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完成题目。
【解答】故答案为:
(1)亭亭玉立 玉树临风;
(2)巧夺天工 惟妙惟肖;
(3)余音绕梁 余音袅袅。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词语的积累与运用,积累时可根据词语的结构形式等进行分类积累。
23.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1)ABAC式的: 自言自语  碍手碍脚  毕恭毕敬 
(2)与戏曲有关的: 粉墨登场  唱念做打  生旦净丑 
【考点】词语仿写.
【答案】(1)自言自语 碍手碍脚 毕恭毕敬;
(2)粉墨登场 唱念做打 生旦净丑。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不同结构形式的词语的积累与应用,词语的结构形式可用字母来表示,如“自言自语”是“ABAC”形式,根据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完成题目。
【解答】故答案为:
(1)自言自语 碍手碍脚 毕恭毕敬;
(2)粉墨登场 唱念做打 生旦净丑。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词语的积累与运用,积累时可根据词语的结构形式等进行分类积累。
24.照样子,写词语。
(1)(捏)泥人:  吹 口哨  转 魔方
(2)沉甸甸(ABB式):  亮晶晶   黑沉沉 
(3)翠色(欲)流: 别出心  裁  居高  临 下
【考点】词语搭配;补全词语;词语仿写.
【答案】(1)吹 转;
(2)亮晶晶 黑沉沉;
(3)裁 临。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词语搭配、词语仿写、补全词语。认真分析所给词语的特点,然后完成。
【解答】(1)本题考查词语的搭配,本题是“动词+名词”的格式,如:买口哨、转魔方。
(2)本题考查仿写词语,“ABB式”的词语有很多,如:亮晶晶、黑沉沉、亮闪闪、黑乎乎、脏兮兮。
(3)本题考查补全词语。别出心裁:表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或办法。用来形容诗文、美术、建筑等的构思设想独具一格,与众不同。
居高临下:立足高处,俯向下边。形容不可阻挡的形势。也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
故答案为:
(1)吹 转;
(2)亮晶晶 黑沉沉;
(3)裁 临。
【点评】词语搭配是一项语文基础知识水平考查题,我们在进行词语搭配时,首先要理解每个词的词义,再看看这些词是表示什么的,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呢?还是表示动作或形状、颜色的呢?然后想一想,这个词和哪个词搭配。
25.照样子写出带有“清”字的词语,分别和下面的词语搭配。(填上的词语不重复)
例:(清爽)的天气
 清澈 的溪水  清晰 的足迹  清爽 的汽水
 清幽 的月光  清楚 的回答  清脆 的叫声
【考点】词语搭配.
【答案】清澈 清晰 清爽 清幽 清楚 清脆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进行词语搭配的能力,完成时要细心分析题目中所给的名词或形容词,结合平时学习中的积累,然后用合适的词进行搭配。
【解答】中间为“的”,后面为名词,则前面应根据后面名词搭配合适的形容词,如:清澈的溪水。
故答案为:
清澈 清晰 清爽 清幽 清楚 清脆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合适”二字,有些搭配是约定俗成的,填完后要读一读,根据语感判断是否合适。
26.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精彩 的表演  碧绿 的草地  可爱 的闰土  肥沃 的黑土地
组织 活动  发出 号召  完成 作业  增加 收入 
飞快地 跑  一遍一遍地 写  一段一段地 背  欢快地 笑 
(1) 如果 地球被破坏了,我们 就 别无去处。
(2)空气是 那么 新鲜,天空是 那么 明朗。
【考点】词语搭配;关联词.
【答案】精彩 碧绿 可爱 肥沃
活动 号召 作业 收入
跑 写 背 笑
(1)如果……就……;
(2)那么……那么…….。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给词语进行合理搭配的能力,完成本题要注意认真分析所给词语进行合理的搭配,完成后再读读是否合适。
【解答】中间为“的”,后面为名词,则前面需搭配合适的形容词,认真分析所给名词的特点,然后搭配,如“精彩的表演”。前面为动词,则后面需搭配合适的名词,认真分析所给动词的特点,然后搭配,如“增加收入”。
中间为“地”,前面为形容词,则后面需搭配合适的动词,认真分析所给形容词的特点,然后搭配,如“欢快地笑”。
故答案为:
精彩 碧绿 可爱 肥沃
活动 号召 作业 收入
跑 写 背 笑
(1)如果……就……;
(2)那么……那么…….。
【点评】词语搭配是一项语文基础知识水平考查题,我们在进行词语搭配时,首先要理解每个词的词义。再看看这些词是表示什么的,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呢?还是表示动作或形状、颜色的呢?然后想一想,这个词和哪个词搭配。
27.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①心驰  神   往  ②心  惊 肉  跳 
③小心  翼   翼  ④ 囫   囵 吞枣
⑤画  龙 点  睛  ⑥虎视  眈   眈 
(1)句子“读文章要用心思考,你这样不经消化理解,笼统接受,是不行的”中,画“_____”部分可以用上面的词语  ④ 来代替。(选词填空,填序号)
(2)语文书中每幅插图精心绘制,有  ⑤ 之功效,使人赏心悦目,阅读轻松。(选词填空,填序号)
(3)词语③⑥结构比较特别,我能写出两个这样结构的词语: 想入非非 、 白雪皑皑 。
【考点】补全词语;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选字词填空;词语仿写.
【答案】①神 往 ②惊 跳
③翼 翼 ④囫 囵
⑤龙 睛 ⑥眈 眈
(1)④;
(2)⑤;
(3)想入非非 白雪皑皑。
【分析】考查了补全词语、词语的理解与解析、选字词填空和词语仿写。此题要求在日常学习中多进行词语积累,识记字形。
【解答】①心驰神往 ②心惊肉跳
③小心翼翼 ④囫囵吞枣
⑤画龙点睛 ⑥虎视眈眈
(1)囫囵吞枣:不经消化理解,笼统接受。故画“_____”部分可以用“囫囵吞枣”来代替。
(2)画龙点睛:画龙之后再点上眼睛。比喻在关键地方简明扼要地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也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结合语境选择“画龙点睛”。
(3)③⑥属于“ABCC”式词语,这样的词语还有:想入非非、白雪皑皑。
故答案为:
①神 往 ②惊 跳
③翼 翼 ④囫 囵
⑤龙 睛 ⑥眈 眈
(1)④;
(2)⑤;
(3)想入非非 白雪皑皑。
【点评】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很好的记忆,理解了成语和使用环境,这样才不容易出错,熟能生巧。
28.补充词语,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斩  钉 截  铁  别出  心裁  心  惊 肉  跳 
栩栩  如生   饱经 风霜 一望  无际 
(1)画“_____”词语的近义词是  生龙活虎 。
(2)“这件衣服的设计真是与众不同,很有新意,看得出来设计师很用心。”这句话中加点的部分可以用上面的“ 别出心裁 ”一词替换。
【考点】补全词语;词语的理解与辨析;近义词.
【答案】钉 铁 心裁 惊 跳
如生 饱经 无际
(1)生龙活虎;
(2)别出心裁。
【分析】考查了补写词语、词语的理解和近义词。补写词语时只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要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不要把字写错误,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写。
【解答】斩钉截铁 别出心裁 心惊肉跳
栩栩如生 饱经风霜 一望无际
(1)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近义词是“生龙活虎”。
(2)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故答案为:
钉 铁 心裁 惊 跳
如生 饱经 无际
(1)生龙活虎;
(2)别出心裁。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好习惯,善于积累好词佳句,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29.给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填序号)。
①热血  沸 腾 ②忘乎所  以  ③别出心  裁 
④全神  贯 注 ⑤呆头呆  脑  ⑥斩钉截  铁 
(1)这样  ③ 的设计,让我们眼前一亮。
(2)当电影里传来坚定、雄壮的旋律,我心中不禁  ① ,仿佛回到了战火纷飞的抗战时期。
【考点】补全词语;选字词填空.
【答案】①沸 ②以 ③裁
④贯 ⑤脑 ⑥铁
(1)③;
(2)①。
【分析】考查了补写词语和选词填空。补写词语时只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要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不要把字写错误,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写。
【解答】①热血沸腾 ②忘乎所以 ③别出心裁
④全神贯注 ⑤呆头呆脑 ⑥斩钉截铁
(1)别出心裁:形容诗文、美术、建筑等的构思设想独具一格,与众不同。根据语境选“别出心裁”。故选③。
(2)热血沸腾:比喻激情高涨。根据语境选“热血沸腾”。故选①。
故答案为:
①沸 ②以 ③裁
④贯 ⑤脑 ⑥铁
(1)③;
(2)①。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好习惯,善于积累好词佳句,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