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古老的英国给予世界三件伟大的礼物:英语、议会制度和工业革命。世界工业革命起源于英国,而英国工业革命则起源于曼彻斯特。——驻英国使馆: 孙鹏冲《曼彻斯特:工业革命的故乡》SCIENCE + INDUSTRY = 科学 + 工业 =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壹重要名词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工业资产阶级、工业无产阶级贰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本课重点概念解析: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或技术革命,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到工厂大机器生产阶段的飞跃,既是生产领域的大变革(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又是社会关系的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工场手工业 大机器生产阶段手工劳动机器生产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英国德国、美国、法国、英国、俄国第二次工业革命1760年清朝乾隆二十五年▲ 珍妮纺纱机(模型)18世纪60年代,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为开端,机器生产开始代替手工劳动,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曼彻斯特是英国重要的工业中心,它曾是工业革命的开路先锋。一、工业革命的背景阅读教材思考: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为何先从英国兴起?史料阅读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历史纵横圈地运动大约从15世纪开始,在英国等西欧国家,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貴族强圈占公有土地和农民份地,将其变为私有的大农场或大牧场,形成了所谓“圈地运动”。其中,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典型。英国的制呢业发达,对羊毛的需求激增,土地所有者在被圈占的土地上养羊,获取高额利润。与此同时,大批农民被迫离开土地,成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劳动者。这种现象形象地比喻为“羊吃人”。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观上促进了资木主义的发展。一、工业革命的背景阶段 部门 机器和技术发明 历史意义第一阶段 (机器发明与工厂出现) 始于__________ “ ”→水力纺纱机和骡机→水力织布机 棉纺织业基本实现_________ 生产(生产方式革命)工厂出现 1771年,____________在曼彻斯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 成为 的开端,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生产组织革命)第二阶段 (动力与 交通运 输革命) 1782年,瓦特试制出旋转运动的“复动式 ”,解决了生产动力受____________限制的问题。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也是生产技术史上的一次飞跃;人类进入“ ”时代19世纪初,_______(美国富尔敦发明)、________(英国史蒂芬孙发明)先后问世 改善了水陆交通状况,扩大了各地的经济联系完成阶段 __________迅速成长 19世纪中叶,英国的_______________ 实现了机械化 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珍妮机机械化近代工厂蒸汽机自然条件蒸汽机械制造业动力革命交通运输革命棉纺织业阿克莱特汽船火车【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内容,完成下列表格。机器工业二、工业革命的进程1.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①棉纺织品质优价廉,市场需求量大。②棉纺织业是新兴行业,没有旧传统和行会的束缚,容易进行技术革新。----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1733“飞梭”1760s珍妮纺纱机1768水力纺纱机1779骡机1785水力织布机(细而易断)(粗而结实)(细而结实)(地理限制)(提速)1771年,阿克莱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生产组织形式:机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生产方式: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二、工业革命的进程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蒸汽机带来了动力革命动力催生交通工具革命机器制造业实现机械化工业革命扩展欧洲北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和扩展19世纪中期机器制造业实现机械化是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造第一艘 汽船1814年英过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动力 火车二、工业革命的进程资金工场手工业时期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积累劳动力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废除封建等级制科技近代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1)背景政治如同一个世纪以前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一样,19世纪下半叶的新工业革命也是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经济、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兴起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19世纪50、60年代欧美主要国家民族民主运动的完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政治前提。……科学的突破,技术的创新,新发明的涌现,对于工业革命的形成至关重要,第二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直接推动下兴起的。……层出不穷的技术发明同样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工业革命的兴起离不开现有的物质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所达到的规模、水平和程度制约和产业的更新升级,这一点可视为新工业革命开展的经济前提。——王世德主编《世界通史》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第一次工业革命为其奠定了基础殖民扩张,亚非拉沦为原料产地原料二、工业革命的进程电力技术开发和应用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化学工业的令人瞩目旧产业部门新的活力2)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二、工业革命的进程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标志与科技结合程度中心与进程主要领域思考点两次工业革命各有什么特点?蒸汽机的发明——“蒸汽时代”主要是工匠和技师,科学技术与生产尚未真正结合首先发生在英国,以英国为中心缓慢向周边地区扩展;英国首先完成工业革命,法、美其次,德、意、日、俄尚未完成主要是轻工业领域,新产业少电力技术的应用——“电气时代”专职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科学理论指导,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几乎在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同时产生,范围广、规模大、进展更迅速,英、美、德、法等都有重要发明创造,其中美、德最为突出以重工业领域为主,新产业众多第二次工业革命并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简单延续二、工业革命的进程学思之窗这个时期(19世纪后半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的先进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英]哈巴库克、[英]波斯坦主编,王春法等译《剑桥欧洲经济史》第6卷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技创新起到了什么作用 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科技创新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生产问题探究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纺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斯坦输入棉纱,最后就使英国棉织品泛滥于这个棉织品的故乡……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德]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议一议:工业革命是如何改变世界的?学习聚焦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推动了历史发展,使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成一体。①工业革命使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工厂制度 → 垄断组织)②工业革命造成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社会日益分化为两大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③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城市化、商品化、休闲娱乐、体育运动、报刊书籍、文化素养、女性教育、人口增加)④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积极三、工业革命的影响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负面历史纵横工业革命造成的环境污染英国作家狄更斯如此描述 19世纪中叶的一座工业城镇:“这是个到处都是机器和高耸的烟囱的市镇,无穷无尽的长蛇般浓烟,一直不停地从烟囱里冒出来……镇上有一条黑色的水渠,还有一条河,这里面的水被气味难闻的染料冲成深紫色,许多庞大的建筑物上面开满了窗户,里面整天只听到嘎啦嘎啦的颤动声响,蒸汽机上的活塞单调地移上移下,就像一个患了忧郁症的大象的头。”三、工业革命的影响学习拓展工业革命开启了世界工业化浪潮。我国能够从工业革命的历史中获得哪些启示?工业社会中的妇女从事文书工作的场景▲1841年1877年英国就业人口比重的变化▲三、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社会生活政治思想阶级经济两次鸦片战争、双半社会;爱国官兵反抗、太平天国运动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师夷长技、中体西用,西学器物层面民族资产阶级产生衣食住行风俗观念的近代化三、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政治思想经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设厂自救”“实业救国”,出现民族工业的第一个高潮。救亡图存运动高涨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三、工业革命的影响反思:在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第二次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20世纪初)过程中,中国社会的状况如何?有何启示?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闭关锁国,爆发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工业革命—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加重。主动融入世界潮流;坚持对外开放;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坚持科技创新。三、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背景:政治、劳动力、市场、资本、技术工业革命的进程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积极影响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课堂小结当堂作业DD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