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导学案 (含答案)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导学案 (含答案)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人教版 八年级 第二章 声现象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2.应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探究声音的产生,应用科学推理法归纳出真空不能传声。
【学习重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学习难点】探究声音产生、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
【自主预习】
阅读教材34~37页的内容,并完成以下内容: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停止,发声也停止。
2.演奏小提琴时,琴弦在____,打鼓时,____在振动;敲击瓷碗边缘后听到的声音是由____振动发出的;吹笛子时,笛子发声是由____振动发出的。
3.声音靠____传播,声音以____的形式传播,声速大小与____有关,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
4. ____不能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速度大小规律是________。
【探究新知】
探究点一 声音的产生
1.利用音叉、橡皮筋、刻度尺、纸屑或泡沫颗粒等桌上的器材,让它们发出声音,并探究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
实验过程:________________。
2.结论:(1)声音是由物体____产生的,____停止,发声也停止。(2)我们把正在____的物体叫声源。
探究点二 声音的传播
1.观察视频演示实验,该实验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1)逐渐抽出空气时,声音____;
(2)当空气再次逐渐进入玻璃罩时,声音____。
(3)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真空____传声。
2.声音的传播形式: 如图所示,类比说明,声以 的形式传播着,这个过程跟 的传播相似。(物理研究方法指导:类比法)
3. 先实验,再思考,然后填空
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子一端,另一个同学轻敲桌子另一端,能听到声音吗?
发声物体浸在水中,还能听到声音吗?
正播放音乐的手机,离开一段距离欣赏音乐,能听到吗?
结论:声音可以在____、____和____中传播。
探究点三 声速
1.阅读课本37页“小资料”: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回答下列问题:
声传播的快慢用 描述,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
声速大小跟 有关,还跟 有关;一般情况下, 中的声速最大(填“固体”“液体”或“气体”)
同种介质中,温度升高,声速变 。(填“大”或“小”)
④思考:古代侦察兵在侦查敌情时,总是将耳朵贴在地面来发现敌人的情况,为什么不直接倾听呢?耳朵贴在地面,听到的声音由什么传入耳朵?这说明什么问题?

2. 回声:当声音遇到____时被____回来就会形成回声。
实验表明:要区别回声和原声,间隔时间在____以上。
【当堂练习】
1.按照民间传统习俗,迎亲队伍时常以敲锣打鼓、吹唢呐等方式来营造热闹喜庆的场面。关于唢呐与锣鼓的发声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锣、鼓和唢呐的声音都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B.只有唢呐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C.只有鼓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D.只有锣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2.吹笛子时能发出优美的乐曲,其中声音来自( )
A. 手指的振动 B. 嘴唇的振动
C.笛子的振动 D笛子内空气柱的振动
3.(多选)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B. 振动的空气柱一定在发声
C. 在10m2的小房间里说话听不到回声,是因为“空间小,没有产生回声”
D. 在同一宇宙飞船的太空舱内,两名宇航员可以直接对话
4.完全相同的两个音叉,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响,且悬挂在线上的紧靠左边的泡沫小球 弹起(填“会”或“不会”)。这说明右边音叉通过 将声波传给了左边音叉.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左边音叉 响,小球 弹起(填“会”或“不会”),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
5.在花样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这是因为______能传播声音;小华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3s后听到回声,则小华距山崖大约______ m。(在空气中声速为340m/s)
6.小强同学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现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说明了______。
(2)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响铃的声音______,并由此推理可以得出______不能传声。
(3)将正在响铃的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仍可以听到铃声,说明水可以______。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足,有什么体会。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1.振动 振动 2.振动 鼓面 瓷碗 空气柱 3.介质 波 介质的种类、介质的温度 340m/s 4.真空 v固>v液>v气
【探究新知】
探究点一 声音的产生
1.方案1:拨动张紧的橡皮筋(吉它),一边听声音,一边观察橡皮筋的变化。
方案2: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出声音,用手触摸音叉。
方案3:刻度尺三分之二伸出桌面,一手将其另三分之一紧压在桌边上,另一手拨动伸出端,观察尺子在发声时的现象。
2.振动 振动 发声
探究点二 声音的传播
1.(1)逐渐变小(2)逐渐变大(3)介质 不能
2.波 水波
3.固体 液体 气体
探究点三 声速
1.①声速 340m/s ②介质的种类 介质的温度 固体 ③大 ④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 大于 大于 气体中的速度
2.障碍物 反射 0.1s
【当堂练习】
1.A 2.D 3.ABD 4.会 空气 不会 不会 介质 5.水(或液体) 510
6.(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减弱 (3)真空 (4)传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