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 八年级 第二章 声现象第3节 《声的利用》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声波能传递信息和能量。2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学习重点】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学习难点】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自主预习】阅读课本46~49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声波可以传递______。2.蝙蝠通过______的方法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3.利用______,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捕鱼时渔民可以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4.医生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同时接收体内脏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所携带的信息通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这就是平时说的“______”。5.声波可以传递______。6.声波可以用来清洗______等精细的机械。7.外科医生可以利用______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探究新知探究点一声与信息1.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及机车部件能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医生通过听诊器诊断疾病,远处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结论:以上事实说明声音能______。2.大象利用______传递信息。大自然的许多活动,如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等,都伴随有______的产生。3.海豚和蝙蝠捕食都利用了______,它们捕食的方法称为______,请你列举其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等。探究点二 声与能量1.水波能传递能量把一块石头扔进水里,可以看到一圈一圈的波纹向四周散去,水面上的树叶也随之起伏,扔石头的能量通过水波传给了______。水波是一种波动,说明水波能传递______。2. 实验探究:去掉可乐瓶的瓶底,给开口处蒙上橡皮膜并扎紧,将扬声器对准火焰,播放音乐。播放音乐时,火焰______(填“会”或“不会”)摇动,这说明声波可以______。3.请列举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事例有哪些?。探究点三科学世界――建筑声学的杰作1.在教室里说话听起来比在操场上说话响一些,是______ (选填“利用”或“减少”)回声。原因是:声音遇墙壁会反射回来,使回声与原声______;而音乐厅、影剧院的墙壁做成粗糙不平的形状(俗称“燕子泥”)。这是为了______回声,墙壁的坑坑洼洼可以______声音,防止过多回声干扰。2.我国古代建筑师的杰作——北京天坛的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它们都是利用声音的______建成的。【当堂练习】1.下列事例中,主要利用了声传递能量的是( )A.用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B.用超声波给工件探伤C.用次声波预报海啸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2.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发生地震时,被困人员可以敲击周围坚硬物体求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震时会产生超声波 B.声音可以传递信息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更快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3.有一种随身携带的“声波盒”,它利用47000Hz超声波使液体高频振动产生无数微小的气泡,再立即使其破裂,这个短暂的过程,会产生强烈冲击力,将物体表面的污渍、油脂撞击、剥离下来,达到高效清洁的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超声波只能在水中传播C.利用超声波清洗物品说明声波具有能量D.超声波和人耳可听到的声波在同种情况下传播的速度不同4.关于超声波的应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超声波的穿透能力和反射情况,可以制成超声波探伤仪B.利用超声波的直线传播和反射,可以测量月球上两座山的距离C.利用超声波给孕妇做常规检查,确定胎儿的发育状况D.蝙蝠和海豚等动物有完美的“声呐”系统,它们能在空气和水中确定物体的位置5.长时间大音量用耳机听音乐会使耳膜受损,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______,为此需要减小声音的______。6.图中是中国古代的计程车“计里鼓车”。当车走一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当车走到十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镯(古代的乐器),人们根据鼓和镯发声的______(填“响度”或“音色”)不同,确定车行驶的是一里还是十里,这是利用声传递______(填“信息”或“能量”)。【课后反思】本节课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足,有什么体会。。参考答案【自主预习】1.信息 2.回声定位 3.声呐系统 4. B超 5.能量 6.钟表 7.超声波探究新知探究点一声与信息1.传递信息2.次声波 次声波3.超声波 回声定位 超声波导盲仪、倒车雷达、声呐、B超探究点二声与能量1.树叶 能量 2. 会 传递能量3.①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电子元件;②击碎病人结石;③利用超声波加工珠宝。探究点三科学世界――建筑声学的杰作1.利用 叠加 减小 吸收 2.反射【当堂练习】1.D 2.A 3.C 4.B 5.能量 响度 6.音色 信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