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 八年级 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物态变化的概念。2. 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3.理解熔化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4.认识熔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识记冰的熔点。【学习重点】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学习难点】探究“固体熔化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熔化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65~69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大多数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状态。随着______的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______。2.熔化:物质由______变成______的过程叫熔化,固体熔化时要______ (吸热或放热)。物质从______变成______的过程叫凝固,凝固时要______ (吸热或放热)。3.固体可分为______和______,______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个温度叫______,这类固体物质熔化时不断______,但是温度______。______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物质熔化时不断______,温度______。【探究新知】探究点一物态变化1.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相互转化的。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叫做______。2.把一支蜡烛点燃,竖直固定在桌子上,点燃蜡烛。在这个过程中,蜡烛点燃后______成液态,把蜡烛油滴在桌子上,把蜡烛粘上后,蜡烛油又______成了固态。探究点二熔化和凝固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实验装置:2.实验器材:______、酒精灯、大试管、烧杯、水、碎蜡块、海波、铁架台、石棉网等。①装配器材的顺序是______(“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②给物品加热采用了______:在一个大烧杯里装上水,然后把盛有物质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大烧杯中,通过加热大容器的水将试管里物质加热。这种方法叫“______”。它能使被加热的物体______,且温度变化平稳,便于我们观察与温度读数。③石棉网的作用是:能使酒精灯的火焰______地对烧杯加热,防止烧杯因受热不均匀而破裂。④搅拌器的作用是使物质____________。⑤如何设计实验?。3.进行实验4.分析与论证绘制海波和蜂蜡的温度—时间图像,分析海波和蜂蜡熔化的规律。(1)现象:海波经过缓慢加热,温度逐渐______,当温度达到______℃时,海波开始熔化。在熔化的过程中,虽然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保持______,直到熔化完毕,温度才继续上升;石蜡的熔化过程则不同,随着不断加热,石蜡的温度不断______,在此过程中,石蜡由硬变软变稀,最后熔化为液体。(2)根据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总结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三个阶段温度变化特点:熔化前 熔化中 熔化后海波 吸收热量,温度______ 吸收热量,温度______ 吸收热量,温度______石蜡 吸收热量,温度______ 吸收热量,温度______ 吸收热量,温度______(3)实验结论:由探究过程可知,海波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______,需要继续______。石蜡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______,需要继续______。所以不同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______。探究点三熔点和凝固点1.根据固态物质熔化的特点不同,可把固体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类。2.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特点:(1)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______,有______的熔化温度,例如:冰、海波、各种______。这类固体叫做______。(2)晶体的熔化图像:①AB段:物质处于______态,表示晶体吸热______过程。②BC段:物质处于______态,表示晶体______过程,吸收热量,温度______。③CD段:物质处于______态,表示液体吸热______过程。④B点:物质达到熔化温度,但没有开始______,物质完全处于______态;C点:晶体刚好完全______,物质处于______态。(3)熔点:晶体熔化时的______。(4)晶体熔化的条件:①达到______;②继续______。(5)凝固点: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也有确定的______,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______。(6)晶体的凝固图像:讨论归纳:①EF段:物质处于______态,物质放热降温的过程。②FG段:物质处于______态,晶体溶液的______过程,放出热量,温度______(温度在凝固点)。③GH段:物质处于______态,晶体放热______过程。3.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特点(1)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地吸热,温度就______,没有______的熔化温度,例如:蜡、松香、玻璃、沥青。这类固体叫做______。(2)非晶体的熔化图像:非晶体熔化过程中,随着吸热,温度一直______,不存在温度______的过程,没有______共存态,逐渐变软、变粘、变稠、变成液态。(3)非晶体的凝固图像: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也是没有一定的______,随着放热,温度持续______,状态逐渐变粘、变稠、变硬,变成固态。探究点四熔化吸热凝固放热1.熔化吸热(1)在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温度保持不变。但必须不断______,才能进行熔化。非晶体熔化也需要______,但温度一直上升。(2)应用:①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雪熔化______)。②鲜鱼保鲜,用0℃的冰比0℃的水效果好(冰熔化______)。2.凝固放热(1)无论晶体还是非晶体,在凝固时都要______。(2)应用:①北方在冬天时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结冰凝固时______的热量来使窖内温度不至于降太低,以免菜被冻坏。②现在人们研制出一种聚乙烯材料——在15 ℃~40 ℃熔化或凝固,而熔化或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把这种材料制成颗粒状,掺在水泥中制成储热地板或墙——天气热时颗粒吸热______,天气冷时又放热______成颗粒,能有效调节室内的温度。【点拨】1.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温度不变,直到晶体熔化完毕温度才会继续升高。2.从熔化、凝固图像来判断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的熔化(凝固)图像,有一条水平的直线(平行于横轴),而非晶体则没有,图像会一直上升 (下降)。【当堂练习】1.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 )A.铁块化成铁水B.盘子里的水晾干了C.湖水表面结冰D.把白糖加水后化成糖水2.在北方的冬天,为了很好地保存蔬菜,人们通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水结冰能使窖内温度不会太低 这是利用了水( )A. 熔化吸热 B. 汽化放热 C. 液化吸热 D. 凝固放热3.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第5min,晶体开始熔化B. 晶体熔化过程持续20minC.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吸收热量D. 晶体的熔点是80℃4.下表所列的是各种晶体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固态氢 固态酒精 固态水银金 钢 钨A.在时氢是固态B.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容易熔化C.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D.水银温度计在时不能使用5.(多选)如图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大试管内装有碎冰,烧杯中有适量的冷水,则实验中( )A.碎冰颗粒越大越好 B.温度计的玻璃泡始终在大试管中物质的中央C.需要观察试管中物质的状态 D.试管直接放在空气中一定比放在冷水中好6.小明将一杯温水放入冰箱的冰冻室里,经过一段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下图所示中的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A. B.C. D.7.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根据图像的特征可以判断这种物质是一种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熔化过程中______热量(填“吸收”或“放出”)。8.小明在探究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规律时,设计了甲、乙两种方案(如图所示)。(1)实验应选用______方案,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分析实验数据可知:①实验过程中海波的温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②石蜡的温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课后反思】本节课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足,有什么体会。。参考答案【自主预习】1.固态 液态 气态 温度 物态变化2.固态 液态 吸热 液态 固态 放热3.晶体 非晶体 晶体 熔点 吸热 不变 非晶体 吸热 升高【探究新知】探究点一物态变化1.冰 水 水蒸气 可以 物态变化2.熔化 凝固探究点二熔化和凝固2.温度计①从下到上②水浴法 受热均匀③均匀④均匀受热⑤取适量的海波和蜡块放在两个试管中,分别插入正在加热的热水中,用温度计测出它们的温度变化,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4.(1)上升 48 不变 上升(2)如表所示熔化前 熔化中 熔化后海波 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石蜡 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吸收热量,温度升高(3)不变 吸热 升高 吸热 不同。探究点三熔点和凝固点1.晶体 非晶体2.(1)保持不变 固定 金属 晶体(2)①固 升温②固液共存 熔化 不变③液 升温④熔化 固 熔化 液(3)温度(4)①熔点 吸热(5)温度 相同(6)①液 放②固液共存 凝固 不变③固 降温3.(1)不断上升 固定 非晶体(2)升高 不变 固液(3)温度 降低探究点四熔化吸热凝固放热1.(1)吸热 吸热(2)①吸热②吸热 2.(1)放热(2)①放出②熔化 凝固【当堂练习】1.A 2.D 3.D 4.C 5.BC 6.C 7. 晶体 80 吸收 8.(1)甲 使物质受热均匀 (2)①先升高,后不变,再升高 ②一直升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