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汽化和液化 导学案 (含答案)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 汽化和液化 导学案 (含答案)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人教版 八年级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3节《汽化和液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汽化和液化,知道汽化的两种方式。
2.知道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知道汽化吸热和液化放热现象。
3.认识液体沸腾的特点及条件。
4.知道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知道液体蒸发有制冷作用。
5.能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常见的汽化现象和液化现象。
【学习重点】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规律。
【学习难点】通过分析图像了解液体沸腾的温度特点;归纳总结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白气”形成的条件及物态变化。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71~75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物质从______态变为______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_____和______。
2.沸腾时需要______热,且达到一定的温度,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水在沸腾的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______,这个温度叫做______。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______℃。
3.蒸发是发生在液体______(表面、内部)的一种汽化现象,蒸发可以在______温度下进行。蒸发过程是______(吸热、放热)的,液体蒸发时温度______,说明它从周围的物体吸收热量,因此液体蒸发有______作用。
4.物质由______态变为______态叫做液化,液化______ (选填“吸热”或“放热”)。
5.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一是______,二是______。
【探究新知】
探究点一汽化和液化
想想做做: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把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热水中。你会看到什么变化?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又有什么变化?怎样解释这些变化?
甲 在塑料袋中滴入酒精 乙 把袋挤瘪,把口扎紧 丙 放到热水里面
1.实验开始时,塑料袋中滴入的是______的酒精,将其放入热水中后,袋子______,袋中酒精变成了______,这种物质从  变为______的过程叫做______。
2.将胀大的袋子从热水中取出后放在桌面上一段时间后,袋中又出现了______的酒精,此过程酒精由______又变为______,这个过程叫做______。
3. 汽化有两种方式:(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
探究点二 沸腾
1.沸腾: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______和______同时进行的______的汽化现象。
2.实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实验装置图:
(2)实验器材:______、水、烧杯、中心有孔的硬纸板、酒精灯、火柴、石棉网、铁架台、______。
(3)为缩短加热时间: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
①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按照______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②将适量水倒进烧杯里;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并观察;
③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min 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水沸腾后再记录几次,并观察水沸腾时气泡的变化情况;
④停止加热,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⑤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连线,得到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
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图像 甲 乙
(5)分析论证:
①水沸腾前,水中形成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______,如图______,以致未到液面就消失了;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气泡上升、______,到水面破裂,将气泡内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如图______。
②由图像可以看出:沸腾前,水的温度不断______;沸腾时水的温度保持______。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_℃。
③停止加热,水继续沸腾。可见,沸腾过程中需要______。
3.沸点
(1)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______。
(2)液体沸腾的条件:液体温度需达到______且继续______。
4.用光滑的厚纸做成小纸锅,纸锅里装些水,放到火上加热。注意不要让火苗烧到水面以上,给纸锅加热一会儿,水沸腾,而纸锅并没有燃烧,这是为什么?
标准大气压下,水在100℃就______,虽然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纸的______大约是183℃,所以水沸腾而纸锅并没有燃烧。
探究点三 蒸发
1.液体在任何______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______现象,叫做蒸发。
2.小实验:
(1)将酒精擦在手背上有什么样的感觉?向手背上吹一口气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擦酒精的皮肤有凉的感觉,吹一口气,感觉更凉。这是因为酒精蒸发时要从人的皮肤上______热量,使皮肤感到凉;吹气时,酒精蒸发______,______热量更多,皮肤感觉更凉。
(2)取两支温度计,先观察它们的示数。然后在其中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浸了酒精的棉花抹湿,再观察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
现象:用浸了酒精的棉花抹湿过的温度计示数______。
说明:酒精蒸发时要从温度计的玻璃泡上______热量,使温度计示数______。
总结:液体蒸发时,从周围______,温度______。所以液体蒸发有______作用。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越高,液体蒸发得越______;表面积越大,液体蒸发得越______;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得越快,液体蒸发得越______。
4.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人吹电风扇时,为何会感到凉快?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医生常将中暑患者扶到通风的地方,并在病人身上擦酒精,这样能使病人的体温很快下降,这一过程包含的物理原理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异同
沸腾 蒸发
不 同 点 发生条件
发生部位
发生程度
相同点
探究四:液化
1.将物质从______变成______的过程叫液化。
2. 液化的方法:
(1)降低温度:实验表明,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______。
(2)压缩体积:在常温下,用压缩______的办法也可以使一部分气体液化。
3. 讨论以下问题:
(1)生活中的雾和露,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答:。
(2)生活中大家见到人呼出的“白气”,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门口出现的“白气”,打开热水瓶盖子,瓶内冒出的“白气”,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冰棒周围的“白气”,这些“白气”是怎么形成的?
答:。
(3)人被100 ℃的水蒸气烫伤要比100 ℃的开水烫伤厉害,为什么?
答:。
【点拨】 “白气”不是水蒸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是液态的水。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气体,肉眼无法看见。
【当堂练习】
1.打开电冰箱门时,常会看到电冰箱门的附近出现一股“白气”.“白气”的形成过程属于( )
A.液化 B.汽化 C.升华 D.熔化
2.如图所示,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适当减少水量,不能缩短实验时间
B.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此时不需要继续加热
C.水的温度必须达到100 ℃时,水才会沸腾
D.烧杯上所盖纸板的作用是减少热量损失
3.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右图是某同学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对照图示分析,污水被净化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固 液化 B.液化 汽化
C.熔化 液化 D.汽化 液化
4.如图所示,是某游泳爱好者在游泳上岸后站立时的情景示意图,下列有关蒸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蒸发是汽化现象
B.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C.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放热,使游泳者上岸后感到冷
D.图中游泳爱好者的姿势是为了减少身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减少水分的蒸发
5 .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白气”,下列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这是冰棍凝华成的水蒸气
B.夏天打开冰箱时,会看到冒“白气”,这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C.冬天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白气”,这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
D.深秋清晨的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这是河水蒸发出的水蒸气
6.冬天,从寒冷的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时,眼镜片上会出现“水雾”;夏天,从电冰箱里取出一瓶饮料,饮料瓶上会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些都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__现象。
7.做研究水沸腾的实验时,当水温为8℃时,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水沸腾后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利用记录的数据绘制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从图像可知,从计时开始,水被加热______min开始沸腾,水的沸点是______。
8.如图所示,用电蒸锅蒸馒头时,电热丝加热使水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产生高温水蒸气。水蒸气接触到馒头时______,同时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从而把馒头蒸熟。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足,有什么体会。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1.液 气 蒸发 沸腾 2.吸 不变 沸点 100
3.表面 任何 吸热 降低 致冷
4.气 液 放热
5.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探究新知】
探究点一汽化和液化
1.液态 胀大 气态 液态 气态 汽化
2.液态 气态 液态 液化
3.蒸发 沸腾
探究点二 沸腾
1.表面 内部 剧烈
2.(2)温度计 秒表(3)①减少烧杯中水的质量;②实验中用热水进行加热;③从开始加热起至95℃左右,必须在烧杯或试管上加纸盖,95℃以后将纸盖拿掉;④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4)①自下而上
(5)①变小 甲 变大 乙②上升 不变 98 ③不能 吸热
3.(1)沸点(2)沸点 吸热
4.沸腾 着火点
探究点三 蒸发
1.温度 汽化
2.(1)吸收 加快 吸收
(2)下降 吸收 下降 吸热 下降 制冷
3.快 快 快
4.(1)人吹风扇时,加快了身上汗液的蒸发,而蒸发要吸热,所以降低了人体的温度,人会感到凉快。
(2)通风处能加快酒精的蒸发,酒精蒸发时吸热,使病人的体温降低。
5.如表所示
沸腾 蒸发
不 同 点 发生条件 在一定温度下 在任何温度下
发生部位 在液体的内部和表面 只在液体表面
发生程度 剧烈 缓慢
相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都吸热
探究点四 液化
1.气态 液态
2.(1)液化(2)体积
3.(1)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依附在浮尘上,就形成了雾。空气中的水蒸气由于遇到冷空气就在草木石块等上面,就形成了露。
(2)这些现象都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弥散在空气中,形成的雾状“白气”,“白气”是液体,而水蒸气是气体。
(3)液化是放热的过程。
【当堂练习】
1.A 2.D 3.D 4.C 5.B 6.液化 7. 5 99 8. 汽化 液化 放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