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 八年级 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物质在固态与气态之间可以直接转化,认识升华和凝华,说出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2.能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常见的升华现象和凝华现象。【学习重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及条件。【学习难点】 利用升华和凝华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78~80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物质从_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_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需要______ (填“吸”或“放”)热。2.物质从_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_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需要______ (填“吸”或“放”)热。3.樟脑球放在衣柜内,平时我们能闻到气味,过一段时间体积会变小,这是______现象。严寒的冬天,我们会看到窗口玻璃上形成美丽的冰花,这是______现象。4.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______实现的。【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升华和凝华1.升华和凝华是特殊的物理现象,是指气态、固态物质,不经过______而直接相互转化的现象。想想做做:碘升华管中有少量碘颗粒,放入盛热水的烧杯中加热,观察碘的状态变化,当试管中充满某种气体后,将试管取出放入凉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2.(1)放入热水前碘是什么状态的?答:______。(2)把装有碘的碘锤加热后,密封玻璃管内发生什么现象?现象:固态的碘变成了紫色的______。(3)该过程有没有出现液态的碘?答:______。(4)由______态的碘直接变成______态,这个过程需要______热。(5)把碘锤从热水中取出,放入装有冷水的烧杯中,密封玻璃管内发生什么现象?这个过程是需要吸热还是需要放热?现象:碘蒸气变成了______,需要______热。3.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______。凝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______。4.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1)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球(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卫生球的初状态是固态,末状态是______态,所以这个是固态直接______为气态的过程。(2)冬天,室外湿衣服中的水会结成冰,但冰冻的衣服也会干,这是因为什么?湿衣服中的水会结成冰。部分的冰会直接______为水蒸气,俗称“冻干”。(3)寒冷的冬天,早晨玻璃上出现冰花,这些冰花是怎么形成的?在寒冷的冬夜,室内的______遇到温度很低的窗玻璃,直接______成冰晶,冰花形成在玻璃的______。(4)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它是怎样形成的?寒冷的冬天,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______附着在植物叶子或其他物体上,______成固态的冰晶。(5)白炽灯的灯丝用久后为什么会变细?灯泡的玻璃壁为什么会变暗、变黑?钨丝受热______为钨蒸气,冷却后又______成固态的小钨粒附着在灯泡壁上。(6)为什么“下雪不冷化雪冷”?下雪时是水蒸气直接变成固态的雪花,是______过程,所以不冷;但是雪______时需要______,所以就比较冷。5.干冰的应用干冰是固态的______,它是将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压缩、冷却而成的,温度可达-78.5 ℃,如果将它放在常温空气中时,发生______现象时,______了周围空气中的热量,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热量被吸收后,就发生了______现象。所以干冰具有良好的______作用,可以用来保鲜食品、人工降雨、制造舞台上的雾景等。(1)人工降雨:其过程是,将干冰“喷入”冷空气层,干冰会很快________,同时_______大量的热量,使其周围冷空气层的温度急剧_______,于是冷空气层中的水蒸气便会_______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后下落,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会______而形成雨。(2)舞台“白雾”:舞台上喷撒的干冰______需从周围空气中______大量的热,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成小水滴,这些______悬浮在空中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所谓“白雾”。广泛用于舞台、剧场、影视、庆典等制作放“烟”效果。探究点二水循环1.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______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______成小水滴或______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______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落回海洋、陆地。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水的物态变化形成了海洋、陆地、大气间的水循环。2.完成以下填空(填物态变化名称):①云:水蒸气______成的小水滴或______成的小冰晶漂浮在空中。②雨:水蒸气______成小水滴或冰晶______成的小水滴落到地面成为雨。③雾:水蒸气在地面______成小水滴漂浮在地面附近。④露:水蒸气在地面的植物上______成的小水滴。⑤雪:水蒸气______成的冰晶落到地面上。⑥霜:水蒸气______成的小冰晶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⑦雹:随着云中的水气的聚集,就会能够形成降雨,如果降雨过程中遇到冷空气______会形成冰雹。【当堂练习】1.如图所示,冬天早晨窗户玻璃内侧常会附着一层冰花,冰花形成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汽化 B. 液化 C. 升华 D.凝华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A. 初春,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B. 深秋,清晨草叶上出现白霜C. 夏天,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瓶“出汗” D. 冬天,背阴处的雪没熔化却变少3.江、河、湖、海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入高空的水蒸气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悬浮在空中,这就是云。两个“凝成”所指的物态变化分别是( )A.汽化 升华 B.液化 凝华 C.凝固 凝华 D.升华 熔化4.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可产生“白云”,使舞蹈演员好像在云中飞舞。舞台上的这种“白云”是 ( )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的小液滴B.干冰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C.干冰迅速升华后变成的气体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5.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6.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相同杯子中分别放入适量的冰块和干冰块。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内物块均变小。甲杯内有液体出现,外壁有小水珠生成;乙杯内仍然是干燥的,外壁有一层薄霜生成。甲杯内物态变化需要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乙杯外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7.水通过吸热、放热在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间转化,如图所示。若已知甲是水,则乙是______。物质状态由甲到丙的物态变化是______。【课后反思】本节课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足,有什么体会。。参考答案【自主预习】1.固 气 吸 2. 气 固 放 3.升华 凝华 4.物态变化【探究新知】探究点一 升华和凝华1.液态2.(1)固态(2)碘蒸气(3)没有(4)固 气 吸(5)固态碘 放3.升华 凝华4.(1)气 升华 (2)升华(3)水蒸气 凝华 内侧(4)水蒸气 凝华 (5) 升华 凝华(6)凝华 放热 熔化 吸热5.二氧化碳 升华 吸收 凝华 制冷(1)升华 吸收 下降 凝华 熔化(2)升华 吸收 液化 小水滴探究点二 水循环1.蒸发 液化 凝华 熔化2.①液化 凝华②液化 熔化③液化④液化⑤凝华⑥凝华 ⑦凝固【当堂练习】1.D 2.D 3.B 4.D 5.凝华 放出 凝固 6.吸收 凝华 7.水蒸气 凝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