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 八年级 第四章 光现象第3节《平面镜成像》导学案【学习目标】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知道平面镜成像的原理。3.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学会平面镜成像作图。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学习重点】1.平面镜成像原理。2.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学习难点】虚像的概念和平面镜成像原理。【自主预习】1.平面镜是指反射面是____的镜子,平面镜能成像是利用了光的____。平面镜可以改变____。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成的是____(填“虚”或“实”)像,物体大小与像的大小____,物体到镜面的距离与____的距离相等,物与像的连线与____垂直,即物与像相对于____对称。3.平面镜可以____,也可以____。4.球面镜分为____镜和____镜,它们工作时遵循光的____.5.将一束平行光照在凸面镜上,使平行光束____;照在凹面镜上,使平行光束____。探究新知探究点一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一)设计实验1.①实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因为:________;②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因为:____________;这种方法叫________。③刻度尺的作用是为了测量________。④为什么要多次测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⑤ 玻璃板必须与桌面________。2.如何找到像的位置:把一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拿另外一个____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从玻璃板前面的不同角度看上去它都和像____。3.验证平面镜成实像还是虚像: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看像是否能呈现在光屏,若能呈现在光屏是____,反之是____。(二)实验步骤1.①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方格纸。②玻璃板竖立在方格纸的中线上。③在玻璃板前放一支蜡烛A,用替代蜡烛B去和A的像重合。④记录物和像的位置,填好表格。⑤改变蜡烛位置,重复上述实验。⑥验证平面镜成实像还是虚像。2.实验结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____;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所成的像是____像。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也可以表述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____。注意:平面镜成像大小与距离____,成像大小由____决定。探究点二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2.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线的____相交而成的,不是实际光线相交而成的,所以为____。3.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实像是____会聚而成的,虚像不是____会聚而成的,实像既可以用眼睛观察到,也可以显示在____上,而虚像只能用眼睛观察到,不能在____上显示出来。探究点三 平面镜的应用1.利用平面镜来成像。利用平面镜可以通过____来增大空间感。如利用平面镜来梳妆打扮、舞蹈演员利用____矫正动作、医生检查牙齿用的口镜等。2.潜水艇上经常用到的____镜,就是这种原理的应用。潜望镜中安装的相互平行且与水平方向成45°角的两块____。投影仪、显微镜的反光镜(周围光线较强时使用)等。探究点四 凸面镜凹面镜1.球面镜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镜子叫____镜。(1)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叫____镜。①凸面镜的性质:对光有____。②凸面镜的应用:汽车后视镜是____。(2)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叫____镜。①凹面镜的性质:对光有____。②根据凹面镜会聚光的性质,可以制作太阳灶,天文学家们用凹面镜作大型反射式望远镜,还有耳鼻喉科医生用凹面镜会聚光观察耳道情况等。根据光的反射的可逆性,利用凹面镜还可以获得平行光, 汽车头灯是利用____镜来反射光的。【当堂练习】1.下列能正确表示“大黄鸭”在水中所成倒影的是( )2.舞蹈演员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她到镜面的距离是0.5m。则她在镜中的像是( )A. 实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1m B. 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1mC. 实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0.5m D. 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0.5m3.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关于诗中描绘场景的物理解释正确的是( )A. 荷花在水中的像比荷花小一些 B. 水越深像就越远C. 蜻蜓无法在水中成像 D. 水面相当于平面镜4.关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所成的像可用光屏承接B.实验中所成像的大小会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C.该实验需要选择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D.多次进行实验,主要是为了减小测量误差5.小致站在平面镜前0.5m处,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m;他远离平面镜时,镜中像的大小______。6.唐代高骈的诗句“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中蕴含着一些物理知识: “倒影”是正立、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像。7.作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8.如图所示,在练功房里,小红同学利用平面镜来帮助矫正舞蹈姿势。画出她的脚上B点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后进入人眼A点的光路图。【课后反思】本节课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足,有什么体会。第3节《平面镜成像》导学案参考答案【自主预习】1.平面 反射 光的传播方向2.虚 相等 像到镜面 镜面 镜面 3.成像 改变光路4.凹面 凸面 反射定律5.发散 会聚探究新知探究点一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一)设计实验1.①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②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替代法 ③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④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以便得到普遍规律 ⑤垂直2.完全相同 重合3.实像 虚像(二)2.相等 相等 垂直 虚 对称 无关 物体本身的大小探究点二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1.光的反射2.反向延长线 虚像3.实际光线 实际光线 光屏 光屏探究点三平面镜的应用1.成像 平面镜2.潜望镜 平面镜探究点四 凸面镜凹面镜1.球面 (1)凸面 ①发散作用 ②凸面镜 (2)凹面 ①会聚作用 ②凹面【当堂练习】1.C 2.D 3.D 4.C 5. 0.5 不变 6.等大 虚7.如图所示第7题 第8题8.如图所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