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康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陇南市康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周期学业能力评鉴
八年级地理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方志敏在他的作品《可爱的中国》中写道:“以言气候,中国处于温带,不十分热,也不十分冷,好像我们母亲的体温,不高不低,最适宜于孩儿们的偎依。以言国土,中国土地广大,纵横数万里,好像我们的母亲是一个身体魁大、胸宽背阔的妇人……”下图为我国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将祖国的“气候”比作母亲的体温,是因为我国( )
A 全部位于温带,全年温和
B. 大部分位于热带,光热充足
C. 跨越寒、温、热三带,气候复杂多样
D.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温度适宜
2. 下列对我国地理位置和范围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 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B. 辽阔的海域,便于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C. 陆地疆域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与众多陆上邻国发展边境贸易
D. 阳光洒满乌苏里江时,帕米尔高原满天星斗是因为南北跨纬度广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年末全国人口为14082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4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93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7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9‰。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某年的人口资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下图所示省级行政区域中出生率最高的是( )
A. 上海市 B. 西藏自治区 C. 江苏省 D. 宁夏回族自治区
4. 该年上海人口的出生率比北京高,而自然增长率却比北京低,原因可能是上海( )
A. 科技水平更高 B. 环境优美,自然条件更优越
C. 文化水平更高 D. 人口老龄化更严重,死亡率高
清洁能源不产生或极少产生污染物,在生产及消费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我国积极建设清洁能源基地,营造绿色低碳发展环境。下图为我国主要清洁能源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下列关于我国能源分布与利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地热能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 B. 太阳能集中分布在南方地区
C. 青藏地区应多建核电站 D. 西北地区应多建风力发电设备
6. 沿长江干流修建的6座大型水电站水位落差超900米,浩浩江水带来滚滚“绿电”,累计发电量突破3.5万亿千瓦时,形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这得益于该河段( )
①水量较大 ②水流湍急 ③结冰期长 ④航运便利
A. ①② B. C. ②④ D. ③④
7. 我国积极建设清洁能源基地的有利影响是( )
①减少全国用电量的需求 ②缓解能源紧张的现状 ③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④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我国北方地区在农业生产中流传着“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的说法,春耕时间的早晚主要受热量影响。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春耕时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关于我国不同地区的春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受海陆影响,长江中下游平原早于东北平原 B. 受地形影响,华北平原晚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C. 受纬度影响,准噶尔盆地早于塔里木盆地 D. 受地形影响,四川盆地早于青藏高原
9. 下列关于图中四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科学规划,发展旱地农业 B. 乙—合理放牧,保护草地资源
C. 丙—采育结合,保护森林资源 D. 丁—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有学者按自然地理特征,将中国划分成图中所示的四块区域,并分别命名为“金色中国”、“银色中国”、“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完成下面小题。
10. “黄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大致与以下哪条线吻合( )
A. 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 B.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 种植业与畜牧业分界线 D. 我国地势第一、二阶梯分界线
11. 有关各区域地理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金色中国——千里戈壁,黄沙漫漫 B. 绿色中国——草原广表,牛羊成群
C. 银色中国——沃野千里,绿树成荫 D. 黄色中国——地势高耸,冰川广布
哈尔滨冰雪旅游魅力无限,拥有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博会等知名景点,借亚冬会契机,正推动冰雪经济全产业链发展。下图为东北三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河流流量大,无结冰期 B. 乙山脉分布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 丙地是京津唐工业区中心城市 D. 丁地黑土广布,是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
13. 为推动哈尔滨冰雪经济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 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地域形象 B. 加强基础设施改造升级
C. 大力开发矿产资源,带动经济发展 D. 生态环境保护与冰雪资源开发并重
鱼鳞坑是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的一种工程措施。它是在15°-45°之间的坡面上挖掘半月形坑穴,下雨时可拦蓄坡面径流,在坑中植树造林可达到涵养水源、固定表土等目的。图1为鱼鳞坑景观图,图2为延安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黄土高原修建鱼鳞坑一般会避开7-9月,原因是该时段( )
A. 气温高 B. 多暴雨 C. 多风沙 D. 温差大
15. 黄土高原修建鱼鳞坑的生态效益体现在( )
①防止水土流失 ②增加植被覆盖率 ③增加降水量 ④提高土壤肥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6. 当地居民多戴白羊肚头巾,下列与此相关的自然环境因素是( )
A. 当地冬季寒冷、风沙大 B. 当地夏季多雨、气温低
C. 当地地形类型复杂多样 D. 当地河流多且水量大
2024年9月19日至21日,北京文化论坛成功举办。论坛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以“深化文化交流实现共同进步”为年度主题。下图为北京市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北京市位于( )
A. 高纬度地区 B. 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
C. 渤海的东岸 D. 天津与河南之间
18. 此次文化论坛的举办体现了北京是我国的( )
A. 政治中心 B. 国际交往中心 C. 文化中心 D. 科技创新中心
19. 北京文化论坛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下列措施中符合该主题的是( )
①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②文旅结合弘扬文化 ③科学赋能促进文化创新 ④传统文化全部传承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此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强调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突出优势是( )
A. 位于长江中游地区,地形平坦 B. 依托长江干流,联系京津冀地区
C. 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港口众多 D. 临近香港和澳门,消费市场广阔
21.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的地级市之间,如同生活在一座城市,这被称为“同城效应”。这种“同城效应”主要依赖的是( )
A. 众多的机场 B. 国家政策的扶持
C. 密集的水运网 D. 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22. 近年来,上海有不少企业向长江三角洲地区周边城市转移,企业管理者也随之迁入周边城市。这说明上海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 )
A. 有丰富自然资源 B. 减缓周边发展速度
C. 辐射带动周边发展 D. 提供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2025年3月18日,万达酒管集团与澳门大学签订校企合作备忘录,共同推动国际旅游管理与酒店服务业的发展。澳门大学于2014年迁入广东省珠海市横琴岛,多次举办旅游论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澳门历史城区是澳门旅游的闪亮名片,得益于( )
A. 长期的中西文化交流 B. 便利的海陆交通运输
C. 丰富自然景观资源 D. 良好的旅游服务质量
24. 澳门大学迁入广东省珠海市横琴岛,主要原因是澳门( )
A. 泥沙淤积 B. 地狭人稠 C. 水源匮乏 D. 地价昂贵
台湾同胞与我们同根同源。台湾省保存有许多闽南传统文化建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下图所示的土木结构三合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民居与环境主题】
25. 台湾省传统三合院的建筑文化源于( )
A. 山西省 B. 甘肃省 C. 吉林省 D. 福建省
26. 台湾省传统三合院多采用质地较轻的木材建造,原因是( )
A. 地震灾害频发 B. 环境污染加剧 C. 人口数量增加 D. 科学技术发达
2024年11月28日上午,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新疆于田县,随着最后宽50米、长100米沙地栽上胡杨、梭梭、红柳等固沙苗木,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实现全面锁边“合龙”。如图示意塔克拉玛干沙漠生态绿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 沙漠“良将”胡杨、梭梭、红柳等固沙苗木生长所需水源主要来自( )
A. 大气降水 B. 高山冰雪融水 C. 河流水 D. 地下水
28. 绿色阻沙防护带实现全面锁边“合龙”带来的最直接影响是( )
A. 强化当地生态屏障功能 B. 保障农业生产稳定性
C. 提高当地居民的文化素质 D. 改善城镇人居环境
西藏日喀则素有“西藏粮仓”之称,粮食产量约占西藏自治区的40%。2025年1月7日,日喀则发生6.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农牧业基础设施受损,进而影响了当地的粮食生产。图为西藏自治区农业区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 日喀则农业区分布在河谷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 机械化水平高 B. 交通便利 C. 气温较高 D. 日照更充足
30. 救援人员在救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是( )
A. 烈日炎炎 B. 潮湿闷热 C. 极度干旱 D. 高寒缺氧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继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之后,我国又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开创了流域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新模式,谱写了我国流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2023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昌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肯定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取得重大成就。图1为长江、黄河示意图。
【开发利用】
(1)长江、黄河都发源于__________(填地形区),两条大河滚滚东流,长江下游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航运价值高,享有“__________”的盛誉。
【水文特征】
(2)从径流量、含沙量、汛期和结冰期中任选一个方面分析,与黄河相比,长江的水文特征表现在__________。(答出两点)
【严峻形势】
(3)2025年5月22日,武汉暴雨来袭,长江武汉段水位快速上涨,湖北素有“洪水走廊”之称,而武汉是湖北防洪最险要的地段。关于长江武汉段防汛压力大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及图文信息,完成下面的知识结构图(图2)。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保护治理】
(4)请你对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3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粤港澳大湾区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湾”。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图1为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图2为台湾省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粤港澳大湾区由分别位于__________(填河流)口东西两侧的香港和澳门以及位于__________省的广州、深圳等九市组成,两地有着密切的文化渊源。
(2)祖国内地为粤港澳大湾区中的港澳地区发展提供__________等方面的支持。
(3)粤港澳大湾区能成为“中国第一湾”的优势条件有哪些?(列举一条)
(4)台湾隔A__________海峡与福建省相望,素有“东方甜岛”的美誉,其原因是这里盛产糖料作物——__________。
(5)台湾岛的水稻多分布在__________部沿海地区;__________(填特殊纬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气候湿热,盛产热带和亚热带水果。
3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和田县以桃花为媒,将“乡旅”“文创”相结合,展示了和田县人文风情和乡村振兴成果。连接新疆和田市与若羌县的和若铁路与现有铁路构成世界首条沙漠铁路环线。图1为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图2为和田县气候资料图。
(1)在西北地区气候条件下,和田的土桃品质优良。塔里木盆地降水少主要受______因素的影响,塔里木盆地内部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________沙漠。
(2)结合图1、2分析,和田在种植业方面主要发展__________农业,水源主要来自__________山脉。
(3)图1中铁路线多呈环状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边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4)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油气资源输送到东部地区采用的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____运输,为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该地区大力开采能源矿产,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答出一点)
3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国家公园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2021年10月,我国宣布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五个首批国家公园。2023年8月19日,第二届国家公园论坛在青海省西宁市举办,主题为“国家公园——万物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下图为我国第一批国家公园分布示意图。
(1)首批国家公园中,大熊猫国家公园地跨甘肃省、陕西省、________三省,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地区。
(2)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是我国长江、黄河、________三条河流的源区。在下列三幅景观图中,能够反映该地区自然环境的是________(填序号),该地区独特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3)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三江源地区存在冰川消退、________等现象。为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可以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周期学业能力评鉴
八年级地理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2题答案】
【答案】1. D 2. D
【3~4题答案】
【答案】3. B 4. D
【5~7题答案】
【答案】5. D 6. A 7. D
【8~9题答案】
【答案】8. D 9. C
【10~11题答案】
【答案】10. A 11. A
【12~13题答案】
【答案】12. D 13. C
【14~16题答案】
【答案】14. B 15. B 16. A
【17~19题答案】
【答案】17. B 18. C 19. A
【20~22题答案】
【答案】20. C 21. D 22. C
【23~24题答案】
【答案】23. A 24. B
【25~26题答案】
【答案】25. D 26. A
【27~28题答案】
【答案】27. B 28. A
【29~30题答案】
【答案】29. C 30. D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题答案】
【答案】(1) ①. 青藏高原 ②. 黄金水道
(2)长江径流量大、含沙量小、汛期长、无结冰期
(3) ①. 亚热带季风 ②. 集中 ③. 平坦 ④. 平缓
(4)植树种草、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防治水污染
【32题答案】
【答案】(1) ①. 珠江 ②. 广东
(2)资源、劳动力、土地
(3)开放程度高、经济活力最强
(4) ①. 台湾 ②. 甘蔗
(5) ①. 西 ②. 北回归线
【33题答案】
【答案】(1) ①. 海陆位置 ②. 塔克拉玛干
(2) ①. 绿洲 ②. 昆仑山
(3)城市较多 (4) ①. 管道 ②.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岗位,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34题答案】
【答案】(1) ①. 四川 ②. 北方
(2) ①. 澜沧江 ②. ③ ③. 高寒
(3) ①. 土地荒漠化 ②. 建立自然保护区、退牧还草、植树种草、加强宣传保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