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剪纸拼贴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课 剪纸拼贴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剪纸拼贴》教案
学科 小学美术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下册 共1课时
教材 冀教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剪纸拼贴》是冀教版一年级下册第9单元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材通过展示库淑兰的剪纸作品《狮子娃》,引导学生欣赏剪纸艺术特色,让学生了解传统剪纸文化。同时,安排学生尝试剪出直线和曲线,为创作剪纸拼贴作品奠定基础,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对传统工艺的热爱。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具有强烈好奇心和丰富想象力,但动手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限。他们已有一定美术基础,对色彩和图形有初步认识,但在剪纸技巧和艺术表现上还需指导。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难以把握剪纸力度和线条流畅度,对于传统剪纸艺术特色理解也较困难。教学中,教师应多示范、多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学生能够欣赏库淑兰剪纸作品《狮子娃》,感知其色彩、造型等艺术特色。
2. 培养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审美能力,提高对传统工艺的欣赏水平。
艺术表现
1. 学生能够掌握剪出直线和曲线的基本技巧,尝试运用到剪纸拼贴创作中。
2. 能用剪纸拼贴的方式创作出简单作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创意实践
1. 鼓励学生在剪纸拼贴创作中发挥想象力,尝试不同的图形组合和色彩搭配。
2.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化理解
1. 让学生了解剪纸这一传统工艺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 激发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剪纸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欣赏库淑兰剪纸作品《狮子娃》,体会其艺术特色。
2. 掌握剪出直线和曲线的基本技巧。
3. 运用剪纸拼贴的方法创作出简单作品。
难点
1. 深入理解传统剪纸艺术的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
2. 剪出流畅的直线和曲线,避免纸张破裂。
3. 在创作中发挥想象力,将不同图形和色彩进行合理组合。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剪纸作品图片、彩纸、剪刀、胶水、课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展示作品,引导欣赏
(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库淑兰的剪纸作品《狮子娃》,并将画面放大,让学生仔细观察作品的局部细节,如狮子娃的面部表情、服饰图案等。
(2) 向学生介绍库淑兰是陕西著名的剪纸艺术家,她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间风格,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声誉。
(3) 提出问题:“同学们,看看这幅《狮子娃》,它给你们什么样的感觉?颜色是不是很鲜艳?造型是不是很独特?”引导学生从色彩、造型等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
(4)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如“你观察得很仔细,说得非常棒”“你的想法很独特,让老师都有了新的启发”等。
(5) 再次强调作品的艺术特色,如色彩鲜艳大胆,以红、黄、绿等原色为主,给人强烈视觉冲击;造型夸张变形,狮子娃形象憨态可掬,充满童趣。
(6)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欣赏作品时最感兴趣的地方,并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
(7) 教师巡回倾听学生的讨论,适时参与其中,给予指导和启发。
(8) 请各小组代表发言后,进行总结和点评,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作品艺术特色的理解。 1. 认真欣赏《狮子娃》剪纸作品。
2. 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3. 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
4. 推选代表进行发言。
评价任务 观察仔细:☆☆☆
表达清晰:☆☆☆
参与积极:☆☆☆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优秀剪纸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欣赏剪纸艺术特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介绍艺术家背景,让学生了解剪纸艺术的文化底蕴。
新课讲解 技巧讲解与示范
(1) 教师拿出一张彩纸和剪刀,向学生展示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强调剪刀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不要用剪刀对着他人,使用完毕后要及时将剪刀收好等。
(2) 开始示范剪出直线,将彩纸对折,然后用剪刀沿着折痕慢慢剪出一条直线,边剪边强调用力要均匀,速度不要过快,保持线条的笔直。
(3) 剪出直线后,展示给学生看,并让学生观察直线的特点,如线条的粗细、长短等。
(4) 接着示范剪出曲线,先在彩纸上画一条简单的曲线,然后用剪刀沿着曲线慢慢剪出,提醒学生在剪曲线时要注意转弯处的处理,手腕要灵活转动,使曲线流畅自然。
(5) 再次展示剪出的曲线,让学生对比直线和曲线的不同,加深对两种线条的认识。
(6) 邀请一名学生上台,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剪出直线和曲线,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如“你的握剪刀姿势很正确,但是剪曲线时速度可以再慢一点,这样线条会更流畅”。
(7) 让学生在自己的彩纸上练习剪出直线和曲线,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对于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
(8) 收集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对学生的练习成果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如线条不够流畅、粗细不均匀等,并提出改进建议。 1. 学习剪刀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2. 观察教师示范剪出直线和曲线。
3. 上台尝试剪出直线和曲线。
4. 在自己的彩纸上练习剪出直线和曲线。
评价任务 操作规范:☆☆☆
线条流畅:☆☆☆
学习认真:☆☆☆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实践,让学生掌握剪出直线和曲线的基本技巧,为创作剪纸拼贴作品打下基础。同时,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
创作设计 活动一:明确创作主题 引导思考,确定主题
(1) 教师再次展示《狮子娃》剪纸作品,提问:“同学们,我们欣赏了《狮子娃》,现在大家想一想,你们想创作一个什么样的剪纸拼贴作品呢?可以是动物、植物,也可以是人物、场景等。”
(2) 让学生自由思考几分钟,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互相启发,拓展思路。
(3)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介绍小组内讨论的创作主题,如“我们小组想创作一幅森林里的动物聚会的作品”“我们想做一个美丽的花园场景”等。
(4) 教师对各小组的创作主题进行点评和指导,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如“这个主题很有趣,如果能再增加一些细节,比如动物的表情和动作,作品会更生动”“花园场景可以选择一些鲜艳的颜色,让画面更有吸引力”等。
(5) 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建议和小组讨论的结果,确定自己的创作主题,并在纸上简单画出草图,标注出需要用到的图形和颜色。
(6) 教师巡回查看学生的草图,给予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完善创作思路。
(7) 提醒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要大胆想象,尝试运用不同的图形和色彩进行组合。
(8) 鼓励学生在创作中遇到问题时,先自己思考解决办法,也可以向小组同学或老师请教。 活动二:创作剪纸拼贴作品 动手创作,教师指导
(1) 学生根据自己确定的创作主题和草图,选择合适的彩纸进行裁剪。教师提醒学生在裁剪时要注意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尽量剪出自己需要的图形。
(2) 让学生用剪刀剪出所需的直线和曲线图形,如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对于较复杂的图形,可以先在纸上画好轮廓,再进行裁剪。
(3) 当学生剪出图形后,指导学生使用胶水将图形粘贴在另一张纸上,形成拼贴作品。提醒学生注意图形的布局和粘贴顺序,使画面更加合理、美观。
(4) 鼓励学生在拼贴过程中发挥创意,尝试不同的组合方式,如将不同颜色的图形重叠、拼接等,创造出独特的效果。
(5) 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学生的创作进度和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对于创作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鼓励和指导,如“你已经剪出了一个很棒的图形,再尝试把它和其他图形组合一下,看看会有什么效果”。
(6) 提醒学生注意保持桌面和地面的整洁,使用完胶水后要及时盖好盖子,避免弄脏衣服和纸张。
(7) 当大部分学生完成作品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内互评,让学生互相欣赏作品,交流创作心得和体会,提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8) 每个小组推选一件优秀作品进行全班展示,教师对展示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总结,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同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1. 思考并确定创作主题,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2. 画出创作草图,标注图形和颜色。
3. 裁剪彩纸,剪出所需图形。
4. 用胶水将图形粘贴成拼贴作品,参与小组互评和全班展示。
评价任务 主题明确:☆☆☆
创意独特:☆☆☆
制作精细:☆☆☆
设计意图 通过引导学生确定创作主题、画出草图和动手创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小组交流和互评环节,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拓展延伸 总结与拓展
(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剪纸拼贴的技巧和创作过程,强调传统剪纸艺术的重要性和魅力。
(2) 展示更多不同风格和主题的剪纸作品,如北方剪纸的粗犷豪放、南方剪纸的细腻精致等,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剪纸艺术的多样性。
(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剪纸艺术,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创作,如用废旧报纸、布料等制作剪纸拼贴作品。
(4)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为家人或朋友创作一幅剪纸拼贴作品,并将作品送给他们,表达自己的心意。
(5)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剪纸艺术融入到生活中,如制作剪纸贺卡、装饰房间等,提高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应用能力。
(6) 鼓励学生在社区或学校组织的活动中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传播和弘扬传统剪纸文化。
(7) 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同时鼓励其他学生继续努力,在今后的学习中取得更大进步。
(8) 感谢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宣布本节课结束。 1. 认真倾听教师总结。
2. 欣赏更多剪纸作品,拓宽视野。
3. 思考课后创作和应用剪纸艺术的方法。
4. 接受教师评价和鼓励。
评价任务 总结理解:☆☆☆
拓展思考:☆☆☆
态度积极:☆☆☆
设计意图 通过总结和拓展,加深学生对剪纸艺术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持续学习和探索的精神。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
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
1. 回家后完成一幅以“我的家”为主题的剪纸拼贴作品。
2. 用文字描述自己创作作品的思路和过程。
3. 收集至少三张不同风格的剪纸作品图片,并简单记录其艺术特色。
拓展作业
1. 尝试用废旧材料制作一幅剪纸拼贴作品。
2. 为班级的黑板报设计一个剪纸拼贴装饰图案。
3. 与家人一起合作完成一幅大型剪纸拼贴作品。
板书设计
剪纸拼贴
一、欣赏作品
《狮子娃》:色彩鲜艳、造型独特
二、剪纸技巧
直线:用力均匀、保持笔直
曲线:手腕灵活、线条流畅
三、创作步骤
确定主题 - 裁剪图形 - 拼贴组合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教学过程中,通过展示优秀剪纸作品和艺术家介绍,激发了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兴趣,学生参与度较高。
2. 采用示范、练习和创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逐步掌握了剪纸拼贴的技巧,大部分学生能够创作出有一定创意的作品。
3. 小组讨论和互评环节,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不足之处
1. 在教学时间把控上不够精准,导致创作环节时间有些紧张,部分学生作品未能充分完善。
2. 对个别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关注不够,指导不够细致,这些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较多。
3. 在拓展延伸环节,对剪纸艺术与生活实际的结合讲解不够深入,学生对如何将剪纸艺术应用到生活中理解不够透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