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的小手真奇妙》教案学科 小学美术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下册 共1课时教材 冀教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我的小手真奇妙》是冀教版一年级下册的课程,此课通过手影游戏、手形观察与添画等活动,引导学生发挥联想。教材内容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造型表现能力,为后续美术学习奠定基础。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的特点,但动手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限。他们在生活中对手有一定认识,但缺乏深入观察和创意表现。在学习中,可能在联想和添画时遇到困难。教师可通过生动的活动、示范和引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课时教学目标审美感知1. 引导学生通过手影游戏和观察手形,感受手形变化带来的美感和趣味。2. 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让学生发现不同角度手形的独特之处。艺术表现1. 指导学生准确描绘手的外形,并能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添画创作。2.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添画技巧,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创意实践1. 鼓励学生大胆联想,将手形添画成富有创意的作品。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创作中体验乐趣。文化理解1. 让学生了解手在人类文化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2. 增强学生对手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尊重。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引导学生通过不同角度观察手形,产生丰富的联想。2. 让学生掌握描绘手形和添画的基本方法。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难点1. 启发学生突破常规思维,进行独特的联想和创作。2. 指导学生运用合适的线条和色彩,使添画作品更加生动形象。3. 帮助学生在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教学方法与准备教学方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绘画工具、手影道具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导入新课 手影游戏导入(1) 教师提前准备好一间较暗的教室,拉上窗帘,营造适合手影表演的环境。教师打开手电筒,将光照在白色墙壁上。(2) 教师开始用手做出各种动物的手影,如兔子、老鹰、小狗等。每做出一个手影,教师就模仿该动物的声音,增加趣味性。(3) 教师在表演过程中,适时提问学生:“同学们,看看老师的手变成了什么呀?”引导学生积极观察和回答。(4) 表演结束后,教师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手影像什么,有什么感受。(5)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和补充,引导学生感受手影的奇妙和乐趣。(6) 教师说:“同学们,我们的手就像神奇的魔法师,能变出这么多有趣的东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我们的小手还有哪些奇妙之处。”从而引出课题。(7) 教师展示一些手影艺术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手影艺术的魅力。(8) 教师简单介绍手影艺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1. 学生专注观看教师的手影表演。2.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分享自己看到的手影形象和感受。3. 认真观察手影艺术图片,聆听教师的介绍。4. 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评价任务 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参与热情:☆☆☆设计意图 通过手影游戏导入新课,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手的奇妙,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介绍手影艺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知识讲解 手形观察与联想(1) 教师让学生伸出自己的手,仔细观察手的形状、纹路和关节。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手,如正面、侧面、背面等。(2) 教师提问学生:“同学们,从不同角度看,我们的手像什么呢?”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联想。(3) 教师展示一些从不同角度拍摄的手的图片,让学生对比自己的手,进一步丰富联想。(4)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联想和发现。(5)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向全班同学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6)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怎样才能让联想更加丰富呢?”启发学生从手的动作、姿态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7) 教师展示一些手形联想的优秀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分析作品中手形与添画部分的关系。(8) 教师总结观察手形和联想的方法,强调联想的重要性和开放性。 1. 学生认真观察自己的手,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2. 参与小组讨论,与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联想。3. 聆听小组代表的发言,学习其他同学的想法。4. 欣赏优秀作品,分析手形与添画的关系。评价任务 观察深度:☆☆☆联想丰富度:☆☆☆合作能力:☆☆☆设计意图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手形和进行联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小组讨论和代表发言的形式,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欣赏优秀作品,让学生学习到手形联想的方法和技巧,为后续的创作打下基础。示范创作 活动一:手形描绘示范 示范步骤讲解(1) 教师拿出一张白纸和一支铅笔,将手放在白纸上。(2) 教师边说边示范:“同学们,我们要沿着手的轮廓,慢慢地、轻轻地用铅笔描绘出手的外形。注意线条要流畅,不要断开。”(3) 教师在描绘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手的各个部位的形状和比例,如手指的长短、粗细等。(4) 教师描绘完手形后,展示给学生看,并让学生评价自己描绘的手形是否准确。(5) 教师针对学生的评价进行反馈和调整,再次强调描绘手形的要点。(6) 教师说:“现在,大家可以拿出自己的纸和笔,试着描绘一下自己的手。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问老师。”鼓励学生动手尝试。(7) 教师巡视学生的描绘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8) 教师选择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 活动二:添画示范 创意联想与添画(1) 教师在自己描绘好的手形上,开始进行联想和添画。教师说:“同学们,老师看着这个手形,想到了它像一只小鸟。我要给它添上翅膀、眼睛和嘴巴。”(2) 教师边添画边讲解:“我们在添画时,要根据手形的特点来进行联想。可以使用不同的线条和形状,让画面更加丰富。”(3) 教师展示添画过程中使用的线条和形状,如曲线、直线、圆形、三角形等,并说明它们的用途。(4) 教师完成添画后,展示作品给学生看,让学生感受手形添画后的奇妙变化。(5) 教师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着这个手形,还能想到什么不同的创意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发言。(6) 教师对学生的创意进行肯定和鼓励,并进一步启发学生:“我们还可以用色彩来让作品更加生动。大家想想,给这个小鸟添上什么颜色会更好看呢?”(7) 教师简单介绍色彩搭配的基本知识,如对比色、邻近色等。(8) 教师总结添画的方法和要点,鼓励学生在创作中大胆尝试。 1. 学生认真观看教师的手形描绘示范,学习描绘方法。2. 学生动手描绘自己的手形,遇到问题及时向教师请教。3. 学生观看教师的添画示范,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4. 学生尝试提出自己的创意和色彩搭配方案。评价任务 描绘准确性:☆☆☆创意新颖度:☆☆☆色彩感知:☆☆☆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的示范创作,让学生直观地学习手形描绘和添画的方法和技巧。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掌握创作的要点。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发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展示学生的作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学生创作 布置创作任务(1) 教师说:“同学们,现在轮到你们大展身手啦!请大家用铅笔描绘出自己的手形,然后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将手形添画成一幅有趣的作品。”(2) 教师强调创作的要求:“要大胆联想,勇于创新,使用不同的线条和色彩,让自己的作品独具特色。”(3) 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创作灵感和提示,如:“你们可以想想手形像什么动物、植物或者人物,也可以结合自己喜欢的故事和场景来进行创作。”(4) 教师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以与同桌或小组同学交流讨论,互相启发。(5) 教师巡视学生的创作情况,观察学生的创作进度和遇到的问题。(6) 教师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如纠正描绘错误、启发创意、提供色彩建议等。(7) 教师对学生的努力和创意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8)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保持桌面和地面的整洁,养成良好的创作习惯。 1. 学生明确创作任务,开始进行手形描绘和添画创作。2. 学生积极思考,发挥想象力,努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3. 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主动与同学交流讨论或向教师请教。4. 学生注意保持创作环境的整洁。评价任务 创作进度:☆☆☆创意表现:☆☆☆合作交流:☆☆☆设计意图 通过布置创作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教师的巡视和指导,能够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保证学生的创作顺利进行。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作品展示与评价 作品展示(1) 教师说:“同学们,大家的作品都完成得差不多啦!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展示和欣赏大家的作品。”(2) 教师组织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展示板上,或者放在桌子上进行展示。(3) 教师引导学生有序地参观其他同学的作品,让学生感受不同的创意和风格。(4) 教师鼓励学生在参观过程中,发现其他同学作品中的优点和亮点。(5) 教师说:“大家在参观的时候,可以想一想自己最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喜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评价。(6) 教师邀请部分学生分享自己在参观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7) 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肯定和回应,鼓励更多学生积极参与评价。(8) 教师总结参观过程,强调欣赏他人作品的重要性。 自我评价与互评(1) 教师说:“现在,请大家先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说一说你在创作过程中的想法和感受,你觉得自己的作品有哪些优点和不足。”(2) 教师邀请几位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并给予回应和鼓励。(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说:“接下来,我们来互相评价一下。请大家选择一幅你感兴趣的作品,说一说你对这幅作品的看法,你觉得它哪里做得好,哪里还可以改进。”(4) 教师引导学生在互评时,要尊重他人的作品和想法,用积极、客观的语言进行评价。(5) 教师巡视学生的互评情况,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评价,避免评价过于简单或片面。(6) 教师对学生的互评进行总结和点评,肯定学生的认真态度和合理建议。(7) 教师说:“通过自我评价和互评,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也可以从其他同学那里学到很多东西。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不断进步。”(8) 教师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励学生继续努力。 1.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有序参观其他同学的作品。2. 学生积极参与自我评价,分享自己的创作想法和感受。3. 学生认真进行互评,用客观、积极的语言评价他人的作品。4. 学生聆听教师的总结和点评,学习他人的优点,反思自己的不足。评价任务 欣赏能力:☆☆☆评价表达:☆☆☆学习态度:☆☆☆设计意图 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成果,增强自信心。自我评价和互评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欣赏能力、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教师的总结和点评,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的作品,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课堂总结 总结回顾(1) 教师说:“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度过了一段非常有趣的时光。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2)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手影游戏、手形观察、联想、描绘和添画等活动,提问学生:“谁能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3)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如观察手形的方法、联想的重要性、添画的技巧等。(4) 教师展示一些本节课的优秀作品,再次让学生感受手形创意的奇妙。(5) 教师说:“大家今天都表现得非常棒,创作出了很多有创意的作品。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继续观察身边的事物,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6) 教师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带回家,与家人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感受。(7) 教师提醒学生整理好自己的绘画工具和材料,保持教室的整洁。(8) 教师宣布本节课结束,感谢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1. 学生跟随教师的引导,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 学生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3. 学生欣赏优秀作品,感受手形创意的魅力。4. 学生整理好绘画工具,有序离开教室。评价任务 知识掌握:☆☆☆学习收获:☆☆☆课堂表现:☆☆☆设计意图 通过课堂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本节课重点内容的理解。展示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鼓励学生与家人分享作品,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提醒学生整理工具和保持教室整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作业设计基础作业1. 回家后,用彩色笔将课堂上未完成的手形创意作品补充完整。2. 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手形作品,写一段简短的文字,描述作品的创意和想法。3. 用不同的手形组合,创作一幅新的作品。拓展作业1. 收集一些手形创意的图片或资料,与同学进行分享和交流。2. 尝试用其他材料,如彩纸、黏土等,制作手形创意作品。板书设计我的小手真奇妙一、手影游戏二、手形观察与联想三、手形描绘四、添画技巧五、优秀作品展示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 手影游戏导入环节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在游戏中积极参与,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2. 在示范创作过程中,通过详细的讲解和直观的展示,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手形描绘和添画的方法和技巧。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描绘手形,并发挥想象力进行添画。3. 作品展示与评价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自我评价和互评,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不足之处1. 在学生创作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的创意不够丰富,可能是由于教师在引导时提供的灵感和提示不够多样化。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提供更多的创意启发和案例。2. 评价环节时间略显紧张,部分学生没有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合理安排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评价。3. 对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关注不够,导致这些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