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政治试题(图片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政治试题(图片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A C A C D A D C C D A C C D B
1.B解析 近代中国,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是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①正确。实现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目标,②错误。近代中国,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人民处水深火热之中,迫切需要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③正确。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是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之一,“同步富裕”说法错误,④排除。故本题选B。
2.A解析 两个根本性弱点是指他们没有认清革命的目的和对象,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打击真正的敌人,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未能形成有组织的持久的群众运动,①③正确。“不占有生产资料而靠出卖劳动力为生”指的是中国工人阶级,与题意不符,排除②。人数太少,分布太广,不能集中力量,与“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不符,排除④。故本题选A。
3.C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①③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而不是迎来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美好前景,②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④错误。故本题选C。
4.A解析 虽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改变,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根据这对“已变”和“未变”,我们要顺应“已变”,提出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立足“未变”,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①③正确。我国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排除②。我国的温饱问题早已经解决,④表述不当,排除。故本题选A。
5.C解析 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早已确立,①错误。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体现了党加强自身建设,有助于中国共产党自身“硬”起来,②符合题意。“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这需要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推向纵深,③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起领导作用,但不能决定国家社会一切事务,④排除。故本题选C。
6.D解析 中国派专机从马来西亚和泰国接回湖北籍同胞,这说明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中国始终以人民安全为宗旨,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③④符合题意。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真正主人,①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公民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是有机统一的,排除②。故本题选D。
7.A解析 剧中的市委书记李达康,之所以能“圈粉”,是因为他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立场坚定,敢干能干,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①③正确。题干的主体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而公正司法的主体是司法机关,②排除。题干的主体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而履行管理与服务的职能的主体是政府,排除④。故本题选A。
8.D解析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①错误。“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说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坚持制度自信,②④符合题意。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但不是“直接行使”,③错误。故本题选D。
9.C解析 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要事务,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中国共产党要通过座谈会、约谈等方式同各民主党派进行协商,这是推动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有效形式,有助于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①④正确。民主党派是我国的参政党,“提高民主党派政治地位”的说法错误,②排除。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开展合作的根本保证,③错误。故本题选C。
10.C解析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机关设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而不是设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①错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做到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强调了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也反映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有权制定自治条例,而不能制定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由全国人大制定,④错误。故本题选C。
11.D解析 材料未涉及政府严格执法,①排除。“在财政支持、规范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形成鼓励、支持和引导农民个人、农村集体、社会资本共同参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最大限度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多元共赢的局面”表明政府在为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条件,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也表明政府履行职能,提高服务农业的能力和水平,②④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政府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③排除。故本题选D。
12.A解析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良法是前提。良法必须能够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更好地体现全社会共同意愿,①②正确。实现好维护好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是“全体公民的利益”,③错误。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权利由宪法和法律规定,不能随意扩大,④错误。故本题选A。
13.C解析针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立法旨在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并不是为了维护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威,①不符合题意。因为老年人相对弱势,国家针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专门立法,为老年人提供优待和照顾,以彰显出社会的公平正义,而且这样做也有助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②④符合题意。任何人不能有超出法律的特权,“老年群体法律特权”说法错误,③排除。故本题选C。
14.解析:C 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①错误;世界是客观的,人们可以真正认识世界的本质和世界的起源,③错误。
15.解析:D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不是人的创造性活动所能改变的,②错误;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不是意识,③错误。
16. 解析:B 本题强调运动的重要性,没有体现运动是物质的运动,①不符合题意;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④错误。
17.(6分)①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科学部署,支持国家机关依法依章履行职能、开展工作。(2分)
②基层党支部局地守责,基层党员冲在一线,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2分)
③发挥党的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以人民为中心,带领人民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2分)
18.(8分)全国人大:①通过行使立法权,加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的制定和完善,为保护公民信息提供法律依据。(2分)②通过行使监督权,加大对相关部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工作的检查和监督力度。(2分)
人大代表:①认真履行义务,密切联系群众,听取群众意见和要求。(1分)②行使提案权,为保护我国公民个人信息提出合理化建议。(2分)③必要时可对相关部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工作提出质询。(1分)
19.(12分)①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3分)
②民主决策: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发表意见,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3分)
③民主管理: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等形式来规范村民和村干部的行为。(3分)
④民主监督:通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等形式来监督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和村干部的行为。(3分)
20.(14分)①中国共产党要坚持依法执政,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必须加强党的领导。(2分)
②立法机关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法律依据。(3分)
③政府依法行政,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坚持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3分)
④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加强对疫情防控相关案件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3分)
⑤推进全民守法,加强普法教育,增强公民法律意识、法治观念,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3分)
(12分)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党中央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就是为了解决黄河流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确保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
(2)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改造世界,正确意识对改造世界有促进作用。在国家战略指导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将取得明显成效。
(3)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党中央遵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规律,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确保“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提供了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