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北省咸宁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阅读(70分)(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早期人们认为娱乐媒介是碎片化的、享乐主义的而不是积极的,娱乐性内容更多地被视为一种方式或手段以增加受众参与度。娱乐双因素理论的出现尝试对“娱乐即快乐”的传统观念进行补充,提出“欣赏”的概念,认为欣赏是进入实现主义幸福感的关键概念,与有意义的个人成长、美德相关。娱乐媒介不仅仅是享乐的工具,也是个体与世界进行情感联系和认知革新的重要场域。 其一,娱乐媒介不仅是消遣的工具,还是用户在意义世界建构的“自在空间”。与新闻、教育等注重传递信息和知识的媒介类型不同,娱乐媒介通过轻松、愉悦的内容和沉浸式的体验,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身心自由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用户得以暂时脱离现实生活的压力与束缚,进入一种无拘无束的逍遥状态。在这个无压力、无门槛的“软性空间”中,人们不需要付出过多的“认知能量”,相应地便不易产生抵触情绪和畏难心理。娱乐媒介为人们提供一个“自在空间”,是其区别于其他媒介的独特价值所在。在此空间中,情感共鸣与故事叙述激发想象,角色代入深化理解,使认知悄然革新。观众可能在共情中重新审视现实问题,生成新的意义。这种“自在意义”的涌现,既依赖媒介的多维互动性,也源于其唤起的心理抚慰与情感支持。由此,娱乐媒介超越单纯娱乐,成为塑造个体认知景观、促进意义建构的关键场域。 其二,娱乐媒介的价值并非止步于“享乐”,也不仅仅是为传递公共性信息而生的“桥梁”,而是能够在实现主义的维度上影响并建构人们的意义世界。长期以来,娱乐媒介与娱乐性内容被文化、新闻等领域视作关联用户的渠道,“相对娱乐偏好”的概念也支持这一观点,认为相比于新闻节目,人们确实更加倾向于选择娱乐节目。但是,基于现有的娱乐理论研究取向与本研究所收集的数百份日记文本之间的相互验证,证实娱乐媒介使用并不局限于单纯的享乐主义因素,而是能够在满足人们即时愉悦的同时,向人们传输正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意义,从而实现从享乐主义到实现主义的自然过渡。许多受众最初抱着享乐主义的态度接触娱乐媒介内容,却在无意中生成对情感关系的深刻理解,或是在共鸣中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获得对自我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全新认知,进而实现与意义的“不期而遇”。 其三,娱乐媒介内容对人们潜移默化的正向影响,不仅能够帮助个体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情感支持与心理抚慰,还能够在更广泛的层面上传递积极的价值观念,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在个体层面,娱乐媒介通过温暖治愈的影视剧、动人的音乐以及充满正能量的短视频等内容,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情感宣泄和心理调节的渠道。在社会层面,优质的娱乐媒介内容能够传递积极的价值观念。很多娱乐内容中暗含着关于环境保护、社会公平、多元文化等主题的探讨,能够引发观众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摘编自晏青、郭京《自在意义的生成:娱乐媒介使用的日常实践与认知涌现》) 材料二: 传统休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注重展现美的内涵与自由舒展的灵魂,而数字时代青年休闲生活逐渐失去了休闲的本质意蕴,并渐显出一系列异化景象。 数字化休闲并非无成本的享受,而要以时间、金钱为代价,成为平台计量流量、收益的计量单位,其实质是资本对青年行为实现的经济化规训。数字资本运用技术和权力对各种平台设定时间限制、价格门槛和付费额度等机制,巧妙地引导青年用户进行各种休闲消费行为。如在玩游戏、音乐聆听、主页空间布置等休闲活动中,青年的体验深度和时长直接受到付费等级、虚拟装备或会员身份的制约。青年将这些标准内化为自我意识,通过各种休闲产品和消费行为来丰富自己,提升幸福感和自由程度。但这些活动在数字技术和数字资本的打造和推销下,青年往往只是被动地参与和接纳,让自己自觉遵循标准,并时常在优惠、便捷等激励措施下加速这一内化过程。 数字资本通过精心设计平台的界面,将用户限定在特定的虚拟区域。每个页面或场景都被赋予了独特的休闲价值,促使青年用户沉浸在为其定制的“数字空间”中。这一做法不仅保证了青年对多样化休闲活动的展开和个性化体验获取的需求,还使数字资本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对青年用户行为的监控与偏好分析,维持一种有序的休闲生态。因此,无论是出于社交、学习、娱乐需求,还是出于消费需求,种种原因都让青年把自身紧紧捆绑于“数字茧房”之中。 当数字监控技术无时无刻不在“围猎”一切数字痕迹时,个体便失去了隐私和自由。一方面,产生对数字世界的抵触。“我经常会在个人账号分享日常生活体会,但渐渐发现在浏览信息时,系统会推送给我与之前分享内容相关的产品或是信息,像我日常分享的情绪和自我表达这样的感性要素现在也受到数字技术的控制和计算,这使我在数字空间中感到不适”。(摘自访谈记录)另一方面,降低自我感知。青年会根据兴趣在网上寻找与自身拥有共同价值观并能提供情感依托的群体,但长期处在这样一个观念极其一致的社交群体之中,会使青年惯于不假思索地屈从于群体的观点,体现为一个主要特征——群体极化现象。这样会使青年减少或隐匿其在数字世界的存在,进而淡化自身感性表露的欲望。(摘编自刘力源《数字时代青年休闲生活的异化与自我复归》)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指出,与其他媒介相比,娱乐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不需要负荷“认知能量”。B.材料一指出,人们普遍认为娱乐节目比新闻节目娱乐性更强,实际上并非如此。C.材料一指出,人们对娱乐媒介的认识是不断颠覆的,这种认识又与理论基点有关。D.两则材料分别使用日记文本、访谈记录作为佐证资料,以期增强论证的可信度。3.下列选项不属于材料二中“群体极化现象”的一项是( )A.班级群内讨论学习方法时,有人提议互相监督打卡,大家从零星响应转为全员制定详细计划并每日分享进度。B.运动会报名时部分同学犹豫,经班干部带头加训后,全班自发组织晨跑晚练,最终夺得年级团体冠军。C.选举班干部时,杨刚因平时乐于助人,且责任心强,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被选举为班长。D.朋友圈有人客观评价某明星,粉丝看到后集体围攻,从争论逐渐升级为人肉搜索和网络霸凌。4.材料一、材料二都谈到了“空间”,两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5.数字时代的青年在面临自身休闲生活异化时,应该如何寻求休闲生活的自我复归之路?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总有人想起你孙全鹏 给媳妇打电话说明情况,简单在家收拾一下,我就和老汪叔回老家了。 到老家将军寺村时已是晚上了,曾老师的灵堂已经搭起来了,村里帮忙的人都聚在这里。跟我一样从将军寺小学走出来的学生都知道,当初多亏曾老师和丈夫张老师,方圆十来里的孩子才能上成学。张老师在修建将军寺小学时,不慎摔伤倒在血泊里去世。曾老师唯一的闺女红梅读高三时在一次车祸中没了,现在她又没有什么亲人,但场面并不显得冷清,好像她教过的学生都成了她的孩子。 那天晚上,将军寺村里有头有脸的人都回来了。不管你多大的官,不管你多有钱,回到老家,你还得听村支书的。各家的代表都到齐了,聚在100瓦的大吊灯下面,老汪叔咳嗽了一声,道:“老曾婶子走了,我们心里都很难过。这次主事的是我,咱们碰头主要通知老曾婶子资助的学生,他们都有出息了,让他们送送老曾婶子最后一程。” ①老汪叔将汇款单交给我,几十张,沉甸甸的,像托着奖牌一样。那天晚上后半夜,我在灯下看了好长时间。这些汇款单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到现在,老人家已经捐了近四十年,从十元到一千元不等,足足有上百人,这些钱帮助了不少贫困生,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推了一把。 第二天天灰蒙蒙的。我找个地方坐下,开始照着名字一个一个联系。 老汪叔的侄子“黄毛”拿着手机不老实,在我身后对着人群拍拍照照的,我想说什么,但忍住了,别伤了年轻人的面子。唉,这年轻人都干啥呢?也不干点儿正事,就知道拿着手机玩。 找来一个联系方式,我把电话拨出去,我说:“你好,能帮我找一下张林吗?”接电话的女人声音甜美,不紧不慢说:“我们学校有三个张林,你找哪个?” 我说:“山西省临汾市,家庭条件不太好,1988年上大一。” 女人不紧不慢说:“哦,我知道了,你是找我们办公室主任吗?他是1988年上的大学,1991年毕业,后来留校。你有什么事吗?” 我非常高兴,介绍道:“我是将军寺村的,曾老师以前资助过他,我这里还有以前的汇款单。曾老师现在走了,希望张林主任能送她一程。”我把地址详细说了一下。 “这样子哦,我已经把地址记下了。你把电话给我留下,我给领导汇报一下,放心。”女人不紧不慢一字一字说。 我对一旁的老汪叔激动地说:“联系上了,还当了大学主任哩!”②老汪叔听了,紧吸了几口烟,脸舒展开,咧开嘴,也笑了,露出了黄牙。“黄毛”的手机差点没掉,这家伙老拿手机拍来拍去,但还是关注着联系受资助学生的事。 我继续不停地打电话…… 我等有些人的电话,可是直到现在依旧没回过来电话,就像一根针掉进了将军寺的河中,没有了一点儿声响。我知道有些电话是永远不会回的。 当天晚上我不再说话,老汪叔也不再说话,整个村子里安静极了,大家都不说话,不时有风吹起灵棚。直到现在还没有确定一个人能回来参加葬礼的。秋奶奶说:“怎么都这样呢?给你东西时,都是争着抢着,才多长时间都忘记了,这都是些啥人啊?” “黄毛”的手机下面压着一个白色特大充电宝,没有闲着,一会儿拍这儿一会儿拍那儿。他还时不时举着手机拍照,也不怕影响别人,有时在人群中穿来穿去的。我特别看不惯现在的孩子都玩手机,想说他两句,但没有说,别让他不高兴。不是自己的孩子,不能乱批评,我忍住没说。 半夜了,我还是睡不着觉。这一天电话打了几十个,不,足足有一百个,嗓子都冒烟了。③我有点困,夜色下空气有点清凉,夜空笼罩着大地…… 按将军寺村的规矩,三天后要下葬。 天气出奇冷,将军寺村少有这样的寒冷,耳朵一碰仿佛就要冻掉一样,多少年天气没有这样冷过了。风吹散了人们的头发,人们身上裹着一层厚衣服,比平时多穿了不少,只露出眼睛。庄严的“奠”字让人绷紧神经,“沉痛哀悼曾老师”几个大字挂在灵堂上,响器也吹起来,哀乐在天空中凄厉,一声高过一声。 ④晌午时,小轿车像从地上冒出来一样,浩浩荡荡的车队把将军寺村几乎都围起来了。车在将军寺村口停下,下来一大群人,有几十个,直接朝曾老师家的方向来。 这些人是怎么来的呢?是谁组织让来的呢?那领头的是一个梳着大背头领导模样的人。老汪叔握住他的手,只是一个劲儿哆嗦地说:“谢谢,谢谢了!”我也不住地给他们递烟,内心里为他们的出现生出一种敬意。 这时“黄毛”不再玩手机了,他竟然跟上去。他和为首的那个大背头打招呼,那人说:“你是‘黄毛老怪’?” “黄毛”说:“你是‘猪八瓜吃戒’?” “谢谢你们做了一件大好事!” 那大背头嘴里吐了一口烟说:“这是应该做的,曾老师是好老师,我们做抖音的应该这样做,我们知道了这个消息后,就广泛发布了内容,设法联系到了这些人。” 我听了,点了点头,似乎明白了什么,笑了。(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我”跟随老汪叔回老家,并给曾老师资助的学生打电话,主要是因为“我”乐于助人。B.“黄毛”这一次要人物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形象丰满,他身上集中体现着当代青年的特点。C.“突发事件”往往是情节运行的动力,本文中的“突发事件”是村支书将大家召回村里。D.本文与《祝福》均以第一人称视角来讲述故事,增强了故事的可信度,也暗含对“我”的审视。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几十张”“沉甸甸的”单独成句,起强调作用,凸显了汇款单数量之多;“像托着奖牌一样”凸显了老汪叔的郑重其事。B.句子②中以“舒展”“咧”“笑”等一连串的动词刻画老汪叔得知联络上受资助学生的喜悦之情,这些动词的巧妙运用增强了画面感。C.句子③中的环境描写起到了渲染氛围的作用。这里的“清凉”既指环境的凉爽,也暗示了曾老师帮助过的学生来送最后一程这一情节。D.句子④中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以一“冒”字形容车辆从无到有所呈现的生长之态,以“浩浩荡荡”凸显车辆之多,表达形象生动。8.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黄毛”的情感态度经历了变化,请加以梳理概括。9.有人评价孙全鹏的小说“笔下的人物坚守着乡村道德伦理”,请结合文本对此加以分析。(三)阅读Ⅲ(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李台州传杨万里 李台州名宗质,字某,北人,不知何郡邑。母展,妾也,生宗质而罹靖康之乱,母子相失,宗质以父荫,既长,仕所至必求母,不得。姻家司马季思官蜀,宗质曰:“吾求母,东南无之,必也蜀乎?”从之西,舟所经过州,若县若村市,必登岸,遍其地大声号呼,曰展婆,展婆。至暮,哭而归,不食。司马家人哀之,必宽譬之,乃饮泣强食,季思秩满东下,所经复然,竟不得。至荆州,复然。日旦夕号呼,嗌痛气惫,小憩于茗肆,垂涕。 坐顷之,一乞媪至前,揖曰:“官人与我一文两文。”宗质起揖之坐,礼以客主,既饮茗,问其里若姓。媪勃然怒曰:“官人能与我几钱,何遽问我姓名?我非乞人也。”宗质起敬,谢曰:“某皇恐,上忤阿婆,愿霁怒,试言之,何害?恐或乡邻或亲族也,某倒囊钱为阿婆寿。”媪喜曰:“老婆姓异甚,不可言。”宗质力恳请,忽曰:“我姓展。”宗质瞿然起,抱之,大哭曰:“夫人,吾母也。”媪曰:“官人勿误,吾儿有验,右腋有紫痣,其大如杯。”宗质拜曰:“然。”右袒示之,于是母子相持而哭,观者数十百人,皆叹息涕下。 宗质负其母以归,季思与家人子亦泣,自是奉板舆孝养者十余年,母以高年终,宗质亦白首矣。 宗质乾道庚寅为洪倅,时予为奉新县令,屡谒之,不知其母子间也。明年,予官中都,宗质造朝,除知台州。朝士云:“李台州,曾觌姻家也,觌无子,子台州之子。”予一见不敢再也,亦未知其孝。 后十七年,台州既没,予与丞相京公同为宰掾,谈间,公为予言李台州母子事,予生八年,丧先太夫人,终身饮恨。闻之,泣不能止,感而为之传。 赞曰:孔子曰:“孝悌之至通于神明。”若李台州,生而不知失母,壮而知求母,求母而不得,不得而不懈,遍天下之半,老而乃得之。昔东坡先生颂朱寿昌,至今咏歌以为美谈。李台州事与寿昌岂异也兹不谓之至孝通于神明乎非至孝奚而通神明非通神明奚而得母?予每为士大夫言之,闻者必泣。人谁无母?有母谁无是心哉?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节选自《杨万里集笺校》)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李台州事A与寿昌岂异也B兹不谓之C至孝D通于神明乎E非至孝奚F而通神明G非通神明奚H而得母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竟”,最终,与《与妻书》“不能竟书而欲搁笔”中的“竟”意思不相同。B.“谢”,道歉,与《鸿门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谢”意思不同。C.“寿”,敬酒、献礼祝人长寿,与“沛公奉卮酒为寿”中的“寿”意思相同。D.“造”,至、到,与《促织》“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中的“造”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台州出生后遇上靖康之乱,因此与母亲离散。他长大后,到达做官的地方,就必定会寻访母亲的下落,寻访足迹可谓“遍天下之半”。B.李台州前往蜀地寻访自己的母亲,每到一地,就四处寻觅,大声呼喊母亲的名字。没有找到,他才哭着回去,无心吃饭,可谓“孝之至”。C.面对乞讨的老妇人,李台州用对待主客的礼节对待她,并给她茶喝,问她家乡和姓名。尽管老妇人始终不悦,李台州仍然表现得有礼有节。D.老妇人看过李台州右腋下的标记后,母子两人相拥而泣。周边的人都受到感染,叹息垂泪。杨万里虽多次拜见李台州,却不知道他的孝顺。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司马家人哀之,必宽譬之,乃饮泣强食。②某皇恐,上忤阿婆,愿霁怒,试言之,何害?14.白居易曾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请结合材料分析杨万里写《李台州传》的原因。(四)阅读Ⅳ(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寄沈时仲李洪故人为别又经年,几度临风思黯然。赤县暂陪珠履客①,青衫空负小山篇②。壮时之武无能用,老矣扬雄只守玄③。何日西湖追旧约,淡烟疏雨泛湖船。【注】①珠履客:权贵之士。②小山篇:唐太宗贤妃徐惠少年聪慧,八岁就写下《小山篇》,从此,其所作诗文盛传于世。③守玄:西汉学者扬雄在哀帝时期,面对权臣的专权,选择埋头写作《太玄》以自守。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第一句中的“又经年”三字透露出两人离别的时光流逝之快与别离之久。B.同样是临风,王安石目睹金陵丽景生发朝代兴衰感慨,而李洪生发思友之悲。C.诗人感慨少壮时的武略无处施展,老了只能跟扬雄一样守持淡泊、钻研学问。D.诗人在结尾向友人发出共游西湖的邀约,以虚写之笔勾勒出空灵静谧的意境。16.清代学者袁仁林说:“事理多端,语言百出,凡其句中所用虚字,皆以托精神而传语气者。”请赏析本诗颔联“暂”和“空”的艺术效果。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王老师在班主任管理工作经验分享会上,用《谏太宗十思疏》中的“ , ”两句话分享了任用班干部的经验做法。(2)肖老师在校园欺凌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上,用《六国论》中““ , ”来劝诫学生不要逆来顺受,否则欺凌不会停止。(3)古人的诗词中常将头发与愁情联系在一起,如“ , ”。二、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 这里是“中国桂花之乡”,全国2200多株百年古桂树,90%以上种植于此;这里是“中国温泉之城”,“一城十二泉”,县县有温泉;这里是万里茶道重要源头,千年青砖茶飘香海内外;这,就是香城泉都——咸宁。 (甲)。仲(zhòng)秋之后,咸宁A里的桂花悄(qiāo)然绽放。咸宁是全国唯一被正式命名的“中国桂花之乡”。当地桂花树总株数达3369万余株。全国2200多株百年古桂树,90%以上在咸宁。据考证,咸宁种植桂花树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shuò)到战国时期,到清代初期时趋于繁盛。 “玫瑰香,茉莉香,比不过江南的桂花香。有风香十里,无风十里香,香了月亮香太阳,天上人间都飘香。”一曲歌谣《江南桂花香》,使得咸宁桂花B。咸宁人爱花,不仅仅只是赏花闻花,(乙),才是对桂花最高级的宠爱。从桂花糕,到桂花蜜、桂花酒、桂花麻饼、桂花米露、桂花燕窝、桂花砖茶、桂花藕粉……每一样都是心头爱。 来咸宁,听一段故事。1800多年前,赤壁之战成就C伟业。位于咸宁赤壁市的三国赤壁古战场景区,是当年赤壁之战的发生地,也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七大战疫中唯一尚存原貌的古战场。题在景区摩崖石刻上的“赤壁”二字,相传为周瑜所书,至今清晰可辩,故有人称此地为“周郎赤壁”。游走于三国赤壁古战场,抚今追昔,背靠石刻,临江远眺,听大浪拍岸,观江雾淡淡,恍惚间,穿越回千年前金戈铁马古战场。 来咸宁;尝一方美食。人间有至味,烟火慰人心。美食与爱,总能给人以踏实,温暖得恰到好处。“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诗经》作序,咸宁美食流传千古…… 来趟咸宁吧,在这里,春游万亩竹海,夏享九宫清凉,秋赏金桂飘香,冬沐温泉沸波。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第二段有两处字音标注有误,第四段有两处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20.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1.咸宁市文化和旅游局将举办“我为家乡美食代言”活动,请你推荐一道家乡的特色美食,并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推介词,要求不超过50字。22.这篇旅游宣传文案在“中国新闻社”公众号发布后阅读量已经达到了10万以上。请你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分析这篇文章阅读量高的原因。三、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5年的咸宁马拉松于4月13日圆满落幕,通山籍健将吴浩然在当天的比赛中从18000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中国籍男子第一名。据了解,在深圳工作期间,吴浩然无暇锻炼,导致身体肥胖。后来他毅然辞去工作回到通山,加入通山的跑步协会。跑步不仅让吴浩然的身体更加健康,还给他带来了幸福的生活。现在的吴浩然正以边跑马拉松边直播的方式,带着大家沉浸式体验赛事,传递健康生活的理念,助力更多人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复兴高中团委邀请你在国旗下讲话活动中发表以“野蛮体魄,健康生活”为主题的演讲,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B2.D3.C4.①材料一中的“空间”是指娱乐媒介为用户建构的无压力、无门槛的“自在空间”,其有助于塑造个体认知景观、促进意义建构。②材料二中的“空间”是指数字资本为用户精心设计的特定的虚拟区域,其使青年把自身紧紧捆绑于“数字茧房”之中,异化了青年的休闲生活。5.①放出眼光,挑选合宜的娱乐媒介进行情感联系和认知革新。②减少对物质的过多欲求,在享受数字便利的同时理性消费,抵挡资本的经济化规训。③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严格控制自身在数字世界中的停留时间,避免陷入“数字茧房”。④青年要回归休闲的本质,不应局限于数字化休闲,可以在绘画、登山等休闲活动中获得成就感、满足感和放松感。6.D7.C8.①起初看到“黄毛”拍拍照照,“我”对他心怀不满。②“黄毛”始终关注受资助学生的事,“我”心生安慰。③“黄毛”在人群中穿梭拍照,“我”认为影响到他人,但不好批评,心怀无奈。④得知送别的车队是“黄毛”通过抖音设法联系的,“我”心生赞赏。9.①乡村道德伦理主要体现为村民们身上体现出的勇于担当、互帮互助、团结友善、知恩图报等精神品质。②村支书老汪叔有大家长的担当精神。曾老师没有亲人,她去世后,老汪叔主事,召集大家通知曾老师资助的学生送她最后一程。③将军寺村的人团结互助。不管多有头有脸,大家还是听村支书的,团结互助,有人情味。④将军寺村人都恪守着知恩图报的美德,曾老师教过的学生都像孩子一样来送别曾老师,他们也相信受资助的学生会心怀感恩送曾老师最后一程。10.BEG11.B12.C13.①司马家的人很同情他,一定(多方)宽慰告诫他,(他)才一边哭着一边勉强吃点东西。②我十分惶恐,犯上忤逆了阿婆,希望(您)能停止生气,试着说一说,又有什么害处呢?14.①丞相京公给杨万里讲述了李台州母子之间的事情,杨万里受到感动,引发共鸣,因此写下《李台州传》。②朱寿昌的事迹因苏轼称颂得到传扬,李台州的事迹与之相类,理应得到传颂。③杨万里旨在褒扬孝道,规劝世风。参考译文: 李台州名宗质,字某,是北方人,不知道是哪个郡邑的。母亲姓展,是他父亲的妾,生下宗质后遭遇靖康年间的动乱,母子失散了,宗质凭着父亲的官职得到荫赏,(宗质)长大以后,到达做官的所在必定到处寻找母亲,没有找到。姻亲司马季思到蜀地去做官,宗质说:“我寻找母亲,东南地区没找到,一定在蜀地吧?”于是(宗质)跟随他到西部去,乘船经过各个州,像是县或者是村市,一定登上岸边,走遍这个地方大声呼叫,喊道:展婆,展婆。到了傍晚,才哭着回去,不吃饭。司马家的人很同情他,一定宽慰告诫他,(他)才一边哭着一边勉强吃点东西。等到季思任职期满,向东而下,所经过的地方李台州仍然这样,始终没有找到。到达荆州,又是这样。每天早晚哭号,直至咽喉疼痛,气息虚弱,才在茶楼休息一下,哭泣流泪。 坐了一会儿,一个老年女乞讨者走到他跟前,躬身作揖说:“大人给我一两文钱吧。”宗质站起来向她作揖请她坐下,用主客之礼礼待她。喝过茶后,问她的居处、姓氏。老人却勃然大怒说:“大人能给我几个钱,何必急忙问我姓名?我并非乞丐。”宗质站起来恭敬地道歉说:“我内心惶恐,触怒了阿婆。希望你平息怒气,不妨说说,有什么害处呢?恐怕是邻里或者亲戚,我愿倾其所有为您祝福。”老人面露喜色说:“我姓氏特别,不可对他人说。”宗质极力恳求,她忽然说:“我姓展。”宗质惊讶地站起来,抱着她大哭,说:“您是我的母亲啊。”老人说:“大人不要误会,我的儿子有胎记,右边腋下有颗紫痣,大小若杯口。”宗质起身拜了拜说:“对。”袒露右臂让她看,于是母子两人拉着手哭了。观看的有上百人,无不感叹哭泣。 宗质背着他的母亲回去,季思与家人孩子也为(他们)哭泣,从此以后迎养母亲孝顺奉养十多年,母亲在高龄寿终,那时宗质也已经白头了。 宗质乾道庚寅年间做洪倅,我当时是奉新县县令,多次拜见他,不知他们母子之间的这些事情。第二年,我到中都做官,宗质回到朝廷,被授予台州知州。朝中人士说:“李台州,是曾觌的亲家,曾觌没有儿子,把台州的儿子当作自己的儿子。”我见了一次不敢见第二次,也不曾知道他的孝顺。 十七年后,李台州已经去世,我跟丞相京公一同做宰掾,谈话间,京公对我说起李台州母子的事情,我八岁的时候,先太夫人(即母亲)去世,我终身抱憾。听说这件事情之后,哭泣不能停止,感动并且为他作传。 称赞说:孔子说:“孝悌达到极点是和神明相通的(意为真正能把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之道做到尽善尽美,就会感动天地神明)。”像李台州,生下来就不知道失去母亲,但成年以后知道寻找母亲,寻找母亲却找不到,找不到却不懈怠,走遍半个天下,到老了才找到。昔日苏东坡歌颂朱寿昌,至今人们都咏叹歌颂并以为美谈。李台州的事迹难道和朱寿昌有什么不同吗?这不就是所说的至孝和神明相通吗?如果不是至孝怎么能感动天地神明,不是与神明相通怎么能找到母亲?我每次对士大夫们说起这件事,听到的人必感动得哭泣。人们谁没有母亲?有母亲的人谁没有这样的心呢?他们有母亲,未曾失去母亲,有母亲,不用等待寻找母亲,母亲健在有的人却忽视并且不尊敬她,亦或者违背甚而不爱惜(她),他们这是什么心啊?15.C16.①“暂”是“暂且、姑且”的意思。诗人说自己暂且在繁华之地陪伴权贵之士。一个“暂”字暗示自己虽身处繁华却格格不入,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疏离感。②“空”是“徒然”的意思。诗人说自己是一个下层官员,却徒然地拥有过人的才华。一个“空”字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抱负难展的苦闷。17.(1)简能而任之 择善而从之(2)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3)短发萧骚襟袖冷 稳泛沧浪空阔18.(示例)A:大街小巷 B:闻名遐迩/远近闻名 C:三足鼎立19.①“qiāo”修改为“qiǎo”;②“shuò”修改为“sù”;③“疫”修改为“役”;④“辩”修改为“辨”。20.(示例)甲:来咸宁,闻一城花香乙:把花吃进肚子里21.(示例一)咸宁贺胜桥鸡汤——汤汁金黄如琥珀,鲜香浓郁似晨雾漫过舌尖,每一勺都是地道咸宁的温暖慰藉。(示例二)通山包坨——外皮晶莹如玉,内馅鲜香四溢,轻轻一咬,山野的滋味便在唇齿间绽放。(示例三)嘉鱼鱼糕——雪白柔嫩似云朵,鱼香鲜美,入口即化,是咸宁人宴席上的“无刺温柔”。(示例四)崇阳麻花——金黄酥脆如金丝缠绕,芝麻香气扑鼻,嚼一口,便是童年记忆里的“咔嚓”欢歌。(示例五)咸宁藕汤——粉藕炖得绵软如蜜,骨汤醇厚似乡愁,一碗下肚,暖了胃也暖了心。22.①“这”“这里”多次出现,起强调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且充满一种自豪感。②“来咸宁”“来趟咸宁”等发出号召,作为公众号推文增强了与读者的互动性。③句式上,整散、长短句结合,显得错落有致,不至于单调。④引用歌词、《诗经》中的语句,富有文化气息。23.略第 PAGE 页,共 NUMPAGES 页试题资源网-..(北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