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一、积累运用(21分)默写古诗文。1.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2.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蒹葭》)3.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 !妇啼一何苦!(杜甫《石壕吏》)5.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6.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7.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渲染出暗淡悲惨的氛围,烘托 诗人凄恻愁惨心境的句子是: , 。8.白居易《卖炭翁》中以设问修辞,反衬出“黄衣使者白衫儿”行径之恶劣、后果之严重,给老翁造成的伤害和痛苦之深的句子是 ? 。9.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 。(苏轼《卜算子·黄 州定慧院寓居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广州话、潮汕话、客家话是广东的三大方言,三大方言立足岭南地域文化,语调yì yángdùn cuò,具有多文化并存的兼容性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性,不要duàn zhāng qǔ yì地认为三者区别 不大.其中潮汕话承继魏晋时期的古代汉语,是广东三种方言里最亘古最复杂的方言。粤方 言(广州话)则可zhuī sù到秦汉时期,它汲取了中原古汉语的精华,按照九声六调的方式进行发音,有19个声母,56个韵母,是名副其实的音乐式语言。而客家人所生活的地理环境,浮光掠影地影响着客家人的价值观,只要会说客家话,他们就会互相视为自家人。广东作为著名的侨乡,移居海外的华人华侨依然乡音不改,心系桑梓。他们讲好广东声 音,传递广东故事,体现了广东人敢为人先、开放创新。10.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①yì yáng dùn cuò ②duàn zhāng qǔ yì ③zhuī sù 11.语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亘古 B.名副其实 C.浮光掠影 D.桑梓12.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传递广东故事,讲好广东声音,体现了广东人敢为人先、开放创新。B.他们传递广东声音,讲好广东故事,体现了广东人敢为人先、开放创新。C.他们讲好广东声音,传递广东故事,体现了广东人敢为人先、开放创新的精神。D.他们传递广东声音,讲好广东故事,体现了广东人敢为人先、开放创新的精神。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八年级准备举办“阅读经典,浸润心灵”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3.任务一:下图是“初中生阅读困难原因”调查问卷的结论,请结合你的阅读经验,针对下 图中标识的原因提出两点合理的建议。14.任务二:活动中,小文抒写读书感悟,请你在横线处补写句子,使之与前后句构成一组排 比句。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心中必有“诗和远方”。阅读,为你打开一扇大门,吸引你探寻斑斓的世界:阅读, , ;阅读,为你插上一双翅膀,带领你翱 翔自由的天空。二、阅读(4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 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拔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 翕忽,似与游者桕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 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秦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吾听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外有万不得已者在。此万不得已者即词心也而能以 吾言写吾心即吾词也。此万不得已者,由吾心酝酿而出,即吾词之真也,非可强为,亦无用 强求。(选自况周颐《蕙风词话》)15.请选出加点词语意义最相近的一项( )A.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久居B.明灭可见/才美不外见C.非可强为,亦无用强求/忍能对面为盗贼D.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隶而从者16.用现代汉语翻译“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17.请为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此 万 不 得 已 者 即 词 心 也 而 能 以 吾 言写 吾 心 即 吾 词 也18.乙文认为,词人面对风雨江山有一颗“万不得已”的“词心”,才能写出真切感人的作 品。柳宗元的“词心”是什么?在作品中是怎么表现出来的?19. 柳宗元寄情山水,但他苦闷的心情仍然没有得到缓解。假定可以穿越时代,下面的人物 谁能够劝说柳宗元,请你仿照示例,任选其中一位(陶渊明除外),结合其语录。模仿 其口吻,写一段劝说的话。示例:柳先生,我是陶渊明。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过去的已然过去,无 法挽回,不如向前看,未来仍有可为之处。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您也莫要一 直陷在过去的苦闷中,换个心境,或许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人 物 语 录 出 处陶渊明 悟已往之不谏(挽回),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正确)而昨非。 《归去来兮辞》欧阳修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寄托)之酒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 《醉翁亭记》苏轼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庄子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北冥有鱼》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材料一】① 两三分钟轻松做出一道梅菜扣肉、水煮鱼已不是传奇,预制菜已将人人皆是大厨的神 话变为现实。预制菜,也称即食食品,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已经部分或完全制成的食物。② 随着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为了节省时间成本、提高生活质量,不少消费者选择了预制 莱。预制菜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快节奏生活的需求,普通家庭制作一道简单的家常菜,一般需要15分钟左右,制作复杂的菜品如红烧肉、滋补汤等,至少需要1个小时。而有了预 制莱后,只需加热几分钟即可将莱肴端上餐桌。在很多领域,预制策都是“刚需”,如航天 员在空间站的食物、部队配发的自热食品以及远洋科考队的食物,都属于预制菜。③ 除了便捷,消费者选择预制策还因为其种类多样,可以满足自已不同的味蕾要求,预 制莱根据烹饪程度可分为四大类型,分别是即食型预制菜、即热型预制菜、即烹型预制菜和 即配型预制策。除了种类多样化,预制菜还能兼顾食材的季节性和地域的差异性。一些季节 性产品可以通过预制策加工的方式做成长期性产品,方便消费者购买;一些地方特产也能做 成预制菜,让天南海北的消费者都可以品尝到地方美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对口味、 营养等方面的追求。④ 不过,有不少消费者吐槽预制菜存在重油重盐、添加剂过多、缺斤短两以及价格贵等 问题。但他们最关心的还是食品安全问题,不少消费者表示购买预制菜遇到过质量问题,主 要体现在策品腐败变质、食材不断鲜、预制菜内含有异物、存在过期现象等。若长期食用,会不利于身体健康。也有消费者觉预制菜让“家”的味道没有了,传统的煎煮焖炸卤炖等烹 煮方式的运用不仅仅是为了吃饭,还是为了与家人共享家庭的温暖,预制菜的出现减去了“麻 烦”,也减少了家庭的温暖。⑤ 预制菜,该抵制还是该接受?这已经成为当前的火热话题之一。(整理自中国新闻网)【材料二】预制策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已经成为食品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消费者对于预制策的接受度正在逐渐提高,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受到口味、营养、新鲜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消费者对于便捷、美味的需求推动了预制菜市场的发展;另一方 面,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开始关注食品的营养和健康元素。图1 被调查者对预制菜的关注点和关注度(整理自《消费者对预制菜的认知情况研究》)【材料三】① 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预计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 模将升至万亿元级别。2024年1月 14日至16日,广州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不少市政 协委员也关注到了这片万亿级别的“蓝海”,纷纷支招做强做大预制菜产业。② 市政协委员徐科飞提出,广州发展预制菜产业具有诸多优势,包括广州是华南地区的 经济中心和物流中心,交通便捷,物流配套完善;还有市政府在推动市场化滏通、扶持大型 商超和现代农业等方面制定了多个政策,为预制策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广州 消费市场巨大、拥有成熟的现代农业生产能力、是国际美食之都……但徐科飞也认为,作为 一个新兴产业,广州预制菜也面临着市场未能全面打开、三产融合不足、冷链物流配送成本 较大、品牌影响力未发挥出来等问题。③ “粤菜相对其他菜系,无论是甄选食材还是加工技艺都相对更复杂、要求更高,预制 策还原粤菜‘色、香、味、意、形、养’存在挑战性。”市政协委员刘继承建议加快制定预 制菜食品安全检测、营养评价、包装、冷链仓储、物流运输等地方标准,推动以“粤菜”为 主要特色的预制菜品牌建设和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形成具有湾区特色的广州预制菜产业标准 体系。(整理自《人民政协报》)20.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预制菜可即食,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已经完全制成的食物,使人人皆是大厨。B.预制菜是刚需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快节奏生活的需求,提高生活质量。C.预制菜按照烹饪程度可分为四大类型,即即食型、即热型、即烹型和即配型。D.预制菜虽减去了传统烹煮的麻烦,但也减少了家庭的温暖,我们应予以抵制。21.预制菜在家庭生活中有哪些优点和不足?请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各列举两点。22.如果你的家人正在考虑是否购买预制菜,你会如何建议他们?请结合材料内容,合理建 议,要求建议不少于两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为了进一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学校的“传统文化名家”栏目本期的专题人物是叶嘉 莹先生,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叶嘉莹:用生命放歌,为文化传薪陈玉洁①1974 年,叶嘉莹终于得以第一次回国探亲。当时她从加拿大经香港到广州,再从广州 飞抵北京。 “三十年不通音信,当从飞机上看到北京城的两排灯火,我想,那是不是我当年 的旧游之地长安街呢?我就流下泪来了。”叶嘉莹说。②1977年再次回国,叶嘉莹发现,青年人在看《唐诗三百首》,西安、桂林的导游都会 背诵古诗,周总理去世时天安门广场的悼念活动中,花圈和挽联上写的也都是旧体诗。 “我 想,我们中华民族毕竟是一个文化根底浓厚的民族,在普遍的人民的心里,都还是很习惯旧 诗词的。”叶嘉莹萌生了回国教书的念头。③“一个人不经过绝大的困苦,不会觉悟。”经历过丈夫入狱、自己被捕、失去工作、 女儿女婿离世的叶嘉莹,作出一个重大选择,毅然决定回国,把中国的古典文化传给年轻人。 “我要把我投向古典诗歌,做古典诗歌传承的事业。”虽然在国外生活安稳,但“诗词的那 生命、那感情、那文化,它的根,一定是在中国”。④1978年,慕春的一个黄昏,叶嘉莹经过温哥华家门前的一片树林去寄信,向国家教委 申请回国教学。满街的花树,一地的樱花,让她警醒年华似水,人生易老。⑤1979年,叶嘉莹回国,先是被安排在北京大学教授古典文学,后应恩师顾随先生之友 李霁野教授之邀,到南开大学任教。在海外每讲到杜甫诗“每依北斗望京华”时双眼就会满 含泪水的叶嘉莹终于回到了祖国。⑥“我为什么如此热衷于讲学?我越老,读古人的书籍,就越觉得我们中华几千年的文 化真是灿烂辉煌。我认为最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生命的,是诗词的创作。不只因为语言文字有 胜人之处,更是因为这些作者是用他们的生命来写作诗篇,用他们的生活来实践诗篇。这是 这些作品打动我的原因,也是我愿意把这些作品里他们的生命、他们的感情、他们的理想、 他们的品格传给下一代的年轻人的原因。”⑦有评论说,叶嘉莹之所以成为著名的古典诗词专家,是因为她投入与付出的是生命,诗歌启蒙了她、丰实了她、支撑了她,反过来她又用一生的痛苦与欢乐报答诗歌。而叶嘉莹 自己说: “我是真的热爱中国古典文学。不管教《论语》 《孟子》,还是唐诗、宋词,我是 把自己的体会、自己的感受,把自己的生命和生活的体验、实践都结合在里边的。”⑧她说,自己虽然老了,但还有这么多年轻人。 “我在等待,有没有一粒种子,因为我 的讲解而留在年轻人的心里。多少年之后,我要等着这一粒种子,会发芽,会长叶,会开花。”⑨刚归国时,南开中文系为叶嘉莹安排的课程是汉魏南北朝诗,每周上两次课,每次两 小时。 “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学生们如饥似渴,不仅是南开学生,天津其他学校的学生 也赶来听课,把一间大约可容纳300人的阶梯教室挤得满满当当。⑩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她受邀到全国几十所高校讲学;又应各社会团体邀请举办了 数次颇有影响的古典诗词系列专题讲演。凡开讲时,必定人头攒动,从十七八岁的青年学生 到七八十岁的专家学者,无不欢喜赞赏。 1989年,叶嘉莹退休。她每年用整整一个学期在国内讲学,其余时间则活跃在加拿大、 美国及中国港澳台等地区的古典诗词诗坛上。她的很多学生如今已经成长为著名的专家、教 授。还有一批欧美学生,已成长为汉学专家,活跃在欧美讲台,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 她还捐献出自己退休金的一半(10万美元)建立了“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用以吸引和培养国内优秀人才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方面的普及和研究工作。其中,“驼庵”是 老师顾随的别号,“永言”则取自大女儿和女婿的名字。 现在,叶嘉莹以90岁的高龄,几乎每天工作到凌晨两点:准备讲课、讲演,开会,看 学生的论文…… 叶嘉莹崇尚钟嵘《诗品》中的话: “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让 人在贫贱的时候不愁苦,让内心保持平和,没有比读诗更好的了。 “诗是可以提升一个人的 品性的。很多人问我90岁了怎么还这么健康,我说,是学诗的缘故。”【人物档案】叶嘉莹,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曾任中国台湾大学 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学校戏剧社打算将这篇传记拍摄成微电影,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23.【剧情内容梳理】阅读文章,填写思维导图。典型事件 申请回国教学 ② ③ 90岁高龄,几乎每天工作到凌晨传主形象 ① 以文化人 无私奉献 勤勉工作24.【影片台词品味】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①代要等着这一粒种子,会发芽,会长叶,会开花。(从修辞的角度赏析)②凡开讲时,必定人头攒动,从十七八岁的青年学生到七八十岁的专家学者,无不欢喜赞 赏。(设计朗读重音、语速等,简要说说设计理由)25.【角色深度剖析】本文多处引用传主自己的话,请从文中第⑥⑦两段中任选一处,分析 其作用。26. 【影片片名敲定】有同学重新给本文拟了标题为“风雅先生叶嘉莹”,你认为和原标题 相比哪一个更好?为什么?按要求完成小题。27.下面《经典常谈》关于《文第十三》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存的中国最早的“文”是商代的卜辞,后来除了卜辞之外,还有讼辞。B.梁昭明太子在《文选》里第一次提出“文”的标准,可以说是骈体发展的指路牌。C.关于“唐宋八大家”,唐代为韩愈、柳宗元;其余六“大家”都是宋人,以苏轼为首。D.宋代“话本”是白话小说的重要源头,像《水浒传》《西游记》在成书过程中都受到 话本影响。28.王选在《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里提到“扶植年轻人是一种历史的规律。”扶植,在这 里理解为“扶持培养、扶助培植。”请结合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关内容,简要 说说朱赫来是如何“扶植”保尔的。(至少写两点)三、作文(50分)29.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一朵鲜花可以擦亮春天的眼睛,一本好书可以启迪沉睡的思想,一段旋律可以拨动思念 的心弦,一句鼓励可以点燃奋斗的激情……当你用心凝想,生活中许多的人、事、景、物都 会成为一种美好的存在,以独特的方式唤醒我们的灵魂,让我们以更美好的姿态面对一切。请以“▲唤醒了我”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5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 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参考答案【答案】1.琴瑟友之2.白露未晞3.波撼岳阳城4.吏呼一何怒5.黄发垂髫6.天涯若比邻7.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8.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9.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答案】10.抑扬顿挫;断章取义;追溯11.C12.D【答案】13.①制定时间规划表,每天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坚持阅读。②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③积极参与学校或班级的阅读兴趣小组。④提高自制力,抵制游戏诱惑。⑤多参加读书活动,还可以开展读书分 享会。14.为你点亮一盏明灯;指引你迈向辉煌的未来。【答案】15.C16.寂静寥落,空无一人,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凄凉幽深。17.此万不得已者/即词心也/而能以吾言写吾心/即吾词也18.柳宗元因参与政治改革失败被贬,内心孤寂、忧伤与愤懑,此即其 “词心”。在文中,开头“心乐之”是暂时寄情山水;后因“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顿感“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种情感变化正是“词心”的表 现。19.示例一:柳先生,我乃欧阳修。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您 看我,虽被贬滁州,却能于山水间寻得乐趣,与民同乐。您也不妨放下心中 苦闷,尽情享受这山水之美,以文记乐事,如此或许能解您心中之忧。(示例二:苏轼:柳公,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世 间的美景无处不在,只是我们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你莫要被眼前的困境 所扰,静下心来,便能发现这其中的美妙。即便身处逆境,也要保持一份闲 情逸致,享受这生活中的点滴美好。)【答案】20.C21.优点:①节省时间,方便快捷,适合快节奏的生活。②种 类丰富,能满足不同口味的需求。不足:①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如添 加剂过多、食材不新鲜等。②缺少传统烹饪的乐趣和家庭温暖。22.如果家人想买预制菜,我会建议选正规品牌,查看生产日期 和保质期,优先挑成分天然、添加剂少的,搭配新鲜食材,保证营养均衡。 预制菜虽方便,但最好偶尔用,别长期依赖,以免影响健康和生活品质。【答案】23.热爱祖国;多处讲学,传播文化;捐资建立“驼庵奖学金”和 “永言学术基金”24.①运用比喻,把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喜爱比作种子,生动表达叶先 生期望古典诗歌能在年轻人心中扎根、发展的愿望。②重读“必定” “无不”,语速稍快,语调前平后扬。 “必定”突出每次开 讲都人头攒动的必然性,“无不”强调听众喜爱程度,前平后扬语调突出热 烈氛围,侧面烘托叶先生课的精彩,表达作者对她的崇敬与赞叹之情。25.示例1:第⑥段引用,表明叶先生热衷讲学,一方面是因为诗词语言文字有 独特之处,另一方面是因为作者们以生命写诗篇、以生活实践诗篇。叶先生 想把作者的生命、感情、理想、品格传给年轻人,这体现了叶先生对古典诗 词的深刻领悟与热爱,也凸显了传记的真实性。示例2:第⑦段的引用,体现叶先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在诗词的教学中融 入了自己的生命和生活的体验,反映其在古典诗词研究的全身心投入,展现 传记的真实性。如“把自己的生命和生活的体验、实践都结合在里边”表明 其投入。26.我认为原标题“用生命放歌,为文化传薪”更好。手法上,运用比喻,将叶嘉莹传播文化比作“放歌”“传薪”,生动展现其热情与使命 感。主旨上,直接点明她以生命传承古典文化的担当。内容上,原标题高度 概括了叶嘉莹的一生。形式上,对仗工整有韵律,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 趣。而“风雅先生叶嘉莹”手法普通,仅点明对象,未突出其爱国与传承文 化形象,形式平淡,吸引力不足。【答案】27.C28.①朱赫来教会了保尔拳击,培养了保尔朴素的革命热情;② 给保尔讲革命的道理,引导保尔走上革命的道路;③ 在筑路过程中引导保尔明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保尔的意志更坚强;④ 在保尔思想发生偏差时,朱赫来及时引导,将保尔拉回正确的道路上来。⑤ 在朱赫来的扶植下,保尔成长为一名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战士。29.【答案】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