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甘肃省陇南州礼县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甘肃省陇南州礼县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甘肃省陇南州礼县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班级开展“君子自强不息”主题学习,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研制、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再启新征程。科研团队持续创新,不断推动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员队伍工作_____,zhāng xiǎn了_____的航天精神,一次次书写了探索hào hàn太空的新篇章!通过他们日复一日地勤学苦练,淬炼出百折不挠的意志。一串串奋斗的足迹,铺就一条飞天之路。人生从来没有_____的成功,一鸣惊人的背后,都是锲而不舍、鞠躬尽瘁的精神。
(1)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锲而不舍    
鞠躬尽瘁   
zhāng xiǎn
hào hàn
(2)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精雕细琢 精益求精 轻而易举
B.一丝不苟 精益求精 轻而易举
C.精雕细琢 吹毛求疵 游刃有余
D.一丝不苟 吹毛求疵 游刃有余
(3)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2.在语段横线上填写句子,排列顺序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生活中,理解事物需要有多个角度。比如遇到困难时,这条路走不通了,那么就要换一条新的路试试。_____
①如果我们不懂得如何变通,一条道走到黑,结果往往会很糟糕。
②当然,角度不能乱选,只有建立在科学的判断和分析基础上的角度,才具有可靠性。
③如果还不行,那就再换,直到找到合适的路为止。
④所以面对一些选择时就要敢于打破常规,另辟蹊径。
A.③①②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②③①④
3.请你围绕“君子自强不息”的学习主题,根据表中“资料搜集”版块,设计两个问题,采访航天科学家孙家栋。
资料搜集 孙家栋是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成长起来的优秀科学家。在从事航天工作的60多年中,他带领团队不断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当发射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失败时,他带着大家在戈壁黄沙中一点点寻找卫星残骸,分析故障,查找原因,最终让卫星发射成功。他为中国突破导航卫星组网技术、卫星返回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等作出了重大贡献。
采访问题 问题一:    问题二:   
4.请根据以下信息,以学生会的名义向全校师生发布一则广播通知。
信息一:学校邀请神舟十九号航天员宋令东为全校师生作讲座。
信息二:讲座主题为“拥抱星辰大海,弘扬航天精神”。
信息三:讲座于6月13日晚上七点在学校礼堂举行。
5.从下面的名句中任选一句拟写一段赞语,致敬航天英雄。
名句一: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名句二: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填写古诗文名句。
(1)在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时,小语用“    ,    ”[《己亥杂诗》(其五)]表达了对为国捐躯的革命将士们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2)漫步在江南古镇的青石板上,映入眼帘的是石阶上青翠欲滴的青苔,这充满浓浓绿意的景象,正像“    ,    ”(刘禹锡《陋室铭》)两句所描写的那样。
(3)登华山途中,小南累得想打退堂鼓,但想到“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两句,他不由对山顶的风光心生向往,重拾登山的勇气和决心。
(4)人生路上的阻碍层层叠叠,杨万里以“    ,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劝诫人们不要因眼前的顺境盲目乐观,要常怀警惕之心。
二、阅读(60分)
7.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题字慰英雄
陈忠实
①那是前年深秋时节的一天后晌,朱先生在书院背后的原坡上散步,金黄色的野菊花开得一片灿烂,坡沟间弥漫着馥郁的清香,遍坡漫沟热烈灿烂的菊花掩盖不住肃煞的悲凉。他看见一辆汽车在河川公路上自西向东急驶,搅扇起来的滚滚黄尘骤起四散,汽车开到书院对面时却放缓速度,然后岔开公路驶上朝南通向原根的官道,在滋水河边上停下来,一个人站在河岸上指指点点,另一个脱了鞋袜,挽起裤子涉水过河,沿着通往书院的弯弯小路走上来,朱先生看清他的衣着原是一位军人,便转过身依然瞅着山坡和河川深秋时节的田园景致。这里宁静安谧的田园景致与整个即将沦陷的中国是如此不协调,他怨愤以至蔑视中国的军人,无法理解如此泱泱大国如此庞大的军队怎么就打不过一个弹丸之地的倭寇?朱先生看见看门的张秀才在书院围墙外的坡田上呼叫他:“你的学生鹿兆海来咧——”朱先生撩起袍襟急步走下坡来。
②走进书房,鹿兆海神情激动地说:“先生,我想请你给我写一张字儿。”
③朱先生轻淡地问:“你大老远儿从城里开上汽车来,就要这一张字儿?”鹿兆海诚挚地说:“是的,是专意儿来的。”朱先生调侃地笑笑:“你不觉得划不着吗?为我的那俩烂字值得吗?”鹿兆海并不觉察朱先生的情绪,还以为是先生素常的伟大谦虚,于是倍加真诚地说:“我马上要出潼关打日本去了,临走只想得到先生一幅墨宝。”朱先生“噢”了一声扬起头来,急不可待地问:“你们开到啥地方去?”鹿兆海说:“中条山。”
④朱先生从椅子上站起来,满脸满眼都袒露出自责的赧颜:“兆海,请宽容我的过失。我以为你们在城里闲得无事把玩字画。”鹿兆海连忙站起扶朱先生坐下:“我怎么敢怪先生呢!我们师长听说我要来寻先生,再三叮嘱我,请先生给他也写一幅。他说他要挂到军帐里头……”朱先生的脸颊抽搐着,连连“哦哦哦”地感叹着,如此受宠若惊的现象在身上还未发生过。朱先生近来常常为自己变化无常的情绪事后懊悔,然而现在又进入一种无法抑制的激昂状态中,似乎从脚心不断激起一股强大的血流和火流,通过膝盖穿过丹田冲击五脏六腑再冲上头顶,双臂也被热烘烘的血流和火流冲撞得颤抖起来,双手颤巍巍地抓住兆海的双肩:“中条山,那可是潼关的最后一道门扇了!”鹿兆海也激昂起来:“要是守不住中条山,让日本兵进入潼关践踏关中,我就不回来见先生,也无颜见关中父老。”
⑤朱先生滴水入砚亲自研墨,鹿兆海要替朱先生研墨,遭到他无声而又坚决地拒绝。朱先生控制不住手劲,把渐渐变浓的墨汁研碾出砚台。朱先生亲自裁纸,裁纸刀在手中啪啪颤着,从笔架上提起毛笔在砚台里蘸墨,手腕和毛笔依然颤抖不止。朱先生挽起右臂的袖子,一直捋到肘弯以上,把赤裸的下臂塞进桌下的水桶,久久地浸泡着,冰凉的井中水起到了镇静作用,他用布巾擦擦小臂,旋即提笔,果然不再颤抖,一气连笔写下七个遒劲飞扬的草体大字:砥柱人间是此峰!
⑥朱先生停住笔说:“这是我写的一首七绝中的一句。我刚中举那阵儿年轻气盛,南行回来登临华山诵成的。现在我才明白,我连一根麦秆儿的撑劲都没有,倒是给你的师长用得上。”鹿兆海也情绪激动,泪花涌出。朱先生重新铺就一张横幅,蘸饱墨汁再次毅然落笔:白鹿精魂!
⑦朱先生写完放下毛笔,猛然抬起手咬破中指,在条幅和横幅左下方按盖印章的部位,重重地按上了血印。鹿兆海吃惊地看见朱先生中指上滴滴嗒嗒掉到字画上的血花儿,扑通一声跪下去:“朱先生放心,我一定要拿小日本一桶血赔偿先生……”朱先生怆然吟诵:“王师北定中原日,捷报勿忘告先生哦!”
(节选自《白鹿原》,有删改)
(1)请从描写手法的角度分析,选文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金黄色的野菊花开得一片灿烂,坡沟间弥漫着馥郁的清香,遍坡漫沟热烈灿烂的菊花掩盖不住肃煞的悲凉。
(2)围绕“题字”,选文中朱先生的情绪和行为是如何变化的?请补全下面的空缺处。
轻淡调侃→①    →激动题字→②    →怆然吟诗。
(3)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朱先生的人物形象。
(4)分别探究两处题字“砥柱人间是此峰”“白鹿精魂”的丰富意蕴,并简要概括其共同蕴含的情感。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草有本心
彭根成
①春天里,我最喜爱的就是小草。出去散步的时候,在路边看到一丛丛青草,我都禁不住俯下身观察它的模样,嗅它散发的清香,赞叹它的生机与旺盛。就是这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小草,也有人们难知难懂的本心。
②草亦有恨。“城上草,植根非不高,所恨风霜早。”没有地位、没有庇护的草,被风霜肆意地欺凌,怎能不恨?但它把自己的恨深深地埋没在土里,任冰雪重压也不去呐喊、不去抗争,故野草常被人们认为是软弱的,可以肆意践踏。它似乎知道,与大自然对抗是徒劳的,忍辱负重才是自己唯一的选择。春天来了,它以豁达大度的情怀,把积蓄的力量,化作翠绿的衣裳装扮着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色嫩似将蓝汁染,叶齐如把剪刀裁”,绿草为春天增添了光彩,使春天更加绚丽夺目,给人们带来了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
③草是清高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野草,不羡慕花的美丽,不嫉妒花的芳香;不仰慕树的高大。却按自己的本性生长,随四季而荣枯,不媚人荣,不求人知的个性特征,在旷野里自由地生长着,蔓延着,“一丛香草足碍人”,在耀眼的春光之中,那一丛丛带着晶莹露珠吐着清淡嫩芽的野草,叫人流连驻足,舍不得离去;春,催生了野草,野草点缀着春天,“草不谢荣于春风”,感恩与回报尽在枯荣之间,野草如此清高的品性,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
④草懂得珍惜生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背后除了野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之外,还有对生命的珍惜,有了珍惜,才会顽强。哪怕被烈火烧为灰烬,也会把根留住,所以恨野草的人,必斩草除根。然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世间的错综繁杂,争奇斗艳,最终难逃“青青河畔草,郁郁因中柳”的结局。“花易凋零草易生”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当人们怜惜红白满地的时候,可别忘了“庭草根自浅,造化无遗功,低徊一寸心,不敢怨春风”。大自然对生命是公平的,就看你珍惜不珍惜。
⑤草是洒脱的,“野花向客开如笑,芳草留人意自闲。”在和煦的春天,优雅地换上绿装;在爽热的夏天,尽情地舒展着翠叶;在金色的秋天,沐浴着融融的阳光;在严酷的冬天,不做声息地积蓄力量。风霜雨露,严寒酷暑,本是自然规律,温室里的鲜花自然经不起风吹雨打,与其“花如解语迎人笑”,不如“草不知名随意生”。四季轮回,揭示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劲草不随风偃去”,正是野草洒脱的写照。毫无疑问,能在逆境中顽强洒脱活下来的,便是生命的强者。
⑥我很喜欢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以顽强旺盛的生命力,饱蘸生命的浓墨,在广袤的大地上,不停地挥毫傅彩。
(节选自《贺州日报》)
(1)选文的标题为“草有本心”,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条概括草有哪些本心?
(2)结合上下文,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在和煦的春天,优雅地换上绿装;在炎热的夏天,尽情地舒展着翠叶;在金色的秋天,浴着融融的阳光;在严酷的冬天,不做声息地积蓄力量。
(3)选文第③段作者为什么说“野草如此清高的品性,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
(4)选文第⑤段最后一句“毫无疑问,能在逆境中顽强洒脱活下来的,便是生命的强者”,结合全文,说说你认为小草是生命的强者吗?你觉得怎样才能成为生命的强者?
9.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②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迨至菡萏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④,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襄物之用。是芙渠⑤者也,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释】①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②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③菡萏:未开的荷花。④异馥:异香。⑤芙渠:荷花。
(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不蔓不枝   
②陶后鲜有闻    
③而能事不已   
④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2)下列加点字“而”的意义和用法与“及摘而藏之”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二章)
D.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4)阅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
①【甲】文中,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来表现莲花的高洁品格?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②【甲】【乙】两个文段都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赞美和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10.古诗阅读。
郊行
刘克庄
一雨饯残热,忻然思杖藜。
野田沙鹳立,古木庙鸦啼。
失仆行迷路,逢樵负过溪。
独游吾有趣,何必问栖栖【注】。
【注释】栖栖:忙碌不安的样子。
赏析古诗,完成对话。
小南:首联写郊游的原因,雨后清新凉爽的空气唤起了诗人郊游的雅兴。(1)“    ”字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心情愉快、怡然自得的情感。
小北:颔联从(2)    和(3)    两个角度出发,以动衬静,描绘了鹳鸟栖息,乌鸦啼叫的画面,表现了郊野的静谧。
小南:颈联写诗人郊外的行踪以及郊行时怡然自得的神态和浓烈的兴致。
小北:尾联采用(4)    的抒情方法,表现了诗人的避世之想,以及对现实的不满。
小南:全诗清新淡雅,既表现了郊野清幽的境界,又透露出诗人(5)    的情怀。
11.小语同学用AI为《骆驼祥子》生成了一个新的结局:“失去小福子后,祥子在曹先生的鼓励下,重燃斗志,拼命拉车攒钱,不仅又买了新车,还开起了车厂,过上了体面的生活。”请你结合该书的主题和相关情节辨别AI的改写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
12.你所在的班级准备为一些名著人物设计宣传海报,并根据不同的人物特点为海报设置不同的底色。请你仿照示例,结合名著内容说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 柯察金的海报底色应使用哪种颜色?
示例:《儒林外史》中,严贡生的海报底色应采用黑色。严贡生是严监生的哥哥,他对上巴结讨好,对下却是蛮横霸道,极尽手段占便宜,平时挥霍无度,把田产卖光后便到处赖账。在弟弟严监生死后,他没有半点伤心,用尽手段与弟媳赵氏争夺财产,冷血无情。黑色最符合严贡生阴暗的内心。
三、作文(60分)
13.校运会上,各项赛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请你拿起笔,记录下其中一位参赛选手的精彩瞬间,并到广播站投稿。注意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主语要统一。(不少于100字)
14.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在本学期的语文学习中,我们看到邓稼先克服重重困难,成功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黄文秀勇毅前行,坚持不懈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成长之路就是由自信、勇敢、认真、坚持等精神品质赢得的一个个“进步”铺就的。
请以“这一次,我终于进步了”为题目作文。
要求:
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不得抄袭、套作;
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④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XX代替。
15.请以“勤奋铸就成功”为题目作文。
要求:
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不得抄袭、套作;
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④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XX代替。
第1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