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章 光现象第一节 光的传播【A层 基础必会】考点一 光源1.(2024·淄博期中)下列选项中属于自然光源的是( )A.点燃的火把B.明亮的眼睛C.光彩照人的钻石D.夜晚丛林中飞行的萤火虫考点二 光的直线传播2.下列现象中,不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是( )A.立竿见影 B.手影游戏C.太阳发光 D.激光引导掘进方向3.(2024·淄博质检)汽车盲区是指驾驶员位于正常驾驶座位置,其视线被车体遮挡而不能直接观察到的那部分区域,盲区形成的原因是 。 4.(2024·烟台期末)月食这一难得的景象(如图甲所示)同时还伴随着月掩天王星、日月合璧、红月亮等天文奇观。月食属于光的 现象,能正确描述月食形成原因的是图 (选填“乙”或“丙”)。为了探测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可以从地球上向月球发射 (选填“声音”或“光”)信号,并记录它返回的时间。 5.在灯光下靠近墙的地方,用手做各种姿态,在墙上会形成手影,这说明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当电灯保持静止,手向电灯靠拢时,墙上的手影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7.世界最早、距今约4000年的山西陶寺镇古观象台,由13根直立的夯土柱组成,呈半圆形,如图是其结构示意图。古人观象测日,日出霞光从第二个狭缝穿越而过,确定为冬至日;从第十二个狭缝穿过则为夏至日。请你分别画出冬至日和夏至日光的大致传播方向。 考点三 光速8.光在下列几种介质中,传播速度最大的是( )A.空气 B.水C.玻璃 D.真空9.(2024·淄博期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月球距离地面平均为384 000 km,夜晚的月光是经月球 (选填“反射”或“折射”)的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的,光从月球传播到地球上,需要经过的时间约为 s。 易错点 不能正确理解光和光线10.物理学中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并将这条带箭头的直线称为光线,这种研究方法叫模型法,下面关于光和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和光线都是真实存在的B.光和光线都不是真实存在的C.光是真实存在的,而光线不是真实存在的D.光不是真实存在的,而光线是真实存在的【B层 能力提升】11. (多选)如图所示,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薄膜上烛焰的像是倒立的B.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C.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小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烛焰的像更明亮12.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到“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而在纸窗上开一个小孔使鸢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纸屏上,却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描述的现象是小孔成像B.图甲和图乙都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C.图甲所成的“影”一定比图乙所成的“影”大D.小孔成像时,物左右移动时,其像的移动方向与其相反13.如图甲为手机防窥膜结构图,采用了超细百叶窗光学技术,其原理类似百叶窗,结构简图如图乙。两侧之所以看不清屏幕内容,是由于光的 (填写光的原理);为了让防窥效果更好(可视范围减小),可以适当地 (选填“增大”或“减小”)超细百叶窗的间距。 14.如图所示是同学们探究“小孔成像性质”的实验过程。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选填“实”或“虚”)像,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 (4)进一步探究发现:保持像到小孔的距离不变,改变蜡烛到小孔的距离,或者保持蜡烛到小孔的距离不变,改变像到小孔的距离,像相对烛焰可能是放大的,也可能是缩小的,这说明物体通过小孔所成像的大小是 (选填“确定”或“不确定”)的。 【C层 素养培优】15.(实践应用)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16.日食是一种自然现象,有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环食。如图是月球的影区分布,当人随地球运动到 区时会看到日全食,运动到 区时会看到日环食。 答案【A层 基础必会】考点一 光源1.(2024·淄博期中)下列选项中属于自然光源的是(D)A.点燃的火把B.明亮的眼睛C.光彩照人的钻石D.夜晚丛林中飞行的萤火虫考点二 光的直线传播2.下列现象中,不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是(C)A.立竿见影 B.手影游戏C.太阳发光 D.激光引导掘进方向3.(2024·淄博质检)汽车盲区是指驾驶员位于正常驾驶座位置,其视线被车体遮挡而不能直接观察到的那部分区域,盲区形成的原因是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 4.(2024·烟台期末)月食这一难得的景象(如图甲所示)同时还伴随着月掩天王星、日月合璧、红月亮等天文奇观。月食属于光的 直线传播 现象,能正确描述月食形成原因的是图 丙 (选填“乙”或“丙”)。为了探测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可以从地球上向月球发射 光 (选填“声音”或“光”)信号,并记录它返回的时间。 5.在灯光下靠近墙的地方,用手做各种姿态,在墙上会形成手影,这说明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 直线 传播。当电灯保持静止,手向电灯靠拢时,墙上的手影将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D)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7.世界最早、距今约4000年的山西陶寺镇古观象台,由13根直立的夯土柱组成,呈半圆形,如图是其结构示意图。古人观象测日,日出霞光从第二个狭缝穿越而过,确定为冬至日;从第十二个狭缝穿过则为夏至日。请你分别画出冬至日和夏至日光的大致传播方向。 答:考点三 光速8.光在下列几种介质中,传播速度最大的是(D)A.空气 B.水C.玻璃 D.真空9.(2024·淄博期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108 m/s,月球距离地面平均为384 000 km,夜晚的月光是经月球 反射 (选填“反射”或“折射”)的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的,光从月球传播到地球上,需要经过的时间约为 1.28 s。 易错点 不能正确理解光和光线10.物理学中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并将这条带箭头的直线称为光线,这种研究方法叫模型法,下面关于光和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C)A.光和光线都是真实存在的B.光和光线都不是真实存在的C.光是真实存在的,而光线不是真实存在的D.光不是真实存在的,而光线是真实存在的【B层 能力提升】11. (多选)如图所示,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D)A.薄膜上烛焰的像是倒立的B.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C.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小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烛焰的像更明亮12.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到“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而在纸窗上开一个小孔使鸢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纸屏上,却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描述的现象是小孔成像B.图甲和图乙都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C.图甲所成的“影”一定比图乙所成的“影”大D.小孔成像时,物左右移动时,其像的移动方向与其相反13.如图甲为手机防窥膜结构图,采用了超细百叶窗光学技术,其原理类似百叶窗,结构简图如图乙。两侧之所以看不清屏幕内容,是由于光的 直线传播 (填写光的原理);为了让防窥效果更好(可视范围减小),可以适当地 减小 (选填“增大”或“减小”)超细百叶窗的间距。 14.如图所示是同学们探究“小孔成像性质”的实验过程。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与孔的形状无关 。 (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所成的像的形状由物体的形状决定 。 (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 倒立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实 (选填“实”或“虚”)像,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光的直线传播 。 (4)进一步探究发现:保持像到小孔的距离不变,改变蜡烛到小孔的距离,或者保持蜡烛到小孔的距离不变,改变像到小孔的距离,像相对烛焰可能是放大的,也可能是缩小的,这说明物体通过小孔所成像的大小是 不确定 (选填“确定”或“不确定”)的。 【C层 素养培优】15.(实践应用)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C)【点思路】探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采用控制变量法,孔的大小改变、小孔的形状等其他因素控制不变。16.日食是一种自然现象,有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环食。如图是月球的影区分布,当人随地球运动到 B 区时会看到日全食,运动到 C 区时会看到日环食。 【点思路】在太阳光完全照不到的区域(本影区)可以观察到日全食;在部分太阳光照射到的区域(半影区)可以观察到日偏食;在环形太阳光照射到的区域可以观察到日环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