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综合复习 水的组成、净化及保护 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部分知识属于学业水平考试热点之一。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考查内容有(1)通过实验考查电解水的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结合生活实际或家庭小实验,考查过滤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3)联系生活实际考查水资源的利用和防治。通过复习帮助学生系统了解水的组成,并体验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和方法;进一步认识纯水和自然水、硬水和软水的区别;认识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了解净化水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意义;进一步了解水污染、水枯竭等水危机问题,及水污染的防治、节水方法等应对水危机的措施。为后续的化学学习打下基础。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水的组成,并体验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和方法;进一步认识纯水和自然水、硬水和软水的区别;认识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了解水污染、水枯竭等水危机问题,及水污染的防治、节水方法等应对水危机的措施。(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体验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和方法、净化水的方法及应对水危机的措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复习,了解净化水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意义;了解水危机问题、应对水危机的措施。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化学知识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难点的方法:重点:通过电解水实验认识水的组成,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难点:通过电解水实验认识水的组成。突破重难点的方法:通过比较、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来突破难点。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三、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创景激趣,明确目标(2分钟) 【导入】1.展示图片:水非常重要,我们一日也不能缺水。 2、本节课我们就来复习有关水的组成、净化及保护的知识。 【板书课题】水的组成、净化及保护 【课件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生观察、倾听、思考、 回答 明确学习目标 通过展示生活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强化科学的物质观。(二)知识回顾、构建网络(10分钟) 【过渡】下面我们先回顾测定水的组成的实验【板书】一、测定水的组成的实验 请同学们观看完视频后,完成以下填空: 【观看视频】测定水的组成的实验 1、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现象 (1)两电极表面都产生________,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和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气体的体积之比_____ 。 (2)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________,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________色。 3、实验结论 (1)水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 (2) 一个水分子是由______ 氢原子和_______ 氧原子构成的。 (3)说明在化学反应中,_______可分,而_______不能再分。 4、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1)条件:通电。通的是_________(填“直流电”或“交流电”)。 (2)电解过程中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5、氢气 (1)性质 性质 用途 物理性质 __________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溶于水 填充探空气球化学性质 (可燃性)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____色火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作高能燃料(2)验纯 用小试管收集一试管的氢气,然后靠近酒精灯火焰,若发出_____________,证明纯净;若发出_____________,则证明不纯。若不纯,需要重新收集再检验,直到纯净为止。 【过渡】那净化水的方法有哪些呢? 【板书】二、水的净化 【多媒体展示】1.观察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2、净化的方法 (1)沉降:加入絮凝剂_______,形成胶状物吸附悬浮杂质,使杂质较快沉降。 (2)过滤:用小卵石、石英砂除去______杂质。 (3)吸附:加入吸附剂、________来吸附掉一些有色、有毒、有异味的杂质。 (4)杀菌:加入杀菌剂、_______等物质,把微生物杀死。 3、硬水与软水 (1)概念: ①硬水:含有较多___________________的水。 ②软水:不含或者含有较少___________的水。 (2)区分方法 。 (3)硬水的软化方法。 生活中常用_____法,实验室中一般用____法。 【过渡】那爱护水资源的措施有哪些呢? 【板书】三、爱护水资源 【多媒体展示】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__________,另一方面要 。 【多媒体展示】水体污染及防治的方法 与老师一同再现知识,强化印象并加深理解 回忆、整合知识 尝试完成填空内容, 发现问题或疑惑。 与老师一同再现知识,强化印象并加深理解 尝试完成填空内容, 发现问题或疑惑。 通过让学生回顾知识点,查找知识上的漏洞,构建知识网络。 培养学生的理解及归纳能力 渗透学科思维 在思考与讨论的基础,让学生汇报交流,教师针对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小结、并让学生识记知识点。这样做,一方面是为学生全面构建知识网络,另一方面是为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三)考点剖析、准确定位(12-15分钟) 【过渡】那这部分知识中考会从哪些角度命题? 【多媒体展示】考点一 水的组成 命题角度:通过实验考查电解水的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结合例题及变式题,引导学生加深理解:电解水要记住“负氢正氧,负多正少”,明确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它们的分子个数比,所以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 【多媒体展示】考点二 水的净化 命题角度:结合生活实际或家庭小实验,考查过滤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结合例题及变式题,引导学生加深理解:该考点主要考查混合物的分离、过滤、蒸馏、木炭或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明矾的性质、水的净化等,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操作题和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根据实验、问题情景,来考查学生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水的净化方法,以及相关实验操作的掌握情况,或者分析探究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展示】考点三 爱护水资源 结合例题及变式题,引导学生加深理解:水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节约用水要从我做起;要充分理解节能环保的重要性。 (四)误区防范、加深理解(3分钟) 【多媒体展示】三个误区并逐一分析纠错,得出正确结论。 与老师一同再现知识,强化印象并加深理解 比较、归纳加深理解 与老师一同再现知识,强化印象并加深理解 倾听、理解、记忆 讨论回答 培养学生比较、归纳,处理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理解及归纳能力 渗透学科思维 拓宽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和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 帮助学生熟悉有关知识,并加深记忆和理解,为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五)展示点评,总结升华(5分钟) 通过学习,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启示或发现? 引导学生从知识上、方法上、价值观上总结归纳 思考,回忆学习过程,归纳整理知识 将知识结构化和系统化,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六)总结反刍,当堂检测(8-10分钟) 让学生进行课堂达标练习(见导学案),之后反馈检查。 思考、练习、回答 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板书设计 专题综合复习9 水的组成、净化及保护 一、测定水的组成的实验 二、水的净化 三、爱护水资源教学反思 让学生在回顾知识的基础上,尝试建构知识网络,形成系统,内容比较直观,学生更容易接受。通过考点剖析让学生准确定位,把握考点,再通过误区防范、加深理解,澄清易错点,充分调动他们的大脑,再加以练习巩固,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轻松的记牢,效果很好。不足:容量大了点,所以在讲课的过程中给学生思考交流的时间少了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