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走进物理第一节 有趣有用的物理第二节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第一课时 国际单位制 长度的测量【A层 基础必会】考点一 长度的单位及换算1.(2024·滨州质检)如图是一种神奇的“纳米纸”,水在“纳米纸”表面呈露珠状,纸的厚度约为3×10-8 m,合 nm。 2.(2024·枣庄薛城区期中)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品种,创造了世界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成熟的水稻高度约1.2 m,即 ( )A.1.2×10-2 cm B.1.2×10-3 mmC.1.2×106 μm D.1.2×10-9 mm3.小明裤子吊牌上标注的型号是“180/84A”。在国家标准GB/T335中规定,裤子型号斜线前后的数字分别表示人体高度和人的腰围,斜线后面的字母表示人的体形特征,则该同学的身高为18.0 ,腰围的数据是84 。(两空均填写单位) 考点二 刻度尺的使用4.在“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如图(a)、(b)所示。(1)所用刻度尺的量程是 cm。 (2)从刻度尺的放置而言, 同学的测量方法不正确。 (3)测得木块的长度为 cm。 5.(2024·滨州质检)如图是用不透明的厚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你认为正确的是 ( )6.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 ( )A.量程0~15 cm,分度值0.5 mmB.量程0~30 cm,分度值1 mmC.量程0~3 m,分度值1 mmD.量程0~10 m,分度值1 dm7.某同学测出一木块长29.58 cm,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数据中的准确值是 cm,估计值是 cm。 考点三 长度的估测8.下列物体的长度,最接近1 mm的是 ( )A.乒乓球的直径B.拳头的宽度C.手指甲的厚度D.一张纸的厚度9.(2024·淄博质检)某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mm ( )A.普通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是70B.茶杯的高度是10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10.(2022·青岛质检)作文里经常这样形容梧桐树的高大:“这些梧桐树,棵棵干高冠大。说它高,棵棵高出四层楼顶;说它粗,两个小朋友合抱都搂不住。”请你根据对它的描述,估测一下梧桐树的高度为 ( )A.4 m B.7 mC.10 m D.13 m易错点 记录测量结果时漏写估读数字11.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cm。 【B层 能力提升】12.金秋十月,天高气爽,某中学举办了“运动青春,强国有我”主题运动会。李明协助体育老师测量同学们立定跳远的距离,老师给他提供了器材,他应选 ( )A.卷尺:量程5 m,分度值1 cmB.米尺:量程1 m,分度值1 mmC.卷尺:量程2 m,分度值1 cmD.刻度尺:量程20 cm,分度值1 mm13.(古人智慧)我国古代曾用张开的大拇指与中指间的距离作为长度单位,称为“拃”。如图所示,利用刻度尺测量某同学“一拃”的长度。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B.读数时,视线应从甲方向观察C.“一拃”的长度应读作19 cmD.“一拃”的长度跟物理课本的宽度大致相等14.用三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出的结果分别为:43.2 cm,4.321 dm,0.43 m,则这三把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别为 ( )A.1 mm、1 mm、1 mm B.1 mm、1 cm、1 dmC.1 cm、1 mm、1 dm D.1 cm、1 dm、1 m15.(多选)小聪五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结果分别为18.52 cm、18.52 cm、18.10 cm、18.50 cm、18.51 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五次的测量数据都是正确的B.小聪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C.数据18.50 cm中最后一位“0”无意义,应去掉D.最终的测量结果为18.51 cm16.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如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 )A.1.65 m B.1.75 m C.1.85 m D.1.95 m17.某同学用一把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图中A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这位同学测量中的三个错误之处:(1) ; (2) ; (3) 。 【C层 素养培优】18.小红和小明各自用刻度尺测量同一张课桌桌面的长度,小红测量的结果是122.9 cm,小明测量的结果是1.228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红的读数比小明的准确B.小明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 mmC.两人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相同的D.两人中至少有一个测量结果是错误的19.要求测出粗细均匀的铜丝直径,下列为测量铜丝直径的实验步骤:A.求出铜丝的直径B.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地排绕成一个线圈,共n圈C.测出线圈的总长度s(1)试把上述步骤,按实验的操作顺序排列: 。 (2)细铜丝直径的数学表达式为D= (用s和n表示)。 (3)如图所示,小明同学设计的用来测量细铜丝直径的方法,他把一根细铜丝紧密地排绕在铅笔杆上,一共绕了32匝。请你帮他读出其长度为 cm,铜丝的直径为 cm。 答案【A层 基础必会】考点一 长度的单位及换算1.(2024·滨州质检)如图是一种神奇的“纳米纸”,水在“纳米纸”表面呈露珠状,纸的厚度约为3×10-8 m,合 30 nm。 2.(2024·枣庄薛城区期中)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品种,创造了世界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成熟的水稻高度约1.2 m,即 (C)A.1.2×10-2 cm B.1.2×10-3 mmC.1.2×106 μm D.1.2×10-9 mm3.小明裤子吊牌上标注的型号是“180/84A”。在国家标准GB/T335中规定,裤子型号斜线前后的数字分别表示人体高度和人的腰围,斜线后面的字母表示人的体形特征,则该同学的身高为18.0 dm ,腰围的数据是84 cm 。(两空均填写单位) 考点二 刻度尺的使用4.在“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如图(a)、(b)所示。(1)所用刻度尺的量程是 0~10 cm。 (2)从刻度尺的放置而言, 乙 同学的测量方法不正确。 (3)测得木块的长度为 3.80 cm。 5.(2024·滨州质检)如图是用不透明的厚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你认为正确的是 (B)6.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 (C)A.量程0~15 cm,分度值0.5 mmB.量程0~30 cm,分度值1 mmC.量程0~3 m,分度值1 mmD.量程0~10 m,分度值1 dm7.某同学测出一木块长29.58 cm,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 mm ,数据中的准确值是 29.5 cm,估计值是 0.08 cm。 考点三 长度的估测8.下列物体的长度,最接近1 mm的是 (C)A.乒乓球的直径B.拳头的宽度C.手指甲的厚度D.一张纸的厚度9.(2024·淄博质检)某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mm (C)A.普通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是70B.茶杯的高度是10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10.(2022·青岛质检)作文里经常这样形容梧桐树的高大:“这些梧桐树,棵棵干高冠大。说它高,棵棵高出四层楼顶;说它粗,两个小朋友合抱都搂不住。”请你根据对它的描述,估测一下梧桐树的高度为 (D)A.4 m B.7 mC.10 m D.13 m易错点 记录测量结果时漏写估读数字11.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 mm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3.00 cm。 【B层 能力提升】12.金秋十月,天高气爽,某中学举办了“运动青春,强国有我”主题运动会。李明协助体育老师测量同学们立定跳远的距离,老师给他提供了器材,他应选 (A)A.卷尺:量程5 m,分度值1 cmB.米尺:量程1 m,分度值1 mmC.卷尺:量程2 m,分度值1 cmD.刻度尺:量程20 cm,分度值1 mm13.(古人智慧)我国古代曾用张开的大拇指与中指间的距离作为长度单位,称为“拃”。如图所示,利用刻度尺测量某同学“一拃”的长度。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B.读数时,视线应从甲方向观察C.“一拃”的长度应读作19 cmD.“一拃”的长度跟物理课本的宽度大致相等14.用三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出的结果分别为:43.2 cm,4.321 dm,0.43 m,则这三把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别为 (C)A.1 mm、1 mm、1 mm B.1 mm、1 cm、1 dmC.1 cm、1 mm、1 dm D.1 cm、1 dm、1 m15.(多选)小聪五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结果分别为18.52 cm、18.52 cm、18.10 cm、18.50 cm、18.51 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A.五次的测量数据都是正确的B.小聪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C.数据18.50 cm中最后一位“0”无意义,应去掉D.最终的测量结果为18.51 cm16.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如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B)A.1.65 m B.1.75 m C.1.85 m D.1.95 m17.某同学用一把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图中A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这位同学测量中的三个错误之处:(1) 刻度尺没有沿着被测长度放置 ; (2) 刻度尺的刻度没有紧贴被测物体 ; (3) 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尺面垂直 。 【C层 素养培优】18.小红和小明各自用刻度尺测量同一张课桌桌面的长度,小红测量的结果是122.9 cm,小明测量的结果是1.228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A.小红的读数比小明的准确B.小明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 mmC.两人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相同的D.两人中至少有一个测量结果是错误的19.要求测出粗细均匀的铜丝直径,下列为测量铜丝直径的实验步骤:A.求出铜丝的直径B.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地排绕成一个线圈,共n圈C.测出线圈的总长度s(1)试把上述步骤,按实验的操作顺序排列: BCA 。 (2)细铜丝直径的数学表达式为D= (用s和n表示)。 (3)如图所示,小明同学设计的用来测量细铜丝直径的方法,他把一根细铜丝紧密地排绕在铅笔杆上,一共绕了32匝。请你帮他读出其长度为 5.00 cm,铜丝的直径为 0.16 cm。 【点思路】主要考查累积法测长度的应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