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卷》——第四单元比(含解析)-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巩固卷》——第四单元比(含解析)-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巩固卷》——第四单元比(单元测试)-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一、单选题
1.甲比乙多2倍,乙比丙多,则甲:乙:丙=(  )
A.3:1:2 B.2:1:3 C.3:1:6 D.9:3:2
2.3:7的后项增加21,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前项应(  )。
A.加上21 B.乘3 C.加上12 D.乘4
3.小明走的路程比小军少,小军走的时间比小明少,小明与小军的速度比是(  )。
A.4:5 B.5:3 C.5:4 D.3:5
4.如果2:3的后项变成9,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前项应该(  )。
A.增加 B.扩大到原来的3倍
C.减少 D.不变
5.如果甲数比乙数多,那么乙数与甲数的比是(  )。
A.1∶6 B.6∶7 C.7∶6
6.从甲桶中取出的油倒入乙桶,这时两桶油的质量相等,原来甲、乙两桶中油的质量比是(  )
A.6∶5 B.5∶3 C.4∶5
7.一个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度之和是14分米,它们的比是3:4,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10分米,那么斜边上的高为(  )分米.
A.7 B.8 C.10 D.4.8
8.加工一批零件,前一半时间加工的零件个数和后一半时间加工的零件个数比是3:2,则加工前一半零件所需要的时间是加工后一半零件所需要的时间的(  )
A. B. C. D.无法确定
二、判断题
9.甲数×3=乙数(甲、乙均不为0),则甲数与乙数的比是1:3。(  )
10.把120平均分成3份,就是按1:1:1的比例进行分配(

11.在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中,顶角与一个底角度数的比是2:1。(  )
12.250mL:0.4L的比值是6.25。(  )
13.有甲、乙两数,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4,则乙数是甲数的倍 。(  )
14.从A地到B地,甲要4分钟,乙要5分钟,甲乙的速度比是4:5.(  )
15.某班买来单价为0.5元的练习本若干,如果将这些练习本只分给女生,平均每人得15本,如果只分给男生,则平均每人可得10本,那么平均分给全班同学,每人应付3元。(  )
16.我国的《国旗法》规定:国旗长和宽的比是3:2。如果一面国旗的长是240厘米,那么宽是160厘米。(  )
三、填空题
17.把55:22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它的比值是   。
18.    =   :24=0.75=3÷   =   %=   折.
19.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5:3:2,最小的内角是   °,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20.下面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BD∶CD=4∶5,三角形ADC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21.下图大长方形是由8个大小相同的小长方形拼成的,它的宽与长的比是   。
22.六(1)班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女生人数是总人数的   ;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   。
23.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接头处忽略不计),三条边的长度的比是3:4:2,已知最长的一条边比最短的一条边长8cm,这根铁丝全长    cm。
24.甲、乙两数的比是7:9,当甲数增加63后,要使比值不变,乙数要增加   。
四、计算
25.直接写出得数。
0.4×30= 6.8-1.9= = =
498×19≈ 7吨∶7千克= 5.4÷0.9= =
26.解方程。
(1)x- x=6
(2)x: =
(3) x-1.5=1.8
六、操作题
27.将方格纸划分成三个部分(要划满所有方格)。并用线段围起来分别标上 、使得 A、B、C 的方格数的比是 。
七、解决问题
28.张师傅和他的徒弟小李的工作效率之比是8∶5.在相同的时间内,张师傅加工了40个零件,小李能加工多少个零件?
29.在读书日期间,学校开展以“享受一本书的时间”为主题的读书日活动。六年级三个班共有90位同学参加了此项活动,六(1)班和六(2)班参加的人数比是2∶3,六(3)班参加的有30人,六(2)班参加的有多少人?
30.有一堆糖果,其中奶糖占45%,再放人16块水果糖后,奶糖就只占25%那么,这堆糖果中有奶糖多少块
31.在读书日期间,学校开展以“享受一本书的时间”为主题的读书日活动。六年级三个班共有90位同学参加了此项活动,六(1)班和六(2)班参加的人数比是2:3,六(3)班参加的有30人,六(2)班参加的有多少人
32. 王叔叔从家到单位一共要走 600米。前一半时间王叔叔用速度A 行走,后一半时间用速度 B 走完全程。如果 A : B=3:2,那么前一半路程所用时间与后一半路程所用时间的比是多少?
33.小红爸爸拿到一笔6600元的奖金,他打算按下面的方案使用这笔奖金:其中的 为小红存教育储蓄,剩余的钱按9:2分别用于交学费和购书.交学费用去多少元?
34.配制什锦糖,所用的巧克力、水果糖、奶糖的比是1:3:4。三种糖各有27千克,那么配制这种什锦糖时,当水果糖用完后,奶糖应增加多少千克?巧克力还剩多少千克?
35.一个长方形操场,它的周长是200m,长和宽的比是3:2,这个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解:1×(1+)=
×(1+2)
=×3
=
::1=9:3:2。
故答案为:D。
【分析】把丙看作单位“1”,乙=1×(1+)=,甲=×(1+2)=,然后写出甲、乙、丙的比,并且化简比。
2.【答案】D
【解析】【解答】解:7+21=28,
3:7===,
12-3=9,
所以前项应该增加9或者乘4。
故答案为:D。
【分析】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或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3.【答案】D
【解析】【解答】解:设小军走的路程是s,那么小明走的路程是s;小明走的时间是t,那么小军走的时间是(1-)t。
小明的速度:小军的速度=:=:=3:5。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可以先设小军走的路程是s,小明走的时间是t,由此可以得到小明走的路程和小军走的时间,那么小明的速度:小军的速度==,据此作答即可。
4.【答案】B
【解析】【解答】 如果2:3的后项变成9,3×3=9,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前项应该扩大到原来的3倍。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0除外)相同的数,比值不变,据此解答。
5.【答案】B
6.【答案】B
【解析】【解答】解:1--=,1:=5:3,所以原来甲、乙两桶中油的质量比是5:3。
故答案为:B。
【分析】把甲桶的油看成单位“1”,甲桶中取出的油倒入乙桶,这时两桶油的质量相等,说明甲桶比乙桶多2个的甲桶,所以乙桶的油=甲桶的油--,然后甲桶的油和乙桶的油作比即可。
7.【答案】D
【解析】【解答】一条直角边为:14÷(3+4)×3,
=14÷7×3,
=6(分米),
另一条直角边为:14﹣6=8(分米),
设斜边上的高为x分米,
6×8÷2=10×x÷2,
10x=48,
x=48÷10,
x=4.8,
答:斜边上的高为4.8分米,
【分析】先利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求出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一定的,即两条直角边的乘积的一半等于斜边与斜边的高的乘积的一半,设出未知数列出比例解答即可。
故选:D
8.【答案】A
【解析】【解答】解:3÷=6,2÷=4,(6+4)÷2=5,×5=,(1-)+1=,÷=。
故答案为:A。
【分析】前一半时间加工的零件个数和后一半时间加工的零件个数比是3:2,假设前一半时间加工的零件个数是3,后一半时间加工的零件个数2,把完成这批零件的时间看成1小时,那么前一半的时间每小时做个数=前一半时间加工的零件个数÷,后一半的时间每小时做个数=后一半时间加工的零件个数÷,所以这批零件的总个数=前一半的时间每小时做个数+后一半的时间每小时做个数,所以加工前一半零件所需要的时间=前一半时间做一个零件需要的时间×(这批零件的总个数÷2),加工后一半零件所需要的时间=前一半时间做一个零件需要的时间×(前一半的时间每小时做个数-这批零件的总个数÷2)+1,然后做除法即可。
9.【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甲数×3=乙数,则乙数=3甲数,所以甲数:乙数=1:3。
故答案我:正确。
【分析】式子可以转化为3倍的甲数=乙数,然后写出甲乙的比即可。
10.【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把120平均分成3份,就是按1:1:1的比例进行分配,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平均分成3份,就是按1:1:1的比例进行分配。
11.【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在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中,顶角与一个底角度数的比是2:1。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等腰直角三角形中,顶角是90°,一个底角是45°,所以顶角与一个底角度数的比是2:1。
12.【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 250mL:0.4L=250mL:400mL=250÷400=0.625,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根据1L=1000mL,先将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单位化统一,再用前项÷后项=比值,据此解答并判断。
13.【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4÷3=。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乙数是甲数的倍数=乙数÷甲数。
14.【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1÷4):(1÷5)
= :
=5:4
答:甲、乙的速度比是5:4。
所以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把这段路的长度看作单位“1”,先根据速度=路程÷时间,表示出两人的速度,再求出两人的速度比即可解答.
15.【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男生人数:女生人数=15:10=3:2,3×10÷(2+3)=6本,6×0.5=3元,所以平均分给全班同学,每人应付3元。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将这些练习本只分给女生,平均每人得15本,如果只分给男生,则平均每人可得10本,那么平均分给全班同学,所以男生人数:女生人数=15:10=3:2,那么全班人数是2+3=5,所以平均分给全班同学,每人分的本数=男生人数占的份数×只分男生每人分得的本数÷全班人数的总份数,然后再乘每本练习本的价钱就是每人应付的钱数。
16.【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24032
=802
=160(厘米)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已知国旗的长和宽的比是3:2,也就是说将国旗的长平均分成3份,其中2份与国旗的宽相等,所以先根据除法计算得出其中1份是2403=80(厘米),再乘以2即可得到国旗的宽,据此判断即可。
17.【答案】5:2;2.5
【解析】【解答】解: 55:22=(55÷11)∶(22÷11)=5∶2;
55÷22=2.5。
故答案为:5∶2;2.5。
【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比值不变,据此化简;再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即可求出比值。
18.【答案】12;18;4;75;七五
【解析】【解答】解:=18:24=0.75=3÷4=75%=七五折.
故答案为:12,18,4,75,七五.
【分析】把0.75分成分数并化简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都乘4就是;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3:4,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后项都乘6就是18:24;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4;把0.7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就是75%;根据折扣的意义75%就是七五折.
19.【答案】36;直角
【解析】【解答】每份:180° ÷(5+3+2)
=180° ÷10
=18°;
18×2=36°;
18×3=54°;
18×5=90°;
这个三角形有一个直角,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36;直角。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每份=180°÷总份数,代入数值求出每份的度数,每个角的度数=每份×每个角对应的份数,分别代入数值计算,即可得出最小的内角,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20.【答案】15
21.【答案】2:3
【解析】【解答】解:小长方形的长=宽×3
大长方形的长=小长方形的长×2=小长方形的宽×6
大长方形的宽=小长方形的长+宽=小长方形的宽×4
大长方形的宽:大长方形的长=4:6=2:3
故答案为:2:3。
【分析】大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用小长方形的宽来表示,大长方形的长=小长方形的宽×6,大长方形的宽=小长方形的宽×4,然后化简比等于2:3。
22.【答案】;;
【解析】【解答】解:(1+4)÷4
=5÷4
=
4÷(4+5)
=4÷9
=
(5-4)÷5
=1÷5
=。
故答案为:;;。
【分析】把女生人数看作4份,男生是4+1=5份,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分率=男生人数÷女生人数;
女生人数是总人数的分率=女生人数÷(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的分率=(男生人数-女生人数)÷男生人数。
23.【答案】36
【解析】【解答】解:8÷(4-2)
=8÷2
=4(厘米)
4×(3+4+2)
=4×(7+2)
=4×9
=36(厘米)
故答案为:36。
【分析】这根铁丝的全长=平均每份的长度×总份数;其中,平均每份的长度=8÷ (最长的份数-最短的份数)。
24.【答案】81
【解析】【解答】解:7+63=70,70÷7=10,9×10-9=81,所以乙数要增加81。
故答案为:81。
【分析】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要使比值不变,先观察甲数加上一个数后是原数的几倍,那么乙数也要扩大相同的倍数,所以乙数增加的数就是用扩大后的数减去原来的数。
25.【答案】12;4.9;;
10000;1000;6;0
26.【答案】(1) x-x=6
解:x=6
x÷=6÷
x=8
(2) x:=
解:x÷×=×
x=
(3) x-1.5=1.8
解:x-1.5+1.5=1.8+1.5
x=3.3
x÷=3.3÷
x=13.2
【解析】【分析】解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据此解答。
27.【答案】解:15×6÷(3+4+2)
=90÷9
=10
10×3=30
10×4=40
10×2=20
【解析】【分析】A、B、C分别占的格数=整个图形长边的格数×宽边的格数÷总份数×A、B、C分别占的份数,然后据此分一分。
28.【答案】解:40÷8×5=25(个)
【解析】【分析】张师傅和小李工作效率之比是8∶5。在同等时间内,工作效率越高,生产的零件个数越多。因此他们的工作总量之比也是8∶5
29.【答案】36人
30.【答案】解:方法一:原来奶糖占 ,后来占 ,因此后来的糖果数是奶糖的4倍,也比原来糖果多16粒,从而原来的糖果是16+( 1)=20块.其中奶糖有20× =9块.
方法二:原来奶糖与其他糖(包含水果糖)之比是45%:(1-45%)=9:11,设奶糖有9份,其他糖(包含水果糖)有11份.现在奶糖与其他糖之比是25%:(1-25%)=1:3=9:27,奶糖的份数不变,其他糖的份数增加了27-11=16份,而其他糖也恰好增加了16块,所以,l份即1块.奶糖占9份,就是9块奶糖.
【解析】【解答】解:方法一:16+(4×-1)=20(块),
20×45%=9(块),
答:这堆糖果中有奶糖9块。
方法二:45%:(1-45%)=9:11,
25%:(1-25%)=1:3=9:27,
27-11=16(份),而其他糖也恰好增加了16块,所以,1份即1块.奶糖占9份,就是9块奶糖.
答:这堆糖果中有奶糖9块。
【分析】方法一:后来奶糖占总糖果数的25%,因此后来的糖果数是奶糖的4倍,从而原来的糖果数=再放入水果糖的块数=(4×原来奶糖占总糖果数的几分之几-1),那么奶糖的块数=原来的糖果数×奶糖占百分之几。
方法二:原来奶糖:其他糖(包含水果糖)=原来奶糖占百分之几:(1-原来奶糖占百分之几),经过计算得到9:11,设奶糖有9份,其他糖(包含水果糖)有11份。现在奶糖:其他糖=现在奶糖占百分之几:(1-现在奶糖占百分之几),经过计算得到1:3,将前项变成9,后项就是27,奶糖的份数不变,其他糖的份数增加了27-11=16份,而其他糖也恰好增加了16块,所以,l份即1块.奶糖占9份,就是9块奶糖。
31.【答案】解:(90-30)×
=60×
=36(人)
答:六(2)班参加的有36人。
【解析】【分析】1班与2班的人数比是2:3,所以2班人数是1班与2班人数和的;因此,先用总人数减去3班的人数求出1班与2班的人数和,再用两个班的人数和乘即可求出2班人数。
32.【答案】解:600÷2=300(米)
(米)
=5:7
答:前一半路程所用时间与后一半路程所用时间的比是5:7。
【解析】【分析】全程的一半是300米。王叔叔以速度 A 行走 米,比全程的一半多60米,故以速度B 一定行走了全程的一半少60 米。将速度 A 看成3份,速度 B 看成2 份,分别表示出行走前一半路程与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即可求解。
33.【答案】解:9+2=116600×(1- )× =6600× × =2200× =1800(元)答:交学费1800元。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求出剩下的钱数,用小红爸爸得到的奖金总量×(1-爸爸给小红存教育储蓄的占总量的分率)=剩下的钱数,然后用剩下的钱数×交学费占剩下钱数的分率=交学费的钱数,据此列式解答。
34.【答案】解:27÷3=9(千克/份)
奶糖增加:9×4-27=9(千克)
巧克力剩:27-9×1=18(千克)
答:奶糖应增加9千克,巧克力还剩18千克。
【解析】【分析】用完时水果糖用了27千克,用27千克除以3即可求出每份的重量;用每份的重量乘4即可求出需要奶糖的重量,再减去27即可求出奶糖需要增加的重量;用同样的方法求出巧克力糖还剩的重量即可。
35.【答案】解:长和宽的和:200÷2=100(米)
长:100÷(3+2)×3=100÷5×3=20×3=60(米)
宽:100÷(3+2)×2=100÷5×2=20×2=40(米)
长方形的面积:60×40=2400(平方米)
答: 这个操场的面积是 2400平方米。
【解析】【分析】先根据比的意义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解答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