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江苏省常州市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常州市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江苏省常州市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复数 满足 2 = 1 2 ,其中 为虚数单位,则 对应的点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 70° 40° 70° 40° =( )
A. 32 B.
1
2 C.
1 3
2 D. 2
3.某校义工社团共有 80 人,其中男生 50 人.若按男女比例采取分层抽样的方式,抽取 16 人参加周末的马
拉松比赛志愿者工作,则女生应抽取的人数是( )
A. 3 B. 5 C. 6 D. 10
4.已知 , 表示两条不同的直线, , 表示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若 , // ,则 // B.若 , // ,则 //
C.若 // , ⊥ ,则 ⊥ D.若 // , ⊥ ,则 ⊥
5.若将一个表面积为 36 2的铁球熔铸成一个高为 9 的实心圆锥(熔铸过程中损耗忽略不计),则该圆锥
的底面半径为( )
A. 2 B. 2 3 C. 3 D. 3 2
6.在△ 中,角 , , 的对边分别为 , , , 为△ 的面积.若 2 = ( + ),则 =( )
A. B. 6 4 C.

3 D. 2
7.已知正四棱锥 的底面边长和侧棱长相等,记异面直线 与 所成角为 ,侧棱 与底面
所成角为 ,侧面 与底面 所成的二面角为 ,则( )
A. > > B. > > C. > > D. > >
8.已知平面向量 , , 均为单位向量,若 与 的夹角为 60°,则( ) ( 2 )的最大值为( )
A. 2 + 3 B. 4 C. 2 + 7 D. 5
二、多选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1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9.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观察向上的点数.若连续抛掷两次,则( )
A.事件“两次点数均为偶数”与“至少有一次点数为偶数”为互斥事件
B.事件“两次点数均为偶数”与“至少有一次点数为奇数”互为对立事件
C.事件“两次点数之和大于 6”与“两次点数之和小于 6”互为对立事件
D.事件“第一次点数为偶数”与“第二次点数为奇数”相互独立
10.在△ ,若 > ,则( )
第 1页,共 7页
A. > B. < C. 2 > 2 D. 2 < 2
11.如图,圆台 1 2的上、下底面半径分别为 1 和 2,高为 2 2,点 为下底
面圆周上一点, 为上底面圆周上一点,则( )
A. 14 2 该圆台的体积为 3
B.该圆台的内切球的半径为 2
C. 直线 与直线 1 2所成角的最大值为3
D. 2直线 1与平面 1 2所成角的正切值最大为 2
三、填空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12.若(1 + ) = 4 ,其中 为虚数单位,则复数 的模为______.
13 1 .若 cos( + 3 ) = 4,则 sin(2 + 6 )的值为______.
14.若正方体 1 1
10
1 1的棱长为 1,则以 1为球心, 3 为半径的球面与底面 的交线长为
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77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 13 分)
已知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且 (2,3), ( 2, 1), (4,2).
(1)求点 的坐标;
(2)求平行四边形 的面积.
16.(本小题 15 分)
在地平面上有一竖直的旗杆 ( 在地平面上),为了测得它的高度,在地平面上取一基线 ,测得其长为
20 .在 处测得 点的仰角为 30°,在 处测得 点的仰角为 45°,又测得∠ = 30°.
(1)求旗杆的高度 ;
(2)求点 到平面 的距离.
第 2页,共 7页
17.(本小题 15 分)
某校为了了解高一新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在开学初进行了一次体质测试,共 800 人参加本次测试,得到如
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1)求 的值;
(2)试估计本次测试的平均成绩(用各组区间中点的数值即“组中值”近似地表示每组的成绩);
(3)立定跳远项目每人有 2 次测试机会,若第一跳满分,则不再进行第二跳.假设小明同学每一跳获得满分的
概率均为 0.8,求本次测试中,小明在立定跳远项目最终获得满分的概率.
18.(本小题 17 分)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 中,斜边 = 4,点 , 均在线段 上(不含端点),且∠ = 45°.
(1)若 = 5,求 的长;
(2)求△ 的面积的最小值.
19.(本小题 17 分)
如图 1,在直角梯形 中, // , ⊥ , = = 2 , 是 的中点.现沿 把△ 折起,
使得 ⊥ (如图 2 所示), , 分别为 , 的中点, 是线段 上一点.
(1)求证:平面 ⊥平面 ;
(2)若 是线段 的中点,求 与平面 所成的角;
(3)若 // 平面 ,求 的值.
第 3页,共 7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2 2
13.78
14. 6
15.(1)由题意, = ( 4, 4),
设 的坐标为( , ), = (4 , 2 ),
因为 = ,
所以 4 = 4,且 2 = 4,
解得 = 8, = 6,即 (8,6);
(2)由 = ( 4, 4), = (6,3),
则 = 24 12 = 36,| | = 16 + 16 = 4 2,| | = 36 + 9 = 3 5,

则 cos , = 36 3 10
|
=
| | | 4 2×3 5
= 10 ,
所以 sin , = 1 cos2 , = 1010 ,
则平行四边形 的面积为
1 1 10
2 × | | × | | × sin , × 2 = 2 × 4 2 × 3 5 × 10 × 2 = 12.
16.解:(1)由题意 = 3 , = , = 20 ,∠ = 30°,
由余弦定理,400 = 3 2 + 2 2 3 × 3,解得 = 20 ;2
第 4页,共 7页
(2)过点 作 ⊥ 于点 ,
由题意 ⊥平面 ,又 平面 ,所以 ⊥ ,
又因为 ⊥ , ∩ = , , 平面 ,
所以 ⊥平面 ,
故所求为线段 的长度,
由(1)可知 = 3 = 20 3 ,
1
所以 = 30° = 2 = 10 3 .
17.(1)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则 0.008 × 10 + × 10 + 0.032 × 10 + 0.024 × 10 + 0.016 × 10 = 1,
解得 = 0.020;

(2)设本次测试的平均成绩为 ,
则 0.008 × 10 × 95 + 0.020 × 10 × 85 + 0.032 × 10 × 75 + 0.024 × 10 × 65 + 0.016 × 10 × 55 = 73,
故本次测试的平均成绩为 73;
(3)设小明在立定跳远项目最终获得满分的概率为 ,则 = 0.8 + 0.2 × 0.8 = 0.96,
即小明在立定跳远项目最终获得满分的概率为 0.96.
18.解:(1)在等腰直角三角形 中,斜边 = 4,点 , 均在线段 上(不含端点),
所以∠ = 45°,在△ 中, 2 = 2 + 2 2 × × 45°,
所以 5 = 8 + 2 4 ,
所以 = 3 或 = 1;
(2)过 作 ⊥ 交 于 ,则 = 2,
设∠ = ,∠ = ,则 + = 45°,
1 1
所以2 = ,2 = ,
△ 1的面积为 = 2 ( + ) × 2 = 2( + ),
1 = tan( + ) = + 因为 1 tan tan ,
所以 × = 1 ( + ) ≤ ( + )
2
,所以( + )2 + 4( + ) 4 ≥ 0,
4
所以 + ≥ 2 2 2,当且仅当 = = 2 1 时取等号,
所以面积的最小值为 4 2 4.
19.(1)证明:直角梯形 中, // , ⊥ , = 2 , 是 的中点,
所以 = ,四边形 为矩形,所以 ⊥ ,
第 5页,共 7页
因为 ⊥ , ∩ = ,
所以 ⊥平面 ,
又 为 边的中点,所以 = = = ,
所以△ ,△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 = 90°,
所以∠ = 90°, ⊥ ,
又由 ⊥平面 , 平面 ,得 ⊥ ,
且 ∩ = ,
所以 ⊥平面 ,
而 平面 ,
所以平面 ⊥平面 ;
(2)解:因为 为 的中点, 为 的中点,
所以 // ,
所以 与平面 所成的角与 与平面 所成的角相等,
连接 ,点 为线段 的中点,交 与点 ,
因为四边形 为矩形, = 2 ,点 , 分别为线段 , 的中点,
所以四边形 为正方形,所以 ⊥ ,即 ⊥ ,
由(1) ⊥平面 , 平面 ,
所以 ⊥ ,因为 ∩ = ,
所以 ⊥平面 ,
所以 与平面 所成的角为∠ ,
设 = ,则 = 2 = 2, 2 , = ,
△ ∠ = 在 中, 2, = =
2
2 ,
= 2 + 2 = 1 2 2 62 + = 2 ,
第 6页,共 7页
2

所以 tan∠ = =
2 3
6 = 3

2
又∠ ∈ (0, 2 ),
∠ = 所以 6,

所以 与平面 所成的角为6;
(3)解:延长 ,交 的延长线于点 ,
因为 //平面 ,又 平面 ,平面 ∩平面 = ,
所以 // ,

所以 =


因为 // ,所以 // ,
又 为线段 的中点,
所以 = ,
又 = , 为线段 的中点,
所以 = 4 ,
1
所以 = 4.
第 7页,共 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