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章 第1节 认识地球 第2课时教案课 题 第三章 第1节 认识地球 第2课时 课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认识地球仪上地轴、极点、经纬线及其形状、经纬度及其划分,学会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度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初步形成宇宙空间观念。科学思维:通过对比、分析、归纳得出经线和纬线的区别、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探究实践:通过动手制作地球仪,提升动手实践、作品检验、改进完善等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态度责任:通过地球仪来认识和研究地球,感受地球仪这一模型的实用价值;通过使用卫星定位软件,体会经纬网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能发挥巨大的作用。教学重点 学会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度确定某一点的位置。教学难点 构建地球仪上的经纬网,并利用经纬度来确定位置。教学方式 讲授式、研讨式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地球仪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目的【演示PPT3-4】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要如何用数据描述地球上某一点的位置呢?引出课题:地球太大了,为了便于研究,实现精准定位,人们将地球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成一个实物模型,这样就可以将“地球”尽收眼底。这个模型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地球仪。【演示PPT5-6】提问:既然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那它反映地球的哪些信息?又或者说与地球相比,地球仪有哪些不同之处呢?讲解:地球仪有不同的类型,各种类型的地球仪所反映的信息有所不同,但一般都有两个相对的点将圆球倾斜地固定在一个支架上,并能绕两个固定点所在的轴转动。这根轴表示地轴,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个点叫作“极点”,其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这一极叫作“北极”,用符号“N”表示,另一极叫作“南极”,用符号“S”表示。在地球仪上指向东西方向的圆线圈叫作“纬线”,在地球仪上指向南北方向的半圆线圈叫作“经线”。板书:一、地球仪1、地轴:假象的地球自转轴2、极点:北极点(N)、南极点(S)【演示PPT7】提问并展示图片:船只在茫茫大海上航行,如果遇到事故需要救援该怎样确定遇事船只的确切位置?能否像在电影院里一样,说在几排几号呢?【演示PPT8-12】出示“纬线示意图”,引导学生从纬线的形状、指示方向、长短、纬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数量等方面深入了解纬线的特点。讲解: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圈线叫作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板书:二、经纬网1、纬线: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演示PPT9-12】讲解:为了区分地球仪上的各条纬线,人们给纬线标注了度数,称为纬度。分组探究:0°纬线在哪里?纬线一共有多少条,如何区分每一条纬线?纬度是从0°纬线开始的,其度数变化有什么规律?最大的纬度是多少度?它在什么地方?地球上的中、低、高纬度如何划分?讲解:赤道为0°纬线,向南、向北各划分90°赤道以北是北纬,用字母“N”表示,如北纬90°可写成90°N,赤道以南是南纬,用字母“S”表示,如南纬90°可写成90°S,北纬90°是北极点,南纬90°是南极点。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板书:2、纬度:度数在前,字母在后北纬(N),南纬(S)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演示PPT13-14】出示“经线示意图”,引导学生结合手中的地球仪,从形状、指示方向、经线长短、经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经线的数量、任意两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等方面归纳经线的特点。讲解: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经线与纬线垂直,指示南北方向。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线。板书:3、经线:半圆;南北方向;等长;有无数条【演示PPT15】讲解:以本初子午线(0°经线)为起点,向东、向西各划分180°,0°以东的为东经,用“ E ”表示,如:东经60°可写成60°E,0°以西的为西经,用“ W ”表示,如:西经120°可写成120°W。东经和西经的180°是重合的,通常把它叫作180°经线。板书:4、经度:度数在前,字母在后;东经(E),西经(W)【演示PPT16-17】讲解:经线与纬线垂直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地球表面上任意地点的位置都可以用这一点的经纬度来表示。经纬网分成侧视经纬网、俯视经纬网。板书:5、经纬网: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地理位置。【演示PPT18-21】出示侧视经纬网、俯视经纬网,讲解如何根据纬度度数的变化和经度度数的变化进行判断。讲解:读出该点的纬度度数,并根据北大北纬,南大南纬判断是北纬还是南纬。读出该点的经度度数,并根据东大东经,西大西经判断是东经还是西经。写出经纬度,先写纬度,用逗号隔开,再写经度。板书:6、经纬网判读(1)根据经纬线特点判定方向:经线——南北方向,纬线——东西方向(2)根据经纬度判定方向:①“东经东大,西经西大” ②“南纬南大,北纬北大”③若两地分别位于东经和西经,要用两地东西经度数之和的大小来判别东西方向,具体如下:●<180°,则东经度在东,西经度在西。●>180°,则西经度在东,东经度在西。●=180°,则两地分别位于两条正相对的经线上,两者互为东西。④若两地一个位于北纬一个位于南纬,则北纬度的地点在北边,南纬度的地点在南边。【演示PPT22】活动:每天世界都会发生一些大事件,这些事件都发生在一定的地点。可以利用经纬网,通过经纬度在地球仪上确定这些地点的位置。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查找城市,填入下表。学生回答。【演示PPT23-25】展示图片: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只有赤道是一个大圆,能平分地球,其他纬线都为小圆,不能平分地球。展示图片提问:你认为谁的观点更合理?说一说你的理由。展示图片:东西半球是按照20°W与160°E所组成的经线圈划分的。板书7、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东西半球分界线【演示PPT26-29】实践活动:制作地球仪【演示PPT30-31】随堂练习通过练习,加强对此章节的知识点强化。【演示PPT32】课堂小结【演示PPT33】布置作业 思考、讨论、回答观察讨论听讲、记录思考、讨论、回答听讲、记录听讲、思考、回答、记录听讲、思考、记录听讲、思考、记录听讲、思考、记录听讲、思考、记录思考、回答 从实用价值的角度自然引出“地球仪”,为后续建构地球仪这一实物模型做好铺垫。通过构想地球仪所要反映的信息,让学生参与地球仪模型的建构过程,从而认识地球仪的地轴。南北极经线和纬线。通过类比生活中标定位置的方法和体验平面图到球面图的转变,逐步建构经纬网,并利用经纬度来确定位置,让学生运用二维方式展现三维空间的物体。实现从平面思维到空间思维的转变。通过对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模拟切割理由阐述、观察指认,不仅加深了理解,而且感悟科学探究需要搜集处理信息和反思评价。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制作简单的地球仪,既能增进理解,又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板书设计 第1节 认识地球(2)一、地球仪1、地轴:假象的地球自转轴2、极点:北极点(N)、南极点(S)二、经纬网1、纬线: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2、纬度:度数在前,字母在后北纬(N),南纬(S)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3、经线:半圆;南北方向;等长;有无数条4、经度:度数在前,字母在后;东经(E),西经(W)5、经纬网: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地理位置。6、经纬网判读(1)根据经纬线特点判定方向:经线——南北方向,纬线——东西方向(2)根据经纬度判定方向:①“东经东大,西经西大” ②“南纬南大,北纬北大”③若两地分别位于东经和西经,要用两地东西经度数之和的大小来判别东西方向,具体如下:●<180°,则东经度在东,西经度在西。●>180°,则西经度在东,东经度在西。●=180°,则两地分别位于两条正相对的经线上,两者互为东西。④若两地一个位于北纬一个位于南纬,则北纬度的地点在北边,南纬度的地点在南边。7、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东西半球分界线:(共34张PPT)第三章 广袤浩瀚的宇宙第2课时3.1 认识地球学习目标1.科学观念:通过认识地球仪上地轴、极点、经纬线及其形状、经纬度及其划分,学会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度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初步形成宇宙空间观念。2.科学思维:通过对比、分析、归纳得出经线和纬线的区别、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3.探究实践:通过动手制作地球仪,提升动手实践、作品检验、改进完善等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4.态度责任:通过地球仪来认识和研究地球,感受地球仪这一模型的实用价值;通过使用卫星定位软件,体会经纬网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能发挥巨大的作用。重点重点新课引入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要如何用数据描述地球上某一点的位置呢?知识讲解地球仪由于我们生活的地球太大了,为了便于看到它的全貌,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知识讲解地球仪与地球相比,地球仪有哪些不同之处呢?知识讲解地球仪BCDFA地轴北极(N)南极(S)经线纬线E赤道知识讲解经纬网船只在茫茫大海上航行,如果遇到事故需要救援该怎样确定遇事船只的确切位置 能否像在电影院里一样,说在几排几号呢?说一说知识讲解经纬网赤道: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纬线: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纬线是一个圆,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形状纬线圈的大小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至南北极缩小为点长度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指示方向纬线相互平行位置关系纬线赤道1.纬线知识讲解经纬网2.纬度0°20°N20°S40°N40°S60°S60°N80°N80°S90°N90°S纬线的角度(纬度)知识讲解经纬网2.纬度0°20°N20°S40°N40°S60°S60°N80°N80°S90°N90°S0°纬线在哪里?纬线一共有多少条,如何区分每一条纬线?纬度是从0°纬线开始的,其度数变化有什么规律?最大的纬度是多少度?它在什么地方?地球上的中、低、高纬度如何划分?分组探究,回答下列问题知识讲解经纬网2.纬度越向北度数越大越向南度数越大赤道0°10°20°30°90°(北纬N)10°20°30°90°(南纬S)赤道为0°纬线,向南、向北各划分90°赤道以北是北纬,用字母“N”表示,如北纬90°可写成90°N赤道以南是南纬,用字母“S”表示,如南纬90°可写成90°S北纬90°是北极点南纬90°是南极点0°20°N20°S40°N40°S60°S60°N80°N80°S90°N90°S度数在前字母在后知识讲解经纬网2.纬度0°30°60°90°低、中、高纬度的分界线30°S60°N30°N60°S低纬地区中纬地区中纬地区高纬地区高纬地区低中高纬度的划分知识讲解经纬网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叫经线,也叫子午线。所有经线都是半圆形状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长度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指示方向所有经线相交于南北极点位置关系经线NS3.经线知识讲解经纬网3.经线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线。知识讲解经纬网展开变形0°东西180°180°30°E60°E90°E120°E150°E30°W60°W90°W120°W150°W本初子午线越往西度数越大越往东度数越大以本初子午线(0°经线)为起点,向东、向西各划分180°0°以东的为东经,用“ E ”表示,如:东经60°可写成60°E0°以西的为西经,用“ W ”表示,如:西经120°可写成120°W东经和西经的180°是重合的,通常把它叫做180°经线。度数在前字母在后4.经度知识讲解经纬网5.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地理位置。知识讲解经纬网5.经纬网北极南极北极0°30°E60°E90°E90°W60°W30°W120°E150°E180°150°W120°W北极北极侧视经纬网俯视经纬网0°30°E30°W0°20°N20°S40°N60°N60°S40°S知识讲解经纬网判读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北减小为南纬35°37°向北增大,所以为北纬向右(东)增大为东经向左(西)增大为西经118°120°向右增大,所以为东经根据纬度度数的变化判断根据经度度数的变化判断1.侧视图的判读知识讲解经纬网判读2.俯视图的判读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判断出南北半球北半球的纬线则为北纬南半球的纬线为南纬箭头为顺时针,故该图为南极地区俯视图为南半球俯视图中,纬线是同心圆知识讲解经纬网判读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判断东西经俯视图中,经线是一系列的放射线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增大的为东经减小的为西经30°60°90°120°EEWW西东西东2.俯视图的判读知识讲解经纬网判读读出该点的纬度度数,并根据北大北纬,南大南纬判断是北纬还是南纬。纬度向北递增为北纬纬度向南递增为南纬60o30o0o30o60o90o0o20o20o40o60o60o40oAB经度向东递增的为东经(E)经度向西递增的为西经(W)读出该点的经度度数,并根据东大东经,西大西经判断是东经还是西经。写出经纬度,先写纬度,用逗号隔开,再写经度。(20°N,30°W)(40°S,60°E)3.读出某点的坐标知识讲解经纬网判读学会利用经纬网定位纬度 经度 城市40°N 116°E 北京51°N 0° 伦敦60°N 25°E 赫尔辛基0° 79°W 基多30°N 120°E 杭州23°S 43°W 里约热内卢每天世界都会发生一些大事件,这些事件都发生在一定的地点。可以利用经纬网,通过经纬度在地球仪上确定这些地点的位置。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查找城市,填入下表。知识讲解南、北半球0°北半球南半球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只有赤道是一个大圆,能平分地球,其它纬线都为小圆,不能平分地球。知识讲解东、西半球说一说你认为谁的观点更合理?说一说你的理由。知识讲解东、西半球东西半球是按照20°W与160°E所组成的经线圈划分的。探究实践小组活动制作简单的地球仪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常用的工具。制作简易地球仪,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仪上重要的点和线。确定两极和赤道。可以用乒乓球的黏合线作为赤道,在离黏合线等距顶端处各钻一个小孔,确定南、北极点。制作步骤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北极南极探究实践小组活动制作简单的地球仪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常用的工具。制作简易地球仪,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仪上重要的点和线。画经线和纬线。在乒乓球上等距离画出纬线,将赤道平均分成若干份,画出分隔点,过每个分隔点画一条经线。制作步骤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北极南极探究实践小组活动制作简单的地球仪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常用的工具。制作简易地球仪,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仪上重要的点和线。做地轴。把一根粗铁丝折一下,使铁丝倾斜并与水平面成66.5°,作为地轴。把另一段铁丝做成圆环,作为地球仪的底座,稳定地放置在桌面上。制作步骤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北极南极66.5°探究实践小组活动制作简单的地球仪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常用的工具。制作简易地球仪,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仪上重要的点和线。组合固定;最后在自己制作的小型地球仪上画出七大洲的轮廓。制作步骤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北极南极66.5°课堂练习下列经线中,能与20°W所在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的是( )A.160°E B.70°E C.160°W D.70°WA本题考查的是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地球仪上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的经线圈都将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能与20°W所在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的是160°E,故A正确。课堂练习有关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本初子午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经线和纬线都是圆C.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D.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C本题考查重要经纬线,东西半球的划分。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故A错误。经线是半圆,纬线是圆圈,故B错误。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故C正确。除相同纬度的纬线外,所有的纬线都不相等,故D错误。故答案为C。认识地球(2)板书设计课堂小结地球仪经纬网地轴:假象的地自转轴极点:地轴与地表的交点经线纬线连接南、北两级的半圆弧线所有与赤道平行的线圈经度纬度利用经纬度确定位置作业布置010203作业布置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预习“阅读地图”的相关内容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1 认识地球 第2课时教案.doc 3.1 认识地球 第2课时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