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人教版物理(新教材)九年级全册第1节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核心素养目标1.物理观念2.科学思维通过讨论体会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3.科学探究通过分析具体的能量转化实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使学生认识到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认识自然界中常见的能量形式,知道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转移和转化;知道能量守恒定律。教学重点01①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的内容及理解。②运用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分析、解释实际问题。教学难点02①对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普遍性的理解。②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抽象出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规律,并能灵活运用该规律解决问题。教学重点难点课堂引入 火能驱散寒冷和黑暗,带来温暖和光明。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量,而蒸汽机的发明则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动力。 我们知道通过做功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内能。生活中的风能、太阳能、电能、水能、化学能等,也可以相互转化吗 多种多样的能量形式水能地热能光能核能电能风能探究新知想想做做完成下面一组小实验观察实验中的现象,讨论发生了哪些能量转化。1.来回迅速摩擦双手。 观察到的现象 :手会感觉到热 实验原理:来回迅速摩擦双手时,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导致手部温度升高 。 能量转化过程: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探究新知2.用黑塑料袋盛些水,插入温度计后系好袋口,放在阳光下。 观察到的现象 : 实验原理: 能量转化过程:过一会儿,可以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增加,即袋内水温升高。太阳光使塑料袋内水温升高,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光能转化为内能探究新知3.将太阳能电池连在小电扇上,并使太阳能电池对着阳光。 观察到的现象 : 实验原理: 能量转化过程:过一会儿,小电扇会转动起来。①太阳能电池板受到阳光照射时,光子激发半导体材料中的电子,产生电流,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被有效地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小电扇工作。②通过电动机将产生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小电扇转动。你还能指出一些事实,说明不同能量之间的转化吗?探究新知土豆电池化学能电能转化手机充电电能化学能转化电烤盘电能内能转化内能电能转化电能与内能相互转化电能与化学能相互转化探究新知水母发光化学能光能转化幼苗发芽太阳能热水器内能光能转化光能内能转化光能与内能相互转化炙热的铁花发光光能化学能转化光能与化学能相互转化探究新知如图所示是鄂尔多斯市的“风光互补”照明灯,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光电池板,腰“挎”照明灯,脚“踩”蓄电池,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光电池板将电能转化为光能B.小风扇利用风力发电,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照明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内能D.蓄电池夜晚放电,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解:A、光电池板将电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B、小风扇利用风力发电,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C、照明灯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内能,故C正确;D、蓄电池夜晚放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故选:C。C【学习任务一】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探究新知为了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我国采用了“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煤南运”的战略,从物理学的角度其实质就是输送______。从2007年开始国家就采取“关停小火电”措施节能减排,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这样做能控制______ 效应的加剧。解:我国采用了“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煤南运”的战略,从物理学的角度其实质就是输送能量,从2007年开始国家就采取“关停小火电”措施节能减排,火力发电站的关停,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能控制温室效应的加剧。故答案为:能量;温室。能量【变式训练】温室探究新知能量的转化 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都有着密切联系。科学家们经过长期探索,发现能量转化是非常普遍的,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各种形式能队的转化同种形式的能量之间是怎样的情况呢?探究新知能量的转移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也可以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其他部分。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转移到低温部分,这些属于能量的转移。暖手宝暖手一侧最外边的球碰撞紧密排列的四个球,另一侧最外边的球被弹出,属于机械能的转移。牛顿摆探究新知想想议议 摆动的秋千,在停止用力后会越摆越低;掉在地上的弹性小球会跳起,但越跳越低。讨论秋于和小球在运动中的能量转化。小球在地面弹跳的频闪照片荡秋千1.为什么它们到达的高度会逐渐降低? 秋千和小球在运动过程中会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这些阻力会使机械能逐渐转化为内能,导致它们的动能和势能减少,而使得秋千摆动的高度和小球弹跳的高度逐渐降低。秋千和小球在运动中高度逐渐降低的原因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探究新知2.是否丢失了能量?你认为减少的机械能到哪里去了 ?①秋千越荡越低,小球弹起的高度比原来低,说明在这个过程中机械能是减少的,机械能不守恒;②秋千和小球在运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探究新知1.定义:能量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最保持不变。 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2.能量守恒定律理解: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大到天体,小到原子核,无论是物理学的问题还是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的问题,所有能量转化的过程,都服从能量守恒定律。探究新知 在行驶的燃油汽车中,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燃气的内能,再通过发动机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这个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一部分转化为机械能,一部分转化为发动机和周围环境的内能,能量的总量不变。从日常生活到科学研究、工程技术,这一定律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问题克服摩擦消耗的能量W1废气排出带走的能量W2机械传热损失一部分能量W3驱动有用机械能W有用燃料的化学能W化学=W有用+W1+W2+ W3探究新知设想制造一种不需要动力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的机器,人们把这种机器叫作永动机。永动机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任何一部机器,只能使能批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而不能无中生有地制造能量。因此,根本不可能造出永动机。探究新知想想议议 如图是一种设想中的永动机,它通过高处的水流冲击叶片,使叶片转动来对外做功,同时带动抽水机将水从低处抽到高处,从而循环工作。你能不能从能量守恒的角度说明它为什么不能一直工作下去? 由于水轮机各部件间存在摩擦,在转动时会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W内能,一部分能量W抽水用来抽水做功。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 W总=W内能+W抽水,最后抽水的能量小于原来水的总能量,结果会是流下的水不能全部抽回。能量守恒定律知:无法制成永动机。探究新知如图为中国03式远火弹道导弹发射时的情景。导弹引爆后会产生极大的破坏力,引爆时炸药的______能被释放出来,转化为内能、光能等,这一过程中能量的总量_____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解:导弹引爆后会产生极大的破坏力,引爆时化学能被释放出来,转化为内能、光能等。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这一过程能量的总量不变。故答案为:化学;不变。【学习任务二】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化学不变科学世界 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热是什么? 17世纪以后,根据摩擦生热的现象,许多物理学家认为热是一种特殊的运动形式。 而热质说将热看成一种没有质量或不可称量的流质——热质 ,认为热质存在于一切物体之中,物体的冷热程度,取决于其中所含热质的多少。 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伦福德发现钻孔钻下的金属屑具有极高的温度,甚至可以使水沸腾。他认为,用热质说解释摩擦生热现象,钻下的全属屑的比热容要改变很大才行。于是他设计并做了一系列实验,发现钻下的金属屑的比热容在摩擦时并没有降低。根据实验结果,伦福德断言热质说不足为信,应当把热看成一种运动形式。热质说的统治地位开始动摇了。探究新知对热的本质的认识过程发展空间 1799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做了更加严格的实验,有力地打击了热质说。此后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做了大量实验,定量地研究了热和功的关系,证明做了多少机械功,就有多少机械能转化成与热相关的能量。焦耳的工作表明热不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同时为能量守恒定律奠定了基础。 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彻底否定了热质说,同时为分子动理论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人们认识到:宏观的热现象是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表现。 热量不表示物质所含“热质”的多少,而表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 透过表面现象追求背后的本质,这是科学家寻根究底、追求真理精神的体现。课堂小结能量的转化与守恒能量的转化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都有着密切联系。科学家们经过长期探索,发现能量转化是非常普遍的,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能量守恒定律定义:能量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最保持不变。 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理解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课堂练习1.(2024秋 市北区校级期中)关于能量的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光能转化为内能B.酒精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C.水沸腾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D.电动机带动水泵把水送到高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点评:本题考查了对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理解,在做这类题时,我们要注意分析哪种能量增加了,哪种能量减少了,因为总是减少的这种能量转化为增加的那种能量。能量转化的过程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在平常的学习中要注意总结归纳。解:A.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错误;B.酒精燃烧时将自身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B正确;C.水沸腾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水蒸气对壶盖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错误;D.电动机带动水泵把水送到高处,消耗了电能,水的机械能增大,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故选:B。B课堂练习2.(2023秋 扶沟县校级月考)如图所示,这是一种设想中的永动机,它通过高处的水冲击叶片,叶片转动对外做功,同时带动抽水器将水从低处抽到高处,从而循环工作。下列关于该永动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水下落的过程中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水流冲击叶片时,可将水具有的能量全部转化为叶片的动能C.该永动机可以在现实中推广D.这一设想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点评:解答本题需要清楚,机械能和电能之间的转化并不是100%的转化,在转化的过程中总是会有部分能量的损失。解:设想中的永动机不能一直工作下去,因为抽水器在工作过程中,有部分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即机械能会逐渐减少,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最后会停止工作;永动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该永动机不可以在现实中推广,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D课堂练习3.(2024秋 郏县期末)有关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B.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能量转化过程C.“摩擦生热”是创造了热,它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D.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宇宙中的能量总和不变点评: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在转移和转化的过程中能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解:A、能量守恒定律适用于自然界中任何形式能的相互转化,故错误;B、能量守恒定律既适用能量转化过程,又适用于能量的转移过程,故错误;C、“摩擦生热”是将机械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所以它也是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故错误;D、据能量守恒定律,宇宙中的能量总和不变,故正确;故选:D。D课堂练习4.(2024秋 恩施市期末)美国哈佛大学的学生设计制作了一种发电足球,球在被踢的过程中内部装置能够发电并将产生的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用来点亮LED等该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形式是( )A.电能→动能→光能→电能→化学能B.电能→动能→化学能→电能→光能C.动能→电能→光能→电能→化学能D.动能→电能→化学能→电能→光能点评:解答本题时要注意:蓄电池充电的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蓄电池放电的过程,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解:球在被踢的过程中,其内部的小发电机工作,将动能转化为电能;然后再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蓄电池中;对外供电时,蓄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再通过LED灯发光,将电能转化为光能;故其整个过程的能量转化形式是:动能→电能→化学能→电能→光能,故D正确。故选:D。D布置作业1.基础性作业:完成课件中的课堂练习。2.拓展性作业:你知道家用轿车、拖拉机、电动单车等车辆的效率吗?试着了解一下。轿车拖拉机电动单车速度速度相对较快,且行驶路线比较灵活其速度较慢,行驶路线也比较固定速度较慢,约为20公里/小时左右油耗轿车的油耗相对较高,需要燃油来提供动力使用柴油来提供动力,相对来说油耗较少不需要燃料,充电电费也很低,因此其油耗成本非常低。环保性能轿车的尾气排放较多,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排放尾气也比较多,对环境影响较大不需要燃油,相对来说对环境污染比较小。轿车、拖拉机和电动单车各有优劣。如果需要快速出行或者长途旅行,选择轿车可能更为合适;如果需要进行农业生产,选择拖拉机则更为适宜;如果作为城市环保出行工具,则电动单车是较好的选择。谢谢聆听谢谢聆听/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物理学科第1节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教学设计)年级 九年级 学科 物理 教师课题 第1节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教学 目标 物理观念 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多种形式;能列举各种能量之间的转化及同种能量之间的转移;理解能量守恒定律,有用能量守恒定律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体会能量守恒定律的普适性。科学思维 能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解释常见的自然现象。科学探究 经历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探究过程。科学态度 与责任 通过问题的设置,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归纳能力,培养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教材 分析 本节以能量为线索,通过图表的形式介绍自然界中各种形式的能量和能量的转移和转化,通过“想想议议”的提问和讨论,让学生对能量的转化有一个感性认识,最后突出能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的重要性。本节介绍的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自然科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从更深层次反映了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本质。学习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以及进一步学习其他科学技术都是十分重要的。 本节内容由“能量的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两部分组成。让学生理解能量守恒定律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学情分析 1. 知识储备分析:在九年级阶段,学生已经对能量的基本概念和形式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熟悉动能、势能等机械能的概念,刚学过内能。在此基础上,学生已经初步感知到能量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换,以及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等。因此,学生对能量的转化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感知,这为学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学习兴趣与态度分析:九年级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对未知领域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作为物理学科的重要概念,不仅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而且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因此,学生对于学习这一章节往往具有较高的兴趣和动力。同时,通过学习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自然界中的能量流动和转换,提升对物理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3. 学习难点分析:尽管学生对能量的转化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理解能量守恒定律以及应用该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能量守恒定律是一个抽象的规律,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同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和解决,也是对学生能力的一个挑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内涵,并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练习来帮助学生掌握应用该定律的方法。 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难点,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首先,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验来引导学生感知和理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其次,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推导,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最后,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际应用来巩固学生的知识,并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能量守恒定律。教学难点 理解能量守恒定律。教学 器材 塑料袋(黑色)、水、温度计、太阳能电池太阳帽、火柴、铁丝、酒精灯、钢球、单摆、细线、乒乓球等. 多媒体ppt,包含视频:《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永动机》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发现可以通过做功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内能。生活中的风能、太阳能、电能、水能、化学能等,也可以相互转化吗 思考问题,进入情景。学习新课 一、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1. 自然界存在着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 【提问】在八年级学过能量的概念,想一想,你知道的能量有哪些? 【总结】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常见的一些能量有: (1)机械能:机械能包括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2)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作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3)太阳能: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是指太阳的热辐射能,主要表现就是常说的太阳光线。在现代一般用作发电或者为热水器提供能源。 (4)化学能:化学能是一种很隐蔽的能量,它不能直接用来做功,只有在发生化学变化的时候才可以释放出来,变成内能或者其他形式的能量。 (5)电能:电能是指使用电以各种形式做功的能力。 (4)核能:核能也叫原子能。原子核结构发生变化放出的能量。通常指重核(如钚、铀等)裂变和轻核(氘、氚等)聚变时所发出的巨大能量。 2. 能量的转化 (1)想想做做 【学生做下面的实验】完成下面一组小实验,根据器材准备情况,可以选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观察实验发生的现象,讨论发生了哪些能量转化。 ①来回迅速摩擦双手。 ②黑塑料袋内盛水,插入温度计后系好袋口,放在阳光下。 ③将太阳电池连在小电扇上,并使它对着阳光。 ④将钢笔杆在头发或毛衣上摩擦后靠近细碎的纸片。 【分析总结】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如下归纳。 ①来回迅速摩擦双手。会发现双手发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②黑塑料袋内盛水,插入温度计后系好袋口,放在阳光下。会发现温度计的示数升高,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③将太阳电池连在小电扇上,并使它对着阳光。小电扇会转动,太阳能转化电能,电能又转化为机械能。 ④将钢笔杆在头发或毛衣上摩擦后靠近细碎的纸片。吸管会发热,并同时吸引细碎的纸片,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又转化为内能。 (2)能量的转化 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都是互相联系的。科学家们经过长期探索,发现能量转化是非常普遍的,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3)能量转化的实例 【提出问题】请你列举不同形式的能量相互转化的实例。 【分析总结】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如下归纳补充。 ①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钻木取火”;蒸汽机火车。 ②电能与机械能的相互转化:水电站发电;电车。 ③电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电水壶;地热发电。 ④电能与光能的相互转化:白炽灯;太阳能电池板。 ⑤内能与光能的相互转化:白炽灯(把电能转化成内能,再把内能转化成光能);太阳能热水器。 3. 能量的转移 【提问】你能列举出能量转移的事例吗? 【总结】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也可以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其他部分。例如,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转移到低温部分,这些都属于能量的转移。涨潮时海水涌入水坝冲击水轮机转动,属于机械能的转移。 内能的转移 机械能的转移 4. 正确理解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1)能量的转化:能的形式发生了改变,一种形式的能量增加了,肯定有其他形式的能量减少了。如:弯折铁丝时,铁丝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机械能转化成了内能。 (2)能量的转移:能量的形式并没有变化。如:用锅烧水时内能从高温的火转移到低温的水和锅上。再如:流水推动水轮机转动,水的机械能转移到了水轮机上。 【播放视频】——《能量及其转化》 【例题1】关于图中四个事例的能量转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A.甲图中原始人类“钻木取火”,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乙图中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把水能转化为电能 C.丙图中行驶的高速电动列车,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丁图中楼顶的太阳能热水器,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例题2】下列实例中没有发生能量转化的是( B ) A. 太阳能电池发电 B. 泥石流冲垮房屋 C. 电风扇通电吹风 D. 雷击引发森林火灾 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能量,可以相互补充。 分组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现象,交流讨论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再列举出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相互转化的实例。 列举出能量转移的实例。 做例题1并回答,进一步理解不同形式的能量间的转化。 做例题2并回答,进一步理解能量的转化。学习新课 二、能量守恒定律 1. 能量守恒定律 (1)探究能量的守恒 【活动一】荡秋千时,若停止用力,秋千会越来越低。为什么高度会逐渐降低?是否丢失了能量?减少的机械能到哪去了? 【分析】在秋千的运动过程中,秋千和空气间有阻力,绳索间存在摩擦力,秋千要克服这些阻力做功,一部分机械能逐渐转化为内能,机械能总量逐渐减少,最终机械能为零,全部转化为内能。 【活动二】学生实验:抛出弹性小球,观察小球与地面碰撞时的运动情况。会发现掉在地上的弹性小球越跳越低。为什么高度会逐渐降低?是否丢失了能量?减少的机械能到哪去了? 小球在地面弹跳的频闪照片 【分析】在小球的运动过程中,由于和空气间有阻力,小球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一部分机械能逐渐转化为内能,机械能总量逐渐减少,最终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根据上述活动归纳】 (2)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3)能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性: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大到天体,小到原子核,无论是物理学的问题还是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的问题,所有能量转化的过程,都服从能量守恒定律。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在分析自然现象时,如果发现某种形式的能量减少,一定能找到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增加;反之,当某种形式的能量增大时,也一定可以找到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减少。 (4)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问题:从日常生活到科学研究、工程技术,这一规律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行驶的汽车中,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燃气的内能,再通过热机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这个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一部分转化为机械能,一部分转化成了热机和周围环境的内能。燃料的化学能W总=W有用+W1+W2+ W3 汽车中的能量转化情况 一种设想中的永动机 2. 永动机 (1)永动机:有人曾设想制造一种不消耗任何能量和燃料,却源源不断对外做功的机器,人们把这种机器叫永动机。这种机器有可能制成吗? (2)分析永动机失败的原因 如图所示,高处的水具有一定的机械能W总,在水向下流动时,对水轮机做功,水轮机转动,把低处的水抽到高处。 由于水轮机转动的各部件间存在摩擦,会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W内能,只有一部分能量W抽水用来抽水做功。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W总=W内能+W抽水,最后抽水的能量小于原来高处的水的总能量,使流下的水不能全部抽回。 由能量守恒定律知:无法制成永动机,因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播放视频】——《永动机的发展历史》 【例题3】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以下情形可能发生的是( D ) A.孤岛上被人们遗忘的一只机械表,默默地走了几十年 B.电水壶里的水沸腾了,给该电水壶断电,水的沸腾却永远不会停止 C.出膛的子弹射穿木板,以更快的速度继续前进 D.两个斜面相对接,小球从左斜面滚下后,继续冲上右斜面 【例题4】关于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B.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能量转化的过程 C.摩擦生热是创造了热,并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D.按照能量守恒定律,宇宙中能量的总量永远不会增减 3. 《科学世界》——对热的本质的认识过程 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热是什么 【学生阅读课本第23页,回答下列3个问题】 热质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焦耳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热量的本质是什么? 【归纳总结】 (1)热是一种特殊的运动形式:17世纪以后,根据摩擦生热的现象,不少物理学家都认为热是一种特殊的运动形式,但是这种看法由于缺乏精确的实验证据,还不能形成科学的理论。 (2)热质说:热质说将热看成一种没有质量或不可称量的流质——热质,认为热质不生不灭,存在于一切物体之中,物体的冷热程度,取决于其中所含热质的多少。到了18世纪,热质说由于能够解释某些实验结果,因而在当时获得了承认。热质说对摩擦生热的解释是,摩擦并没有改变热质的总量,但物质在摩擦时比热容降低了,因此摩擦可以使物体的温度升高。 (3)焦耳的观点:1799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做了更加严格的实验,有力地打击了热质说。此后,科学家进一步研究了热和功的关系,特别是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做了大量实验,定量地研究了热和功的关系,证明做了多少机械功,就有多少机械能转化成与热相关的能量。焦耳的工作表明热不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同时为能量守恒定律奠定了基础。 (4)热量的本质: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彻底否定了热质说,同时为分子动理论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人们认识到:宏观的热现象原来是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表现,物体内部的能量就是前面讲过的内能。热量不表示物质所含“热质”的多少,而表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 进行讨论交流,知道机械能总量逐渐减少,最终为零,是全部转化为内能。 进行实验:抛出弹性小球,观察小球与地面碰撞时的运动情况。回答老师所提问题。 知道能量守恒定律及其语言描述。 知道能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性、重要性。 了解永动机,知道无法制成永动机的原因。 做例题3,并进行交流回答,理解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过程。 做例题4,进一步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阅读课本第23页,回答3个问题。课 堂 练 习 课 堂 练 习 1. 下列能量转化或转移的情景中,属于能量转移的是( ) A.燃料燃烧时放热 B.脚放在热水中取暖 C.来回搓手取暖 D.给手机充电时,手机发烫 【答案】B. 【解析】A.燃料燃烧时发热,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属于能量的转化; B.脚放在热水中取暖,通过热传递改变了内能,属于能量的转移; C.来回搓手取暖,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属于能量的转化; D.给手机充电,手机发烫,将电能转化为电池的化学能和内能,是能量的转化。 所以选B。 2.能量是与物体运动有关的物理量,不同的运动形态对应着不同的能量形式。下列四种能量形式中与其它三种能量形式不同的是( ) A.运动场上奔跑的运动员具有的能量 B.剧烈运动的空气形成的龙卷风具有的能量 C.快速行驶的汽车具有的能量 D.核电站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的能量 【答案】D。 【解析】运动场上奔跑的运动员具有动能;剧烈运动的空气形成的龙卷风具有动能;快速行驶的汽车具有动能;核电站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电能,ABC三个选项中具有的能量形式与D选项中具有的能量形式不同,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3. 如图所示是一种新型照明灯,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太阳能电池板,“腰挎”照明灯,“脚踩”蓄电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蓄电池白天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照明灯晚上工作时将电能主要转化为光能 C.小风扇利用风力发电时,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A. 【解析】AD.蓄电池白天充电,光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错误,符合题意,D正确,不符合题意; B.照明灯工作时,将电能主要转化为光能,故B正确; C.利用风力发电时,“小风扇”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C正确. 所以选A。 4. 如图所示,是设想中的“永动机”,它通过高处的水从A口流出时,水流冲击叶片转动,叶片的转动带动B处的砂轮转动,打磨刀片,同时带动C处的抽水器工作,将低处的水抽到高处从D口流出,从而循环工作。该“永动机”工作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流冲击叶片转动,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砂轮打磨刀片时,刀片和砂轮的温度都升高,说明“永动机”工作时制造了能量 C.相同时间内,A、D两口流出水的质量相等 D.这款“永动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答案】D. 【解析】A.水流冲击叶片转动,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砂轮的机械能,A错误; B.砂轮打磨刀片时,刀片和砂轮的温度都升高,这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不是“永动机”工作时制造了能量,故B错误; C.水在冲击叶片的过程中,一部分水流失掉了,所以相同时间内,A、D两口流出水的质量不相等,故C错误; D.设想中的永动机不能一直工作下去,因为抽水器在工作过程中,有部分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即机械能会逐渐减少,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最后会停止工作;永动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故D正确。 所以选D。 5. 如下图所示是不同形式的能量的相互转化图,圆圈内B的能量形式是 ,请举一个序号⑩的实例 。 【答案】 电能 见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加热器不存在发电的功能,但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因此圆圈内A的能量形式是内能,B是电能。 序号⑩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生活中的实例,如摩擦生热;刹车时,车轮胎与地面的摩擦等。 6. 如图是小球在地面弹跳过程的频闪图片,其中A处和B处等高。此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球从左向右运动 B.小球的机械能不断增大 C.说明能量是不守恒的 D.小球在A处时的机械能小于在B处时的机械能 【答案】D 【详解】在小球的运动中,与空气摩擦做功或与地面撞击做功,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成了内能;小球的机械能逐渐减小,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小球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减小,小球质量不变,运动过程中弹起的高度越来越小,说明重力势能越来越小;小球速度越来越慢,说明动能越来越小;小球从右向左运动,小球在A处时的机械能小于在B处时的机械能,机械能减少的原因是克服与空气摩擦做功,与地面撞击做功,能量的总量是不变的,守恒的。故选D。板 书 设 计 第1节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1. 自然界存在着多种形式的能量:机械能、内能、电能、光能等。 2. 能量的转化:能量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 3. 能量的转移:能量的形式不变,能量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其他部分。 4.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5. 永动机的失败:是因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课 堂 小 结 第1节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作 业教学反思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教学设计).docx 第1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教学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