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计划课题 第二节 形形色色的植物 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目标类型/目标行为 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5.2地球上存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类型的生物 7~9年级:⑥观察和描述常见生物的生活环境,感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科学观念:通过调查不同环境中常见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生活环境,了解常见植物的名称,描述常见植物形态结构及其生活环境,初步形成生物与环境相适应及生物多样性的科学观念。科学思维:通过调查校园植物,培养比较与分类的科学思维。探究实践:通过调查活动,选择适当的工具观察各类生物,学会调查生物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学习调查的一般过程,学会做调查记录。态度责任:通过认养植物、拓印植物标本等拓展活动,认同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以及保护当地动植物资源的积极意义。以上目标依据《学科课程标准》第 页 第 行学情分析调查是最重要的实践活动之一。小学阶段就安排了较多的调查活动,如:调查全班同学的肺活量、调查动物和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调查不同生态系统的现状等。这些调查活动只是一些粗浅的尝试。学生仍然缺乏必要的知识、方法和能力,需要教师在课前、课中及课后做好指导活动,明确调查目的、对象、工具、路线、要求、步骤等调查活动的要素。教师与学牛共同设计调查活动方案,利用简洁、形象的记录单,借助信息技术手段,采用多样形式记录调查结果。你分析一下哪些学生的原有知识不能支撑这堂课的学习?课程内容分析 课表解读/教材分析/支持性材料本节课意在指导学生走进大自然,对校园及周边环境中的植物做一个科学全面的调查,为后续学习各类植物,建构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概念,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教学中应侧重科学调查技能和方法的训练。学生通过学习调查的一般方法、制订可行的调查方案、实施具体的调查行动、汇报和总结调查成果,认识周边常见的植物,并简单描述其外部主要特征,初步感知生物与环境相适应及生物的多样性、复杂性。在此基础上,学生认识到对生物进行分类的必要性,并尝试对常见的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为了更好地了解植物,需要对不同环境中的各种植物做全面的调查,尤其是平时不关注的低等或微小的植物。不但要记录各种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更应该关注它们具体的生活环境及与人类的关系。教学过程学习任务①调查的方法学习活动在课前,教师指导学生,以4~6 教学活动 为了更好地组织学生开展调查,人为一个调查小组,推荐一人为组长,其 教师应预先对校园植物进行周密的考察,余人员分别为记录员、汇报员,设计好调 对调查区域内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查表(参照教材50页表2.2-1),对校园不 生活环境和用途等有清楚的了解。同区域(树林、花坛、草地、水池等)的植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并爱护花草树木,不要物进行调查记录。 随意采摘。过程诊断①调查植物有哪些步骤 ②调查植物的哪些方面 ③调查中用到了哪些工具 ④怎样才能及时记录调查结果 ⑤调查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学校任务②调查的实施学习活动科学调查要明确调查目的和 教学活动为了丰富校园文化,学校决定组织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 同学们评选“校树、校花、校草”。校园中如实记录调查结果,对调查的结果要进 究竟有多少种植物呢 行整理和分析。 哪种植物是你心目中的“校树、校花、校草” 请同学们通过调查,呈现你的推荐理由。过程诊断创设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代入感。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课前调查的过程,在交流中总结出调查植物的基本方法、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教学过程学习任务③探究实践:学习活动成果汇报:各小组汇报调查成 教学活动针对调查的过程和结果,师生互果。调查的范围、路线、对象、工具、 动点评,评选出“校树、校花、校草”,记录,用照片、视频、实物展示的形 并阐述该植物当选“校树、校花、校草”式,重点介绍一些植物最明显的形态 的理由。提炼出在调查过程中的新发结构特征和生活环境。 现和遇到的困难,师生共同探讨解决的方法。过程诊断展示校园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植物的照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其形态结构及生活环境,结合调查表尝试对常见的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如:按照形态分为木本、草本、藤本。学校任务④调查的应用学习活动 认养植物 教学活动 拓印植物查阅资料,完善校园植物的相关信息 课后让学生采集植物样本,利用拓印为各种植物制作挂牌(或编写植物志) 材料拓印出别出心裁的作品,在校园并认养一种校园植物,保护校园植物 内进行展览。资源。过程诊断在认养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生物的能力,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的意识。拓印是一项传统工艺,既能帮助学生观察植物的细微结构,又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达标检测画一张校园示意图,将调查到的植物标注在图上,并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这些植物的生活习性,谈谈你所在学校绿化的不足之处和改进建议。如何培养学生科学调查的能力 拓印植物标本的方法和步骤有哪些 课堂小结反思改进 本节课作业如果在上这节课,我会这样设计: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