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图形的相似(巩固复习.培优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数学九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7.1图形的相似(巩固复习.培优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数学九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巩固复习.培优卷 图形的相似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大自然巧夺天工,一片小树叶也蕴含着“黄金分割”,如图,P为AB的黄金分割点(AP>PB),如果AP的长度为10cm,那么AB的长度是(  )
A. B. C. D.
2.下列各组线段中是成比例线段的是(  )
A.1cm,2cm,3cm,4cm B.1cm,2cm,2cm,4cm
C.3cm,5cm,9cm,13cm D.1cm,2cm,2cm,3cm
3.若点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B=8cm,AC>BC,则AC等于(  )
A.cm B.2(1)cm C.4(1)cm D.6(1)cm
4.下列各组图形中,不相似的是(  )
A. B.
C. D.
5.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正方形都相似
B.所有的菱形都相似
C.所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D.所有的正五边形都相似
二.填空题(共5小题)
6.如图,四边形ABCD∽四边形A′B′C′D′,则∠D′的度数为    .
7.若,则   .
8.已知线段b是线段a,c的比例中项,a=4cm,b=6cm,那么c=   cm.
9.已知(b﹣d≠0),则   .
10.生活中到处可见黄金分割的美.如图,在设计人体雕像时,使雕像的腰部以下a与全身b的高度比值接近0.618,可以增加视觉美感.若图中b为4米,则a约为    米.(结果精确到一位小数)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1.如果,且3a﹣2b+c=12,求a﹣b+c的值.
12.在设计人体雕像时,使雕像的上部(腰以上)与下部(腰以下)的高度比,等于下部与全部(全身)的高度比,可以增加视觉美感.按此比例,如果雕像的高为2m,那么它的下部应设计为多高?
13.已知2,且b+d+f≠0.
(1)求的值;
(2)若b﹣2d+3f=5,求a﹣2c+3e的值.
14.已知:线段a,b,c,且.
(1)求的值;
(2)如果线段a,b,c,满足a+b+c=36,求a,b,c的值.
15.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在2500年前曾经大胆断言,一条线段(AB)的某一短线段(比如AC)与另一长线段(比如BC)之比,如果正好等于另一长线段(比如BC)同整个线段(AB)的比(即BC2=AC AB),那么这样的比例会给人一种美感,后来我们将分割这条线段(AB)的点C称为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
在主持节目时,主持人站在舞台的黄金分割点处最自然得体,那么在长为20米的舞台AB上,主持人从A点到B点走多少米,他的站台最得体?(取1.4,1.7,2.2)
巩固复习.培优卷 图形的相似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大自然巧夺天工,一片小树叶也蕴含着“黄金分割”,如图,P为AB的黄金分割点(AP>PB),如果AP的长度为10cm,那么AB的长度是(  )
A. B. C. D.
【考点】黄金分割.
【专题】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运算能力.
【答案】A
【分析】由黄金分割知:,由此可求得AB的长.
【解答】解:∵P为AB的黄金分割点,
∴,
即.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黄金分割的应用,正确记忆相关知识点是解题关键.
2.下列各组线段中是成比例线段的是(  )
A.1cm,2cm,3cm,4cm B.1cm,2cm,2cm,4cm
C.3cm,5cm,9cm,13cm D.1cm,2cm,2cm,3cm
【考点】比例线段.
【答案】B
【分析】分别计算各组数中最大与最小数的积和另外两数的积,然后根据比例线段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4≠2×3,
∴选项A不成比例;
∵1×4=2×2,
∴选项B成比例;
∵3×13≠5×9,
∴选项C不成比例;
∵3×1≠2×2,
∴选项D不成比例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线段:判定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只要把四条线段按大小顺序排列好,判断前两条线段之比与后两条线段之比是否相等即可,求线段之比时,要先统一线段的长度单位,最后的结果与所选取的单位无关系.
3.若点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B=8cm,AC>BC,则AC等于(  )
A.cm B.2(1)cm C.4(1)cm D.6(1)cm
【考点】黄金分割.
【专题】计算题.
【答案】C
【分析】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使其中较长的线段为全线段与较短线段的比例中项,这样的线段分割叫做黄金分割,他们的比值()叫做黄金比.
【解答】解:根据黄金分割点的概念得:ACAB=4(1)cm.
故选:C.
【点评】考查了黄金分割点的概念,熟悉黄金比的值.
4.下列各组图形中,不相似的是(  )
A. B.
C. D.
【考点】相似图形.
【答案】C
【分析】根据相似图形的定义,结合图形,以选项一一分析,排除错误答案.
【解答】解:A、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符合相似定义,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符合相似定义,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C、形状不同,不符合相似定义,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D、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符合相似定义,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相似形的识别,关键要联系图形,根据相似图形的定义得出.
5.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正方形都相似
B.所有的菱形都相似
C.所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D.所有的正五边形都相似
【考点】相似图形.
【专题】图形的相似;推理能力.
【答案】B
【分析】相似形就是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即对应边的比相等,对应角相等的两个图形,依据定义即可进行判断.
【解答】解:A.所有的正方形都相似,正确,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所有的菱形不一定相似,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C.所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正确,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所有的正五边形都相似,正确,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相似多边形的识别.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判定两个图形相似的依据:对应边的比相等,对应角相等,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二.填空题(共5小题)
6.如图,四边形ABCD∽四边形A′B′C′D′,则∠D′的度数为  48° .
【考点】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专题】图形的相似;运算能力.
【答案】48°.
【分析】利用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以及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解.
【解答】解:∵四边形ABCD∽四边形A′B′C′D′,
∴∠B=∠B′=90°,∠A=∠A′=102°,
∴∠D′=360′﹣102°﹣90°﹣120°=48°.
故答案为:48°.
【点评】本题考查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四边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7.若,则  .
【考点】比例的性质.
【专题】常规题型.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直接利用比例的性质得出ab,进而代入求出答案.
【解答】解:∵,
∴ab,
则.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比例的性质,正确用一个未知数代替另一个未知数是解题关键.
8.已知线段b是线段a,c的比例中项,a=4cm,b=6cm,那么c= 9 cm.
【考点】比例线段.
【专题】图形的相似;推理能力.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比例中项的定义得到b2=ac,然后把a、b的值代入计算即可.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b2=ac,
即62=4c,
解得c=9.
故答案为:9.
【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线段:正确理解比例中项的定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9.已知(b﹣d≠0),则  .
【考点】比例线段;比例的性质.
【专题】计算题;运算能力.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比例的性质得ab,cd,再代入所求的式子计算即可.
【解答】解:∵,
∴ab,cd,
∴.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熟练掌握比例的性质是关键.
10.生活中到处可见黄金分割的美.如图,在设计人体雕像时,使雕像的腰部以下a与全身b的高度比值接近0.618,可以增加视觉美感.若图中b为4米,则a约为  2.5 米.(结果精确到一位小数)
【考点】黄金分割;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专题】图形的相似;推理能力.
【答案】2.5.
【分析】由题意得0.618,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雕像的腰部以下a与全身b的高度比值接近黄金比,
∴0.618,
∴a=0.618b=0.618×4≈2.5(米),
故答案为:2.5.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黄金分割的概念,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使其中较长的线段为全线段与较短线段的比例中项,这样的线段分割叫做黄金分割,其中AC=0.618AB.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1.如果,且3a﹣2b+c=12,求a﹣b+c的值.
【考点】比例的性质.
【专题】实数;运算能力.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令k,从而表示出a,b,c.再代入3a﹣2b+c=12,即可求出k的值,于是可以解决问题.
【解答】解:令k,
∴a=3k,b=4k,c=5k,
∵3a﹣2b+c=12,
∴9k﹣8k+5k=12,
∴k=2,
∴a=3k=6,b=4k=8,c=5k=10,
∴a﹣b+c=6﹣8+10=8.
【点评】本题考查比例的有关知识,设k,是解题的关键.
12.在设计人体雕像时,使雕像的上部(腰以上)与下部(腰以下)的高度比,等于下部与全部(全身)的高度比,可以增加视觉美感.按此比例,如果雕像的高为2m,那么它的下部应设计为多高?
【考点】黄金分割.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设雕像的下部高为x m,则上部长为(2﹣x)m,然后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解答】解:设雕像的下部高为x m,则题意得:

整理得:x2+2x﹣4=0,
解得x11,x21(舍去),
经检验x1是原方程的解,
答:雕像的下部高为1 m.
【点评】本题考查了黄金分割,解题的关键在于读懂题目信息并列出比例式,难度不大.
13.已知2,且b+d+f≠0.
(1)求的值;
(2)若b﹣2d+3f=5,求a﹣2c+3e的值.
【考点】比例的性质.
【专题】分式;运算能力.
【答案】(1)的值为2;
(2)a﹣2c+3e的值为10.
【分析】(1)利用等比性质,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2)利用等比性质,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解答】解:(1)∵2,且b+d+f≠0,
∴2,
∴的值为2;
(2)∵2,
∴2,
∴2,
∵b﹣2d+3f=5,
∴a﹣2c+3e=2×5=10,
∴a﹣2c+3e的值为10.
【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熟练掌握等比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4.已知:线段a,b,c,且.
(1)求的值;
(2)如果线段a,b,c,满足a+b+c=36,求a,b,c的值.
【考点】比例线段.
【专题】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运算能力.
【答案】(1);
(2)a=9,b=12,c=15.
【分析】(1)根据比例的性质得出,即可得出的值;
(2)首先设,则a=3k,b=4k,c=5k,利用a+b+c=36求出k的值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1)∵,
∴,
∴;
(2)设,
则a=3k,b=4k,c=5k,
∵a+b+c=36,
∴3k+4k+5k=36,
∴k=3,
∴a=9,b=12,c=15.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比例的性质,根据已知得出a=3k,b=4k,c=5k进而得出k的值是解题关键.
15.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在2500年前曾经大胆断言,一条线段(AB)的某一短线段(比如AC)与另一长线段(比如BC)之比,如果正好等于另一长线段(比如BC)同整个线段(AB)的比(即BC2=AC AB),那么这样的比例会给人一种美感,后来我们将分割这条线段(AB)的点C称为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
在主持节目时,主持人站在舞台的黄金分割点处最自然得体,那么在长为20米的舞台AB上,主持人从A点到B点走多少米,他的站台最得体?(取1.4,1.7,2.2)
【考点】黄金分割.
【专题】图形的相似;运算能力.
【答案】8米或12米.
【分析】首先设主持人从A点到B点走x米的C点时最为得体,则AC=x米,BC=AB﹣AC=(20﹣x)米,依题意得点C为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此时有以下两种情况:①当BC2=AC AB时,则(20﹣x)2=20x,由此解出x即可;②当AC2=BC AB时,则x2=20(20﹣x),由此解出x即可.综上所述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设主持人从A点到B点走x米的C点时,最为得体.
则AC=x米,BC=AB﹣AC=(20﹣x)米,
依题意得:点C为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
∴有以下两种情况:
①当BC2=AC AB时,
∴(20﹣x)2=20x,
整理得:x2﹣60x+400=0,
解得x1=30﹣10,x2=30+10(不合题意,舍去),
当2.2时,x=30﹣1030﹣10×2.2=8,
∴此时主持人从A点到B点走8米,最为得体.
②当AC2=BC AB时,
∴x2=20(20﹣x),
整理得:x2+20x﹣400=0,
解得x1=1010,x2=10+10(不合题意,舍去),
当2.2时,x=10+1010×2.2﹣10=12,
∴此时主持人从A点到B点走12米,最为得体.
综上所述,主持人从A点到B点走8m或12m时他的站台最得体,
答:主持人从A点到B点走8米或12米时他的站台最得体.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黄金分割的实际应用,理解题意,熟练掌握黄金分割的定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分类讨论是解决问题的难点,也是易错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