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声音的三特性 习题一、选择题1. (2023·无锡中考)如图是我国最早的乐器之一“埙”,吹奏时能发出宫、商、角、徵、羽五音,相当于现在的do、re、mi、sol、la。五音是指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C.音色 D.速度2.(2023·金昌中考)公共场所标示的“请勿大声喧哗”的温馨提示,是指控制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C.音色 D.频率3.在新型电信诈骗中,犯罪分子常利用AI技术模仿亲朋好友的相貌和声音实施诈骗,大家要多加谨慎,谨防诈骗。用AI技术合成的声音主要是模仿了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C.音色 D.音量4.如图向暖水瓶中灌开水时,有经验的人通过听声音就知道水是否快满了。人们是依据声音的哪一个特征发生变化来这样判断的 ( )A.音调B.响度C.音色D.以上三个特征5.正在发声的甲、乙两音叉的振动频率分别是256 Hz、516 Hz,两个音叉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音叉发出的声音响度一定小B.甲音叉比乙音叉音调高C.乙音叉振动的一定更快D.甲发声时的振幅一定小6.(2023·沈阳中考)小明同学用相同的玻璃瓶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作水瓶琴,如图所示,并用小木棒敲击瓶口,为同学们演奏美妙乐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敲击水瓶琴发出的乐曲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敲击时最左侧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C.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瓶子口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D.同学们听到的乐曲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7.如图1,将装有适量水的酒杯放在桌上,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使其发声,示波器显示声音波形如图2所示,倒出部分水后,用湿润的手指在同一位置用相同的力摩擦杯口使其发声,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此时声音的波形可能是选项图中的( )8.(多选)(2024·烟台质检)很多文学作品都蕴含着一定的物理道理,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用心体会,下面文学名句与物理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中依据音色辨别出是“笛声”C.“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中狗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中“逾静、更幽”是指响度小9.乐器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打击乐器、弦乐器和管乐器,如图所示。关于乐器发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用力击腰鼓时,鼓皮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B.弹奏古筝时,长而粗的弦振动的频率较低,可通过绷紧弦的方法降低音调C.合奏同一首乐曲时,三种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相同D.合奏同一首乐曲时,三种乐器发出声音的波形不同10.如图所示为某段声音的波形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响度的角度看,A区域大于B区域B.从音调的角度看,A区域高于B区域C.从音色的角度看,A区域同于B区域D.从空气中的声速看,A区域等于B区域二、填空题11.(2023·连云港中考)AI智能音箱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它让用户以语音对话的交互方式实现多项功能的操作。当对AI智能音箱发出调大声音的指令时,音箱就自动改变声音的 ,音箱内部扬声器振动的幅度 。 12. (2023·安徽中考)图为我国晋代顾恺之所绘《斫(zhuó)琴图》的局部,展示了古代乐师调整琴弦长度的情景。调整琴弦的长度,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3.小华在班级联欢会上轻声哼唱《爱我中华》,“轻声”的“轻”是指声音的 小,在前排的同学能听到,在后排的同学听不到他的声音,原因是听到声音的大小除与振幅有关外还与 有关。 14.一台好的音响设备,不仅要起到“扩音”的作用,而且应有较高的“保真度”,从声学上讲,“扩音”是使声音的 变大,较高的“保真度”是要求能较好地保持原声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5.初春时节,柳树发芽,你可以折根柳条,拧松后抽出木芯,用刀片修齐整,就制成了“柳笛”,如图所示,“柳笛”发出的声音是由 的振动产生的;用不同的力吹“柳笛”,改变了发出声音的 ;粗细或长短不同的“柳笛”发出声音的 不同。三、实验探究题16.小明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有关“声音的特性”实验。(1)拨动钢尺,看到了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钢尺另一端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小明的实验操作存在的问题是 。 (2)规范实验操作后,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手指用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力拨动钢尺,观察钢尺振动的 ,听钢尺发出的声音的变化。 (3)当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长到一定程度时,小明听不到钢尺发出的声音,原因是 。 17.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关系:a=c=d(1)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 (选填符号a、b、c或d)。 (2)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 。 (3)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 (4)两位同学还可以选择琴弦 (选填符号a、b、c或d),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 声音的三特性 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2023·无锡中考)如图是我国最早的乐器之一“埙”,吹奏时能发出宫、商、角、徵、羽五音,相当于现在的do、re、mi、sol、la。五音是指声音的(B)A.响度 B.音调C.音色 D.速度2.(2023·金昌中考)公共场所标示的“请勿大声喧哗”的温馨提示,是指控制声音的(B)A.音调 B.响度C.音色 D.频率3.在新型电信诈骗中,犯罪分子常利用AI技术模仿亲朋好友的相貌和声音实施诈骗,大家要多加谨慎,谨防诈骗。用AI技术合成的声音主要是模仿了声音的(C)A.响度 B.音调C.音色 D.音量4.如图向暖水瓶中灌开水时,有经验的人通过听声音就知道水是否快满了。人们是依据声音的哪一个特征发生变化来这样判断的 (A)A.音调B.响度C.音色D.以上三个特征5.正在发声的甲、乙两音叉的振动频率分别是256 Hz、516 Hz,两个音叉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甲音叉发出的声音响度一定小B.甲音叉比乙音叉音调高C.乙音叉振动的一定更快D.甲发声时的振幅一定小6.(2023·沈阳中考)小明同学用相同的玻璃瓶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作水瓶琴,如图所示,并用小木棒敲击瓶口,为同学们演奏美妙乐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敲击水瓶琴发出的乐曲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敲击时最左侧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C.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瓶子口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D.同学们听到的乐曲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7.如图1,将装有适量水的酒杯放在桌上,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使其发声,示波器显示声音波形如图2所示,倒出部分水后,用湿润的手指在同一位置用相同的力摩擦杯口使其发声,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此时声音的波形可能是选项图中的(B)8.(多选)(2024·烟台质检)很多文学作品都蕴含着一定的物理道理,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用心体会,下面文学名句与物理解释对应正确的是(B、C、D)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中依据音色辨别出是“笛声”C.“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中狗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中“逾静、更幽”是指响度小9.乐器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打击乐器、弦乐器和管乐器,如图所示。关于乐器发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A.用力击腰鼓时,鼓皮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B.弹奏古筝时,长而粗的弦振动的频率较低,可通过绷紧弦的方法降低音调C.合奏同一首乐曲时,三种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相同D.合奏同一首乐曲时,三种乐器发出声音的波形不同10.如图所示为某段声音的波形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D)A.从响度的角度看,A区域大于B区域B.从音调的角度看,A区域高于B区域C.从音色的角度看,A区域同于B区域D.从空气中的声速看,A区域等于B区域二、填空题11.(2023·连云港中考)AI智能音箱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它让用户以语音对话的交互方式实现多项功能的操作。当对AI智能音箱发出调大声音的指令时,音箱就自动改变声音的 响度 ,音箱内部扬声器振动的幅度 变大 。 12. (2023·安徽中考)图为我国晋代顾恺之所绘《斫(zhuó)琴图》的局部,展示了古代乐师调整琴弦长度的情景。调整琴弦的长度,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 音调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3.小华在班级联欢会上轻声哼唱《爱我中华》,“轻声”的“轻”是指声音的 响度 小,在前排的同学能听到,在后排的同学听不到他的声音,原因是听到声音的大小除与振幅有关外还与 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有关。 14.一台好的音响设备,不仅要起到“扩音”的作用,而且应有较高的“保真度”,从声学上讲,“扩音”是使声音的 响度 变大,较高的“保真度”是要求能较好地保持原声的 音色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5.初春时节,柳树发芽,你可以折根柳条,拧松后抽出木芯,用刀片修齐整,就制成了“柳笛”,如图所示,“柳笛”发出的声音是由 空气柱 的振动产生的;用不同的力吹“柳笛”,改变了发出声音的 响度 ;粗细或长短不同的“柳笛”发出声音的 音调 不同。三、实验探究题16.小明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有关“声音的特性”实验。(1)拨动钢尺,看到了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钢尺另一端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小明的实验操作存在的问题是 没有使钢尺紧贴桌面 。 (2)规范实验操作后,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手指用 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力拨动钢尺,观察钢尺振动的 频率 ,听钢尺发出的声音的变化。 (3)当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长到一定程度时,小明听不到钢尺发出的声音,原因是 钢尺振动的频率低于20 Hz 。 17.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关系:a=c=d(1)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 a、d (选填符号a、b、c或d)。 (2)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 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 。 (3)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没有控制材料相同 。 (4)两位同学还可以选择琴弦 a、c (选填符号a、b、c或d),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