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重难强化练一 运动图象的解读类型一 s-t图象【方法引领】根据s-t图象特点判断运动情况(1)图线与t轴平行时,表示物体静止。(2)图线为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将对应坐标代入v=可求解物体运动的速度;(3)不同物体的运动图线相交,交点表示两个物体在同一位置,即相遇。(4)图线与横轴交点表示晚出发;图线与纵轴交点表示出发位置在原点前(计时时已有路程)。1.如图所示是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1)物体在2~6 s处于 状态,物体在6~8 s处于 状态(均选填“静止”“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 (2)物体在前2 s运动的路程是 m,平均速度是 m/s。 (3)物体在前12 s运动的路程是 m,平均速度是 m/s。 (4)物体在前8 s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前12 s的平均速度。 2.(2023·日照中考)姐姐和弟弟在同一所学校上学。某一天吃过早餐后,姐弟俩约定从小区门口出发去学校大门口会合。作出他们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分别如图中的两条实线所示,弟弟的图线为直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弟弟比姐姐早5 min离开家B.弟弟和姐姐的平均速度相同C.弟弟和姐姐行走时的速度相等,均为100 m/minD.姐姐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3.(多选)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 mB.0~40 s时间内,乙的平均速度为5 m/sC.甲的运动速度为10 m/sD.t=30 s时,甲、乙相遇4.(2023·泰安岱岳区期中)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①整个过程中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②两物体在0~10 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③甲物体比乙物体提前到达距原点30 m处④在20 s末甲、乙两物体相距20 m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②③④正确C.只有②③正确 D.只有②④正确5.(多选)甲、乙两个物体同向运动时,路程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甲为直线,乙为曲线,在t=12 s时两线相交。则由图象可知 ( )A.乙的速度总是大于甲B.两物体在t=12 s时相遇C.甲物体做直线运动,乙物体做曲线运动D.甲物体做匀速运动,乙物体做变速运动类型二 v-t图象【方法引领】根据v-t图象特点判断运动情况(1)图线与t轴平行,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纵坐标对应量即为物体运动的速度。(2)图线是一条向上倾斜的直线,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做加速运动。(3)图线是一条向下倾斜的直线,表示速度随时间增加而减小,做减速运动。(4)不同物体的图线相交,交点表示两个物体速度相同。6.小明用水平力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如图甲所示),物体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1)物体在0~1 s处于 状态;在1~2 s处于 状态;在5~6 s处于 状态。(均选填“静止”“匀速运动”“加速运动”或“减速运动”) (2)物体在第3 s的速度是 m/s; (3)物体在4~6 s内通过的路程是 m。 (4)物体在2~6 s内的平均速度是 m/s。 7.(2024·淄博质检)周日做完作业,小明和小芳同学在风景如画的柳叶湖畔骑自行车,如图所示是他们在某段路面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0~10 s两人所通过的路程相等B.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0~20 s内是运动的C.第10 s末,两人的速度相等D.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8.车在公路上以10 m/s的速度匀速直线前进,驾驶员发现前方路口信号灯转为红灯,经0.5 s的反应时间后,开始踩刹车,汽车车速v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0.5 s的反应时间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0.5 s的反应时间内,车子前进了10 mC.从开始刹车后1 s,车速为5 m/sD.汽车刹车的时间为1.5 s9.如图所示,图甲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2 s内经过的路程。从v-t图象可看出速度图线和时间横轴所夹的“面积”可以表示该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我们能利用这一点很方便地计算出路程。小明同学在笔直的跑道上跑步,他在跑步过程中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从出发到60 s内他通过的路程是 m,在0~80 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m/s。 类型三 综合图象10.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的运动情况,根据图象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A.A的速度是2 m/sB.A比B运动得快C.0.5 s时B的速度为2 m/sD.0~0.5 s,B通过的路程为2 m11.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甲车的速度是 m/s;以甲车为参照物,丙车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若乙和丙运动的路程之比是3∶5,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12.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1)甲车的速度是 m/s; (2)若以乙车为参照物,丙车向 (选填“东”或“西”)做直线运动; (3)经过5 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 车,它距后面的车的距离是 m。 答案类型一 s-t图象【方法引领】根据s-t图象特点判断运动情况(1)图线与t轴平行时,表示物体静止。(2)图线为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将对应坐标代入v=可求解物体运动的速度;(3)不同物体的运动图线相交,交点表示两个物体在同一位置,即相遇。(4)图线与横轴交点表示晚出发;图线与纵轴交点表示出发位置在原点前(计时时已有路程)。1.如图所示是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1)物体在2~6 s处于 静止 状态,物体在6~8 s处于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均选填“静止”“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 (2)物体在前2 s运动的路程是 10 m,平均速度是 5 m/s。 (3)物体在前12 s运动的路程是 40 m,平均速度是 3.3 m/s。 (4)物体在前8 s的平均速度 大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前12 s的平均速度。 2.(2023·日照中考)姐姐和弟弟在同一所学校上学。某一天吃过早餐后,姐弟俩约定从小区门口出发去学校大门口会合。作出他们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分别如图中的两条实线所示,弟弟的图线为直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C)A.弟弟比姐姐早5 min离开家B.弟弟和姐姐的平均速度相同C.弟弟和姐姐行走时的速度相等,均为100 m/minD.姐姐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3.(多选)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 mB.0~40 s时间内,乙的平均速度为5 m/sC.甲的运动速度为10 m/sD.t=30 s时,甲、乙相遇4.(2023·泰安岱岳区期中)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B)①整个过程中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②两物体在0~10 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③甲物体比乙物体提前到达距原点30 m处④在20 s末甲、乙两物体相距20 m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②③④正确C.只有②③正确 D.只有②④正确5.(多选)甲、乙两个物体同向运动时,路程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甲为直线,乙为曲线,在t=12 s时两线相交。则由图象可知 (B、D)A.乙的速度总是大于甲B.两物体在t=12 s时相遇C.甲物体做直线运动,乙物体做曲线运动D.甲物体做匀速运动,乙物体做变速运动类型二 v-t图象【方法引领】根据v-t图象特点判断运动情况(1)图线与t轴平行,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纵坐标对应量即为物体运动的速度。(2)图线是一条向上倾斜的直线,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做加速运动。(3)图线是一条向下倾斜的直线,表示速度随时间增加而减小,做减速运动。(4)不同物体的图线相交,交点表示两个物体速度相同。6.小明用水平力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如图甲所示),物体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1)物体在0~1 s处于 静止 状态;在1~2 s处于 加速运动 状态;在5~6 s处于 匀速运动 状态。(均选填“静止”“匀速运动”“加速运动”或“减速运动”) (2)物体在第3 s的速度是 0.5 m/s; (3)物体在4~6 s内通过的路程是 2 m。 (4)物体在2~6 s内的平均速度是 0.75 m/s。 7.(2024·淄博质检)周日做完作业,小明和小芳同学在风景如画的柳叶湖畔骑自行车,如图所示是他们在某段路面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A.0~10 s两人所通过的路程相等B.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0~20 s内是运动的C.第10 s末,两人的速度相等D.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8.车在公路上以10 m/s的速度匀速直线前进,驾驶员发现前方路口信号灯转为红灯,经0.5 s的反应时间后,开始踩刹车,汽车车速v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在0.5 s的反应时间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0.5 s的反应时间内,车子前进了10 mC.从开始刹车后1 s,车速为5 m/sD.汽车刹车的时间为1.5 s9.如图所示,图甲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2 s内经过的路程。从v-t图象可看出速度图线和时间横轴所夹的“面积”可以表示该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我们能利用这一点很方便地计算出路程。小明同学在笔直的跑道上跑步,他在跑步过程中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从出发到60 s内他通过的路程是 100 m,在0~80 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1.5 m/s。 类型三 综合图象10.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的运动情况,根据图象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D)A.A的速度是2 m/sB.A比B运动得快C.0.5 s时B的速度为2 m/sD.0~0.5 s,B通过的路程为2 m11.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甲车的速度是 4 m/s;以甲车为参照物,丙车是 静止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若乙和丙运动的路程之比是3∶5,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12∶5 。 12.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1)甲车的速度是 4 m/s; (2)若以乙车为参照物,丙车向 西 (选填“东”或“西”)做直线运动; (3)经过5 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 乙 车,它距后面的车的距离是 10 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