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质量评价(三)(第三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鲁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质量评价(三)(第三章)(含答案)

资源简介

单元质量评价(三)(第三章光现象)
(40分钟 8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1~13题为单选,每题2分,14、15题为多选,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2023·吉林中考)下列现象中可以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的是 ( )
2.阳光明媚的周末,不少市民到凤凰湖公园游玩。湖畔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大树拖着长长的影子,几只白鹭从平静的湖面轻快掠过,水中的鱼儿欢快嬉戏。下列对此情景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B.白鹭在湖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看见水中的鱼儿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D.鲜花五颜六色是因为阳光在鲜花表面发生色散现象
3.关于光的反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月夜迎着月光走,水是暗的;背着月光走,水是亮的
B.镜面反射时每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而漫反射时,只有部分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
D.有的学生不能看清老师黑板上写的粉笔字,这是黑板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4.(2024·淄博张店区期中)如图所示,固定在水面上方的光源发出一束光线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有一个光斑A,已知光束与水面的夹角为4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入射角的大小为46°
B.当水面升高时,入射角将增大
C.当水面升高时,光斑A将向左移动
D.当水面降低时,光源与它的像的距离将变小
5.如图所示,小红站在平面玻璃制成的地铁安全门外候车。当安全门向两侧水平移动,缓慢打开时,小红在左右两侧平面玻璃中所成的像 ( )
A.都逐渐变小      B.随平面玻璃向两侧移动
C.位置始终重合 D.一个是实像,一个是虚像
6.(2024·淄博期中)如图所示是“”形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
7.甲从一面镜子中能看见乙的眼睛,此时乙从这面镜子中 ( )
A.一定能看见甲的眼睛
B.一定看不见甲的眼睛
C.可能看见,也可能看不见甲的眼睛
D.只有将镜子放到特定的位置时才能看见甲的眼睛
8.光从室外透过玻璃进入室内,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
9.(2024·泰安期中)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 ( )
①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
②色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
③“金光闪闪”的金子不是光源;
④过量照射紫外线对人体无害。
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③④正确 D.只有①②③正确
10.如图为光由空气向玻璃传播的情况,由图可知折射角是 ( )
A.60度
B.15度
C.30度
D.45度
11.某款台灯有一上部开口的灯罩,如图,夜晚,只打开台灯,在它的上方放一张白纸,下面四张图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图中黑色为阴暗区域) ( )
12.在一张白纸上用红色水彩笔写上红色的E字。当你通过蓝色玻璃观察写在这张白纸上的E字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清晰的红色E字 B.几乎看不出E字
C.清晰的黑色E字 D.清晰的红底白色E字
13.(2024·东营质检)如图,起初碗看起来是空的,但当你慢慢向碗里倒水时,发现了碗中原来还藏着一硬币,图中的光路图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 ( )
14.关于下面四幅图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如图是小猫叉鱼的图片,小猫眼中看到鱼的像比鱼的实际位置要浅一些
B.如图是一束光在密度不均匀糖水中的径迹,说明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曲线传播
C.如图是平面镜成虚像的光路图,因此平面镜成的虚像是反射光线实际相交而成
D.如图光发生漫反射时的光线看起来杂乱无章,但光发生漫反射时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5.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各种单色光,这种现象叫作光的色散。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太阳光的色散,说法正确的是 ( )
A.这个实验说明太阳光不是单色光
B.色散的原因是光经过三棱镜时发生了光的折射
C.我们看到白屏上的最下面是红光
D.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二、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8个小题,共22分)
16.(3分)(2023·烟台中考)“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水中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这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其中,看到“倒映的白塔”属于光的   现象;墙是“红色的”,是因为墙壁能够   (选填“反射”或“吸收”)红色光;水中鱼儿看到的“我们”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
17.(3分)(2024·烟台龙口市期中)小明身高1.6 m,他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 m处,他在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m,若他以1 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的大小将   ,像以   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
18.(3分)(2024·威海文登区期中)如图所示为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时发生折射的光路图,由图可知,折射光线是   ,入射角是   度。界面的   (选填“上”“下”“左”或“右”)侧是空气。
19.(4分)幸福小区电梯内壁是抛光的不锈钢板。电梯门打开时,小玉看到“自己”,这是由于光发生   而形成的   像;走进电梯,“像”会   (选填“靠近”或“远离”)她。门上的传感器通过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感知乘客是否关门。
20.(3分)(1)如图甲所示,我国在贵州省建成的世界最大的天文射电望远镜FAST,其反射面相当于对光有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的凹面镜;
(2)如图乙所示为色光三原色的示意图,区域1应标   色;
(3)夏天雨后有时天空会出现彩虹,这是光的   现象。
21.(2分)(2024·烟台栖霞市期中)如图甲所示,用跳棋棋子完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后,小辉偶然发现在镜前某一角度,棋子A的像恰好被棋子B“挡住”了;图乙为该场景的简图,图中C为小辉眼睛的位置,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完成符合题意的光路图。
 
22.(2分)如图所示,某地勘查队想要勘查某隧道,但由于阳光无法直射导致隧道内环境昏暗难以勘探,某时刻阳光以与水平面50°的夹角斜射入隧道口,请利用一块平面镜使这束太阳光水平射入隧道内,请你画出反射光线且通过作图画出平面镜。
 
23.(2分)(2024·淄博淄川区期中)容器壁突出的P点发出的一束光经过水面反射,在另一侧形成光斑Q。
 
(1)画出P点经水面所成的像;
(2)画出这束光到水面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大致画出折射光线。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6分)
24.(6分)物理实践活动中,小明自制了“针孔”照相机,在外套筒的一端蒙上带孔的黑纸(图1),在内套筒(略小)的一端蒙上塑料薄膜当光屏(图2),把内套筒装入外套筒中(图3)。
(1)使用“针孔”照相机时,小孔对着   (选填“明亮的室外”或“较暗的室内”),在塑料薄膜上成的是物体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把内套筒远离小孔,看到的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小明又将点燃的蜡烛正放于小孔前某一位置,小孔正对烛焰。若将小圆孔换成更小一点的,像的形状   (选填“改变”或“不改变”),像的亮度会   (选填“变亮”“不变”或“变暗”)。蜡烛越烧越短,则烛焰在塑料薄膜上的像会逐渐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25.(7分)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先将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硬纸板   放在平面镜上;
(2)小李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然后将纸板绕ON向后折,如图乙所示,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
   (选填“存在”或“不存在”);
(3)为了进一步确定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小李将纸板沿PQ剪开,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丙所示,发现在纸板右侧的   (选填“上部”或“下部”)会看到反射光线;
(4)若将纸板整体向后倾斜(如图丁):
①此时,反射光线   (选填字母序号);
A.仍在纸板上呈现   B.被纸板挡住   C.在纸板前方
②此时,ON   (选填“是”或“不是”)入射光线EO的法线。
接下来老师进行了如下演示,先用加湿器使整个教室充满雾气,将平面镜放在一能转动的水平圆台上,在柱M上固定一红色激光笔,使其发出的光垂直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其作用是为了显示   的位置,然后打开固定在柱N上的绿色激光笔,使绿色激光射向O点,出现了如图戊所示的情景,为了证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接下来老师缓慢转动圆台,当我们观察到
   (填写支持该结论的现象)能得出结论。
26.(7分)(2024·东营质检)如图1甲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1)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   (选填“M”或“N”)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芳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   。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
(4)如图1乙所示,经过三次实验,记录像A'、B'、C'与物A、B、C对应的位置,并量取三次对应的物距与像距进行比较,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若把蜡烛A放在距玻璃板30 cm处,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到蜡烛A的距离是   cm;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将蜡烛A竖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点燃蜡烛A,观察发现:玻璃板中蜡烛A的像偏低且倾斜。你认为在图2所示的①、②、③三幅图中,   图是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
27.(6分)小伟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在玻璃水槽中竖直放置的光屏是由E和F两个半圆形光屏组成的,NOM为两半圆形光屏的分界线,其中光屏F可绕直径NOM前后折转。实验测量数据如表所示。
 
入射角 0° 30° 45° 60°
折射角 0° 22° 32° 41°
(1)分析表格数据可知:
①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光的传播方向   (选填“改变”或“不改变”);
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且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   。
如图所示,若小伟将光屏F绕直径NOM前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在光屏F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折射光线。
(3)根据所学知识及表格数据,当光与水面成58°角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为   。
(4)为了更好地显示实验中光的传播路径,请你给小伟提供一个合理的措施:   。(合理即可)
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1~13题为单选,每题2分,14、15题为多选,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2023·吉林中考)下列现象中可以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的是 (D)
2.阳光明媚的周末,不少市民到凤凰湖公园游玩。湖畔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大树拖着长长的影子,几只白鹭从平静的湖面轻快掠过,水中的鱼儿欢快嬉戏。下列对此情景的解释正确的是 (A)
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B.白鹭在湖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看见水中的鱼儿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D.鲜花五颜六色是因为阳光在鲜花表面发生色散现象
3.关于光的反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月夜迎着月光走,水是暗的;背着月光走,水是亮的
B.镜面反射时每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而漫反射时,只有部分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
D.有的学生不能看清老师黑板上写的粉笔字,这是黑板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4.(2024·淄博张店区期中)如图所示,固定在水面上方的光源发出一束光线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有一个光斑A,已知光束与水面的夹角为4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入射角的大小为46°
B.当水面升高时,入射角将增大
C.当水面升高时,光斑A将向左移动
D.当水面降低时,光源与它的像的距离将变小
5.如图所示,小红站在平面玻璃制成的地铁安全门外候车。当安全门向两侧水平移动,缓慢打开时,小红在左右两侧平面玻璃中所成的像 (C)
A.都逐渐变小      B.随平面玻璃向两侧移动
C.位置始终重合 D.一个是实像,一个是虚像
6.(2024·淄博期中)如图所示是“”形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B)
7.甲从一面镜子中能看见乙的眼睛,此时乙从这面镜子中 (A)
A.一定能看见甲的眼睛
B.一定看不见甲的眼睛
C.可能看见,也可能看不见甲的眼睛
D.只有将镜子放到特定的位置时才能看见甲的眼睛
8.光从室外透过玻璃进入室内,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B)
9.(2024·泰安期中)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 (D)
①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
②色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
③“金光闪闪”的金子不是光源;
④过量照射紫外线对人体无害。
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③④正确 D.只有①②③正确
10.如图为光由空气向玻璃传播的情况,由图可知折射角是 (C)
A.60度
B.15度
C.30度
D.45度
11.某款台灯有一上部开口的灯罩,如图,夜晚,只打开台灯,在它的上方放一张白纸,下面四张图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图中黑色为阴暗区域) (C)
12.在一张白纸上用红色水彩笔写上红色的E字。当你通过蓝色玻璃观察写在这张白纸上的E字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C)
A.清晰的红色E字 B.几乎看不出E字
C.清晰的黑色E字 D.清晰的红底白色E字
13.(2024·东营质检)如图,起初碗看起来是空的,但当你慢慢向碗里倒水时,发现了碗中原来还藏着一硬币,图中的光路图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 (C)
14.关于下面四幅图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A.如图是小猫叉鱼的图片,小猫眼中看到鱼的像比鱼的实际位置要浅一些
B.如图是一束光在密度不均匀糖水中的径迹,说明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曲线传播
C.如图是平面镜成虚像的光路图,因此平面镜成的虚像是反射光线实际相交而成
D.如图光发生漫反射时的光线看起来杂乱无章,但光发生漫反射时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5.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各种单色光,这种现象叫作光的色散。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太阳光的色散,说法正确的是 (A、B、D)
A.这个实验说明太阳光不是单色光
B.色散的原因是光经过三棱镜时发生了光的折射
C.我们看到白屏上的最下面是红光
D.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二、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8个小题,共22分)
16.(3分)(2023·烟台中考)“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水中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这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其中,看到“倒映的白塔”属于光的 反射 现象;墙是“红色的”,是因为墙壁能够 反射 (选填“反射”或“吸收”)红色光;水中鱼儿看到的“我们”是 虚像 (选填“实像”或“虚像”)。
17.(3分)(2024·烟台龙口市期中)小明身高1.6 m,他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 m处,他在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4 m,若他以1 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的大小将 不变 ,像以 1 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
18.(3分)(2024·威海文登区期中)如图所示为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时发生折射的光路图,由图可知,折射光线是 OB ,入射角是 60 度。界面的 左 (选填“上”“下”“左”或“右”)侧是空气。
19.(4分)幸福小区电梯内壁是抛光的不锈钢板。电梯门打开时,小玉看到“自己”,这是由于光发生 反射 而形成的 虚 像;走进电梯,“像”会 靠近 (选填“靠近”或“远离”)她。门上的传感器通过 红外线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感知乘客是否关门。
20.(3分)(1)如图甲所示,我国在贵州省建成的世界最大的天文射电望远镜FAST,其反射面相当于对光有 会聚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的凹面镜;
(2)如图乙所示为色光三原色的示意图,区域1应标 绿 色;
(3)夏天雨后有时天空会出现彩虹,这是光的 色散 现象。
21.(2分)(2024·烟台栖霞市期中)如图甲所示,用跳棋棋子完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后,小辉偶然发现在镜前某一角度,棋子A的像恰好被棋子B“挡住”了;图乙为该场景的简图,图中C为小辉眼睛的位置,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完成符合题意的光路图。
 答:
22.(2分)如图所示,某地勘查队想要勘查某隧道,但由于阳光无法直射导致隧道内环境昏暗难以勘探,某时刻阳光以与水平面50°的夹角斜射入隧道口,请利用一块平面镜使这束太阳光水平射入隧道内,请你画出反射光线且通过作图画出平面镜。
 答:
23.(2分)(2024·淄博淄川区期中)容器壁突出的P点发出的一束光经过水面反射,在另一侧形成光斑Q。
 答:
(1)画出P点经水面所成的像;
(2)画出这束光到水面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大致画出折射光线。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6分)
24.(6分)物理实践活动中,小明自制了“针孔”照相机,在外套筒的一端蒙上带孔的黑纸(图1),在内套筒(略小)的一端蒙上塑料薄膜当光屏(图2),把内套筒装入外套筒中(图3)。
(1)使用“针孔”照相机时,小孔对着 明亮的室外 (选填“明亮的室外”或“较暗的室内”),在塑料薄膜上成的是物体 倒立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把内套筒远离小孔,看到的像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小明又将点燃的蜡烛正放于小孔前某一位置,小孔正对烛焰。若将小圆孔换成更小一点的,像的形状 不改变 (选填“改变”或“不改变”),像的亮度会 变暗 (选填“变亮”“不变”或“变暗”)。蜡烛越烧越短,则烛焰在塑料薄膜上的像会逐渐向 上 (选填“上”或“下”)移动。
25.(7分)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先将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硬纸板 垂直 放在平面镜上;
(2)小李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然后将纸板绕ON向后折,如图乙所示,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 存在 (选填“存在”或“不存在”);
(3)为了进一步确定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小李将纸板沿PQ剪开,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丙所示,发现在纸板右侧的 下部 (选填“上部”或“下部”)会看到反射光线;
(4)若将纸板整体向后倾斜(如图丁):
①此时,反射光线 C (选填字母序号);
A.仍在纸板上呈现   B.被纸板挡住   C.在纸板前方
②此时,ON 不是 (选填“是”或“不是”)入射光线EO的法线。
(5)接下来老师进行了如下演示,先用加湿器使整个教室充满雾气,将平面镜放在一能转动的水平圆台上,在柱M上固定一红色激光笔,使其发出的光垂直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其作用是为了显示 法线 的位置,然后打开固定在柱N上的绿色激光笔,使绿色激光射向O点,出现了如图戊所示的情景,为了证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接下来老师缓慢转动圆台,当我们观察到 入射绿光、入射红光和反射绿光看起来重合时(即从侧面能观察到一条光线时) (填写支持该结论的现象)能得出结论。
26.(7分)(2024·东营质检)如图1甲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1)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 M (选填“M”或“N”)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芳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 相等 。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不能 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像 ;
(4)如图1乙所示,经过三次实验,记录像A'、B'、C'与物A、B、C对应的位置,并量取三次对应的物距与像距进行比较,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若把蜡烛A放在距玻璃板30 cm处,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到蜡烛A的距离是 60 cm;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将蜡烛A竖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点燃蜡烛A,观察发现:玻璃板中蜡烛A的像偏低且倾斜。你认为在图2所示的①、②、③三幅图中, ③ 图是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
27.(6分)小伟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在玻璃水槽中竖直放置的光屏是由E和F两个半圆形光屏组成的,NOM为两半圆形光屏的分界线,其中光屏F可绕直径NOM前后折转。实验测量数据如表所示。
 
入射角 0° 30° 45° 60°
折射角 0° 22° 32° 41°
(1)分析表格数据可知:
①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光的传播方向 不改变 (选填“改变”或“不改变”);
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且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 增大 。
(2)如图所示,若小伟将光屏F绕直径NOM前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在光屏F上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折射光线。
(3)根据所学知识及表格数据,当光与水面成58°角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为 45° 。
(4)为了更好地显示实验中光的传播路径,请你给小伟提供一个合理的措施: 在水中倒入适量牛奶并搅拌均匀 。(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