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太原五中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考试试卷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有关中学生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双脚站立在地面上对地的压强约为10 Pa B.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4km/hC.游泳时受到的浮力约为500N D.完成一次引体向上做的功约为2000J2.如图所示,小文正在公园里荡秋千。假如她荡到左边最高点时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她将会( )A.静止不动 B.向左上方运动C.向左下方运动 D.竖直向下运动3.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铁片,下挂数量不同的钩码,在海绵上留下了深浅不同的压痕。下列几个物体的使用,主要利用的物理原理与如图相同的是( )4.森林公园是太原市人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公园配备了许多旅游观光自行车。小芳与家人正骑车环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用力捏车手闸时自行车会停下来,手闸是省力杠杆B.自行车在匀速转弯时,自行车的运动状态一直不变C.在水平路面上匀速骑行时,车所受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对平衡力D.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使接触面更粗糙来减小摩擦的5.我国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圆满完成首个商业航班飞行,正式进入民航市场。下列关于飞机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的起飞利用了浮力B.飞机在加速起飞时,其机械能增大C.飞机在空中转弯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飞机在降落时,其重力势能增大6.将体积相同的甲、乙实心球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若甲、乙所受的重力和排开水所受的重力如下表,则两球静止在水中时,以下情形合理的是()实心球 实心球所受的重力/N 排开水所受的重力/N甲 1 1乙 3 27.如图1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像,设甲液体的密度为 Pm,乙液体的密度为P∠,把同一木块分别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容器中,则( )A.木块在图Ⅱ中受的浮力较大B.图Ⅱ中的容器盛的是乙液体C.甲液体的密度比乙液体密度大D.容器底部在图Ⅱ、图Ⅲ中受的压强相等8.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t=3s时,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 t =6s时,将F撤掉,物体立刻静止C.2s~4s内物体所受摩擦力为3N D. t =1s时,物体所受摩擦力是 1N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容器对桌面的压力:②液体的密度: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强:A. 只有①和③ B. 只有①和④ C. 只有②和③ D. 只有③和④10.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将两个物体在相同时间里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拉力分别为 F∠,此过程相关数据如图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甲比 Fz小B.甲的机械效率更高C. F甲功率比F乙的功率大D.两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相等二、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44分)11.小明外出旅游时偶然看到甲图这样一个场景, 一辆大货车将路面压至塌陷。善于思考的小明想,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小明同学回到家后,用一块海绵、一张小桌子和一个砝码,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注意观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比较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这种科学探究方法是 ;(2)分析比较图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3)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T的大小关系为P内 pT(选填“>” “<”或“=”);(4)如图戊所示,实验时,如果将小桌换成砖块,并将砖块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小明发现他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12.如图甲所示,小明为子探究“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按照A、B、C、D的顺序做了如下的实验:(1)图甲所示的四个步骤,最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2)小刚按合理的实验步骤依次进行实验,发现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3)图丙中能反映测力计示数F和铝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象是 。(4)小智想用另一种方法验证阿基米德原理,他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零,然后将溢水杯放到电子秤上,将溢水杯中装满水,再用细线系住铝块并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图乙所示,铝块始终不与溢水杯接触。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该实验中,将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对比,若观察到 ,则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成立。13.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图甲所示压强计是通过 来反映被测压强人小的;(2)调整好压强计后,小明按图乙所示开始实验,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序号 液体 深度/ cm 橡皮膜方向 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cm1 水 5 朝上 4.92 水 5 朝下 4.93 水 5 朝侧面 4.94 水 10 朝侧面 9.75 水 15 朝侧面 14.6比较序号1、2、3三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3)小明保持乙图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并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浓盐水,他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又变大了,于是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他的做法是否正确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 。(4)1648年,物理学家帕斯卡做了著名的“帕斯卡裂桶实验”,如图丙所示。实验中的帕斯卡只用了几杯水就让装满水的木桶向四周裂开,这个实验现象能够验证液体压强与 因素有关。14.小媛和妹妹一起荡秋千时,发现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是有规律的于是她对“哪些因素影响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提出如下猜想:猜想一: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与秋千的摆长L有关。猜想二: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与人的质量m有关。猜想三: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与秋千摆幅s(摆动时人离开中心点的最大距离)有关。针对上述猜想,小媛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拴一小球制成一个摆,让小球自由往返摆动,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序号 摆长L/m 小球质量m/g 摆幅s/m 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t/s1 0.7 20 0.05 1.72 1.0 20 0.08 2.03 1.0 30 0.05 2.04 1.0 30 0.08 2.05 1.3 20 0.05 2.3(1)图甲所示压强计是通过 来反映被测压强人小的;(2)调整好压强计后,小明按图乙所示开始实验,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序号 液体 深度/ cm 橡皮膜方向 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cm1 水 5 朝上 4.92 水 5 朝下 4.93 水 5 朝侧面 4.94 水 10 朝侧面 9.75 水 15 朝侧面 14.6比较序号1、2、3三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3)小明保持乙图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并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浓盐水,他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又变大了,于是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他的做法是否正确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 。(4)1648年,物理学家帕斯卡做了著名的“帕斯卡裂桶实验”,如图丙所示。实验中的帕斯卡只用了几杯水就让装满水的木桶向四周裂开,这个实验现象能够验证液体压强与 因素有关。14.小媛和妹妹一起荡秋千时,发现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是有规律的于是她对“哪些因素影响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提出如下猜想:猜想一: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与秋千的摆长L有关。猜想二: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与人的质量m有关。猜想三: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与秋千摆幅s(摆动时人离开中心点的最大距离)有关。针对上述猜想,小媛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拴一小球制成一个摆,让小球自由往返摆动,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序号 摆长L/m 小球质量m/g 摆幅s/m 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t/s1 0.7 20 0.05 1.72 1.0 20 0.08 2.03 1.0 30 0.05 2.04 1.0 30 0.08 2.05 1.3 20 0.05 2.3(1)实验序号为3、4的这两次实验探究的是摆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与 的关系。要探究摆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与小球质量的关系,应选择实验序号为 的数据进行分析。(2)综合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摆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由 决定;(3)摆钟是由摆制成的,小媛发现刚买的摆钟比正常时间慢,想要调准它,应进行的操作 是 。15.临近体育考试,小明想从自己A、B两双运动鞋中选出防滑性较好的一双,请你帮他设计实验。(1)实验器材: ;(2)实验步骤: ;(3)实验结论: 。三、综合应用题(16、19题各4分, 17题6分, 18题2分, 20、21题各5分, 共26分)16.图所示的轻质杠杆,OA长为50厘米,AB长为10厘米。在A点竖直向上施加大小为20牛的拉力时,杠杆恰能水平平衡。小明同学计算重物重力G的过程如下:杠杆水平平衡请指出此计算过程中的错误之处,并写出正确的计算过程及结果。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旋转的乒乓球流体中包含很多有趣的物理知识。来看一个实验:打开吹风机,让风竖直向上吹动,形成一段上升气柱,当在吹风机风筒上方的气柱上放置一个乒乓球时,我们发现乒乓球会悬浮在空中,如图甲所示,并且当乒乓球稍稍偏离竖直气柱的中央轴线时,乒乓球会自动回到气柱中央而保持高度几乎不变。如果我们将一个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的乒乓球放置在上述气柱中,我们会发现乒乓球无法在气柱中保持静止状态,而是会向左运动,就好像乒乓球受到了一个水平向左的力,如图乙所示,这个现象被称作马格努斯效应,这个水平向左的力也被称作马格努斯力,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伯努利方程来解释,由于乒乓球的旋转,带动乒乓球周围空气运动,最终使气流在乒乓球的左侧比其右侧的流速大,导致乒乓球右侧的压强较大,进而产生了一个水平向左的偏向力。马格努斯效应在体育中有很多的应用,比如乒乓球中“弧圈球”,又比如有经验足球运动员踢出的“香蕉球”,就是使踢出的足球边飞行、边旋转,从而使足球的轨迹是一条非常复杂的曲线。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将吹风机水平向右缓缓移动时,乒乓球移动方向为 ;(2)被足球运动员踢出的“香蕉球”,其在空中飞行时会受到 的作用A.重力 B,马格努斯力 C.脚对球的作用力(3)丙图中以水平初速度v 踢出的足球,有可能向上运动的是 。18.如图所示,图甲是打开的汽车后备厢盖,可将它看作一个杠杆。图乙是其简化图,O是支点, 是液压杆对 B 点的支撑力,请在乙图中画出能把后备厢盖上的最小的力19.钢卷的运输如果没有专门的固定架子就极其危险,如图,载有钢卷的卡车急刹车时,钢卷前冲引发的车祸,请分析钢卷前冲的原因。20.扫地机器人是智能家用电器的一种、正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如图所示,是 一款集自动清扫技术和人工智能设计于一体的地面清扫机器人,已知其质量为3kg,它与地面的有效接触面积为 若该机器人不扫地只前进时的功率为75W,在10s内沿直线匀速清扫的距离为5m。(g取10N/ kg)求:(1)该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2)该机器人在沿直线匀速清扫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多少 21.在维修汽车发动机时,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汽车里的发动机提起来。当卷扬机用750N的力拉钢丝绳,使发动机在 10s内匀速上升1m 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求:(1)卷扬机做功的功率。(2)发动机的重力。太原五中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考试试卷参考答案1-5CAAAB 6-10 BCDDC11.(1)海绵的凹陷程度 转换法 (2)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 (4)没有控制压力相同12.(1)DABC (2)步骤 B 测拉力时物体碰到溢水杯底部(答案不唯一) (3)D(4)不变 电子秤示数不变13.(1)U型管液面高度差 (2)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3)不正确 没有控制深度一定 (4)液体深度14.(1) 摆幅 2.4. (2) 摆长 (3) 将摆长调短15. (1) 弹簧测力计(2)①把B放在A上面,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A,使A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i;②把A放在B上面,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B使B匀速直线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3)若F >F ,则A鞋防滑性能更好;若 F 16.小明同学的阻力臂的长度是错误的;已知OA长50cm, AB长10cm, 则OB =OA-AB =50cm-10cm=40cm,由F l =F l 得, 物体重力17. (1) 向右 (2) AB (3)A19.答:原来卡车和钢卷都保持运动状态,急刹车时,由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卡车停止运动,而钢卷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从而前冲压扁前车厢。分 …………………………………………………………………………………………………………对地面的压强 …………………………………………………………………………………………… 1(2)由可得,该机器人在10s内所做的功W=Pt=75W×10s=750J ………………………………………… 1由W = Fs可得,该机器人在沿直线匀速清扫过程中的牵引力 …………………1分因该机器人在沿直线匀速清扫过程中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阻力和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1(1)该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300(2)该机器人在沿直线匀速清扫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 150N。21.解:(1)由图可知,滑轮组上钢丝绳的有效股数n=3,则分 ……………………………………………………………………………………………………… 1卷扬机拉力做的功:分 ………………………………………………………………………………… 1卷扬机做功的功率:…………………………………………………………………………………………………………………………1分(2)由 可得,钢丝绳拉力做的有用功:…………………………………………………………………………………………………………… 1由 可得,发动机的重力:…………………………………………………………………………………………………1分答:(1)卷扬机做功的功率为225 W。(2)发动机的重力为1800 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