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1质点 参考系思考生活中随处可见运动的物体,例如玩耍的孩童、行驶的汽车、翱翔的雄鹰……对于这些运动的物体,我们该如何准确地描述它们的运动呢?基础知识点巩固1.质点的定义: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忽略物体的 和 ,把它简化为一个具有 的点,这样的点叫作质点。2.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是由 决定的。3.静止与运动: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中, 的物体是不存在的,而运动是 。4.运动的相对性:描述某个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时,是 其他物体而言的。5.参考系:描述物体的 时,选定的作为 的物体。6.参考系的选取(1)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可以 选择。(2)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会 。(3)通常情况下,在讨论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都以 为参考系。基础练习巩固1.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质点模型就是这种方法的具体应用。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大小 B.有形状C.真实存在 D.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2.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运动是绝对的,描述物体的运动时,无需选定参考系B.在研究和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参考系C.参考系必须选择地面D.选择任意物体作参考系来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其运动情况是一样的3.“冰雪同梦,亚洲同心”,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即将在哈尔滨召开。研究下列问题时,可将运动员看成质点的是( )A.冰球运动员的击球动作 B.单板滑雪运动员的转体动作C.越野滑雪运动员的运动轨迹 D.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跳跃动作4.在2025年的春晚上,有一场超炫的表演火遍了全世界。一群穿着大花袄的机器人排着队走出来,手里挥着红手绢,跳着东北秧歌。下列情况可将机器人看成质点的是( )A.设计行走路线时 B.进行跳舞时C.进行抛手帕时 D.进行谢幕鞠躬时5.在《与朱元思书》中如下片段:“风烟俱静,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后两句写的是诗人乘坐着船随江水飘荡,任凭船随水漂去。从物理学角度,若诗人认为船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诗人自己 B.空中飞鸟 C.岸边青山 D.天上云朵6.描述物体的运动时,总要选定参考系。下列参考系的选取正确的是( )A.“牛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诗句中均以桥作为参考系B.“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山作为参考系的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轻舟作为参考系的D.“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云不动是以诗人自己作为参考系的7.冬天来了,路边金黄的银杏树叶随风飘落,骑自行车的甲向北行驶时,看见银杏树叶竖直下落,此时站在路边的乙看见银杏树叶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竖直下落 B.向北下落 C.向南下落 D.水平向北运动8.搭载4名宇航员的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龙”飞船于美国东部时间2025年3月16日凌晨飞抵国际空间站并完成自动对接,3月18日接回包括因“星际客机”故障滞留空间站的美国宇航员。研究以下问题可以将“龙”飞船当作质点的是( )A.全程的飞行轨迹 B.对接国际空间站C.不同部位的力学结构 D.宇航员进入“龙”飞船9.“神舟十五号”飞船和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在轨运行如图所示,则( )A.选地球为参考系,“天和”是静止的B.选地球为参考系,“神舟十五号”是静止的C.选“天和”为参考系,“神舟十五号”是静止的D.选“神舟十五号”为参考系,“天和”是运动的10.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描述了物体相对运动的情况,关于物体的运动与静止及质点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孤帆穿梭于青山中时,可以将青山视为质点B.研究船全程的运动时间时不可以将船视为质点C.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中认为青山运动是因为选择以孤帆为参考系D.诗句“孤帆一片日边来”中认为孤帆运动是因为选择以孤帆上的人为参考系11.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深海敷缆作业平台如图所示,其中的机器人集成了“声呐探测-液压挖掘-精准敷设”三大功能模块,配备多关节液压机械臂、高精度声呐阵列和自适应行走机构。可将机器人看成质点的是( )A.操控机器人进行挖沟作业B.监测机器人搜寻时的转弯姿态C.定位机器人在敷埋线路上的位置D.测试机器人敷埋作业时的机械臂动作12.如图所示,一列火车在平直轨道上行驶,如果我们只关心火车整体的运动情况,就可以用一个点的运动代替整列火车的运动,下列点一定可以的是( )A.车轮边缘的某一点 B.车内乘务员身体上的某一点C.车内座椅上的某一点 D.车厢上面走动的小鸟身上某一点13.高铁站内的铁轨上有甲、乙两列车,坐在甲车上的乘客看到其左边的乙车向东运行,右边站台上的站牌不动,以地面为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静止不动 B.甲车向西运行 C.乙车静止不动 D.乙车向西运行14.图为正在航拍的旋翼无人机,下列过程能将无人机看成质点的是( )A.调节无人机旋翼转速 B.调节摄像机镜头方向C.研究无人机空中停留时间 D.研究风力、风向对无人机的影响15.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六架飞机编队进行低空拉烟通场表演,飞机以非常一致的飞行姿态通过观礼台,并始终保持队形不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面上的人看到飞机飞过,是以地面为参考系B.飞行员看到观礼台向后掠过,是以飞机为参考系C.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静止的D.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运动的16.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但在某些条件下,在纬度较高地区上空飞行的飞机上,旅客可以看到太阳从东边落下的奇妙现象。这些条件是( )A.时间必须是在傍晚,飞机正在由西向东飞行,飞机的速度不能太大B.时间必须是在傍晚,飞机正在由东向西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大C.时间必须是在清晨,飞机正在由西向东飞行,飞机的速度不能太大D.时间必须是在清晨,飞机正在由东向西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大17.观察图中屋顶的炊烟和车上的小旗,可知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一定都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都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可能向右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一定向左运动答案以及解析基础知识点巩固1.大小;形状;质量2.所要研究的问题3.绝对静止;绝对的4.相对于5.运动;参考6.(1)任意;(2)有所不同;(3)地面练习1.答案:D解析:质点是忽略大小和形状,是只有质量的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不是真实存在的。故选D。2.答案:B解析:AB.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选定不同的参考系,其运动形式一般是不一样的,故研究和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参考系,故B正确,A错误;C.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可以是相对地面不动的物体,也可以是相对地面运动的物体,故C错误;D.选择不同物体作参考系来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其运动情况可能是不一样的,D错误。故选B。3.答案:C解析:A.冰球运动员的击球动作,不能看成质点,否则就没有动作了,故A错误;B.单板滑雪运动员的转体动作,不能看成质点,否则就没有动作了,故B错误;C.越野滑雪运动员的运动轨迹,可以看成质点,故C正确;D.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跳跃动作,不能看成质点,否则就没有动作了,故D错误。故选C。4.答案:A解析:A.设计机器人的行走路线时,机器人的形状大小可忽略不计,可看作质点,选项A正确;BCD.机器人进行跳舞时,或者进行抛手帕时,或者进行谢幕鞠躬时,做这些动作时其形状大小都不能忽略不计,不能将其看作质点,否则就没有动作可言了,选项BCD错误。故选A。5.答案:A解析:A.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诗人自己,他认为船是静止的。故A正确;B.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空中飞鸟,船是运动的。故B错误;C.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岸边青山,船是运动的。故C错误;D.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天上云朵,船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A。6.答案:D解析:A.“牛从桥上过”以桥作为参考系,“桥流水不流”以水作为参考系,故A错误;B.“看山恰似走来迎”,被研究的物体是山在运动,山和船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所以是以船作为参考系,故B错误;C.“轻舟已过万重山”,研究的是轻舟相对于山的运动,故是以山为参考系的,故C错误;D.“卧看满天云不动”,诗人以自己为参照物看云时,会认为“卧看满天云不动”的效果,故D正确。故选D。7.答案:B解析:以地面为参考系自行车正在向北行驶,以自行车为参考系树叶竖直下落,说明树叶与自行车在水平方向上保持相对静止,则以地面为参考系树叶是向北运动的,所以站在路边的乙看见银杏树叶的运动情况可能是向北下落。故选B。8.答案:A解析:A.研究全程的飞行轨迹可以忽略飞船的大小和形状,可以把飞船当作质点,故A符合题意;BCD.研究对接国际空间站、不同部位的力学结构、宇航员进入“龙”飞船均需考虑飞船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将飞船当作质点,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9.答案:C解析:AB.“神舟十五号”飞船和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在轨绕地球做圆周运动,选地球为参考系,二者都是运动的,AB错误;CD.“神舟十五号”飞船和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二者相对静止,C正确,D错误。故选C。10.答案:C解析:A.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时,物体可看作质点。孤帆穿梭于青山中时,青山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A错误;B.研究船全程的运动时间时,船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影响可以忽略,可以将船视为质点。B错误;C.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中以船或船上的人为参考系,青山是运动的。C正确;D.诗句“孤帆一片日边来”可以看出以地面或者青山为参考系,船是运动的,以船上人为参考系,船是静止的。D错误;故选C。11.答案:C解析:A.操控机器人进行挖沟作业,机器人的形状大小不能忽略不计,机器人不能看成质点,故A错误;B.监测机器人搜寻时的转弯姿态,机器人的形状大小不能忽略不计,机器人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C.定位机器人在敷埋线路上的位置,机器人的形状大小可以忽略不计,机器人能看成质点,故C正确;D.测试机器人敷埋作业时的机械臂动作,机器人的形状大小不能忽略不计,机器人不能看成质点,故D错误。故选C。12.答案:C解析:A.列车行驶时,车轮边缘的某一点相对于整列火车在发生转动,其与火车之间不是相对静止的。故A不符合题意;B.车内乘务员可能在列车中走动,此时相对火车是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C.车内座椅相对火车保持静止,故C符合题意;D.车厢上面走动的小鸟与火车可能是相对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3.答案:A解析:AB.甲车上的乘客看到右边站台上的站牌不动,说明甲车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故A正确,B错误;CD.甲车上的乘客看到其左边的乙车向东运行,甲车静止,说明乙车相对于地面是向东运动的,故CD错误。故选A。14.答案:C解析:A.调节飞机旋翼的转速时,飞机旋翼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计,不能看作质点。则A错误;B.调整飞机上摄像机镜头的方向时,摄像头的大小不能忽略。则B错误;C.研究无人机空中停留时间,飞机的大小可忽略。则C正确;D,研究风力、风向对无人机的影响,飞机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计,不能看作质点。则D错误;故选:C。15.答案:D解析:A.地面上的人看到飞机飞过,是以地面为参考系,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飞行员看到观礼台向后掠过,是以飞机为参考系,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D.飞机编队保持队形不变,所以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静止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6.答案:D解析:由于地球自西向东旋转,我们看到的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乘客要看到太阳从东边落下,必须在清晨,并要求飞机相对于地球向西运动,飞机自东向西飞行的速度大于地球自转的速度,ABC错误,D正确。故选D。17.答案:D解析:从图上屋顶的炊烟方向可以判断风的方向是向左的,图中甲物体的小旗向左飘,我们可以判断甲物体可以静止,可以向右运动,也可以向左运动,向左的速度必须小于风速;图中乙物体的小旗向右飘,我们可以判断乙物体一定向左运动,且向左运动的速度大于风速。选项D正确,ABC错误。故选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