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第4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设计小房子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与前3节课“家”的情境相衔接,启发学生通过“废品再利用”的方式,经历对核心概念以及工具、设计、制作的综合运用过程。学生在设计小房子的过程中,会将自己对材料的认识融入其中,不仅加深了对材料特性的理解,还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科学知识和参与工程实践奠定基础。2.学习者分析 《设计小房子》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设计,以 “小小工程师” 情境导入,借巴布工程师动画和案例激发兴趣,设 “巨型” 和 “微观” 两种模式。明确 “稳固、明亮、通风” 任务后,引导整理废旧材料,讨论整体架构与门窗设计,绘制并交流设计图,最后拓展补充材料。过程贴合学生具象思维,用连线、实物观察等转化抽象概念,通过小组合作、分享展示,培养动手、合作与创新能力,渗透环保意识。3.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 认识废旧材料可通过设计改造实现新功能,理解材料特性(如硬度、透光性)与房屋功能(稳固、明亮、通风)的关联。 初步建立工程思维,知道房屋设计需综合考虑结构、材料与用户需求。 科学思维: 通过观察真实房屋结构,类比分析废旧材料的适用性,发展类比推理能力。 在方案设计中尝试多角度思考(如门窗位置对通风的影响),培养系统性思维。 探究实践: 小组合作完成材料整理、特性分析及设计图绘制,提升协作探究能力。 通过设计-交流-改进的循环,实践“明确问题→设计方案→优化方案”的工程流程。 态度责任: 激发环保意识,认同废旧材料再利用的价值,养成节约资源的习惯。 在团队讨论中尊重他人创意,敢于表达并接纳建议,培养科学交流态度。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5.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表现程度自评互评师评☆☆☆☆☆☆明确任务对本课任务清晰明白,知道要建造的小房子的特点。能基本能不能设计方案能够明白建造房子的过程,并能设计出自己的小房子,能够描述自己的小房子的特点。能基本能不能学习收获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情境导入教师活动1 1.出示课件第 1-4 页,以 “欢迎来到科学课堂” 开启对话,询问学生是否带来收集的废旧材料,通过神秘语气引出 “化身小小工程师设计小房子” 的主题。 2.播放巴布工程师团队用废旧材料建造小房子的动画视频,展示其团队及其他学生的作品案例(如快递盒楼房、塑料瓶烟囱、废纸箱 “秘密基地”、废彩纸 “星空小屋”)。 3.介绍两种挑战模式:“巨型建筑造梦师”(团队合作搭能钻进去的真实小屋)和 “微观世界建筑师”(制作微型小房子模型)。学生活动1 回应教师关于是否带废旧材料的提问。 观看动画视频和作品案例,了解两种挑战模式的具体内容。活动意图说明:用趣味情境和动画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状态。 展示废旧材料的再利用价值,为后续设计提供灵感。环节二:明确任务教师活动2 1.出示课件,通过巴布工程师的话语明确任务:用至少两种材料建造一座稳固、明亮、通风的小房子,并在黑板写下 “稳固、明亮、通风” 关键词。 2.引导学生在《记录单》上连线理解三个词的含义,随后讲解其具体意义(稳固:结实不倒塌;明亮:有光线;通风:空气流通)。 3.强调 “住户与房子大小匹配” 的原则(如巨型模式需容人,微型模式用橡皮泥小人)。 学生活动2 观看课件,明确任务核心要求。 在《记录单》上完成连线练习,思考并理解 “稳固、明亮、通风” 的含义。 倾听教师关于 “住户与房子大小匹配” 的讲解。活动意图说明:简化抽象概念,让学生明确设计的核心功能需求。通过《记录单》培养学生记录习惯,为后续环节做铺垫。环节三:设计方案教师活动3 任务 1:整体架构 教师活动 1.出示课件,展示学生用纸箱设计房子的案例(如盖子改屋顶、挖出门窗位置)。 2.提出问题:“最大的材料适合做房子的哪个部分(墙或屋顶)?如何改造?” 引导学生结合 “稳固” 的功能需求进行思考。 3.组织小组讨论,巡视指导,随后邀请小组分享创意,并引导学生将想法填写在《记录单》上。 任务 2:门窗设计 1.出示课件第 14 页,提出问题:“门开在哪里?窗户开几扇?什么材料适合做门和窗户?” 引导学生结合 “明亮、通风” 的功能需求进行思考。 2.组织小组讨论,巡视指导,随后邀请小组分享创意,并引导学生将想法填写在《记录单》上。 任务三:画设计图 1.学生自主绘制设计草图 出示课件,通过巴布工程师的话语强调设计图的作用(如 “建造房子的地图”),展示设计图示例(含房子形状、门窗位置、材料名称标注)。 2.指导学生绘制草图,要求突出主要部分和材料名称。 活动四:小组交流 1.组织小组内交流设计思路,要求对照 “稳固、明亮、通风” 的工程标准进行讨论,完善设计方案。 2.巡视各小组交流情况,适时给予指导。 活动五:班级交流 1.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设计方案,对小组 A(废纸箱主体、多层窗户设计)和小组 B(废旧光盘底座、内部布置细节)等案例进行点评,肯定其周全性和创意性。 2.引导全班学生为分享的小组鼓掌,营造积极的分享氛围。学生活动3 观察案例,思考材料与房子结构的关联。 小组讨论最大材料的用途及改造方法,围绕 “稳固” 的需求展开思考。 分享小组创意,将想法填写在《记录单》上。 思考门窗的位置、数量和材料选择。 小组讨论如何通过门窗实现 “明亮、通风” 的功能。 分享小组创意,将想法填写在《记录单》上。 观察设计图示例,明确绘制要求。 自主绘制设计草图,标注房子主要部分和材料名称。 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设计思路,倾听他人想法。 对照工程标准讨论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提出改进建议。 小组代表上台分享设计方案,介绍如何满足 “稳固、明亮、通风” 的要求。 倾听其他小组的设计方案,学习借鉴创意点。 活动意图说明:以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明确整体架构需满足 “稳固” 的要求。引导学生思考门窗设计如何满足 “明亮、通风” 的需求,强化材料与功能的结合。将抽象想法转化为具象方案,培养学生空间规划能力。促进思维碰撞,培养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提供展示平台,拓宽学生视野,强化设计理念。环节四:拓展教师活动4 1.出示课件,引导学生结合设计图讨论需要补充的物品(如工具、装饰材料)。 2.展示彩纸、胶水、双面胶、剪刀等补充物品的图片,指导学生将其补充到《记录单》上。 3.布置课后任务:按材料清单收集补充物品,为下节课建造小房子做准备。学生活动4 小组讨论并记录需要补充的物品。 参 考教师展示的图片,完善《记录单》上的材料清单。 明确课后收集材料的任务。活动意图说明:引导学生从设计过渡到实施,培养统筹规划能力,保证教学连贯性。7.板书设计 设计小房子 一、明确任务:稳固 明亮 通风 二、设计方案 1.材料整理 2.设计方案: 外墙 屋顶 门 窗户 3.设计图要点 画出房子样子,标出材料名称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本课中设计小房子需要满足的功能要求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 A. 稳固B. 防水C. 明亮D. 通风 下列哪种废旧材料最适合用来制作窗户以实现 “明亮” 的功能?( ) A. 废纸箱B. 透明塑料袋C. 旧布料D. 易拉罐 在设计门窗时,以下哪种做法主要是为了实现 “通风” 功能?( ) A. 使用透明塑料片做窗户B. 在房子前后各开一扇门 C. 用彩纸装饰门窗边缘D. 用硬纸板制作门框 课程中提到用什么来模拟 “住户” 以检验房子的空间是否合适?( ) A. 橡皮泥小人B. 玩具汽车C. 铅笔D. 橡皮 绘制设计图时,最重要的是要体现什么内容?( ) A. 房子的颜色B. 材料的名称C. 装饰图案D. 窗户的花纹 二、判断题 1.设计小房子时只需使用一种废旧材料即可。( ) 2.废纸箱因为质地较硬,适合用来搭建房子的稳固结构。( ) 3.为了让房子更通风,窗户应全部使用不透明的硬纸板。( ) 4.观察真实房子的结构可以帮助我们类比选择废旧材料的用途。( ) 5.课后需要根据设计图补充收集缺少的材料,为制作做准备。( ) 【参考答案】 选择题 BBBAB 二、判断题 ×√×√√ 作业布置: 完善设计方案,准备好材料清单中用到的材料。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