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06 粒子、宇宙与材料世界五年(2021-2025)中考(一年模拟)物理真题分类汇编,研真题,明考向。为了进一步配合广大师生复习备考,21教育重磅推出《(2021-2025)五年中考真题和一年模拟分类汇编》系列。本套资料设计科学,根据地区试题汇编,按照知识点构成情况,将试题分解组合,全面呈现各学科知识点在五年中考和一年模拟题中的考查情况,是考生掌握当地中考命题动向、熟悉中考考查方式、复习备考不可或缺的精品资料!1.(2025 苏州)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B.太阳是宇宙的中心C.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D.分子处在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中2.(2025 苏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雪龙”探极“雪龙2号”是我国自主建造的极地考察破冰船,具有船首、船尾双向破冰技术,填补了中国在极地科考重大装备领域的空白。船首的下部前沿部分叫破冰艏柱,用特殊的高强钢打造,遇到厚度1.5米左右的冰层时,“雪龙2号”因其船首特有的形状,易于以一定的航速冲上冰面,在船首重压下破冰艏柱犹如一把利刃切开厚重的冰层,实现船首破冰。在厚冰海域,通过控制船尾下方吊舱式全回转螺旋桨(水平面内可360度自由转动),使船尾转向,船尾从上方重压冰层,同时螺旋桨削冰,冰层塌陷,实现船尾破冰。(1)下列物理属性中, 不是制作破冰艏柱的材料必须具有的属性;A.耐低温 B.硬度大 C.韧性好(不易断裂) D.密度小(2)雪龙2号的船首应设计成如图 所示的形状。船首破冰时,艏柱犹如利刃切开冰层,是由于船首重压增大了艏柱对冰面的 ;(3)向南行驶的“雪龙2号”遇到厚冰阻挡,欲采用船尾破冰。调整螺旋桨,让螺旋桨推动的水流向 (东/南/西/北)运动,可使船尾向东转向。3.(2024 南通)太阳喷射大量带电微粒进入大气层会引起地磁暴,影响通信、导航的运行。太阳喷射的带电微粒可能是( )A.中子、电子 B.质子、中子 C.分子、原子 D.质子、电子4.(2024 常州)西安交通大学研究团队研制出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弹性好、韧性好(不易断裂)、绝缘性好、隔热性好、耐高温。这种材料不宜用来制作( )A.沙发垫 B.电工手套 C.消防服 D.炒菜锅5.(2024 泰州)关于粒子与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柳絮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海绵能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D.宇宙是有起源的、膨胀的和演化的6.(2023 镇江)以下实验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的是( )A.用肉眼观察海绵,发现海绵内部有许多空隙B.将等体积的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C.用铅笔画出连续直线,用放大镜观察到碳粒间有空隙D.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血细胞涂片,发现细胞间有间隙7.(2023 宿迁)关于粒子、宇宙及信息与能源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导航仪利用超声波与卫星通信 B.太阳是恒星,它是宇宙的中心C.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水能、风能和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8.(2022 苏州)北京第24届冬奥会火炬,其外壳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质量约为同体积钢的四分之一,强度为钢的7至9倍。火炬采用氢作燃料,燃烧时温度能达到800℃,但外壳温度却不高。关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度大 B.硬度小 C.导热性好 D.耐高温9.(2022 镇江)端午节民间有戴香包的习俗,香包内有艾草,远远地就能闻到艾香,这是因为(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间有空隙C.分子间有引力 D.分子间有斥力10.(2021 徐州)选用橡胶制作自行车轮胎时,下列物理属性不需要考虑的是( )A.弹性 B.耐磨性 C.防滑性 D.导电性11.(2021 南通)关于粒子与宇宙,下列事实与对应的推论正确的是( )A.汤姆生发现电子——原子是可分的 B.星系离地球远去——宇宙正在收缩C.固体很难被压缩——分子间没有间隙 D.地球绕太阳运动——太阳是宇宙中心12.(2021 无锡)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C.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D.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13.(2021 南京)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分子、氢原子和电子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B.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C.铅块相互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斥力D.“地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14.(2021 苏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是可分的B.用手捏面包,面包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摩擦起电使物体产生了电子,带上了正负两种电荷D.超导体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15.(2021 宿迁)人类从未停止过对粒子与宇宙的探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B.哥白尼提出了“地心说”C.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是负电 D.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16.(2021 盐城)2020年12月22日,我市瓷刻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刻刀能在坚硬的瓷器上雕刻,是因为它的( )A.硬度大 B.导电性强 C.密度大 D.导热性好17.(2021 泰州)“端午节”是中华文明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小明的妈妈在端午节用铁锅煮粽子是利用铁的 好,煮粽子的过程是利用 的方式增大了粽子的内能。18.(2021 连云港)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说明 是可分的。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向“天问一号”发送指令使其成功进入环绕火星轨道,控制中心是利用 传递指令信号的。一.选择题(共14小题)1.如图所示,这是我国科学家们研发的新型建筑材料——“月壤砖”,它可能用于未来在月球上建造房屋。据悉,“月壤砖”呈榫卯结构,密度与普通砖块相当,但其抗压强度是普通红砖和混凝土砖的三倍以上。这主要是由于该材料具有较大的( )A.导热性 B.磁性 C.弹性 D.硬度2.如图所示,握力器的主要部件——弹簧用金属制造,是利用金属具有( )A.较好的导热性 B.较好的导电性C.较强的弹性 D.较大的磁性3.《哪吒2》中结界兽的造型元素主要来源于三星堆的金面罩人头铜像和青铜纵目面具。黄金可以做成面罩,主要是利用了黄金的( )A.导电性好 B.硬度大 C.延展性好 D.密度大4.在2024年11月13日至14日召开的建筑材料行业大会上,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发布了世界首创“水泥气凝胶”,该材料比传统水泥更轻,且用它所盖的房屋更加坚固,能很好地隔绝房间外的声音,还能使室内温度保持稳定。关于该材料具备的物理属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导热好 B.强度高 C.隔音好 D.密度小5.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探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面包可以被捏扁说明分子间有空隙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正电荷,是从丝绸上转移来的C.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D.银河系、地球、电子、分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6.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 )A.光年是时间的单位B.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质子C.质子、中子和电子就像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在绕原子核运动D.银河系、地球、分子、原子核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7.歼﹣20隐形战斗机的关键部件采用的碳纤维材料,它具有比同体积的常规材料轻、抗力本领强、耐腐蚀、抗电磁干扰能力好等许多优点,下列属于该材料优点的是( )A.密度大 B.强度小 C.超导性 D.抗腐强8.下列根据所列现象进行的推测正确的是( )A.现象:空中沙尘飞舞→推测:分子在做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B.现象: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推测:分子之间存在空隙C.现象:摩擦起电→推测:不同物质相互摩擦后质子发生了转移D.现象:星系光谱的“谱线红移”→推测:星系在不断靠近我们9.下列物理量中,不属于物质的物理属性的是( )A.比热容 B.密度 C.质量 D.弹性10.镁合金被誉为“21世纪绿色工程材料”,其密度仅有钢铁的四分之一,还具有强度高、导电性好、耐腐蚀等特性。下列物体不适合用该材料制作的是( )A.自行车的车架 B.飞机外壳C.起重机配重 D.仪器中的电子元件11.将质子、氢原子、水分子、夸克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水分子、氢原子、夸克、质子 B.水分子、氢原子、质子、夸克C.水分子、夸克、氢原子、质子 D.氢原子、水分子、质子、夸克12.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被举高后,分子势能增大B.海绵容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空隙C.原子、原子核、电子是按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列的D.质子、中子和电子像行星绕太阳一样绕原子核运动13.各种新材料的应用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石墨烯就是其中的一种。石墨烯质地坚硬,并有着出色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下列物体中不适合使用石墨烯制作的是( )A.高压输电导线 B.隔热手套C.防弹衣 D.电子元件14.小明利用酸奶制作“冰淇淋”,他查阅资料后知道了四种方法。第一种利用冰箱制作,第二种利用炒冰盘制作,第三种利用干冰制作,第四种利用液氮制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酸奶放在冰箱的冷冻室,可以制作冰淇淋B.炒冰盘表面的材质是利用其耐低温、耐磨损、导热性强等物理属性C.搅拌酸奶时,加入干冰粉末,周围出现大量白雾是二氧化碳气体D.将液氮和酸奶放到容器中,搅拌后液氮迅速汽化吸热使酸奶凝固成冰淇淋二.填空题(共7小题)15.如图所示,王亚平在第二次太空授课液桥演示实验中,将两块透明板上的水球接触后合成一个,说明分子间存在 ;如果这个实验在地球上完成,液桥的长度会 (选填“变长”或“变短”),这是因为受到了 的影响。16.太阳能LED灯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LED灯头等部分构成。LED是一种发光二极管,通过电流能够发光,可以将 转化成光能。LED灯主要由 材料制成(选填“导体”、“绝缘体”或“半导体”)。17.用力捏车闸可以使自行车快速停下来,这是通过增大 来增大摩擦力,自行车快速停下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自行车的轮胎用橡胶制作,是因为橡胶的 好(填物理属性)。18.粽叶飘香是 现象,剥开粽叶,米和叶子“藕断丝连”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在如图两种模型中, 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模型。19.1911年, 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绕原子核转动的 构成的,后来科学家又发现原子核是由 和中子构成的。20.用钢勺和瓷勺进行实验。如图(a)所示,将钢勺和瓷勺的勺头一起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中,过一会儿,用手触摸两个勺子的勺柄,会感觉到 勺的勺柄较烫手;如图(b)所示,将瓷勺的勺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一段时间,然后与火柴头接触,火柴被点燃,由此可以说明由于瓷的 比钢差。21.如图所示,这是安装在道路旁的太阳能路灯。它白天吸收太阳能,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在蓄电池中,夜晚路灯上的LED灯就能发光照明。LED灯是一种发光二极管,它是由 (选填“半导体”或“超导”)材料制成的。太阳能是一种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三.解答题(共3小题)2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而神奇的现象。光照射到某些物质上,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这类光致电变的现象被人们统称为光电效应。光电效应分为:外光电效应和内光电效应。外光电效应是指被光激发产生的电子逸出物质表面的现象(如图甲)。只有入射光的频率高于一定值时,才能激发电子逸出物质表面。内光电效应是指被光激发所产生的电荷仍在物质内部运动,但使物质的导电能力发生变化或在物体两端产生电压的现象。光敏电阻器是利用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制成的一种电阻值随入射光的强弱而改变的电阻器;入射光强,电阻减小,入射光弱,电阻增大。光敏电阻器一般用于光的测量、光的控制和光电转换。我们现在能够看到声和影完全配合一致的有声电影,还是多亏了光电效应。影片摄制完后,要进行录音。录音时通过专门的设备使声音的变化转变成光的变化,从而把声音的“像”摄制在影片的边缘上,这就是影片边上的音道。放映电影时,用强度不变的光束照射音道,由于影片上各处的音道不同,所以在影片移动的过程中,通过音道的光也就不断变化;变化的光射向图乙中的光敏电阻时,在电路中产生变化的电流,通过喇叭就可以把“声音的照片”还原成声音。(1)外光电效应会从物质中激发出 。A.原子 B.质子 C.中子 D.电子(2)在可见光中,从红光到紫光,光的频率是逐渐增大的。如果绿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能产生外光电效应,则下列光照射该金属也一定能产生外光电效应是 。A.红光、紫光 B.红光、黄光C.蓝光、紫光 D.黄光、蓝光(3)光敏电阻是依据 (内/外)光电效应工作的。(4)如图乙为光敏电阻的工作原理图,当光照强度发生变化时,小量程电流表的示数变化如图 。A.B.C.D.(5)如图丙为某影片的部分音道图,当它按图示方向在放映条件下匀速通过光敏电阻上方时,喇叭发出的声音的响度将 (变大/变小/不变)。23.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半导体制冷半导体材料有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两种,除了可以用于各种电子元器件外,还可以用作制冷材料。如图所示是一个半导体制冷单元的原理图,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的上端和铜片A连接,下端分别与铜片B连接后接到直流电源的两端,此时电路的电流方向从N型半导体铜片A流向P型半导体,铜片A会从空气吸收热量,铜片B会向空气放出热量;反之,改变直流电源的正负极方向,使电流方向从P型半导体铜片A流向N型半导体,这时铜片A会向空气释放热量,铜片B会从空气吸收热量。由于半导体制冷单元制冷量小,为了满足实际需要,需要多个制冷单元同时工作。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若要使一个电冰箱箱内的温度下降,铜片A置于电冰箱的 ,铜片B置于电冰箱 (前两空选填“箱内”、“箱外”),这就是半导体冰箱的工作原理。(2)若将图中P型半导体与N型半导体位置互换,其它条件不变,则铜片A上表面空气的温度将 ,若将图中电源正负极互换,其他条件不变,则铜片B表面空气的温度将 。2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地铁仪征即将进入地铁时代。乘坐地铁需文明出行、确保安全。地铁站的站台上标有黄色警戒线;乘客应留意车厢内红、绿色的线路指示灯。手持式安检仪用于检测乘客是否携带违禁金属物品,工作人员能根据安检仪发出低沉或尖锐的警报声,判断金属物品的大小;手持式安检仪的电池容量为2×103mA h,额定电压为9V,额定功率为0.36W,电池容量指放电电流与放电总时间的乘积,当剩余电量减为电池容量的10%时,安检仪不能正常工作。图甲为另一种安检仪的原理模型,固定的矩形虚线区域内存在方向竖直向上的磁场,宽度为0.6m,边长0.2m的正方形金属线圈abcd放在水平传送带上,可随传送带一起以速度v匀速运动。线圈进、出磁场过程中会产生电流,从而线圈会受到大小随线圈速度增大而增大、方向水平的磁场力作用,因此线圈与传送带间也存在摩擦力;运动过程中线圈整体处于磁场中时,线圈中无电流产生。在线圈与传送带间无相对滑动时,传送带克服线圈摩擦力做功的功率P与对应的速度v的数据如表。v/(m s﹣1) 0.2 0.3 0.5 0.6 0.8P/W 0.016 0.036 0.144 0.256(1)有乘客手捧鲜花进入车厢,所有乘客都闻到了花香,这是因为分子在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手持式安检仪也能检测出酒精等易燃违禁物品B.通过手持式安检仪报警声的音调可判断金属物大小C.在车厢内站立的乘客拉住扶手时,以扶手为参照物则乘客是运动的D.配戴紫色眼镜的乘客也能准确辨别出线路指示灯的颜色(3)手持式安检仪正常工作时电流为 mA;电池充满电后,安检仪能正常工作的最长时间为 h。(4)分析表中数据,当传送带速度为0.5m/s时,传送带克服线圈摩擦力做功的功率P= W;线圈进入磁场时受到的摩擦力f与传送带匀速运动的速度v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当以 m/s时线圈将在传送带上滑动。四.综合能力题(共3小题)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18年,22岁中国科学家一曹原,因为石墨烯正式成为了”2018年度世界十大科学家之首“。22岁的少年曾提出问题,却被很多的科学家无视,他的坚持最后得到结果“两层石墨烯,旋转到特定的1.1°叠加之后,零阻力的材料得出来了,可以在常温下实现”。世界为之震惊,世界在此领域最大突破,打破世界107年的魔咒。他的科学,在短短的九个月,形成初步的商业化,手机充电可以缩短到16分钟,每年为全球省几千亿资金。人民日报披露一重大消息: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高超团队,再次有了一个更大的突破,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石墨烯﹣铝电池:它的正极是石墨烯薄膜,负极是金属铝。经测试,它在25万次充放电循环后仍能保持91%的容量;同时其倍率性能优异,快速充电可1.1秒内充满电。石墨烯具有非常好的热传导性能。纯的无缺陷的单层石墨烯的导热系数高达5300W/mK,是目前为止导热系数最高的碳材料。石墨烯具有非常良好的光学特性,看上去几乎是透明的。石墨烯是已知强度最高的材料之一,同时还具有很好的韧性,可以弯曲,石墨烯的结构非常稳定,石墨烯内部的碳原子之间的连接很柔韧,当施加外力于石墨烯时,碳原子面会弯曲变形。(1)石墨烯是一种导体,零阻力是指 为零,这种现象叫做 现象。(2)若这种阻力得以实现,它可运用于生活中的很多方面,下列哪个不是这种零阻力的运用 A.输电线路 B.电热毯 C.电动机 D.电池(3)关于石墨烯材料的应用不合适的是 A.电脑CPU散热片 B.镜子的反射膜 C.折叠手机屏 D.切割机刀片26.阅读短文,然后回答文后问题:常温下,导体导电性能好,绝缘体导电性能比较差。有一些材料,如锗、硅,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常常称作半导体。利用半导体材料可以制作二极管、三极管。如果把很多二极管、三极管和电阻、电容等元件直接做在硅单晶片上,就成了集成电路。二极管和三极管都具有单向导电性。半导体材料在集成电路、消费电子、通信系统、光伏发电、照明等领域都有应用。在各种金属导体中,银的导电性能是最好的,但还是有电阻存在。超导体是一种比常规导体更为优越的无损耗导电材料。科学家发现,某些物体在很低的温度时,如铝在﹣271.76℃以下,电阻就变为了0Ω,这就是超导现象。近日,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科学家在260万个大气压下,成功创造出了临界温度约为15℃的室温超导材料,这是人类首次实现室温超导。(1)发光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 (选填“导体”、“半导体”或“绝缘体”);(2)对于铝这种金属,它的电阻随温度的降低而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3)若常温下超导体研制成功,则超导体适合做 。A.电热水壶 B.输电线 C.电热吹风机 D.电热毯2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LED照明为节能减排,生活中的照明灯逐步由白炽灯替换为LED灯。如图甲所示为某款家用LED吸顶灯,其结构主要由12颗发光二极管组成的灯带和LED驱动器组成。发光二极管主要由硅、砷等材料制成,具有光效高、寿命长、无闪烁等优点,还具有单向导电性,图乙是发光二极管的元件实物及符号,当电流从它的正极流入时,处于通路状态,反之处于断路状态。把图甲灯带中一颗发光二极管接入图丙电路,调节变阻器滑片,记录多组电压、电流数据,描绘出如图丁所示的I﹣U图像。LED驱动器的输入端直接接入家庭电路,输出端连接灯带。驱动器会根据发光二极管的接入个数和连接方式,智能调控“恒流”输出值或“恒压”输出值模式,以确保每个二极管正常发光。图甲吸顶灯配置的LED驱动器参数如表,其中驱动效率指其输出功率和输入功率的比值。输入电压 220V输出电压 15﹣25V输出电流 1﹣4A驱动效率 90%(1)发光二极管主要由 (选填“导体”、“半导体”或“超导体”)材料制成;LED驱动器应输出 (选填“直流”或“交流”)电。(2)分析图丙、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二极管的电阻随两端电压的增大而增大B.二极管的电功率随两端电压的增大而减小C.图丙中闭合S,滑片P左移,电压表示数增大D.图丙中对调电源正负极再闭合S,电压表示数为零(3)已知图丙中电源电压恒为4.5V,发光二极管额定电压为3.0V。为确保正常照明,12颗二极管应 (选填“串联”或“并联”),工作中驱动器会选择 (选填“恒压”或“恒流”)输出模式,此吸顶灯的额定输入功率为 W。(4)经测试一间教室中20盏白炽灯全部打开,照明1min,标有“1200r/(kW h)”的电能表转盘转了16r。现全部更换成该款吸顶灯照明,平均每天照明10h,求一间教室平均每月(按30天计)能节省的电能。(写出计算过程)五年真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考点】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分子的热运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原子结构.版权所有【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应用能力.【解答】A、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A错误;B、宇宙中含有众多的星系,而每个星系中又有无数的恒星,太阳只是其中一颗,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而不是宇宙的中心,故B错误;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故C错误;D、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故选:D。2.【考点】增大压强;物质的物理属性;力的相互性.版权所有【专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运动和力;压强、液体的压强;应用能力.【解答】(1)极地环境温度低,所以材料需要耐低温;破冰艏柱要切开冰层,需要硬度大;在破冰过程中不能轻易断裂,需要韧性好。而密度小不是必须的属性,因为密度主要影响船的载重等方面,与破冰艏柱的主要功能关系不大,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2)根据破冰要求设计的船首。设计水线以下艏柱呈倾斜状,与基线构成30°夹角,其首端为折角形,在水线以下部分较倾斜,与水平面成20°~25°夹角。破冰船和经常在冰区航行的船舶采用这种形式,它有助于船体较容易地冲上冰层,压碎冰块,破冰前进。结合压强公式重新分析,雪龙2号的船首应设计成如图乙所示的形状,根据压强公式p,当船首重压时,压力F增大,而受力面积S不变,所以压强p增大,艏柱就犹如利刃切开冰层。(3)因为“雪龙 2 号”向南行驶,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螺旋桨推动水流向西运动时,水流会对船尾有一个向东的反作用力,使得船尾向东转向。故答案为:(1)D;(2)乙;压强;(3)西。3.【考点】原子结构带电情况.版权所有【专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应用能力.【解答】太阳喷射大量带电微粒进入大气层会引起地磁暴,影响通信、导航的运行,已知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分子和原子不显电性,所以太阳喷射的带电微粒可能是质子、电子。故选:D。4.【考点】物质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版权所有【专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理解能力.【解答】A、沙发垫要求弹性好,故A正确;B、电工手套要求绝缘性好,故B正确;C、消防服要求隔热性好、耐高温,故C正确;D、炒菜锅要求导热性好,故D错误。故选:D。5.【考点】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分子的热运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版权所有【专题】应用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应用能力.【解答】A.柳絮是宏观物体,不是分子,它飞舞是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B.海绵能被压缩是因为海绵的多孔结构,故B错误;C.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C错误;D.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宇宙中有很多的星系,星系中又有很多星体,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并且处于不断的演化过程中,故D正确。故选:D。6.【考点】分子间有间隙;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版权所有【专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理解能力.【解答】A、用肉眼观察海绵,发现海绵内部有许多空隙,是物体间有间隙,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故A错误;B、体积相等的水和酒精,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故B正确;C、铅笔画出的线我们可以看到,它肯定是由无数个分子构成的,而分子非常小我们看不到,因此用放大镜观察到碳粒间有空隙也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故C错误;D、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血细胞涂片,发现细胞间有间隙,由于分子是很微小的,光学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有限,不能观察到分子、分子间有间隙,故D错误;故选:B。7.【考点】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电磁波的传播;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分子的热运动;能源及其分类.版权所有【专题】应用题;分子热运动、内能;信息的传递;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能源的利用与发展;应用能力.【解答】A、导航仪是利用电磁波与卫星通信,故A错误;B、太阳是宇宙中的一颗恒星,但不是宇宙的中心,故B错误;C、花香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D、水能和风能都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的获取,是可再生能源,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故选:C。8.【考点】物质的物理属性.版权所有【专题】应用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应用能力.【解答】AB、由题意可知,“碳纤维质量约为同体积钢质量的四分之一”可知,碳纤维具有密度小、硬度大的特点;故AB错误;CD、燃烧时温度能达到800℃,但外壳温度却不高,可判断耐高温,不易导热。故C错误、D正确。故选:D。9.【考点】分子的热运动.版权所有【专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理解能力.【解答】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远远地就能闻到艾香,是因为艾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艾香分子扩散到空气中。故选:A。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10.【考点】物质的物理属性.版权所有【专题】应用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应用能力.【解答】自行车的轮胎选用橡胶,考虑到橡胶的弹性、耐磨性、防滑性,不需要考虑其导电性(橡胶是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故D符合题意。故选:D。11.【考点】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版权所有【专题】定性思想;顺推法;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应用能力.【解答】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说明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故A正确;B、谱线“红移”现象说明星系正在远离我们,宇宙正在膨胀。故B错误;C、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故C错误;D、地球等行星绕太阳转动,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不是宇宙的中心。故D错误。故选:A。12.【考点】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原子和分子组成物质;物体带电现象;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版权所有【专题】定性思想;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应用能力.【解答】A、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不是宇宙的中心,故A错误;B、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B正确;C、常见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故C正确;D、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还可以再分,故D正确。故选:A。13.【考点】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分子间作用力的现象;原子结构.版权所有【专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理解能力.【解答】A、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原子构成分子,尺度最小的是电子,故A正确;B、卢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故B错误;C、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故C错误;D、“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推翻了束缚人类思想很长时间的“地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故D错误。故选:A。14.【考点】摩擦起电的实质;超导现象和超导材料;原子和分子组成物质.版权所有【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电流和电路;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应用能力.【解答】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这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故A正确;B、用手捏面包,面包体积变小了,是因为面包疏松多孔,故B错误;C、摩擦起电的原因是电子发生了转移,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并没有产生电子,故C错误;D、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超导体没有电阻,故D错误。故选:A。15.【考点】原子的核式模型;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分子的热运动;摩擦起电的实质.版权所有【专题】定性思想;分子热运动、内能;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理解能力.【解答】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故A错误;B、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而非“地心说”,故B错误;C、丝绸与橡玻璃摩擦时,丝绸失去电子,玻璃棒得到电子,所以玻璃棒带正电,故C错误;D、在墙外能闻到花香,说明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选:D。16.【考点】物质的物理属性;密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版权所有【专题】应用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应用能力.【解答】根据题意刻刀能在坚硬的瓷器上雕刻,是因为它的硬度大。故选:A。17.【考点】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版权所有【专题】应用题;分子热运动、内能;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理解能力.【解答】用铁锅煮粽子是利用铁的导热性好;粽子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煮粽子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增加内能的。故答案为:导热性;热传递。18.【考点】电磁波的传播.版权所有【专题】应用题;信息的传递;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应用能力.【解答】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所以原子是可分的。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向“天问一号”发送指令使其成功进入环绕火星轨道,控制中心是利用电磁波传递指令信号。故答案为:原子;电磁波。一年模拟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4小题)1.【考点】物质的物理属性.版权所有【专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应用能力.【解答】物质的物理属性包含:密度、比热容、硬度、透明度、导电性、导热性、弹性、磁性,“月壤砖”呈榫卯结构,密度与普通砖块相当,但其抗压强度是普通红砖和混凝土砖的三倍以上,这主要是由于该材料具有较大的硬度,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2.【考点】物质的物理属性.版权所有【专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应用能力.【解答】A、握力器工作时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又要恢复原状,要求制作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故主要是利用其弹性非常强的特点。故选:C。3.【考点】物质的物理属性.版权所有【专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解答】黄金可以做成面罩,主要是利用了黄金的延展性非常好,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4.【考点】物质的物理属性.版权所有【专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应用能力.【解答】“水泥气凝胶”用作建筑材料,故需要具备强度高、保温和隔音效果好等优势,而导热性好不利于用于建筑材料。故选:A。5.【考点】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分子间有间隙;摩擦起电的实质;原子的核式模型.版权所有【专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应用能力.【解答】A、面包可以被捏扁是因为面包的多孔结构造成的,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故A错误;B、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子的转移;物体带正电是因为它失去了电子,故B错误;C、核式原子结构是1911年由卢瑟福提出的一种原子结构模型,故C正确;D、电子和原子核构成原子,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物质,地球又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很小的部分,所以它们从大到小的顺序为:银河系、地球、分子、电子,故D错误。故选:C。6.【考点】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光年;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版权所有【专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长度、时间、速度;应用能力.【解答】A.光年是天文学上常用的长度单位,故A错误;B.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故B错误;C.电子就像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在绕原子核运动,质子、中子不是,故C错误;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银河系、地球、分子、原子核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故D正确。故选:D。7.【考点】物质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版权所有【专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应用能力.【解答】“比同体积的常规材料轻、抗力本领强、耐腐蚀、抗电磁干扰能力好”可知,碳纤维材料密度小、强度大、抗腐蚀性强。同时,碳纤维材料具有超导性,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8.【考点】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有间隙;摩擦起电的实质.版权所有【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电流和电路;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应用能力.【解答】A、空中沙尘飞舞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沙尘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固体颗粒,不是分子,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分子是肉眼看不见的,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微观层面的现象,如扩散现象可以证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B、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是因为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相互进入对方的空隙中,直接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该推测正确,故B正确。C、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而不是质子发生了转移。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不同,相互摩擦时,束缚电子本领弱的物体的一些电子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故C错误。D、星系光谱的“谱线红移”现象表明,星系发出的光的波长变长,根据多普勒效应,这意味着星系在不断远离我们,而不是靠近我们。宇宙在不断膨胀,星系之间的距离在逐渐增大,所以会出现谱线红移现象,故D错误。故选:B。9.【考点】物质的物理属性.版权所有【专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应用能力.【解答】根据物质的物理属性类别可知,质量不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0.【考点】物质的物理属性.版权所有【专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分析、综合能力.【解答】ABD.由于镁合金密度小,且强度高、导电性好、耐腐蚀,因此自行车的车架、飞机外壳、仪器中的电子元件均可使用镁合金制作,故ABD不符合题意;C.由于镁合金的密度相对较小,仅有钢铁的四分之一,因此同样体积下,使用镁合金做的配重会轻很多,不适合做起重机的配重,故C符合题意。故选:C。11.【考点】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版权所有【专题】定性思想;顺推法;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解答】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所以水分子大于氢原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氢原子比质子大得多;而夸克则是组成质子更小的微粒。因此,微粒按空间尺度从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水分子、氢原子、质子、夸克。故选:B。12.【考点】原子的核式模型;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分子间有间隙.版权所有【专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应用能力.【解答】A、物体被举高后,其重力势能增大,而不是分子势能增大。分子势能与分子间的距离、分子间的作用力等因素有关,与物体被举高这一宏观位置变化无关,故A错误。B、海绵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海绵内部有许多空洞,而不是分子间有空隙。分子间的空隙是微观层面的,用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海绵的压缩主要是空洞被挤压变小的结果,故B错误。C、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所以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列为原子、原子核、电子,故C正确。D、电子在原子核外绕原子核做高速运动,但运动方式不是像行星绕太阳那样有固定的轨道,存在于一定的概率分布区域内,即电子云。质子和中子则位于原子核内,并不绕原子核运动,故D错误。故选:C。13.【考点】物质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版权所有【专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解答】A.高压输电导线:石墨烯具有出色的导电性,用其制作高压输电导线可以减少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耗,适合使用,故A不符合题意;B.隔热手套:隔热手套需要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而石墨烯的导热性非常好,会迅速将热量传递出去,无法起到隔热保暖的作用,不适合制作隔热手套,故B符合题意;C.防弹衣:石墨烯质地坚硬,强度高,是目前已知强度最高的材料之一,耐受力十分强,可用于制作防弹衣,能够有效抵御子弹的冲击,故C不符合题意;D.电子元件:石墨烯的高导电性、高载流子迁移率等特性,使其非常适合用于制造电子元件,如晶体管、传感器等,可以提高电子元件的性能和运行速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4.【考点】晶体与非晶体;物质的物理属性.版权所有【专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应用能力.【解答】A.将酸奶放在冰箱的冷冻室,会凝固,可以制作冰淇淋,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炒冰盘表面的材质是利用其耐低温、耐磨损、导热性强等物理属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搅拌酸奶时,加入干冰粉末,干冰升华吸热,周围出现大量白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C错误,符合题意;D.将液氮和酸奶放到容器中,搅拌后液氮迅速汽化吸热使酸奶凝固成冰淇淋,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共7小题)15.【考点】分子间作用力的现象;重力的概念.版权所有【专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重力、弹力、摩擦力;理解能力;应用能力.【解答】水球由水分子构成,两个水球接触后能合成一个,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作用;太空中的液体处于失重状态,液桥不受其他外力的作用,而在地球上液体会受到重力的作用,因此液桥会向下弯曲,分子间的引力不足以维持较长的液桥,故如果这个实验在地球上完成,液桥的长度会变短。故答案为:引力;变短;重力。16.【考点】二极管;能量的转化与转移;半导体的特点.版权所有【专题】应用题;电能和电功率;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理解能力.【解答】LED是一种发光二极管,通过电流时不用经过加热灯丝、直接能够发光,即把电能直接转化成光能;LED灯主要由半导体材料制成。故答案为:电能;半导体。17.【考点】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物质的物理属性;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版权所有【专题】应用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重力、弹力、摩擦力;应用能力.【解答】用力捏车闸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自行车快速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自行车的轮胎用橡胶制作,是因为橡胶的弹性较好。故答案为:压力;运动状态;弹性。18.【考点】原子的核式模型;扩散现象;分子间作用力的现象.版权所有【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应用能力.【解答】粽叶飘香是扩散现象,是分子不断做无规则热运动造成的。米和叶子“藕断丝连”说明米和叶子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使它们不分开。卢瑟福提出的是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核在原子中间很小空间内,电子在核外很大空间内绕核转动,故在如图两种模型中,乙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模型。故答案为:扩散;引力;乙。19.【考点】原子的核式模型.版权所有【专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应用能力.【解答】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处于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绕原子核转动的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科学家发现原子核还可再分,即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故答案为:卢瑟福;核外电子;质子。20.【考点】物质的物理属性.版权所有【专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应用能力.【解答】钢是金属材料,属于热的良导体,导热性能好,将钢勺和瓷勺的勺头放入开水中,钢勺能较快地将热量从勺头传递到勺柄,所以钢勺的勺柄较烫手。而瓷的导热性比钢差,是热的不良导体,但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一段时间后,瓷勺勺头积累了足够热量,也能使火柴点燃。故答案为:钢;导热性。21.【考点】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半导体的特点;二极管;能源及其分类.版权所有【专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能源的利用与发展;理解能力.【解答】LED灯是一种发光二极管,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太阳能能够源源断地从自然界中得到,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故答案为:半导体;可再生。三.解答题(共3小题)22.【考点】光敏电阻;半导体的特点.版权所有【专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解答】(1)读材料可知,“外光电效应是指被光激发产生的电子逸出物质表面的现象”因此,外光电效应会从物质中激发出电子,故D符合题意;(2)因为“只有入射光的频率高于一定值时,才能激发电子逸出物质表面”,而在可见光中,从红光到紫光,光的频率是逐渐增大的,故蓝光和紫光的频率大,当照射到某金属表面时能产生外光电效应,故C符合题意;(3)光敏电阻器是利用半导体的内光电效应制成的一种电阻值随入射光的强弱而改变的电阻器;(4)当光敏电阻器中入射光强时,电阻减小,入射光弱,电阻增大,因此,光强时,电阻小,电流大,且由于还有外光电效应的存在,其图线有一定的曲度,只有C符合题意;(5)如图丙所示,当强度不变的光束照射音道,由于音道的不同,所以在影片移动的过程中,通过音道的光也就不断变化,且根据图中色彩判断,音道由左向右移动,光电效应变强,电阻变小,电流变大,故喇叭发出的声音的响度将变大。故答案为:(1)D; (2)C; (3)内;(4)C;(5)变大。23.【考点】半导体的特点.版权所有【专题】应用题;定性思想;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解答】(1)由短文提供的信息可知,①电路的电路流方向是从N型半导体铜片A流向P型半导体,铜片A会从空气吸收热量,应置于冰箱的箱内,从冰箱内吸收热量,使电冰箱箱内的温度下降;铜片B会向空气放出热量,应置于冰箱的箱外;②铜片B会向空气放出热量,应置于冰箱箱外,把从箱内吸收的热量散发掉,达到制冷的目的;(2)①将图中P型半导体与N型半导体位置互换,这时电流方向从P型半导体铜片A流向N型半导体,这时铜片A会向空气释放热量,使得铜片A上表面空气的温度上升;②若将图中电源正负极互换,其他条件不变,电流方向从P型半导体铜片A流向N型半导体,这时铜片A会向空气释放热量,铜片B会从空气吸收热量,铜片B表面空气的热量由于被吸收而下降。故答案为:(1)箱内;箱外; (2)上升;下降。24.【考点】分子的热运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功率的计算;功率的推导式P=Fv;功、功率的图像问题;物体的颜色.版权所有【专题】应用题;电能和电功率;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应用能力.【解答】(1)有乘客手捧鲜花进入车厢,所有乘客都闻到了花香,这是因为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2)AB、由题意,手持式安检仪用于检测乘客是否携带违禁金属物品,工作人员能根据安检仪发出低沉或尖锐的警报声,判断金属物品的大小,但不能检测出酒精等易燃违禁物品,故A错误,B正确;C、在车厢内站立的乘客拉住扶手时,以扶手为参照物则乘客是静止的,故C错误;D、佩戴紫色眼镜只能透过紫色光,所以该乘客不能准确辨别出线路指示灯的颜色,故D错误;(3)手持式安检仪的电池额定电压为9V,额定功率为0.36W,根据P=UI可得,手持式安检仪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I0.04A=40mA;手持式安检仪的电池容量为2×103mAh,额定电压为9V,额定功率为0.36W,电池容量指放电电流与放电总时间的乘积;当剩余电量减为电池容量的10%时,能工作的容量为:Q=2×103mA h×90%=1.8×103mA h;电池充满电后,安检仪能正常工作的最长时间为:t45h;(4)分析表中第2、1组的功率P之比为:;速度之比为:,故功率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则当传送带速度为0.5m/s时,传送带克服线圈摩擦力做功的功率:P0.016W=0.1W;由图乙知,当速度等于或大于某一值时,摩擦为0.6N保持不变,线圈将在传送带上滑动,因Pfv,故f,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实验中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0.08N、0.12N、0.2N、0.24N和0.32N,故可知受到的摩擦力与速度成正比,即f1:f2=v1:v2,当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等于0.2N时,物体的速度为0.5m/s;则可得f=0.6N时的速度为:0.2N=0.6N,解得v′=1.5m/s;传送带匀速运动的速度v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当v≥1.5m/s时线圈将在传送带上滑动。故答案为:(1)做无规则运动;(2)B; (3)40;45; (4)0.1;1.5。四.综合能力题(共3小题)25.【考点】超导现象和超导材料.版权所有【专题】信息给予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解答】(1)由题意知,这里的零阻力实际是指电阻为零,这种现象叫做超导现象;(2)由焦耳定律可知,当电阻为零时,电热器无法产生热量,因此,B选项中的电热毯将无法工作,而输电线路、电动机、电池等都可以是电阻为零。故B符合题意;(3)A、石墨烯具有较高的导热性,因此可以用做电脑CPU散热片,故A不合题意;B、石墨烯具有非常良好的光学特性,看上去几乎是透明的,因此它不适合做镜子的反射膜,故B符合题意;C、石墨烯内部的碳原子之间的连接很柔韧,当施加外力于石墨烯时,碳原子面会弯曲变形,因此可以用作折叠手机屏,故C不合题意;D、石墨烯是已知强度最高的材料之一,同时还具有很好的韧性,因此可以用做切割机的刀片,故D不合题意。故选B。故答案为:(1)电阻;超导;(2)B;(3)B。26.【考点】半导体的特点;二极管;超导现象和超导材料.版权所有【专题】定性思想;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应用能力.【解答】(1)利用半导体材料可以制成二极管;(2)铝常温下有电阻,但在﹣271.76℃以下,电阻就变为了0Ω,所以它的电阻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小;(3)超导体的电阻为零,有电流通过时不会发热,电热水壶、电热吹风机、电热毯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所以超导体不适合;若用在输电线上,可以减少由于发热而产生的电能损耗,所以适合做输电线。故B正确。故答案为:(1)半导体;(2)变小;(3)B。27.【考点】额定功率;半导体的特点;二极管;电能表的读数;电能表的计算.版权所有【专题】欧姆定律;电能和电功率;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分析、综合能力.【解答】(1)发光二极管主要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由于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所以选用直流电。(2)AB、由图丁可知,当U1=2.5V时,通过二极管的电流I1=50mA=0.05A,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此时二极管的电阻R150Ω;此时二极管的电功率P1=U1I1=2.5V×0.05A=0.125W;当U2=3V时,通过二极管的电流I1=200mA=0.2A,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此时二极管的电阻R215Ω;此时二极管的电功率P2=U2I2=3V×0.2A=0.6W;由以上分析可知,AB错误;C、由图丙可知,二极管和滑动变阻器串联,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根据串联分压的特点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减小,则二极管两端的电压会变大,故C正确;D、根据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可知,图丙中对调电源正负极再闭合S,电路处于断路状态,电路中没有电流,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电压表示数不为零,故D错误;故选:C;(3)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如果12颗二极管串联,则总电压等于12颗二极管两端的电压之和,会大于电源电压,所以不可能串联,而应该是并联;工作中驱动器会选择并联恒流的输出模式,可保证电流稳定在200mA,则一个发光二极管的额定输出功率P=U额I额=3V×200×10﹣3A=0.6W,故此吸顶灯的额定输出功率P出=12×0.6W=7.2W,由η可知,吸顶灯的输入功率:P入8W;(4)1200r/(kW h)表示电路中用电器每消耗1kW h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过1200r,则电能表转盘转了16r,20盏白炽灯消耗的电能WkW h,20盏灯的总功率P白炽灯0.8kW;一间教室20盏白炽灯平均每月消耗的电能W白炽灯=P白炽灯t′=0.8kW×10h×30=240kW h;全部更换成该款吸顶灯照明,平均每月消耗的电能WLED=P入t′=8×10﹣3kW×20×10h×30=48kW h;一间教室平均每月(按30天计)能节省的电能ΔW=W白炽灯﹣WLED=240kW h﹣48kW h=192kW h。答:(1)半导体;直流;(2)C;(3)并联;恒流;8;(4)一间教室平均每月(按30天计)能节省的电能为192kW h。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5/7/11 16:31:19;用户:540160554;邮箱:540160554@;学号:4723941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