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湖南省武冈市第一中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押题卷练习卷3本试题卷共6页。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本试题卷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相关信息;2.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2B铅笔填涂方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不留痕迹;3.非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否则作答无效;4.在草稿纸、试题卷上作答无效;5.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6.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大老虎从静止开始加速追赶小羚羊,快追上时,羚羊突然急转弯逃脱了老虎的捕捉。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老虎静止时没有惯性B.老虎加速过程惯性增大C.老虎惯性大不易转弯D.老虎惯性小不易转弯2.[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B.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3.[3分]星城长沙首届新春灯会上,“湖南皮影戏”灯组惟妙惟肖,如图所示,“皮影戏”的原理是利用了光的 ( )A.直线传播B.反射C.折射D.色散4.[3分]为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环境噪声的干扰,下列哪种方法是最合理的?( )A.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 B.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C.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在教室周围植树5.[3分]对力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跳离地面的运动员不再受重力B.不接触的两个物体间也会产生弹力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D.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6.[3分]小明将掉在地面上的物理书捡起来放在课桌上,他对课本所做功最接近于( )A.0.02焦 B.0.2焦 C.2焦 D.20焦7.[3分]常消毒、勤洗手、戴口罩、测体温,是防疫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下列相关解释正确的是( )A.喷洒消毒液后,湿润的地面一会儿就干燥了,是因为消毒液发生了升华现象B.天气越热,喷洒过消毒液的地面干燥得越快,说明液体蒸发快慢与温度有关C.喷洒过消毒液的房间充满消毒液的气味,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D.额温枪是利用超声波测量人的体温8.[3分]如图所示,斜面长10 m,高4 m。用平行于斜面F=50 N的拉力,将重100 N的物体,从斜面的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此装置既可以省力,也可以省功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50 NC.对物体所做的有用功为500 JD.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9.[3分]如图所示,导体AB、导体CD和EF都没有绝缘皮,导体AB横架在CD和EF上,图中“×”表示磁感线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当导体AB向左运动时,小磁针( )A.一定转动B.一定不转动C.可能转动,也可能不转动D.无法判断10.[3分]如图所示,将一体积为10 cm3的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木块轻轻放入一盛满某种液体的溢水杯中,溢出液体的体积为8 cm3;若将木块从中间锯掉一半,将剩余部分再次轻轻放入装满该液体的溢水杯中,则该液体会溢出( )A.3 cm3 B.4 cm3 C.5 cm3 D.6 cm311.[3分]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生活用品探究摩擦力方向,鞋刷1固定在水平面上,向右缓慢拉动鞋刷2,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分析正确的是( )A.鞋刷1的刷毛向左弯曲B.鞋刷1受到鞋刷2给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C.鞋刷2对鞋刷1的摩擦力大于鞋刷1对鞋刷2的摩擦力D.鞋刷2对鞋刷1的摩擦力和鞋刷1对鞋刷2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12.[3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f=12 cm,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在图中画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中成像特点与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B.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再次得到清晰的像C.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移到30 cm刻度线处,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再次得到清晰的像D.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移至45 cm刻度线处,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18分。13.[4分]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两个小球甲和乙分别从竖直高度不同的半圆光滑轨道的最高处(A点和B点),以v1和v2的速度开始运动,一直沿着轨道运动到最低处(A'点和B'点),此时它们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均忽略空气阻力。已知甲球在A点时的机械能等于乙球在B点时的机械能,且v1=v2,则甲球在A'点时的机械能 (选填“>”“=”或“<”)乙球在B'点时的机械能;v1' (选填“>”“=”或“<”)v2'。14.[4分]将踩瘪但是没有破裂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球内气体的内能会 (选填“增加”或“减少”),这是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的。15.[4分]体育课上,小强和同学进行足球比赛,一记头球攻门十分精彩,在此过程中小强用头将飞来的球顶入球门,表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同时他觉得头疼,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16.[6分]如图所示,是定值电阻R和灯泡L的I-U图像。电阻R的阻值是 Ω。将定值电阻R和灯泡L串联在电源电压为4V的电路中时,电路中电流是 A;若将定值电阻R与灯泡L并联在6V电路中,则总电流为 A。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作图每问2分,填空每空2分,共28分17.(1)[2分]物体放在皮带传输机上,与皮带一起匀速向右运动,请画出该物体的受力示意图。(2).[2分]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在图中,画出射向镜面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 . 18.[6分]为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小科在家中用质量可忽略的塑料瓶和海绵进行实验:测得瓶底面积为35 cm2,瓶盖面积为7 cm2,并将瓶子装满600毫升水,依次正放和倒放于海绵上(如图)。(1)本实验可初步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有关;(2)正放时水对瓶底的压强为p1,倒放时水对瓶盖的压强为p2,则p1____p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要使瓶子倒放时对海绵的压强与正放时相同,需要从瓶子中倒出____毫升水。19.[8分]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和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挂着同一金属块的示数。(1)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2)分析图丙、丁可知,浮力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3)由丁、戊两图可知,浸入液体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 有关。物体的密度是 kg/m3。20.[10分]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甲、乙两图的密闭容器中都装有等量的空气。 (1)图甲装置可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 的关系。 (2)若通电后图乙中右侧U形管液面高度变化明显,左侧U形管液面高度几乎无变化,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于是小明用电压表检测故障,将电压表并联到电阻R1两端,观察到电压表 示数(选填“有”或“无”)。 (3)排除故障后通电一段时间,发现在乙图中左侧U形管内液面高度的变化比右侧明显,这表明: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 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4)图乙中R1和R2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 四、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第21题8分,第22题10分,共18分。21.[8分]在学习欧姆定律之后,老师请同学们设计一个测未知电阻R0的电路。李梅和同组同学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电阻Rx的阻值是20Ω,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3A;当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5A。求:(1)电源电压;(2)电阻R0的阻值。22.[10分]有一个质量为4 kg,底面积为500 cm2的足够高的薄壁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g取10 N/kg。甲 乙(1)容器受到的重力是多大 (2)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3)科技小组利用这个容器来研究物体的浮沉,他们将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吸水的正方体A和长方体B放在容器中,如图甲所示。向容器内缓慢加水,A、B始终保持竖直,水深h与加水体积V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水深为3h0时,取出其中一个物体,水面下降2 cm。当水深为3h0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少帕 (不考虑取出物体的过程中带出的水,ρ水=1.0×103 kg/m3)押题卷练习卷3参考答案1.【答案】C 2.【答案】A 3.【答案】A【详解】“皮影戏”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4.【答案】D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B8.【答案】D 9.【答案】A 10.【答案】B 11.【答案】B 12.【答案】C 13.【答案】= <14.【答案】增加;热传递 15.【答案】运动状态;相互 16.【答案】10;0.3;1.417.(1)【答案】(2)【答案】18.【答案】(1)受力面积 (2)等于 (3)480 19.【答案】(1)2(2)无关(3)液体的密度;20.【答案】(1)电阻 (2)R1被短路 无 (3)电流 (4)4∶121.【答案】分析:由电路可知,当S1闭合、S2断开时,只有电阻R接入电路,电流表测通过R的电流;当S1、S2都闭合时,两电阻并联接在电源两端,电流表测干路电流;(1)由并联电路特点求出通过电阻RX的电流,然后由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电压;(2)已知电压与电流,由欧姆定律可以求出电阻阻值.解答:已知:IA=0.3A,IA′=0.5A,RX=20Ω;求解:(1)电源电压; (2)电阻R的阻值.解:(1)由电路图可知,当S1闭合、S2断开时,只有电阻R接入电路,I=IA=0.3A,当S1、S2都闭合时,两电阻并联接在电源两端,电流表测干路电流,通过电阻RX的电流:IX=IA′-IA=0.5A-0.3A=0.2A,∵I=,∴电源电压U=UX=IXRX=0.2A×20Ω=4V;(2)∵I=,∴电阻R===≈13.33Ω;答:(1)电源电压是4V. (2)电阻R的阻值是13.33Ω.(1)电源电压是4V;(2)电阻R0的阻值是13.33Ω。22.【答案】见详解.解:容器受到的重力:;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即,底面积,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由题意及图像可知,、浸没或漂浮时均有,注水体积由的过程中,;注水体积由的过程中,;注水体积由的过程中,;联立解得:,由此可知正方体边长;取出其中一个物体时,;若,则、浸没,由可知,取出的物体为,为的高度,,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若,则、漂浮,由可知,取出的物体为,由图可知浸入水中的深度为,浸入水中的深度为,由于,即,解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答:容器受到的重力是;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当水深为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或。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