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导学案 模块1 主题2 第5讲 电子得失守恒原理的应用(含答案+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年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导学案 模块1 主题2 第5讲 电子得失守恒原理的应用(含答案+课件)

资源简介

第5讲 电子得失守恒原理的应用
学习目标 
1. 能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原理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
2. 能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原理进行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活动方案
  电子得失守恒原理的描述
转移电子数=得电子元素的得电子总数=失电子元素的失电子总数
1. 反应2NH3+3Cl2===N2+6HCl中,N原子失去电子总数等于Cl原子得到电子总数,描述下列守恒关系:
n(NH3)×每分子NH3失电子数=n(N2)×每分子N2生成失电子数=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你仿照上述描述方式,描述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中的守恒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 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1) 以____Cu+____HNO3(浓)===____Cu(NO3)2+____NO2↑+____H2O的配平为例:
第一步:分析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纯粹”性。该反应中“纯粹”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选择“纯粹”的氧化剂(或还原产物)、还原剂(或氧化产物)中任意2个,计算反应或生成1个该粒子时得失电子的数目。
  -2e-                   +1e-
____Cu+____HNO3(浓)===____Cu(NO3)2+____NO2↑+____H2O
第三步:根据“电子得失总数相等”可知,n(Cu)∶n(NO2)=1∶2。
1Cu+____HNO3(浓)===1Cu(NO3)2+2NO2↑+____H2O
第四步:根据“原子守恒”确定其他化学计量数,并检验。
1Cu+4HNO3(浓)===1Cu(NO3)2+2NO2↑+2H2O
(2) 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原理,结合配平策略,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FeS2+____O2____Fe2O3+____SO2
②____Fe3O4+____HNO3(稀)===____Fe(NO3)3+____NO↑+____H2O
③____S+____Ca(OH)2===____CaSx+____CaS2O3+____H2O
④____Pt+____HNO3(稀)+____HCl ===____H2PtCl6+____NO↑+
2. 含特殊价态物质的反应配平。
Fe3C+____HNO3(浓)===____Fe(NO3)3+____CO2↑+____NO2↑+____H2O
3. 多氧化剂(或还原剂)的反应配平。
(1) ①NH3+NO+O2===N2+H2O能否配平获得确定的系数?
②若该反应机理如图所示,能否配平获得确定的系数?若能,请配平该反应。
(2) 请你配平反应“S+C+KNO3―→K2S+CO2+N2”(反应条件为点燃)。
   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
1. 氧化还原反应产物(或产物化合价)的定量确定。
示例: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作为脱氯剂,已知25.0 mL 0.100 mol/L Na2S2O3溶液恰好把224 mL(标准状况下)Cl2完全转化为Cl-,试分析S2O将转化成何种粒子。
2. 氧化剂(或还原产物)与还原剂(或氧化产物)量的计算。
示例:有一种生产碘的工业方法是用亚硫酸氢钠还原碘酸盐,每还原出1 mol I2,理论上需用去亚硫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为多少?
3. 原电池、电解池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1) 电解CuFeS2制备Cu2S的装置如图所示,当外电路中通过1 mol e-时,可得到Cu2S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2) 利用工业废水发电进行NH3的制备是人类化学控制合成的新目标,装置(电极均为惰性电极)如图所示。
①装置乙中NH3在________(填“X极”或“Y极”)表面产生。
②装置甲中生成的N2与装置乙中消耗的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
名卷优选
1 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2R(OH)3+3ClO-+4OH-===2RO+3Cl-+5H2O,则RO中R的化合价是(  )
A. +3 B. +4
C. +5 D. +6
2 [2023浙江卷]关于反应2NH2OH+4Fe3+===N2O↑+4Fe2++4H++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成1 mol N2O,转移4 mol电子
B. NH2OH是还原产物
C. NH2OH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若设计成原电池,Fe2+为负极产物
3 关于反应4CO2+SiH44CO+2H2O+Si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CO是氧化产物
B. SiH4发生还原反应
C.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D. 生成1 mol SiO2时,转移8 mol电子
4 [2024浙江卷]利用CH3OH可将废水中的NO转化为对环境无害的物质后排放。反应原理为H++CH3OH+NO―→CO2+X+H2O(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是NO2
B. 可用臭氧代替甲醇
C. 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5
D. 每生成11.2 L CO2,转移2NA个电子
5 [2024江苏卷]利用铁及其氧化物循环制氢,原理如图所示。反应器Ⅰ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________;含CO和H2各1 mol的混合气体通过该方法制氢,理论上可获得________mol H2。
第5讲 电子得失守恒原理的应用
【活动方案】
活动一:
1 n(Cl2)×每分子Cl2得电子数 n(HCl)×每分子HCl生成得电子数
2 n(Cu)×每个Cu失电子数=n(CuSO4)×每个CuSO4生成失电子数=0.5n(H2SO4)×每个H2SO4得电子数=n(SO2)×每分子SO2生成得电子数
活动二:
1 (1) Cu、Cu(NO3)2、NO2 (2) ①4 11 2 8 ②3 28 9
1 14 ③2(x+1) 3 2 1 3 ④3 4 18 3 4 8H2O
2 1 22 3 1 13 11
3 (1) ①不能 ②4NH3+4NO+O24N2+6H2O
(2) S+3C+2KNO3K2S+3CO2↑+N2↑
活动三:
1 反应中Cl2得电子的物质的量= ×2=0.02 mol
设1 mol Na2S2O3失电子的物质的量为x,根据得失电子守恒:0.025 L×0.100 mol/L×x=0.02 mol,x=8 mol,
可见2个S原子应该失去8个电子,它们失去8个电子后,都将显+6价。故S2O将转化成SO。
2 每生成1 mol I2需得到10 mol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NaHSO3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也应为10 mol,故NaHSO3的物质的量==5 mol。
3 (1) 1 mol (2) ①Y极 ②3∶5
【名卷优选】
1 D
2 A 氮元素化合价从-1变为+1,故生成1 mol N2O,转移4 mol电子,A正确;NH2OH是还原剂,B、C错误;若设计成原电池,Fe3+发生还原反应,作原电池正极,则Fe2+是正极产物,D错误。
3 D
4 C NO2是污染性气体,NO转化为对环境无害的物质,故X不可能是NO2,X应为N2,A错误;CH3OH中C为-2价,CO2中C为+4价,故CH3OH作还原剂,O3是氧化剂,不可用O3代替甲醇,B错误;配平方程式6H++5CH3OH+6NO===5CO2↑+3N2↑+13H2O,其中NO为氧化剂,CH3OH为还原剂,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5,C正确;气体所处的状况未知,不能利用22.4 L/mol进行计算,D错误。
5 C、H、Fe 
解析:由原理图可得关系式:CO+H2~4e-~Fe2O3―→Fe、Fe―→Fe3O4~e-~H2,故含CO和H2各1 mol的混合气体通过该方法制氢,理论上可获得 mol H2。(共25张PPT)
模块一
化学基本概念与计算
主题2 物质的转化
第5讲 电子得失守恒原理的应用
内容索引
学习目标
活动方案
名卷优选
学 习 目 标
1. 能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原理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2. 能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原理进行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活 动 方 案
转移电子数=得电子元素的得电子总数=失电子元素的失电子总数
1. 反应2NH3+3Cl2===N2+6HCl中,N原子失去电子总数等于Cl原子得到电子总数,描述下列守恒关系:
n(NH3)×每分子NH3失电子数=n(N2)×每分子N2生成失电子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一 电子得失守恒原理的描述
n(Cl2)×每分子Cl2得电子数
n(HCl)×每分子HCl生成得电子数
【答案】 n(Cu)×每个Cu失电子数=n(CuSO4)×每个CuSO4生成失电子数=0.5n(H2SO4)×每个H2SO4得电子数=n(SO2)×每分子SO2生成得电子数
1. 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1) 以_________Cu+_________HNO3(浓)===_________Cu(NO3)2+_________NO2↑+_________H2O的配平为例:
第一步:分析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纯粹”性。该反应中“纯粹”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选择“纯粹”的氧化剂(或还原产物)、还原剂(或氧化产物)中任意2个,计算反应或生成1个该粒子时得失电子的数目。
活动二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2e-                  +1e-
____Cu+____HNO3(浓)===____Cu(NO3)2+____NO2↑+____H2O
Cu、Cu(NO3)2、NO2 
第三步:根据“电子得失总数相等”可知,n(Cu)∶n(NO2)=1∶2。
___Cu+______HNO3(浓)===___Cu(NO3)2+___NO2↑+______H2O
第四步:根据“原子守恒”确定其他化学计量数,并检验。
___Cu+___HNO3(浓)===___Cu(NO3)2+___NO2↑+___H2O
(2) 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原理,结合配平策略,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1
2
1
4
1
2
2
4
11
2
8
3
28
9
1
14
③________S+______Ca(OH)2===______CaSx+_______CaS2O3+_____H2O
2(x+1)
3
2
1
3
3
4
18
3
4
8H2O
1
22
3
1
13
11
3. 多氧化剂(或还原剂)的反应配平。
(1) ①NH3+NO+O2===N2+H2O能否配平获得确定的系数?
【答案】 不能
②若该反应机理如图所示,能否配平获得确定的系数?若能,请配平该反应。
(2) 请你配平反应“S+C+KNO3―→K2S+CO2+N2”(反应条件为点燃)。
1. 氧化还原反应产物(或产物化合价)的定量确定。
活动三 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
2. 氧化剂(或还原产物)与还原剂(或氧化产物)量的计算。
示例:有一种生产碘的工业方法是用亚硫酸氢钠还原碘酸盐,每还原出1 mol I2,理论上需用去亚硫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为多少?
3. 原电池、电解池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1) 电解CuFeS2制备Cu2S的装置如图所示,当外电路中通过1 mol e-时,可得到Cu2S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
1 mol
(2) 利用工业废水发电进行NH3的制备是人类化学控制合成的新目标,装置(电极均为惰性电极)如图所示。
①装置乙中NH3在_______(填“X极”或“Y极”)表面产生。
②装置甲中生成的N2与装置乙中消耗的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Y极
3∶5
名 卷 优 选
2
4
5
1
3
A. +3 B. +4
C. +5 D. +6
D
2
4
5
1
3
2 [2023浙江卷]关于反应2NH2OH+4Fe3+===N2O↑+4Fe2++4H++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成1 mol N2O,转移4 mol电子
B. NH2OH是还原产物
C. NH2OH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若设计成原电池,Fe2+为负极产物
【解析】 氮元素化合价从-1变为+1,故生成1 mol N2O,转移4 mol电子,A正确;NH2OH是还原剂,B、C错误;若设计成原电池, Fe3+发生还原反应,作原电池正极,则Fe2+是正极产物,D错误。
A
2
4
5
3
3 关于反应4CO2+SiH4高温,4CO+2H2O+Si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O是氧化产物
B. SiH4发生还原反应
C.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D. 生成1 mol SiO2时,转移8 mol电子
1
D
2
4
5
3
A. X是NO2
B. 可用臭氧代替甲醇
C. 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5
D. 每生成11.2 L CO2,转移2NA个电子
1
C
2
4
5
3
1
2
4
5
3
5 [2024江苏卷]利用铁及其氧化物循环制氢,原理如图所示。反应器Ⅰ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____________;含CO和H2各1 mol的混
合气体通过该方法制氢,理论上可获得_________mol H2。
1
C、H、Fe
2
4
5
3
1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