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跨学科实践:爱眼宣传公益行 课件(共19张PPT)2025-2026学年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4 跨学科实践:爱眼宣传公益行 课件(共19张PPT)2025-2026学年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 考点清单解读
● 重难题型突破
第四节 跨学科实践:爱眼宣传公益行
第四节 跨学科实践:爱眼宣传公益行
■考点一 了解眼球的构造和成像过程
1.构造:如图所示:
第四节 跨学科实践:爱眼宣传公益行
2.视物原理: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照相机的变焦镜头,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
第四节 跨学科实践:爱眼宣传公益行
3.眼睛的调节
看远处的物体 看近处的物体
睫状肌 放松 收缩
晶状体 变薄 变厚
折光能力 变弱 变强
成像原理
第四节 跨学科实践:爱眼宣传公益行
4.远点和近点
人眼通过调节所能看清的最远和最近的两个极限点分别叫远点和近点。 正常眼的远点在无穷远处,近点一般在距眼睛 10 cm 处。 一般正常眼观看近处物体时,既感到清晰而又不易疲劳的距离大约是 25 cm, 这个距离叫正常眼的明视距离。
第四节 跨学科实践:爱眼宣传公益行
典例 1 下图中示意了正常眼睛的调节,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对点典例剖析
第四节 跨学科实践:爱眼宣传公益行
A. 物体无论多远或多近,都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像
B. 正常眼睛,能调节晶状体的形状
C. 晶状体的形状不同,对光的偏折能力也不同
D. 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
第四节 跨学科实践:爱眼宣传公益行
[解题思路]
第四节 跨学科实践:爱眼宣传公益行
[答案] A
第四节 跨学科实践:爱眼宣传公益行
■考点二 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近视眼 远视眼
特点 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第四节 跨学科实践:爱眼宣传公益行
续表
形成原因 晶状体太凸 ,折光能力 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 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 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 晶状体太扁平,折光能
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
后方向上太短,因此来
自近处某点的光还没有
会聚成一点就到达视网
膜了,在视网膜上形成
一个模糊的光斑
第四节 跨学科实践:爱眼宣传公益行
续表
形成原因
矫正 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利用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第四节 跨学科实践:爱眼宣传公益行
续表
近点 比正常眼近 比正常眼远
远点 有限远处 无限远处
【拓展】眼镜的度数:
(1)透镜焦距 f 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透镜焦距的倒数叫作透镜焦度;眼镜的度数常用字母 D 表示,D= ×100。
(2)远视眼镜的度数是正数,近视眼镜片的度数是负数。
第四节 跨学科实践:爱眼宣传公益行
典例 2 下列关于近视眼分析正确的是 ( )
A. 近视眼总是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B. 形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凸,折光能力太强
C. 远视眼是晶状体太扁,折光能力过强造成的
D. 小明在医院经过鉴定是远视眼,说明他的眼睛非常好,看物体非常清楚
对点典例剖析
第四节 跨学科实践:爱眼宣传公益行
[解题思路]
第四节 跨学科实践:爱眼宣传公益行
[解题思路]
[答案] B
第四节 跨学科实践:爱眼宣传公益行
■题型 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综合辨析
例 如图所示,是有关眼睛及矫正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图甲和图乙分别是远视眼及矫正
B. 图甲和图丙分别是近视眼及矫正
C. 图丁和图乙分别是近视眼及矫正
D. 图丁和图丙分别是远视眼及矫正
第四节 跨学科实践:爱眼宣传公益行
[解析]题图甲远处物体的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故是近视眼;题图乙戴凸透镜是用来矫正远视眼的;题图丙戴凹透镜是用来矫正近视眼的;题图丁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故是远视眼,综上所述,B 项正确。
[答案] B
第四节 跨学科实践:爱眼宣传公益行
思路点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