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新课标●新课堂】第1节 力(第2课时)同步作业(教师版)1.如图所示物体正常使用时,不属于弹性形变的是( )A. 压弯的跳竿 B. 拉长的弹簧 C. 拉开的弓 D.捏成团的橡皮泥【答案】D【解析】A.压弯的跳竿发生的是弹性形变,故A不符合题意;B.拉长的弹簧发生的是弹性形变,故B不符合题意;C.拉开的弓发生的是弹性形变,故C不符合题意;D.捏成团的橡皮泥发生的是塑性形变,故D符合题意。2.一个球放在一块长木板上,如图所示,木板和球均发生了弹性形变,关于它们所受弹力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板形变是木板产生的弹力造成的 B.球产生的弹力作用在木板上C.球受到的支持力就是球产生的弹力 D.球产生的弹力就是球受到的压力【答案】B【解析】A.根据弹力产生的特点可知,木板形变是由于木板受到球的压力,是球发生弹性形变所产生的,故A错误;B.球发生形变,产生的弹力作用在与球接触的木板上,故B正确;C.球受到的支持力,是木板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弹力,故C错误;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根弹簧的拉力和长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弹簧的伸长量始终和拉力成正比关系 B.乙弹簧受到8N时伸长了4cmC.甲弹簧在2N拉力时,弹簧伸长的长度是3cm D.甲弹簧适合做量程较大的测力计【答案】C【解析】A.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大,超过弹性限度,则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受到的拉力不成正比,故A错误;B.从图中可以看出,当乙弹簧受到8N的拉力,弹簧伸长2cm,故B错误;C.从图中可以看到,当甲弹簧受到4N的拉力,弹簧伸长6cm,若甲弹簧受到2N的拉力,则弹簧伸长3cm,故C正确;D.从图中可以看到,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乙的最大测量值较大,所以选择乙弹簧来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故D错误。4.如图所示是某弹簧测力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2N B.使用前应将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调零C.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6N D.使用该弹簧测力计测出来的物体的重力没有误差【答案】C【解析】AC.由图可知,该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为5N,量程是0~5N;一大格(1N)分成5份,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6N,故A错误,C正确;B.图中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使用,所以应该在竖直方向调零,故B错误;D.任何测量工具都会产生误差,使用该弹簧测力计测出来的物体的重力也有误差,故D错误。5.如图所示,把两个质量均为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所测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B.测钩码的重力前,需要把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D.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两个钩码的总重力为【答案】D【解析】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所测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若超过量程可能会将弹簧拉坏,无法恢复原状,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测量钩码重力时需要沿竖直方向使用弹簧测力计,所以,测钩码的重力前,需要把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使指针指到零刻度线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否则可能影响弹簧的伸缩,使测量结果不准确,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该弹簧测力计的一大格表示1N,一大格分为5小格,一小格表示0.2N,分度值为,两个钩码的总重力为,故D错误,符合题意。6.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沿水平方向分别向左、右用力拉弹簧测力计,测力计静止时示数为5N,若不计弹簧测力计自身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对测力计的拉力是2.5NB.测力计对甲的拉力是5NC.甲对测力计的拉力是10ND.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大小和弹簧长度成正比【答案】B【解析】AB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说明弹簧测力计里的弹簧受到的拉力为5N,即乙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应为5N;而弹簧测力计整体要处于平衡状态,故左侧拉力也应为5N,即甲对测力计的拉力为5N,测力计对甲的拉力是5N,故B正确,AC错误;D.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故D错误。7.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挂在墙上,用500N的力拉另一端,弹簧伸长了20cm。如果改为两个人分别拉弹簧的两端,把它拽拉长了20cm,则左右两个人分别用的力大小为( )A.500N,500N B.250N,250N C.1000N,1000N D.500N,0N【答案】A【解析】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一人拉动改为两人拉弹簧后,弹簧伸长不变,所用拉力也不变,还是500N。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8.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N,分度值是 N;图中的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N。【答案】 0~5 0.2 1.0【解析】由题图可知,该测力计的量程为0~5N。刻度尺一大格代表1N,一大格有5个小格,每小格代表0.2N,所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测力计的指针指在刻度“1”的位置,则读数为1.0N。9.一根弹簧受4N的拉力时,长度为14cm,受8N的拉力时,长度为16cm,则不受外力时,弹簧的长度是cm;如果在弹性限度内受12N的拉力时,弹簧的长度是 cm;由此可得,在弹性限度内,每增加1N的弹力,弹簧的长度变化 cm。【答案】 12 18 0.5【解析】依题意得,弹簧每受1N的力,弹簧伸长不受外力时,弹簧的长度是如果在弹性限度内受12N的拉力时,弹簧的长度是由此可得,在弹性限度内,每增加1N的弹力,弹簧的长度变化0.5cm。10.如图所示是某次实验测得弹簧所受的拉力F与弹簧长度L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弹簧的原长为 cm;当弹簧伸长了0.06m时,受到外力F= N。【答案】 10 2.4【解析】[1]由图可知,当施加的力为0N时,弹簧的长度为10cm,即弹簧的原长为10cm。[2]当弹簧受到拉力为2N时,弹簧伸长5cm,则当弹簧伸长为0.06m=6cm时,弹簧受到的拉力为解得F=2.4N。11.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测量物理量的一种思路。例如: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体积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的;弹簧测力计是利用 的变化来显示力的大小,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 N,示数是 N。【答案】 弹簧伸长的长度 0.2 1.6【解析】[1]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形变越大,所以弹簧测力计根据弹簧的长度变化来确定力的大小。[2][3]图中弹簧测力计一大格中有5个小格,则分度值为0.2N,读数为1.6N。12.如甲图所示为探究相互作用力的关系的情景,A测力计显示的 的作用力(选填“A对B”或“B对A”);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 。【答案】 B对A 在一定范围内,弹簧所受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越长【解析】[1]图甲中,B对A的作用力,让A的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所以A测力计显示出B对A的作用力。[2]弹簧测力计是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其工作原理为:在一定范围内,弹簧所受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越长。13.如图是撑杆跳高运动员比赛的场景,撑杆被压弯是 对 的弹力改变了撑杆的形状,在撑杆弹力的作用下运动员向上运动。(均选填“运动员”或“撑杆”)【答案】 运动员 撑杆【解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撑杆被压弯是运动员对撑杆有弹力的作用。14.小京为了制作弹簧测力计,对一根弹簧进行了探究: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记录弹簧的长度与它受到的拉力之间的关系,如表所示拉力/N 0 0.5 1.0 1.5 2.0 3.0 4.0弹簧长度/cm 6.5 7.5 8.5 9.5 11.00 14.2 18.0(1)从表格信息可得,它的最大称量是 N;(2)若该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0.1N,则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cm;(3)当该弹簧测力计受到0.75N的拉力时,弹簧将伸长 cm。【答案】(1)1.5(2)0.2(3)1.5【解析】(1)由表格数据可知当拉力为0时,弹簧原长为6.5cm,拉力在0~1.5N以内,拉力与弹簧伸长量成正比,故弹簧测力计的最大称量是1.5 N。(2)由表格数据分析可知在0~1.5N内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0.5N,弹簧伸长1cm,即拉力与伸长量之比为0.5N/cm,若该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0.1N,则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3)当弹簧受到的拉力为0.75N 时,此时弹簧的伸长量15.小刚在探究“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之间的关系”,请根据表格信息回答相关问题:拉力/N 0 1 2 3 4 5 6 7弹簧长度/cm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1.0 21.5(1)器材:弹簧、1N的钩码若干、 ;(2)实验过程: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一块竖直放置的木板顶端,让弹簧能够自由地伸缩,然后用1N、2N、3N……8N的力去拉弹簧,并把每一个拉力作用下弹簧底端所对的位置做上记号,再测出弹簧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请你帮小刚分析以上数据并回答:①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弹簧的原长是 cm;②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到结论: ;③如果把这条弹簧改装成弹簧测力计,则制成后的测力计的量程是 。【答案】(1)刻度尺(2) 10.0 见解析 0~5N【解析】(1)要测量弹簧伸长的长度,还需用到刻度尺。(2)[1]由表格中数据知,当拉力为0时,弹簧的长度为10.0cm,所以弹簧的原长为10.0cm。[2]由数据知,拉力越大,弹簧的长度越大,且拉力分别为1、2、3、4、5N时,弹簧的伸长分别为2、4、6、8、10cm,可知在弹簧的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3]由数据可知,当拉力大于5N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不再成正比关系,所以测力计的量程为0~5N。16.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取出一个弹簧测力计,观察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N,分度值是 N。(2)在进行图乙所示的实验前,应将弹簧测力计沿 方向放置,然后对弹簧测力计进行 。把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 N。【答案】(1) 0~5 0.2(2) 竖直 调零 3.6【解析】(1)取出一个弹簧测力计如图甲所示,观察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0~5N,量程是0~5N,1N之内分为5个小格,一个小格是0.2N,分度值是0.2N。(2)在进行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前,由于弹簧自身有重力,为避免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应将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放置,然后进行调零,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3.6N,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3.6N。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新课标●新课堂】第1节 力(第2课时)同步作业1.如图所示物体正常使用时,不属于弹性形变的是( )A. 压弯的跳竿 B. 拉长的弹簧 C. 拉开的弓 D.捏成团的橡皮泥2.一个球放在一块长木板上,如图所示,木板和球均发生了弹性形变,关于它们所受弹力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板形变是木板产生的弹力造成的 B.球产生的弹力作用在木板上C.球受到的支持力就是球产生的弹力 D.球产生的弹力就是球受到的压力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根弹簧的拉力和长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弹簧的伸长量始终和拉力成正比关系 B.乙弹簧受到8N时伸长了4cmC.甲弹簧在2N拉力时,弹簧伸长的长度是3cm D.甲弹簧适合做量程较大的测力计4.如图所示是某弹簧测力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2N B.使用前应将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调零C.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6N D.使用该弹簧测力计测出来的物体的重力没有误差5.如图所示,把两个质量均为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所测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B.测钩码的重力前,需要把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D.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两个钩码的总重力为6.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沿水平方向分别向左、右用力拉弹簧测力计,测力计静止时示数为5N,若不计弹簧测力计自身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对测力计的拉力是2.5NB.测力计对甲的拉力是5NC.甲对测力计的拉力是10ND.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大小和弹簧长度成正比7.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挂在墙上,用500N的力拉另一端,弹簧伸长了20cm。如果改为两个人分别拉弹簧的两端,把它拽拉长了20cm,则左右两个人分别用的力大小为( )A.500N,500N B.250N,250N C.1000N,1000N D.500N,0N8.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N,分度值是 N;图中的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N。9.一根弹簧受4N的拉力时,长度为14cm,受8N的拉力时,长度为16cm,则不受外力时,弹簧的长度是cm;如果在弹性限度内受12N的拉力时,弹簧的长度是 cm;由此可得,在弹性限度内,每增加1N的弹力,弹簧的长度变化 cm。10.如图所示是某次实验测得弹簧所受的拉力F与弹簧长度L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弹簧的原长为 cm;当弹簧伸长了0.06m时,受到外力F= N。11.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测量物理量的一种思路。例如: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体积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的;弹簧测力计是利用 的变化来显示力的大小,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 N,示数是 N。12.如甲图所示为探究相互作用力的关系的情景,A测力计显示的 的作用力(选填“A对B”或“B对A”);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 。13.如图是撑杆跳高运动员比赛的场景,撑杆被压弯是 对 的弹力改变了撑杆的形状,在撑杆弹力的作用下运动员向上运动。(均选填“运动员”或“撑杆”)14.小京为了制作弹簧测力计,对一根弹簧进行了探究: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记录弹簧的长度与它受到的拉力之间的关系,如表所示拉力/N 0 0.5 1.0 1.5 2.0 3.0 4.0弹簧长度/cm 6.5 7.5 8.5 9.5 11.00 14.2 18.0(1)从表格信息可得,它的最大称量是 N;(2)若该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0.1N,则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cm;(3)当该弹簧测力计受到0.75N的拉力时,弹簧将伸长 cm。15.小刚在探究“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之间的关系”,请根据表格信息回答相关问题:拉力/N 0 1 2 3 4 5 6 7弹簧长度/cm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1.0 21.5(1)器材:弹簧、1N的钩码若干、 ;(2)实验过程: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一块竖直放置的木板顶端,让弹簧能够自由地伸缩,然后用1N、2N、3N……8N的力去拉弹簧,并把每一个拉力作用下弹簧底端所对的位置做上记号,再测出弹簧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请你帮小刚分析以上数据并回答:①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弹簧的原长是 cm;②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到结论: ;③如果把这条弹簧改装成弹簧测力计,则制成后的测力计的量程是 。16.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取出一个弹簧测力计,观察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N,分度值是 N。(2)在进行图乙所示的实验前,应将弹簧测力计沿 方向放置,然后对弹簧测力计进行 。把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 N。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4张PPT)第2章 力与空间探索第1节 力(第2课时)(浙教版)八年级上——弹力与力的测量【引入】你知道撑杆的选材应具备什么条件?(弹性好的材料)什么是弹性呢?一、弹性与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视频:弹性形变与弹力2.形变:(1)概念 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①形状的改变:指受力物体的外形发生变化,如物体发生伸长、缩短弯曲等变化。②体积的改变:指受力物体的体积发生变化,如用力压气球,气球体积变小。(体积的改变一般包括形状的改变)(2)种类: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能自动恢复到原状,这样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有的物体不能自动恢复到原状,这样的形变称为塑性形变。视频: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3.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①两物体相互接触; ②接触处相互挤压或拉伸且发生弹性形变。【思考与讨论】试分析放在桌面上的水杯与桌面之间产生的弹力。水杯对桌面产生向下的压力,桌面发生形变,产生支持水杯的力就是弹力,即通常所说的支持力。F支持F压弹力是一类常见的力,推力、拉力、压力和支持力,都属于弹力。【过渡】弹力属于一类力,力有大有小,如何去测量力的大小?二、力的测量1.一些生活中测力计和实验室测力计握力计数显推拉力计拉力指针推力计实验室测力计 2.弹簧测力计(1)构造:由弹簧、面板、指针、拉杆、秤钩等组成。量程:0-5N 分度值:0.2N视频:自制弹簧测力计视频:自制弹簧测力计【实践活动】尝试自制弹簧测力计。1.如图2.1 - 11所示,把一根下端带有挂钩的弹簧的上端固定在长方形木板上,让弹簧自由下垂,在指针所指的位置标出0刻度线。思考:为什么这样标0刻度线 为了排除弹簧、指针和秤钩的重力所造成的影响。2.在挂钩上悬挂1个钩码,在指针所指的位置标出相应的刻度值。3.在挂钩上分别悬挂不同个数的钩码,在指针所指的位置分别标出相应的刻度值。说明:应事先告知1个钩码的重力为0.5N。4.根据长木板的长度和弹簧可伸长的长度,标出最大测量值和其他数值刻度线。思考:如何判断弹簧可伸长的长度?怎样选择长木板的长度?实验时应先考虑谁的长度?5.先在自制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上文具盒或教科书等物品,测出弹簧测力计对它们的拉力,再用实验室里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下,看看两者的测量值有多大的差距。实验记录表钩码的个数 N/n 自制弹簧秤受到的拉力F1/N 实验室弹簧秤受到的拉力F2/N 弹簧的原长 L0/cm 弹簧的长度 L/cm 弹簧的伸长量 L/cm1 2 3 4 【思考与讨论】1.通过比较,如何改进自制测力计,才能让测量结果更接近真实值?2.通过对实验测量数据分析,可得到什么结论?如减小摩擦,选择合适的弹性材料。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且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思考:如果弹簧受到的是压力呢?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压力越大,弹簧的压缩量就越长,且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受到的压力成正比。【归纳总结】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外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且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受到的外力成正比。拓展:从纸板的长度、弹簧的弹性方面去考虑。1.当弹簧超过弹性限度时,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不再成正比关系,撤去外力,弹簧也无法恢复到原来的形状。2.自制弹簧测力计,如何得到较大的量程和精确度?【实践活动】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归纳总结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1.观察量程:待测力的大小应在量程之内,以免损坏测力计。2.明确分度值: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3.校零:要检查指针与零刻度线是否对齐,若没有,要调节至对齐,要求每次在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上调零。4.沿弹簧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零刻度线处,以防止弹簧卡壳。使用时:1.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避免因摩擦而影响测量的准确程度)。 2.读数时:视线垂直于刻度板,在记录数据时要带上单位。3.待测的力(物体)一定要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一端,严禁倒挂。【课堂总结】1.什么叫弹性和弹力?2.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是什么?怎样使用?应注意什么?【随堂巩固】【例1】如图所示,一个铁块放在一块薄木板上,关于铁块和木板受力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铁块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铁块发生了弹性形变B.木板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C.铁块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D.木板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铁块发生了弹性形变【答案】C【例2】用力压弹簧,弹簧会发生形变。下列能正确表示弹簧所受压力的示意图是( )【答案】C【例3】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测量前不用将指针调零B.读数时,视线应穿过指针与刻度盘垂直C.使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任何大小的拉力D.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必须竖直提着用【答案】 B【板书设计】第1节 力(第2课时)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让备课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新课标●新课堂】第1节 力(第2课时)教学设计---弹力与力的测量【核心概念】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内容要求】内容: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要求:1.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弹力,并能说明其意义。2.会测量力的大小。【教学目标】1.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弹力。2.知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长,并能通过实验进行验证。3.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学会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4.探索运用弹力知识制作测量工具,让科学技术物化。5.培养尊重他人,善于合作乐于分享的科学态度,遵守科学技术应用中的公共规范、法律法规。【教学思路】从撑杆的选材创设情景,引出弹性概念,理解弹性与形变紧密相关。认识弹力的存在。然后通过拉伸橡皮筋、弹压塑料尺、拉压弹簧等活动体验弹力的存在,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压力、支持力、拉力等都是常见的弹力。然后从定性研究走向定量研究:弹力有大有小,如何去测量弹力的大小?查阅力的常见测量工具,认识力的单位,引入如何制作力的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展开探究。在活动中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最后了解实验室和生活中常见的弹簧测力计,达到学以致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任务视频:撑杆跳高比赛【引入】你知道撑杆的选材应具备什么条件?(弹性好的材料)【问题】什么是弹性呢?二、围绕任务,素养内化(一)弹性与弹力1.弹性【探索活动】拉弹簧、压尺子、拉橡皮筋分析:拉弹簧、压尺子、拉橡皮筋时,弹簧、橡皮筋伸长,尺子弯曲;放开手时,它们恢复原来的状态。弹簧、橡皮筋和尺子的这种性质叫作弹性。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2.形变(1)概念 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形状的改变:指受力物体的外形发生变化,如物体发生伸长、缩短弯曲等变化。体积的改变:指受力物体的体积发生变化,如用力压气球,气球体积变小。(体积的改变一般包括形状的改变)(2)种类: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能自动恢复到原状,这样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有的物体不能自动恢复到原状,这样的形变称为塑性形变。3.弹力手拉弹簧或橡皮筋时也会感受到弹簧或橡皮筋反抗拉伸的作用,压尺子时,会感受到反抗弯曲的力;这些力都属于弹力。(1)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2)弹力的产生条件:①两物体相互接触; ②接触处相互挤压或拉伸且发生弹性形变。【思考与讨论】试分析放在桌面上的水杯与桌面之间产生的弹力。水杯对桌面产生向下的压力,桌面发生形变,产生支持水杯的力就是弹力,即通常所说的支持力。对弹力的理解:弹力是一种常见的力,我们平时所说的推力、拉力、压力和支持力,都属于弹力的范围。【过渡】弹力属于一类力,力有大有小,如何去测量力的大小?(二)力的测量1.力的单位要测量力的大小,首先也需要规定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它是以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的名字命名的。阅读教材,体验1N的大小。2.力的测量工具---测力计(1)一些生活中测力计和实验室测力计(2)弹簧测力计——一种常用的测力计观察弹簧测力计结合图2.1-10,认识常用弹簧测力计。Ⅰ.构造:主要由弹簧、面板、指针、拉杆、秤钩等组成。量程:0-5N 分度值:0.2N【实践活动】尝试自制弹簧测力计。1.如图2.1 - 11所示,把一根下端带有挂钩的弹簧的上端固定在长方形木板上,让弹簧自由下垂,在指针所指的位置标出0刻度线。思考:为什么这样标0刻度线 为了排除弹簧、指针和秤钩的重力所造成的影响。2.在挂钩上悬挂1个钩码,在指针所指的位置标出相应的刻度值。说明:应事先告知1个钩码的重力为0.5N。3.在挂钩上分别悬挂不同个数的钩码,在指针所指的位置分别标出相应的刻度值。4.根据长木板的长度和弹簧可伸长的长度,标出最大测量值和其他数值刻度线。思考:如何判断弹簧可伸长的长度?怎样选择长木板的长度?实验时应先考虑谁的长度?5.先在自制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上文具盒或教科书等物品,测出弹簧测力计对它们的拉力,再用实验室里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下,看看两者的测量值有多大的差距。实验记录表钩码的个数 N/n 自制弹簧秤受到的拉力F1/N 实验室弹簧秤受到的拉力F2/N 弹簧的原长 L0/cm 弹簧的长度 L/cm 弹簧的伸长量 L/cm1234【思考与讨论】1.通过比较,如何改进自制测力计,才能让测量结果更接近真实值?2.通过对实验测量数据分析,想想: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是什么?【实验结论】Ⅱ.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且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思考:如果弹簧受到的是压力呢?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压力越大,弹簧的压缩量就越长,且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受到的压力成正比。【归纳总结】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外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且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受到的外力成正比。拓展:1.当弹簧超过弹性限度时,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不再成正比关系,撤去外力,弹簧也无法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弹性限度指的是弹簧发生弹性形变的范围内。2.自制弹簧测力计,如何得到较大的量程和精确度?Ⅲ.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1)观察量程:待测力的大小应在量程之内,以免损坏测力计。(2)明确分度值: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3)校零:要检查指针与零刻度线是否对齐,若没有,要调节至对齐,要求每次在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上调零。(4)沿弹簧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零刻度线处,以防止弹簧卡壳。使用时:(1)测量: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避免因摩擦而影响测量的准确程度)。 (2)读数:视线垂直于刻度板,在记录数据时要带上单位。(3)待测的力(物体)一定要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一端,严禁倒挂。三、归纳总结,应用迁移(一)课堂小结1.什么叫弹性和弹力?2.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是什么?怎样使用?应注意什么?(二)随堂例题【例1】如图所示,一个铁块放在一块薄木板上,关于铁块和木板受力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铁块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铁块发生了弹性形变B.木板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C.铁块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D.木板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铁块发生了弹性形变【答案】C【解析】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铁块受到向上的弹力即木板对铁块的支持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产生的;木板受到向下的弹力即铁块对木板的压力, 是因为铁块发生了弹性形变产生的,故选C。【例2】用力压弹簧,弹簧会发生形变。下列能正确表示弹簧所受压力的示意图是( )A.B. C.D.【答案】C【解析】用力压弹簧,弹簧会发生形变。弹簧所受的压力作用在弹簧上,弹簧是受力物体。受到的压力向下,故C正确。【例3】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测量前不用将指针调零B.读数时,视线应穿过指针与刻度盘垂直C.使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任何大小的拉力D.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必须竖直提着用【答案】B【解析】A、使用前弹簧测力计必须调零,否则会影响读数的结果,所以此说法错误。B、读数时,让视线垂直于刻度面板。故本选项说法正确。C、弹簧测力计都有自己的量程,不可以测超过量程的力,所以此说法错误;D、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竖直方向的力,也可以测量其它方向的力,所以此说法错误;【板书设计】第1节 力(第2课时)【课后作业】1.完成作业本上相应内容2.课外自制一个弹簧测力计。材料:橡皮筋、硬纸板、圆形针以及铅笔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新课标●新课堂】浙教版八上科学 2.1 力(第2课时) 同步作业(学生版).docx 【新课标●新课堂】浙教版八上科学 2.1 力(第2课时) 同步作业(教师版).docx 【新课标●新课堂】浙教版八上科学 2.1 力(第2课时).pptx 【新课标●新课堂】浙教版八上科学 2.1 力(第2课时)教学设计.docx 弹力.mp4 弹力与弹性形变.mp4 撑杆跳高.mp4 自制弹簧测力计.mp4 自制弹簧测力计1.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