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6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通用版)第04讲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专项训练)(原卷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备战2026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通用版)第04讲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专项训练)(原卷版+解析)

资源简介

第04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目录
01 课标达标练
题型01氧化还原反应判断
题型02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间关系
题型03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表示方法
题型04氧化剂与还原剂
题型05氧化剂、还原剂强弱比较
题型06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应用
02 核心突破练
03 真题溯源练
01氧化还原反应判断
1.【活字印刷与氧化还原反应】(2025·山东日照二模)活字印刷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其制作和使用过程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熔铅铸字 B.雕刻活字 C.油墨转移 D.纸张老化
【答案】D
【解析】A项,熔铅铸字时发生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B项,雕刻活字时发生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C项,油墨转移时发生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D项,纸张老化导致发黄变脆,是空气中氧气等的作用,导致其被氧化、失去了原有的品质,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正确;故选D。
2.(2025·山西模拟)下列物质的应用中,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Na2S用于去除工业废水中的Hg2+ B.Cl2用于自来水消毒
C.FeCl3溶液用于蚀刻铜板 D.银氨溶液用于检验醛基
【答案】A
【解析】A项,Na2S用于去除工业废水中的Hg2+,是利用两者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HgS沉淀,各物质化合价未发生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A符合题意;B项,Cl2用于自来水消毒是利用氯气和水生成的次氯酸的强氧化性杀菌、消毒,反应为:Cl2+H2OHCl+ HClO,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B不符合题意;C项,FeCl3溶液用于蚀刻铜板,发生反应:2Fe3+ +Cu=2Fe2++Cu2+,为氧化还原反应,C不符合题意;D项,银氨溶液用于检验醛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银镜,醛基被氧化为羧基,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2025·广东一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铁锈的形成一定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C.燃烧都是放热反应,也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分解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D
【解析】A项,铁锈的形成,Fe失去电子被氧化,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一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B项,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C项,燃烧反应为常见的放热反应,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D项,分解反应中不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如水分解生成单质为氧化还原反应,而碳酸钙分解生成CaO和二氧化碳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故选D。
4.(2025·北京顺义一模)下列应用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
A.用CuSO4溶液除去H2S B.用FeCl3溶液刻蚀铜板
C.用KSCN溶液检验Fe3+ D.用品红溶液检验SO2
【答案】B
【解析】A项,用硫酸铜溶液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铜沉淀和硫酸,反应中没有元素发生化合价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B项,用氯化铁溶液刻蚀铜板发生的反应为氯化铁溶液与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反应中有元素发生化合价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故B符合题意;C项,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铁离子的反应为溶液中铁离子与硫氰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氰化铁,反应中没有元素发生化合价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D项,用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发生的反应为二氧化硫与溶液中有色物质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5.(2025·山东聊城二模)化学与生活、生产联系密切,下列叙述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利用铝热剂焊接钢轨 B.水果罐头中添加维生素C防变质
C.利用油脂皂化生产肥皂 D.地下钢铁输水管用导线连接镁块防腐蚀
【答案】C
【解析】A项,利用铝热剂焊接钢轨,Al与Fe2O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Fe和Al2O3,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B项,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以防止食品被氧化,涉及了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C项,利用油脂皂化生产肥皂,属于皂化反应,没有元素化合价改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D项,地下钢铁输水管用导线连接镁块防腐蚀,构成了原电池,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故选C。
02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间关系
6.【化学工艺与氧化还原反应契合】某金属加工后的废切削液中含有2%~5%的NaNO2,它是一种环境污染物。人们用NH4Cl溶液来处理此废切削液,使亚硝酸钠转化为无毒物质。该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NaNO2+NH4Cl===NaCl+NH4NO2
第二步:NH4NO2N2↑+2H2O
下列对上述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两步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②第二步NH4NO2仅发生氧化反应 ③NH4NO2发生了分解反应 ④第二步中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⑤第一步为复分解反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答案】D
【解析】①第一步反应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②第二步NH4NO2中NH4+的N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变为0价,NO2-的N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变为0价,该反应中只有N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则NH4NO2既被氧化又被还原,错误;③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所以是分解反应,正确;④根据②的分析,第二步中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正确;⑤第一步中物质间相互交换成分,属于复分解反应,正确。
7.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3+2KNO3=K2O+5Na2O+16N2 ↑。有关该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中KNO3是还原剂
B.每生成1.6molN2,转移的电子为2mol
C.NaN3中N的化合价为-3价
D.若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则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4mol
【答案】D
【解析】A项,上述反应中KNO3中N元素化合价降低生成N2,是氧化剂,故A错误;B项,由方程式得,每生成16molN2,转移电子数为10mol,即生成1.6molN2,转移的电子为1mol,故B错误;C项,NaN3中Na为+1价,N的化合价为,故C错误;D项,若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即参加反应的NaN3为1mol,此时氧化产物为1.5mol,还原产物为0.1mol,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4mol,故D正确;故选D。
8.氯气管道发生泄漏可用浓氨水检验:3Cl2+8NH3=6NH4Cl+N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生成1molN2时转移电子为6NA B.若产生白烟,说明此处有氯气泄漏
C.Cl2仅表现氧化剂,NH3仅表现还原性 D.也有一定的氧化性,但氧化性比Cl2弱
【答案】C
【解析】A项,反应中每生成1mol氮气,氮元素由-3价变为0价,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1mol×2×3=6mol,则个数为6NA,A正确;B项,如果氯气管道漏气,遇氨气可立刻化合生成氯化铵固体小颗粒,会看到有大量白烟生成,B正确;C项,反应中Cl2为氧化剂,NH3为还原剂,由方程式可知,当有8molNH3参加反应,有2mol被氧化,即Cl2仅表现氧化性,NH3既表现还原性又表现出碱性,C错误;D项,N2中N的化合价为0价处于中间价态,则N2也有一定的氧化性,反应中Cl2为氧化剂而N2为氧化产物,故N2的氧化性比Cl2弱,D正确;故选C。
9.《新修本草》中描述“青矾”为“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青矾加热时的反应为2FeSO4·7H2OFe2O3+SO2↑+H2SO4+1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物中含有3种非金属氧化物 B.反应为分解反应
C.SO2是氧化产物 D.铁元素发生还原反应
【答案】B
【解析】A项,产物中含有SO2、H2O两种非金属氧化物,Fe2O3为金属氧化物,A不正确;B项,反应物有一种,生成物有4种,则反应为分解反应,B正确;C项,SO2中S元素由+6价降低为+4价,FeSO4作氧化剂,则SO2为还原产物,C不正确;D项,铁元素由+2价升高到+3价,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D不正确;故选B。
10.(2025·四川绵阳模拟)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银针验毒的原理为4Ag+2H2S+O2=2H2O+2X,X为还原产物
B.浓HCl和MnO2制氯气的反应中,参与反应的HCl中体现酸性和氧化性各占一半
C.维生素C可以防止亚铁离子转化成三价铁离子,主要原因是其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D.NO2与水的反应3NO2+H2O =2HNO3+NO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答案】C
【解析】A项,根据原子守恒,X的化学式为Ag2S,Ag→Ag2S为Ag失电子,故Ag2S为氧化产物,A错误;B项,制氯气的反应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该反应中4molHCl参加反应,参与反应的HCl中体现酸性和还原性各占一半,B错误;C项,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防止亚铁离子转化成三价铁离子,C正确;D项,该反应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变为+5价和+3价,所以生成硝酸的二氧化氮是还原剂,生成NO的二氧化氮是氧化剂,所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D错误;故选C。
03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表示方法
11.下列表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正确的是( )
【答案】B
【解析】B项,硫元素发生歧化反应,两个S由0降低为-2价,总共降低4价,一个S由0价升高为+4价,总升高4价,共失去4个电子,正确;C项,根据化合价不能交叉的原则,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应从+5价降到0价,盐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应从-1价升高到0价,转移电子数是5;D项,氯酸钾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氧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箭头应该是从O指向Cl,,故D错误。
12.下列单、双线桥的表示方法不正确的是( )
【答案】C
【解析】在Cl2+2NaOH===NaCl+NaClO+H2O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所以正确的表示方法为:。
13.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情况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A项,Al与氧化铁反应,Al失去电子,Fe2O3中Fe得电子生成Fe单质,该双线桥正确,故A正确;B项,Na2O2与水反应过程中得失电子的均为Na2O2中的-1价O,故B错误;C项,Na与氯气反应是,钠失去电子转移给氯气,故C错误;D项,该反应中电子转移数为1e-,故D错误;故选A。
14.下列化学方程式中,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都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A项,碳从+2价升高到+4价,1个碳升高2价,有两个碳参与反应,故失去的电子数为2×2e-,氧从0价降低到-2价,1个碳降低2价,有两个氧参与反应,故得到的电子数为2×2e-,A错误;B项,反应中只有1个SO2参与反应,故只有一个硫酸生成,化学方程式不正确,B错误;C项,铜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2价,故失去2个电子,硫从+6价降低到+4价,故得到2个电子,单线桥从还原剂指向氧化剂,C正确;D项,钠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1价,2个钠参与反应,故失去2个电子,氢从+1价降低到0价,有2个氢的生成,故得到2个电子,电子转移数错误,D错误;故选C。
04氧化剂与还原剂
15.(2025·重庆市四十九中模拟)下列反应中,气体只作氧化剂的是( )
A.Na2SO3溶液中通入少量Cl2 B.NO2通入足量水
C.品红溶液中通入足量SO2 D.氨化的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过量CO2
【答案】A
【解析】A项,Na2SO3溶液中通入少量Cl2的反应为:SO32-+Cl2+H2O=SO42-+2Cl-+2H+,其中氯气中氯元素化合价只降低,氯气是氧化剂,且只作氧化剂,A正确;B项,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错误;C项,SO2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和品红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无色物质,且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即SO2不是氧化剂,C错误;D项,氨化的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过量CO2的反应为H2O+NH3+NaCl+CO2=NaHCO3↓+NH4Cl,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即CO2不是氧化剂,D错误;故选A。
16.(2025·重庆模拟预测)下列所用的物质中,利用了其氧化性的是( )
A.用FeCl3溶液腐蚀覆铜板 B.食盐中加入的KIO3
C.加入少量SO2在葡萄酒里 D.用H2O2制O2时,加入的MnO2
【答案】A
【解析】A项,FeCl3溶液腐铜板发生反应2Fe3+ +Cu=2Fe2++Cu2+,该反应FeCl3为氧化剂,体现其氧化性,A正确;B项,食盐中加入的KIO3,利用KIO3含有碘元素,达到补碘目的,B错误;C项,加入少量SO2在葡萄酒里可以抗氧化、杀菌,体现其还原性,C错误;D项,用H2O2制O2时,加入的MnO2为催化剂,D错误;故选A。
17.氢化钙可以作为生氢剂(其中CaH2中氢元素为价),反应方程式如下:CaH2+2H2O= Ca(OH)2+2H2↑。其中水的作用是( )
A.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B.是氧化剂
C.是还原剂 D.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答案】B
【解析】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氧化剂。根据方程式CaH2+2H2O= Ca(OH)2+2H2↑可知,反应中CaH2中氢元素从-1价升高到0价,CaH2是还原剂,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降低到0价,水是氧化剂;故选B。
18.在SO2参与的下列反应中,体现出SO2的氧化性的是( )
A.SO2+2OH-= SO32-+H2O B.SO2+H2S=3S+2H2O
C.SO2+ Cl2+2H2O=2Cl-+SO42-+4H+ D.SO2+H2O2=2H++SO42-
【答案】B
【解析】A项,没有化合价的变化,没有体现出SO2的氧化性,A错误;B项,SO2中硫化合价降低,体现出SO2的氧化性,B正确;C项,SO2中硫化合价升高,体现出SO2的还原性,C错误;D项,SO2中硫化合价升高,体现出SO2的还原性,D错误; 故选B。
19.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所著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2H2S+O2=2Ag2S+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2S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 B.O2被氧化,是氧化剂
C.Ag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 D.氧化性:O2<Ag2S
【答案】C
【解析】A项,H、S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则H2S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A错误;B项,反应中O元素化合价降低,则氧化剂是O2,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B错误;C项,Ag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为还原剂,C正确; D项,氧化剂大于氧化产物,故氧化性:O2>Ag2S,D错误;故选C。
20.下列转化中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Cl2→Cl- B.MnO4-→Mn2+ C.NaCl→HCl D.CO→CO2
【答案】B
【解析】A项,Cl2→Cl-,可以通过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现,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不需要加入还原剂,A错误;B项,高锰酸根离子中的Mn元素化合价降低生成Mn2+,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B正确;C项,Na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不需要加氧化剂和还原剂,C错误;D项,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需要加氧化剂,D错误;故选B。
05氧化剂、还原剂强弱比较
21.已知:Ni+CuSO4=NiSO4+Cu,Cu+2AgNO3=Cu(NO3)2+2A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还原性:Ni>Cu>Ag B.氧化性:Ni2+>Cu2+>Ag+
C.还原性:Ni<Cu<Ag D.氧化性:Ni2+>Ag+ >Cu2+
【答案】A
【解析】反应Ni+CuSO4=NiSO4+Cu中,氧化剂是Cu2+,还原剂是Ni,氧化产物是Ni2+,还原产物是Cu,所以氧化性Ni2+<Cu2+,还原性Ni>Cu,反应Cu+2AgNO3=Cu(NO3)2+2Ag中,氧化剂是Ag+,还原剂是Cu,还原产物是Ag,氧化产物是Cu2+,所以氧化性Cu2+<Ag+,还原性Cu>Ag,所以还原性Ni>Cu>Ag,氧化性Ni2+<Cu2+<Ag+。A项, 还原性:Ni>Cu>Ag,故A正确;B项,氧化性:Ni2+<Cu2+<Ag+,故B错误;C项,还原性:Ni>Cu>Ag,故C错误;D项,氧化性:Ni2+<Cu2+<Ag+,故D错误;故选A。
22.已知:①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②Cl2+2FeCl2=2FeCl3;③2KI+2FeCl3=2KCl+I2+2FeCl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氧化性:MnO4->Fe3+>Cl2 B.还原性:Cl->I->Fe2+
C.Fe3+只有氧化性,Fe2+只有还原性 D.由信息推测:Cl2+2I-=2Cl-+I2反应可以进行
【答案】D
【解析】A项,由以上反应可推断出氧化性强弱,氧化性:MnO4->Cl2>Fe3+,故A错误;B项,由以上反应可推断出还原性强弱,还原性: I->Fe2+ >Cl-,故B错误;C项,Fe2+既具有还原性,又具有氧化性,故C错误;D项,由以上反应可推断出氧化性强弱,氧化性:MnO4->Cl2>Fe3+> I2,故可推测出:Cl2+2I-=2Cl-+I2反应可以进行;故D正确;故选D。
23.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①X2+2W2+=2X-+2W3+ ②2W3++2Y-=2W2++Y2 ③Z2+2X-=2Z-+X2
由此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性:W3+C.反应Y2+2X-=2Y-+X2可以进行 D.还原性:X-【答案】D
【解析】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根据方程式①得氧化性:X2>W3+,还原性W2+>X-,由方程式②得氧化性:W3+>Y2、还原性Y->W2+,由方程式③得氧化性:Z2>X2、还原性X->X2,由此得出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Z2>X2>W3+>Y2,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Y->W2+>X->X2。A项,根据反应②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W3+>Y2,故A错误;B项,X元素在反应③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故B错误;C项,根据三个反应得到氧化性强弱为Z2>X2>W3+>Y2,假设反应Y2+2X-═2Y-+X2可以进行,则得出氧化性:Y2>X2,与题中得出的信息违背,故C错误;D项,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Y->W2+>X-,故D正确;故选D。
24.【A级危险品与学科知识结合】铊(Tl)盐与氰化钾(KCN)被列为A级危险品。已知下列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①Tl3+ + 2Ag=Tl+ + 2Ag+,②Ag+ + Fe2+=Ag + Fe3+,③Fe + 2Fe3+=3Fe2+,下列离子氧化性比较顺序正确的是( )
A.Tl3+>Fe3+>Ag+ B.Fe3+>Ag+>Tl3+ C.Tl+>Ag+>Fe2+ D.Tl3+>Ag+>Fe2+
【答案】D
【解析】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据此判断氧化性强弱。①反应TI3++2Ag=Tl++2Ag+中, 氧化剂是Tl3+,氧化产物是Ag+,所以氧化性Tl3+>Ag+;②反应Ag++Fe2+=Ag+Fe3+中,氧化剂是Ag+,氧化产物是Fe3+,所以氧化性Ag+>Fe3+ ;③Fe+2Fe3+=3Fe2+中, 氧化剂是Fe3+,氧化产物是Fe2+,所以氧化性Fe3+> Fe2+;所以氧化性强弱顺序是:Tl3+>Ag+>Fe2+;故选D。
06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应用
25.【对陌生物质逻辑思维分析】关于反应4O2F2+H2S=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2F2在该反应中同时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B.O2是氧化产物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
D.若2.24LH2S被反应,则转移电子为0.8mol
【答案】C
【解析】A项,由于F的非金属性强于O,故O2F2中O显+1价,F显-1价,故O2F2在该反应中O的化合价变为0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F的化合价不变,A错误;B项,由A项分析可知,反应中O的化合价有+1价降低为0价,故O2是还原产物,B错误;C项,分析反应中,O2F2中O显+1价,F显-1价,O2F2在该反应中O的化合价变为0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作氧化剂,而H2S中S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6价,被氧化作还原剂,故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C正确;D项,反应中H2S中S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6价,故1molH2S发生反应则失去8mol电子,但题干中未告知H2S的状态,故2.24LH2S被反应,则转移电子不一定为0.8mol,D错误;故选C。
26.【逻辑思维与科学建模】(2025·黑龙江哈尔滨三模)向盛有0.5 mL0.2mol·L-1CuSO4溶液的试管中,加0.2mol·L-1KI溶液,溶液变为棕黄色并有沉淀产生。再滴加适量0.5mol·L-1 Na2S2O3溶液,棕黄色褪去,得到白色沉淀。(已知:CuI为白色固体,Cu+可与I-、S2O3 2-反应生成[CuI2]-、[CuS2O3]-、[Cu(S2O3)2]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变为棕黄色是因为I-被氧化 B.滴加1 mL KI溶液生成沉淀量最大
C.沉淀成分为CuI,是氧化产物 D.Na2S2O3溶液过量看不到白色沉淀
【答案】C
【解析】CuSO4溶液中加入KI溶液,溶液变为棕黄色说明有I2生成,有沉淀产生说明产生了CuI,CuSO4与KI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u2+将I-氧化为I2而自身被还原为一价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SO4+4KI=2K2SO4+2CuI↓+I2;再滴加适量Na2S2O3溶液,棕黄色褪去,得到白色沉淀,说明Na2S2O3能和I2发生反应。A项,结合分析知,溶液变为棕黄色是因为I-被Cu2+氧化为I2,A正确;B项,CuSO4与KI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2CuSO4+4KI=2K2SO4+2CuI↓+I2,所给的CuSO4溶液和KI溶液同浓度,若滴加1 mL KI溶液,CuSO4与K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反应生成的沉淀量最大,若I-过量,可能会生成[CuI2]-而使沉淀质量减小,B正确;C项,结合分析知,沉淀成分为CuI,CuI是铜元素化合价由+2价降到+1价过程中得到的,CuI是还原产物,C错误;D项,结合已知中信息知,若Na2S2O3溶液过量,S2O3 2-能和Cu+反应生成[CuS2O3]-、[Cu(S2O3)2]3-,可能看不到白色沉淀CuI,D正确;故选C。
27.(2025·高三河南模拟)含同种元素的A、B、C、D四种物质,能发生如图转化(反应条件与水溶液省略)。已知甲是生活中用量最大的金属单质,在常温下是红棕色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海水中提取物质时,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D的水溶液经加热蒸干灼烧,也可以生成A
C.在加热条件下,可发生反应:甲+C→B (未配平)
D.用蒸馏法可分离苯与A的水溶液
【答案】B
【解析】已知甲是生活中用量最大的金属单质,则甲为Fe,C在常温下是红棕色液体,则C为Br2。根据转化关系A与甲反应生成B,B与C反应生成D,C+D与苯反应又能生成A,可推断出A为HBr,B为FeBr2,D为FeBr3。A项,从海水中提取Br2时,需要将海水中的Br-氧化为Br2,涉及氧化还原反应。例如向海水中通入氯气,发生反应Cl2+2Br-=Br2+2Cl-,A错误;B项,FeBr3的水溶液在加热蒸干过程中,Fe3+会发生水解生成Fe(OH)3,水解方程式为Fe3++3H2OFe(OH)3+3H+。Fe(OH)3灼烧后分解生成氧化铁和水,B正确;C项,在加热条件下,Fe和Br2可发生反应生成FeBr3,方程式为2Fe+3Br22FeBr3,C错误;D项,苯不溶于水,HBr易溶于水,苯与HBr水溶液互不相溶,会分层,应用分液法分离,而不是蒸馏法,D错误;故选B。
28.【多步骤反应流程机理图】(2025·云南大理一模)PH3常作为一种熏蒸剂,在贮粮中用于防治害虫,一种制备PH3的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上述流程中每一步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流程中,PH3都属于还原产物
C.已知次磷酸(H3PO2)为一元酸,则次磷酸钠(NaH2PO2)属于正盐
D.1mol次磷酸分解时转移2mol电子
【答案】A
【解析】A项,NaH2PO2和H2SO4反应生成H3PO2和NaHSO4,无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B项,反应P4+3NaOH(浓)+3H2OPH3↑+3NaH2PO2中,P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至PH3中的-3价,PH3为还原产物,H3PO2中P的化合价为+1价,PH3的化合价为-3价,所以H3PO2分解生成PH3为还原反应,PH3属于还原产物,B正确;C项,因H3PO2为一元酸,只能电离出一个H+,NaH2PO2中无法电离出H+,NaH2PO2为正盐,C正确;D项,H3PO2分解方程式为2H3PO2=PH3↑+H3PO4,P从+1价升高到+5价,同时,P从+1价降低到-3价,在该反应中,2mol H3PO2转移4mol电子,1 mol H3PO2分解时转移2mol电子,D正确;故选A。
29.(2025·百师联盟高三一轮复习联考)对于多反应的复杂体系,考虑化学反应的先后顺序有利于问题的顺利解决。下列化学反应的顺序判断错误的是( )
A.Na2O2与CO2、H2O共同反应时,可以认为Na2O2先与CO2反应,再与H2O反应
B.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Al3+、NH4+的溶液中滴加溶液时,先与Al3+反应
C.向含有CO32-、[Al(OH)4]-的溶液中通入CO2,反应的先后顺序为CO32-、[Al(OH)4]-
D.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I2、FeBr2的溶液中通入Cl2,反应的先后顺序为I-、Fe2+、Br-
【答案】C
【解析】A项,Na2O2与CO2、H2O共同反应时,若是先与水反应,则产物为NaOH,而NaOH可以与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钠,因此一般认为,Na2O2先与CO2反应,再与H2O反应,A项正确;B项,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Al3+、NH4+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先后反应顺序和与氢氧根结合能力有关,结合后的物质越难电离,则结合能力越强,铝盐能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因此OH-先与Al3+反应,再与NH4+反应,B项正确;C项,由于酸性:H2CO3>HCO3->Al(OH)3,酸性越弱则对H+的结合能力越强,因此向含有CO32-、[Al(OH)4]-的溶液中通入CO2,反应的先后顺序为[Al(OH)4]-、CO32-,C项错误;D项,根据还原性强弱I->Fe2+>Br-,还原性越强则越先被氧化,因此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I2、FeBr2的溶液中通入Cl2,反应的先后顺序为I-、Fe2+、Br-,D项正确;故选C。
30.【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2025·黑龙江省龙东联盟高三联考)稀有气体化合物在化学、照明、医疗等众多领域有广泛应用,含Xe化合物的种类较多,氙的氟化物(XeFn)与NaOH溶液反应剧烈,与水反应则较为温和,反应式如表:
与水反应 与NaOH溶液反应
i.2XeF2+2H2O=2Xe↑+O2↑+4HF ii.2XeF2+4OH-=2Xe↑+O2↑+4F-+2H2O
iii.2XeF6+3H2O=XeO3+6HF iv.2XeF6+4Na++16OH-=Na4XeO6↓+Xe↑+O2↑+12F-+8H2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OH-的还原性比H2O强
B.反应i~iv中有3个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iv每生成1molO2,转移4mol电子
D.较He、Ne、Ar、Kr原子,Xe原子半径大,电离能小,所以含Xe的化合物种类更多
【答案】C
【解析】A项,由iii、iv两组实验对比可知,在氢氧化钠溶液中,XeF6可以发生还原反应,而在水中则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故可知:OH-的还原性比H2O强,A正确;B项,i、ii、iv三组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iii组化学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C项,分析iv可知,每生成一个O2,整个反应转移6个电子,故每生成1molO2,转移6mol电子,C错误;D项,与同族的0族元素相比,氙原子的最外层虽然为8e-稳定结构,但原子半径大,电离能小,所以氙原子的性质相对活泼,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更多,D正确;故选C。
1.(2025·河北秦皇岛·一模)下列工艺制备原理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工业固氮 B.氯碱工业 C.海水提溴 D.侯氏制碱法
【答案】D
【解析】A项,工业固氮:氮气(N2,0价)与氢气(H2,0价)合成氨(NH3),氮被还原为-3价,氢被氧化为+1价,涉及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B项,氯碱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Cl2 (Cl从-1→0价,被氧化)和H2 (H从+1→0价,被还原),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C项,海水提溴:Br-(-1价)被Cl2氧化为Br 2 (0价),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D项,侯氏制碱法:主要反应为NaCl、NH3、CO2和H2O生成NaHCO3和NH4Cl,随后煅烧NaHCO3得Na2CO3。整个过程所有元素(Na、Cl、C、N、O、H)的化合价均未改变,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正确;故选D。
2.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A.SO2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B.KI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沉淀由白色变为黄色
C.稀硫酸滴入K2CrO4溶液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
D.苯酚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晶体由无色变为粉红色
【答案】D
【解析】A项,SO2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A不符合题意;B项,KI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沉淀由白色变为黄色,说明AgCl沉淀转化为更加难溶的AgI沉淀,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B不符合题意;C项,稀硫酸滴入K2CrO4溶液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说明平衡2CrO42-+2H+ Cr2O72-+H2O正向移动,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C不符合题意;D项,苯酚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晶体由无色变为粉红色,这是苯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所致,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D符合题意;故选D。
3.古医典富载化学知识,以下表达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金(Au):“虽被火亦未熟”
B.石灰(CaO):“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
C.石硫黄(S):“能化银、铜、铁,奇物”
D.石钟乳(CaCO3):“色黄,以苦酒(醋)洗刷则白”
【答案】C
【解析】A项,金“虽被火亦未熟”是指金单质在空气中被火灼烧也不反应,反应金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A项错误;B项,石灰(CaO):“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是指CaO+H2O=Ca(OH)2,反应放热,产生大量的水汽,而CaO由块状变为粉末状,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B项错误;C项,石硫黄即S:“能化……银、铜、铁,奇物”是指2Ag+SAg2S、Fe +SFeS、2Cu +SCu2S,三个反应既有化合价的升高,也有化合价降低,均为氧化还原反应,故C项正确;D项,石钟乳(CaCO3):“色黄,以苦酒(醋)洗刷则白”是指CaCO3+2CH3COOH=(CH3COO)2Ca+H2O+CO2↑,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D项错误;故选C。
4.下列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A项,该反应中2个C失去2e-×2,1个SiO2得到4e-×1,A错误;B项,该反应中2个Na失去2个电子生成2个NaOH,2个H2O得到2个电子生成1个H2,B正确;C项,该反应中1个Cl2得到2×e-生成2个Cl-,2个NaI失去2×e-生成1个I2,C错误;D项,该反应中1个Cu失去2个电子生成Cu2+,1个H2SO4中的S得到2个电子生成一个SO2,电子转移方向错误,D错误;故选B。
5.液氨作为汽车未来的新能源,反应为:4NH3+3O2=2N2+6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H3发生还原反应 B.NH3的氢元素被还原 C.O2是氧化剂 D.O2中氧原子失去电子
【答案】C
【解析】A项,NH3中氮的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A错误;B项,NH3中氮的化合价升高,氮元素被氧化,B错误;C项,O2中氧的化合价降低,故是氧化剂,C正确;D项,O2中氧的化合价降低,氧原子得到电子,D错误; 故选C。
6.工业上SO2尾气和Cr2O72-可通过Fe3+循环处理吸收,发生如下两个化学反应:SO2+2Fe3++2H2O=SO42-+2Fe2++4H+,Cr2O+6Fe2++14H+=2Cr3++6Fe3++7H2O,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反应中Fe2(SO4)3均作还原剂
B.氧化性Cr2O72->SO2>Fe3+
C.Cr2O72-能将Na2SO3氧化成Na2SO4
D.第二个反应中1个Cr2O72-参与反应,转移3个电子
【答案】C
【解析】A项,在①反应中Fe2(SO4)3;作氧化剂,在②反应中Fe2(SO4)3为氧化产物,A错误;B项,①氧化性Fe3+>SO2,②中氧化性Cr2O72->Fe3+,所以氧化性为Cr2O72->Fe3+>SO2,B错误;C项,重铬酸根具有氧化性,能将Fe2+氧化为Fe3+,而Fe3+的氧化性大于SO2,所以Cr2O72-也能将SO32-氧化为SO42-,C正确;D项,1个Cr2O72-参与反应,两个铬元素价态发生改变转移6个电子,D错误;故选C。
7.(2025·陕西三模)下列关系图中,A是一种正盐,D的分子量比C的分子量大16,E是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X是强碱时,C和D均不是酸性氧化物 B.Z是H2O
C.当X是强酸时,E是H2SO4 D.上述变化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D
【解析】D的分子量比C的分子量大16,则Y是O2。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图的转化关系。若X是强酸,则A为硫化物,B为H2S,C为SO2,D为SO3,E为硫酸,Z为水;若X为强碱,则A为铵盐,B为氨气,C为NO,D为NO2,E为硝酸,Z为水。由于A是一种正盐,则A为(NH4)2S。A项,当X是强碱时,C和D分别为NO、NO2,二者均不是酸性氧化物,A正确;B项,Z是H2O,B正确;C项,当X是强酸时,E是H2SO4,C正确;D项,上述变化中,A→B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若D为SO3,D→E也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故选D。
8.【实验探究氧化还原反应机理】(2025·山东青岛一模)探究Al和CuCl2-溶液的反应机理,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一:将光洁的Al条插入饱和CuCl2-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无色,产生大量气泡,析出紫红色固体,取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蒸馏水,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实验二:取白色沉淀于试管中,加入NaCl溶液,沉淀溶解,得无色溶液,插入光洁的Al条,析出紫红色固体。根据实验现象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的气体为H2,白色沉淀为Al(OH)3
B.与足量饱和CuCl2-溶液反应可生成1.5molCu
C.上述实验涉及的含铜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D.“实验二”无色溶液中,铜元素的价态为+1价
【答案】D
【解析】A项,白色沉淀于试管中,加入NaCl溶液,沉淀溶解,得无色溶液,插入光洁的Al条,析出紫红色固体,紫红色固体应为铜单质,则沉淀不是氢氧化铝沉淀,结合质量守恒,沉淀是铜元素生成的CuCl沉淀,A错误;B项,反应中生成气体,根据活动性应该为铝参与反应生成的氢气,则1molAl不会全部参与置换铜离子生成铜单质,则不会生成1.5molCu,B错误;C项,结合A分析,初始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蒸馏水,产生大量白色沉淀,加入NaCl溶液,沉淀溶解,得无色溶液,则应该初始反应生成CuCl,稀释后溶液浓度减小,CuCl2-转化为CuCl沉淀,加入NaCl溶液,氯离子浓度增大,CuCl和过量氯离子生成CuCl,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改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D项,结合AC 分析,“实验二”无色溶液中,铜元素的价态为+1价,D正确;故选D。
9.【催化机理与科学建模】(2025·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高三期中)可采用Deacon催化氧化法将工业副产物HCl制成Cl2,实现氯资源的再利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4HCl(g)+O2(g)2Cl2(g)+2H2O(g) ΔH2=-114.4kJ·mol 1。下图所示为该法的一种催化机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为生成物Cl2,W为生成物H2O
B.反应制得1molCl2,放出热量57.2kJ
C.升高温度,HCl被O2氧化制Cl2的反应逆向移动
D.图中转化涉及的反应中有三个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D
【解析】由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涉及的主要物质有HCl、O2、CuO、Cl2、H2O;CuO与Y反应生成Cu(OH)Cl,则Y为HCl;Cu(OH)Cl分解生成W和Cu2OCl2,则W为H2O;CuCl2分解为X和CuCl,则X为Cl2;CuCl和Z反应生成Cu2OCl2,则Z为O2;综上所述,X、Y、Z、W依次是Cl2、HCl、O2、H2O。A项, X为反应物Cl2,W为生成物H2O,A正确;B项,由题干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制得1molCl2,放出热量57.2kJ ,B正确;C项,总反应为放热反应,其他条件一定,升温平衡逆向移动,C正确;D项,图中涉及的两个氧化还原反应,分别是CuCl2→CuCl和CuCl→Cu2OCl,D错误;故选D。
10.【碳原子间单电子共价键化合物分析】(2025·河南三模)2024年,科学家成功分离出了一种具有碳原子间单电子共价键的化合物,下图是该化合物的制备过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1被碘氧化生成物质2
B.物质2中含有碳原子间单电子o键作用力比C—C键弱
C.I3-的生成过程为3I2+2e-=2I3-
D.物质1到物质3的变化中C1、C2的杂化方式未发生改变
【答案】D
【解析】A项,由图中箭头上标注可知,物质1失去1 e-被碘氧化生成物质2, A正确;B项,单电子o键仅有一个电子,C—C键中有两个电子,故物质2中含有碳原子间单电子o键作用力比C—C键弱,B正确;C项,1个碘分子得到2个电子,该反应中部分碘单质得到电子,由反应I2 +2e- = 2I-, I2 + I- = I3- 相加后可得,满足电荷守恒、元素质量守恒,C正确;D项,物质1中C1、C2均形成4个σ键,杂化方式是sp3,物质3中C1、C2均形成3个σ键,无孤电子对,杂化方式是sp2,D错误;故选D。
11.【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2025·河北邢台三模)某小组同学为研究Na2S溶液与KMnO4溶液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及现象
试管甲 向5mL0.01mol·L-1酸性KMnO4溶液(H2SO4酸化至pH=0)中加入10滴(约0.3mL) 0.1mol·L-1 Na2S溶液,溶液紫色变浅pH<1,生成棕褐色沉淀(MnO2)
试管乙 向5mL0.1mol·L-1Na2S溶液中加入10滴(约0.3mL) 0.01mol·L-1酸性KMnO4溶液(H2SO4酸化至pH=0),溶液呈淡黄色,生成浅粉色沉淀(MnS)
已知:
①MnO4-在强酸性条件下被还原为Mn2+ (新生成的Mn2+具有较强的化学活性);在近中性条件下被还原成MnO2。
②单质硫可溶于Na2S溶液:(x一般为),随x增大,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棕色、红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试管甲中MnO4-被还原为MnO2
B.试管甲和试管乙发生的反应中并不是所有均体现还原性
C.试管乙中存在Sx2-
D.实验表明物质变化除与其自身性质有关外,还与用量,酸碱性等因素有关
【答案】A
【解析】A项,试管甲中,在强酸性条件下MnO4-被S2-还原为Mn2+,过量的MnO4-与新生成的具有较强化学活性的Mn2+反应生成MnO2,A错误;B项,与Mn2+生成MnS沉淀的S2-化合价没有变化,没有体现还原性,B正确;C项,结合已知信息②可知,试管乙中存在Sx2-,C正确;D项,由该实验可看出,除了物质自身的性质影响物质的变化,反应物的浓度、用量、溶液的酸碱性也影响物质的变化,D正确;故选A。
12.(2025·江西宜春模拟)化学源自生活和生产实践,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1)铜钱在我国历史上曾经是一种广泛流通的货币,如图所示,铜常用于制造货币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铜的性质不活泼,不易被腐蚀
B.我国较早地掌握了冶炼铜的技术
C.自然界有大量的游离态的铜
(2)氢化钠(NaH)可在野外用作生氢剂,其原理为 (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该反应生成1molH2转移的电子数为 。
(3)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基本原料,俗称 ,除去碳酸钠粉末中混有的少量碳酸氢钠,最好的方法是 。
(4)中国古代著作中有“银针验毒”的记录,其原理为4Ag+2H2S+O2=2X+2H2O,则X的化学式是 ,其中H2S在该反应中 (填字母)。
A.作氧化剂 B.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作还原剂 D.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答案】(1)AB
(2) NaH+H2O=NaOH+H2↑ NA
(3)纯碱或苏打 加热
(4) Ag2S D
【解析】(1)因为铜的性质不活泼,不易被腐蚀,所以可以长时间保存;又因为我国较早地掌握了冶炼铜的技术,所以铜常用于制造货币,自然界不存在大量的游离态的铜;
(2)氢化钠(NaH)中H是-1价,可以与水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氢气,其原理为NaH+H2O=NaOH+H2↑,该反应生成1molH2,则有1molH从-1价升高到0价,转移的电子数为NA;
(3)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基本原料,俗称纯碱或苏打,除去碳酸钠粉末中混有的少量碳酸氢钠,最好的方法是加热,碳酸氢钠加热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
(4)4Ag+2H2S+O2=2X+2H2O,根据原子守恒,X的化学式是Ag2S,H2S在该反应中化合价没有变化,所以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选D。
1.(2023 全国乙卷,7,6分)下列应用中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使用明矾对水进行净化 B.雪天道路上撒盐融雪
C.暖贴中的铁粉遇空气放热 D.荧光指示牌被照发光
【答案】C
【解析】A项,使用明矾对水进行净化过程中,明矾电离出的铝离子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粒子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沉降下来而水变得澄清,该过程中没有任何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因此没有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B项,雪天道路上撒盐融雪,是因为雪遇到盐而使其熔点降低并熔化,该过程中没有任何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因此没有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C项,暖贴中的铁粉遇空气放热,是因为暖贴中含有的铁粉、碳粉、氯化钠、水等物质,形成当这些物质遇到空气后形成无数微小原电池并开始工作,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无数微小原电池堆积在一起使得电能又转化为热能,该过程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因此,该过程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C符合题意;D项,荧光指示牌被照发光,是因为光被指示牌发生了反射,该过程中没有任何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因此没有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2023 浙江省1月选考,6,2分)关于反应2NH2OH+4Fe3+=N2O↑+4Fe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1molN2O,转移4mol电子 B.NH2OH是还原产物
C.NH2OH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若设计成原电池,Fe2+为负极产物
【答案】A
【解析】A项,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1mol一氧化二氮,转移4mol电子,故A正确;B项,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NH2OH是反应的还原剂,故B错误;C项,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NH2OH是反应的还原剂,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铁离子是反应的氧化剂,故C错误;D项,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铁离子是反应的氧化剂,若设计成原电池,铁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亚铁离子,亚铁离子为正极产物,故D错误;故选A。
3.(2021 浙江1月卷,10,2分)关于反应8NH3+6NO2=7N2+1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H3中H元素被氧化 B.NO2在反应过程中失去电子
C.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4:3
【答案】D
【解析】由反应8NH3+6NO2==7N2+12H2O可知,其中NH3的N元素的化合价由-3升高到0、NO2中的N元素的化合价由-+4降低到0,因此,NH3是还原剂, NO2是氧化剂。A项,NH3中H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故其未被氧化,被氧化的是N元素,A不正确;B项,NO2在反应过程中得到电子,B不正确;C项,该反应中,NH3是还原剂,NO2是氧化剂。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C说法不正确;D项,该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均为N2。还原剂被氧化后得到氧化产物,氧化剂被还原后得到还原产物,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因此,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4:3,D说法正确。故选D。
4.(2021 浙江6月卷,8,2分)关于反应K2H3IO6+9HI=2KI+4I2+6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K2H3IO6发生氧化反应 B.KI是还原产物
C.生成12.7g I2时,转移0.1mol电子 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1
【答案】D
【解析】A项,反应中I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得电子的反应,发生还原反应,A错误;B项,KI中的I-由HI变化而来,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KI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B错误;C项,12.7g I2的物质的量为0.05mol,根据反应方程式,每生成4mol I2转移7mol电子,则生成0.05mol I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875mol,C错误;D项,反应中HI为还原剂,K2H3IO6为氧化剂,在反应中每消耗1mol K2H3IO6就有7mol HI失电子,则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的比为7:1,D正确;故选D。
5.(2021 湖南选择性卷,8,3分)KIO3常用作食盐中的补碘剂,可用“氯酸钾氧化法”制备,该方法的第一步反应为6I2+11KClO3+3H2O6KH(IO3)2+5KCl+3Cl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产生22.4L(标准状况)Cl2时,反应中转移10mol e﹣
B.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
C.可用石灰乳吸收反应产生的Cl2制备漂白粉
D.可用酸化的淀粉碘化钾溶液检验食盐中IO3-的存在
【答案】A
【解析】分析反应6I2+11KClO3+3H2O6KH(IO3)2+5KCl+3Cl2↑可知,I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5价,I2为还原剂,Cl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到﹣1价和0价,KClO3作为氧化剂。A项,依据分析生成3molCl2为标准,反应转移60mole﹣,产生22.4L(标准状况)即1molCl2时,反应转移20mol e﹣,故A错误;B项,依据方程式可知,I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5价,I2为还原剂,Cl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到﹣1价和0价,KClO3作为氧化剂,I2为还原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故B正确;C项,漂白粉可由生成的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得,发生反应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故C正确;D项,在酸性溶液中IO3﹣和I﹣发生反应:IO3﹣+5I﹣+6H+=3I2+3H2O,可用酸化的淀粉碘化钾溶液检验食盐中IO3﹣的存在,故D正确;故选A。
6.(2021 广东选择性卷,15,3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物质性质实验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Na2O2放入水中:Na2O2+H2O=2NaOH+O2↑
B.H2O(g)通过灼热铁粉:3H2O+2Fe= Fe2O3+3H2
C.铜丝插入热的浓硫酸中:Cu+H2SO4= CuSO4+ H2↑
D.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5SO2+2H2O+MnO4-= 5SO42-+4H++2Mn2+
【答案】D
【解析】A项,Na2O2放入水中化学方程式应该是:2Na2O2+2H2O=4NaOH+O2↑,A选项中氧元素不守恒,A错误;B项,H2O(g)通过灼热铁粉应高温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B错误;C项,铜丝插入热的浓硫酸中生成的气体不是氢气,应是二氧化硫,C错误;D项,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SO2被MnO4-氧化为SO42-,MnO4-被SO2还原为Mn2+,再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元素守恒可得离子方程式为5SO2+2H2O+KMnO4-= 5SO42-+4H++2Mn2+,D正确;故选D。
7.(2018 北京卷,9,6分)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 B C D
实验 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 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 Na2S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 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
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 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 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 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
【答案】C
【解析】A项,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产生白色Fe(OH)2沉淀,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沉淀时的反应为4Fe(OH)2+O2+2H2O=4Fe(OH)3,该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升降,为氧化还原反应;B项,氯水中存在反应Cl2+H2OHCl+HClO,由于氯水呈酸性,石蕊溶液滴入后溶液先变红,红色褪色是HClO表现强氧化性,与有色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项,白色沉淀变为黑色时的反应为2AgCl+Na2S=Ag2S+2NaCl,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Cu与稀HNO3反应生成Cu(NO3)2、NO气体和H2O,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时的反应为2NO+O2=2NO2,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升降,为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C项,故选C。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04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目录
01 课标达标练
题型01氧化还原反应判断
题型02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间关系
题型03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表示方法
题型04氧化剂与还原剂
题型05氧化剂、还原剂强弱比较
题型06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应用
02 核心突破练
03 真题溯源练
01氧化还原反应判断
1.【活字印刷与氧化还原反应】(2025·山东日照二模)活字印刷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其制作和使用过程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熔铅铸字 B.雕刻活字 C.油墨转移 D.纸张老化
2.(2025·山西模拟)下列物质的应用中,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Na2S用于去除工业废水中的Hg2+ B.Cl2用于自来水消毒
C.FeCl3溶液用于蚀刻铜板 D.银氨溶液用于检验醛基
3.(2025·广东一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铁锈的形成一定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C.燃烧都是放热反应,也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分解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4.(2025·北京顺义一模)下列应用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
A.用CuSO4溶液除去H2S B.用FeCl3溶液刻蚀铜板
C.用KSCN溶液检验Fe3+ D.用品红溶液检验SO2
5.(2025·山东聊城二模)化学与生活、生产联系密切,下列叙述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利用铝热剂焊接钢轨 B.水果罐头中添加维生素C防变质
C.利用油脂皂化生产肥皂 D.地下钢铁输水管用导线连接镁块防腐蚀
02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间关系
6.【化学工艺与氧化还原反应契合】某金属加工后的废切削液中含有2%~5%的NaNO2,它是一种环境污染物。人们用NH4Cl溶液来处理此废切削液,使亚硝酸钠转化为无毒物质。该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NaNO2+NH4Cl===NaCl+NH4NO2
第二步:NH4NO2N2↑+2H2O
下列对上述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两步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②第二步NH4NO2仅发生氧化反应 ③NH4NO2发生了分解反应 ④第二步中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⑤第一步为复分解反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7.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3+2KNO3=K2O+5Na2O+16N2 ↑。有关该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中KNO3是还原剂
B.每生成1.6molN2,转移的电子为2mol
C.NaN3中N的化合价为-3价
D.若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则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4mol
8.氯气管道发生泄漏可用浓氨水检验:3Cl2+8NH3=6NH4Cl+N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生成1molN2时转移电子为6NA B.若产生白烟,说明此处有氯气泄漏
C.Cl2仅表现氧化剂,NH3仅表现还原性 D.也有一定的氧化性,但氧化性比Cl2弱
9.《新修本草》中描述“青矾”为“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青矾加热时的反应为2FeSO4·7H2OFe2O3+SO2↑+H2SO4+1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物中含有3种非金属氧化物 B.反应为分解反应
C.SO2是氧化产物 D.铁元素发生还原反应
10.(2025·四川绵阳模拟)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银针验毒的原理为4Ag+2H2S+O2=2H2O+2X,X为还原产物
B.浓HCl和MnO2制氯气的反应中,参与反应的HCl中体现酸性和氧化性各占一半
C.维生素C可以防止亚铁离子转化成三价铁离子,主要原因是其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D.NO2与水的反应3NO2+H2O =2HNO3+NO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03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表示方法
11.下列表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正确的是( )
12.下列单、双线桥的表示方法不正确的是( )
13.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情况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14.下列化学方程式中,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都正确的是
A.
B.
C.
D.
04氧化剂与还原剂
15.(2025·重庆市四十九中模拟)下列反应中,气体只作氧化剂的是( )
A.Na2SO3溶液中通入少量Cl2 B.NO2通入足量水
C.品红溶液中通入足量SO2 D.氨化的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过量CO2
16.(2025·重庆模拟预测)下列所用的物质中,利用了其氧化性的是( )
A.用FeCl3溶液腐蚀覆铜板 B.食盐中加入的KIO3
C.加入少量SO2在葡萄酒里 D.用H2O2制O2时,加入的MnO2
17.氢化钙可以作为生氢剂(其中CaH2中氢元素为价),反应方程式如下:CaH2+2H2O= Ca(OH)2+2H2↑。其中水的作用是( )
A.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B.是氧化剂
C.是还原剂 D.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8.在SO2参与的下列反应中,体现出SO2的氧化性的是( )
A.SO2+2OH-= SO32-+H2O B.SO2+H2S=3S+2H2O
C.SO2+ Cl2+2H2O=2Cl-+SO42-+4H+ D.SO2+H2O2=2H++SO42-
19.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所著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2H2S+O2=2Ag2S+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2S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 B.O2被氧化,是氧化剂
C.Ag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 D.氧化性:O2<Ag2S
20.下列转化中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Cl2→Cl- B.MnO4-→Mn2+ C.NaCl→HCl D.CO→CO2
05氧化剂、还原剂强弱比较
21.已知:Ni+CuSO4=NiSO4+Cu,Cu+2AgNO3=Cu(NO3)2+2A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还原性:Ni>Cu>Ag B.氧化性:Ni2+>Cu2+>Ag+
C.还原性:Ni<Cu<Ag D.氧化性:Ni2+>Ag+ >Cu2+
22.已知:①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②Cl2+2FeCl2=2FeCl3;③2KI+2FeCl3=2KCl+I2+2FeCl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氧化性:MnO4->Fe3+>Cl2 B.还原性:Cl->I->Fe2+
C.Fe3+只有氧化性,Fe2+只有还原性 D.由信息推测:Cl2+2I-=2Cl-+I2反应可以进行
23.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①X2+2W2+=2X-+2W3+ ②2W3++2Y-=2W2++Y2 ③Z2+2X-=2Z-+X2
由此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性:W3+C.反应Y2+2X-=2Y-+X2可以进行 D.还原性:X-24.【A级危险品与学科知识结合】铊(Tl)盐与氰化钾(KCN)被列为A级危险品。已知下列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①Tl3+ + 2Ag=Tl+ + 2Ag+,②Ag+ + Fe2+=Ag + Fe3+,③Fe + 2Fe3+=3Fe2+,下列离子氧化性比较顺序正确的是( )
A.Tl3+>Fe3+>Ag+ B.Fe3+>Ag+>Tl3+ C.Tl+>Ag+>Fe2+ D.Tl3+>Ag+>Fe2+
06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应用
25.【对陌生物质逻辑思维分析】关于反应4O2F2+H2S=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2F2在该反应中同时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B.O2是氧化产物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
D.若2.24LH2S被反应,则转移电子为0.8mol
26.【逻辑思维与科学建模】(2025·黑龙江哈尔滨三模)向盛有0.5 mL0.2mol·L-1CuSO4溶液的试管中,加0.2mol·L-1KI溶液,溶液变为棕黄色并有沉淀产生。再滴加适量0.5mol·L-1 Na2S2O3溶液,棕黄色褪去,得到白色沉淀。(已知:CuI为白色固体,Cu+可与I-、S2O3 2-反应生成[CuI2]-、[CuS2O3]-、[Cu(S2O3)2]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变为棕黄色是因为I-被氧化 B.滴加1 mL KI溶液生成沉淀量最大
C.沉淀成分为CuI,是氧化产物 D.Na2S2O3溶液过量看不到白色沉淀
27.(2025·高三河南模拟)含同种元素的A、B、C、D四种物质,能发生如图转化(反应条件与水溶液省略)。已知甲是生活中用量最大的金属单质,在常温下是红棕色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海水中提取物质时,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D的水溶液经加热蒸干灼烧,也可以生成A
C.在加热条件下,可发生反应:甲+C→B (未配平)
D.用蒸馏法可分离苯与A的水溶液
28.【多步骤反应流程机理图】(2025·云南大理一模)PH3常作为一种熏蒸剂,在贮粮中用于防治害虫,一种制备PH3的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上述流程中每一步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流程中,PH3都属于还原产物
C.已知次磷酸(H3PO2)为一元酸,则次磷酸钠(NaH2PO2)属于正盐
D.1mol次磷酸分解时转移2mol电子
29.(2025·百师联盟高三一轮复习联考)对于多反应的复杂体系,考虑化学反应的先后顺序有利于问题的顺利解决。下列化学反应的顺序判断错误的是( )
A.Na2O2与CO2、H2O共同反应时,可以认为Na2O2先与CO2反应,再与H2O反应
B.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Al3+、NH4+的溶液中滴加溶液时,先与Al3+反应
C.向含有CO32-、[Al(OH)4]-的溶液中通入CO2,反应的先后顺序为CO32-、[Al(OH)4]-
D.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I2、FeBr2的溶液中通入Cl2,反应的先后顺序为I-、Fe2+、Br-
30.【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2025·黑龙江省龙东联盟高三联考)稀有气体化合物在化学、照明、医疗等众多领域有广泛应用,含Xe化合物的种类较多,氙的氟化物(XeFn)与NaOH溶液反应剧烈,与水反应则较为温和,反应式如表:
与水反应 与NaOH溶液反应
i.2XeF2+2H2O=2Xe↑+O2↑+4HF ii.2XeF2+4OH-=2Xe↑+O2↑+4F-+2H2O
iii.2XeF6+3H2O=XeO3+6HF iv.2XeF6+4Na++16OH-=Na4XeO6↓+Xe↑+O2↑+12F-+8H2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OH-的还原性比H2O强
B.反应i~iv中有3个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iv每生成1molO2,转移4mol电子
D.较He、Ne、Ar、Kr原子,Xe原子半径大,电离能小,所以含Xe的化合物种类更多
1.(2025·河北秦皇岛·一模)下列工艺制备原理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工业固氮 B.氯碱工业 C.海水提溴 D.侯氏制碱法
2.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A.SO2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B.KI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沉淀由白色变为黄色
C.稀硫酸滴入K2CrO4溶液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
D.苯酚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晶体由无色变为粉红色
3.古医典富载化学知识,以下表达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金(Au):“虽被火亦未熟”
B.石灰(CaO):“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
C.石硫黄(S):“能化银、铜、铁,奇物”
D.石钟乳(CaCO3):“色黄,以苦酒(醋)洗刷则白”
4.下列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5.液氨作为汽车未来的新能源,反应为:4NH3+3O2=2N2+6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H3发生还原反应 B.NH3的氢元素被还原 C.O2是氧化剂 D.O2中氧原子失去电子
6.工业上SO2尾气和Cr2O72-可通过Fe3+循环处理吸收,发生如下两个化学反应:SO2+2Fe3++2H2O=SO42-+2Fe2++4H+,Cr2O+6Fe2++14H+=2Cr3++6Fe3++7H2O,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反应中Fe2(SO4)3均作还原剂
B.氧化性Cr2O72->SO2>Fe3+
C.Cr2O72-能将Na2SO3氧化成Na2SO4
D.第二个反应中1个Cr2O72-参与反应,转移3个电子
7.(2025·陕西三模)下列关系图中,A是一种正盐,D的分子量比C的分子量大16,E是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X是强碱时,C和D均不是酸性氧化物 B.Z是H2O
C.当X是强酸时,E是H2SO4 D.上述变化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8.【实验探究氧化还原反应机理】(2025·山东青岛一模)探究Al和CuCl2-溶液的反应机理,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一:将光洁的Al条插入饱和CuCl2-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无色,产生大量气泡,析出紫红色固体,取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蒸馏水,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实验二:取白色沉淀于试管中,加入NaCl溶液,沉淀溶解,得无色溶液,插入光洁的Al条,析出紫红色固体。根据实验现象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的气体为H2,白色沉淀为Al(OH)3
B.与足量饱和CuCl2-溶液反应可生成1.5molCu
C.上述实验涉及的含铜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D.“实验二”无色溶液中,铜元素的价态为+1价
9.【催化机理与科学建模】(2025·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高三期中)可采用Deacon催化氧化法将工业副产物HCl制成Cl2,实现氯资源的再利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4HCl(g)+O2(g)2Cl2(g)+2H2O(g) ΔH2=-114.4kJ·mol 1。下图所示为该法的一种催化机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为生成物Cl2,W为生成物H2O
B.反应制得1molCl2,放出热量57.2kJ
C.升高温度,HCl被O2氧化制Cl2的反应逆向移动
D.图中转化涉及的反应中有三个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10.【碳原子间单电子共价键化合物分析】(2025·河南三模)2024年,科学家成功分离出了一种具有碳原子间单电子共价键的化合物,下图是该化合物的制备过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1被碘氧化生成物质2
B.物质2中含有碳原子间单电子o键作用力比C—C键弱
C.I3-的生成过程为3I2+2e-=2I3-
D.物质1到物质3的变化中C1、C2的杂化方式未发生改变
11.【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2025·河北邢台三模)某小组同学为研究Na2S溶液与KMnO4溶液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及现象
试管甲 向5mL0.01mol·L-1酸性KMnO4溶液(H2SO4酸化至pH=0)中加入10滴(约0.3mL) 0.1mol·L-1 Na2S溶液,溶液紫色变浅pH<1,生成棕褐色沉淀(MnO2)
试管乙 向5mL0.1mol·L-1Na2S溶液中加入10滴(约0.3mL) 0.01mol·L-1酸性KMnO4溶液(H2SO4酸化至pH=0),溶液呈淡黄色,生成浅粉色沉淀(MnS)
已知:
①MnO4-在强酸性条件下被还原为Mn2+ (新生成的Mn2+具有较强的化学活性);在近中性条件下被还原成MnO2。
②单质硫可溶于Na2S溶液:(x一般为),随x增大,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棕色、红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试管甲中MnO4-被还原为MnO2
B.试管甲和试管乙发生的反应中并不是所有均体现还原性
C.试管乙中存在Sx2-
D.实验表明物质变化除与其自身性质有关外,还与用量,酸碱性等因素有关
12.(2025·江西宜春模拟)化学源自生活和生产实践,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1)铜钱在我国历史上曾经是一种广泛流通的货币,如图所示,铜常用于制造货币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铜的性质不活泼,不易被腐蚀
B.我国较早地掌握了冶炼铜的技术
C.自然界有大量的游离态的铜
(2)氢化钠(NaH)可在野外用作生氢剂,其原理为 (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该反应生成1molH2转移的电子数为 。
(3)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基本原料,俗称 ,除去碳酸钠粉末中混有的少量碳酸氢钠,最好的方法是 。
(4)中国古代著作中有“银针验毒”的记录,其原理为4Ag+2H2S+O2=2X+2H2O,则X的化学式是 ,其中H2S在该反应中 (填字母)。
A.作氧化剂 B.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作还原剂 D.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1.(2023 全国乙卷,7,6分)下列应用中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使用明矾对水进行净化 B.雪天道路上撒盐融雪
C.暖贴中的铁粉遇空气放热 D.荧光指示牌被照发光
2.(2023 浙江省1月选考,6,2分)关于反应2NH2OH+4Fe3+=N2O↑+4Fe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1molN2O,转移4mol电子 B.NH2OH是还原产物
C.NH2OH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若设计成原电池,Fe2+为负极产物
3.(2021 浙江1月卷,10,2分)关于反应8NH3+6NO2=7N2+1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H3中H元素被氧化 B.NO2在反应过程中失去电子
C.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4:3
4.(2021 浙江6月卷,8,2分)关于反应K2H3IO6+9HI=2KI+4I2+6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K2H3IO6发生氧化反应 B.KI是还原产物
C.生成12.7g I2时,转移0.1mol电子 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1
5.(2021 湖南选择性卷,8,3分)KIO3常用作食盐中的补碘剂,可用“氯酸钾氧化法”制备,该方法的第一步反应为6I2+11KClO3+3H2O6KH(IO3)2+5KCl+3Cl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产生22.4L(标准状况)Cl2时,反应中转移10mol e﹣
B.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
C.可用石灰乳吸收反应产生的Cl2制备漂白粉
D.可用酸化的淀粉碘化钾溶液检验食盐中IO3-的存在
6.(2021 广东选择性卷,15,3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物质性质实验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Na2O2放入水中:Na2O2+H2O=2NaOH+O2↑
B.H2O(g)通过灼热铁粉:3H2O+2Fe= Fe2O3+3H2
C.铜丝插入热的浓硫酸中:Cu+H2SO4= CuSO4+ H2↑
D.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5SO2+2H2O+MnO4-= 5SO42-+4H++2Mn2+
7.(2018 北京卷,9,6分)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 B C D
实验 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 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 Na2S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 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
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 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 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 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