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 物质的量(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16 Mg 24 Cl 35.5 V 51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15×3分)1.【化学史+物质的量】(24-25高三上·江西上饶·月考)摩尔来源于拉丁文moles,原意为大量、堆积,是在1971年10月有41个国家参加的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增加的国际单位制(SI)的第七个基本单位。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A.1mol任何物质所含有的分子数都相同B.摩尔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C.3S既可以表示3个硫原子又可以表示3mol硫原子D.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答案】D【解析】A.物质可能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不一定含有分子,比如1molO2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A,而1molFe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A,A错误;B.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是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而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B错误;C.3S可以表示3个硫原子,但不能表示3mol硫原子,C错误;D.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其单位为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D正确;故选D。2.(2025·湖北·一模)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A.称量 B.溶解 C.转移 D.定容【答案】B【解析】A、托盘天平称量时应是左物右码,A错误;B、固体溶解在烧杯中进行,B正确;C、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C错误;D、定容时胶头滴管不能插入容量瓶中,D错误。答案选B。3.(2025·浙江嘉兴·三模)下图是配制溶液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操作1前用托盘天平和滤纸称取氢氧化钠固体B.为使溶液充分混合,虚线框内的操作可用操作7C.若操作2中未冷却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所配溶液浓度偏高D.操作7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此时需补加少量蒸馏水至刻度线【答案】C【分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需的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解析】A.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0.1g,且氢氧化钠固体具有腐蚀性、不能用滤纸称量氢氧化钠固体,A错误;B.为使溶液充分混合,要轻轻摇动容量瓶(虚线框内的操作),操作方法为,不可用操作7摇匀操作,B错误;C.若操作2中未冷却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导致冷却后溶液体积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高,C正确;D.摇匀时会有少量液体附着到刻线上方,造成暂时性的液面低于刻线。加水会使溶液总体积变大,溶液浓度偏低,D错误;故选C。4.【氯碱工业+阿伏加德罗常数】(2025·广东深圳·三模)氯碱工业涉及、、NaOH、NaCl等物质。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 NaCl固体中,含离子数为B.的NaOH溶液中,含有氢原子数为C.标准状况下,和的混合气体含有分子数目为D.将与NaOH溶液反应制备消毒液,消耗转移电子数为【答案】A【解析】A.NaCl中含有Na+和Cl-,1molNaCl固体中,含离子数为,A正确;B.NaOH溶液中的水分子中也含有氢原子,则1L的NaOH溶液中,含有氢原子数大于,B错误;C.标况下,22.4 L的H2和Cl2混合气体为1mol,气体含有分子数目为NA,C错误;D.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反应中 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1molCl2参与反应转移1mol电子,所以转移电子数为NA,D错误;故选A。5.(2025·江西·一模)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硅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B.标准状况下,己烷在中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分子数目为C.含中子数目为D.由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不一定为【答案】C【解析】A.二氧化硅晶体中平均1个二氧化硅含有4个硅氧键,故60g二氧化硅即1mol中含有硅氧键的数目为4NA,故A错误;B.标况下己烷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L己烷的物质的量,故B错误;C.的物质的量为,1个中含有10个中子,故含中子数目为,故C正确;D.42g乙烯和环丙烷的混合物中含有3mol最简式为CH2,含有3mol碳原子,含碳原子数为3NA,故D错误;故选C。6.(2025·重庆·一模)用金属钠制取氧化钠通常利用以下反应:,与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有生成 B.反应剩余C.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数目为 D.生成标况下2.24L气体【答案】C【分析】根据反应:可知,与充分反应后,完全反应,过量,只消耗,转移电子数目为,剩余,据此分析解答。【解析】A.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当有反应时,会有生成,A正确;B.根据分析,过量,只消耗,剩余,B正确;C.根据分析,过量,完全反应,则转移电子数目为,C错误;D.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当有反应时,生成,折算成标况下的气体体积为,D正确;故答案为:C。7.(2025·福建福州·二模)CuSO4 5H2O(Mr=250)的结构及分解过程的热重曲线如图。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uSO4 5H2O中微粒间作用力有离子键、配位键、氢键B.1L0.1 CuSO4溶液中Cu2+的数目小于0.1NAC.与CCl4互为等电子体,均为正四面体构型D.高于800℃发生:【答案】D【解析】A.在上述结构示意图中,存在O→Cu配位键,H-O、S-O共价键和[Cu(H2O)4]2+和硫酸根形成的离子键,氢键等,A正确;B.1L0.1CuSO4中溶质物质的量为1mol,CuSO4为可酸弱碱盐,铜离子水解,故溶液中Cu2+的数目小于0.1NA,B正确;C.与CCl4原子个数相等,价电子数均相等,二者互为等电子体,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4+=4,都采用sp3杂化且不含孤电子对,均为正四面体构型,C正确;D.2.5mgCuSO4 5H2O中含Cu0.64mg,故高于800℃时产物质量0.72mg,,则产物为Cu2O,发生:,D错误;故选D。8.【新分析技术+阿伏加德罗定律】(2025高三上·江西宜春·月考)如图是利用“手持”技术测定阳光照射不同气体温度变化曲线,其中四个容器均密闭、体积相等且初始压强均为101kP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开始时,和的密度之比为8:7B.12:30-13:30时间范围内压强最大C.若容器的容积为22.4L,12:30时原子个数等于D.光照相同时间,的温度变化最大,是四种气体中温室效应最显著的【答案】C【解析】A.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开始时四种气体的压强相同,体积相同,则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则气体的密度比等于气体摩尔质量之比,即和的密度之比为8:7,A正确;B.根据图示可知:12:30-13:30时间范围内CO2温度升高最大,由于开始压强相同,在则这一段时间内压强最大,B正确;C.此时气体未处于标准状况,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C错误;D.根据图示可知:光照相同时间,的温度变化最大,是四种气体中温室效应最显著的,D正确;答案选C。9.(2025·辽宁辽西·模拟预测)实验室配制 500 mL0.2 mol·L-1 的硫酸亚铁溶液,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计算,需用天平称15.2g绿矾(FeSO4·7H2O)晶体B.将称取的绿矾晶体直接放到容量瓶中溶解C.配制溶液过程中,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则所配溶液浓度偏小D.从所配制的溶液中取出200 mL,所取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2mol/L【答案】D【解析】A.通过计算,15.2g绿矾(FeSO4 7H2O)的物质的量为 <0.5L×0.2mol·L-1,应称量绿矾的质量为0.1mol×278g/mol=27.8g,故A错误;B.将称取的绿矾晶体放到小烧杯中溶解,故B错误;C.配制溶液过程中,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V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大,故C错误;D.溶液具有均一性,从所配制的溶液中取出200 mL,所取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2mol·L-1,故D正确;故选D。10.(2025·四川成都·二模)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1LpH=12的溶液中的数目为B.常温常压下,与的密度之比为2:1C.标准状况下,11.2L(气体)与水完全反应(生成和HF)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D.标准状况下,11.2L溶于水,所得溶液中、HClO的微粒数目之和为【答案】B【解析】A.常温下,1LpH=12的任何溶液中的数目都应为,故A错误;B.由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可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与的密度之比为2:1,B正确;C.,H、F元素的化合价不变,+2价的氧和-2价的氧发生归中反应,0.5mol与水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C错误;D.标准状况下,11.2L溶于水,氯原子的总数目应该为,氯水中含氯粒子应该还有,D错误;故选B。11.(2025高三上·新疆喀什·月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4 g 镁与27 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B.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C.1 mol重水与1 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D.1 mol乙烷和1 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结构,需要先分析该物质中含有的微观粒子或组成的情况,再结合题目说明进行计算。【解析】A.1个Mg原子中有12个质子,1个Al原子中有13个质子。24g镁和27g铝各自的物质的量都是1mol,所以24g镁含有的质子数为12mol,27g铝含有的质子的物质的量为13mol,选项A错误;B.设氧气和臭氧的质量都是Xg,则氧气(O2)的物质的量为mol,臭氧(O3)的物质的量为mol,所以两者含有的氧原子分别为×2=mol和×3=mol,即此时氧气和臭氧中含有的氧原子是一样多的,而每个氧原子都含有8个电子,所以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一定含有相同的电子数,选项B正确;C.重水为,其中含有1个中子,含有8个中子,所以1个重水分子含有10个中子,1mol重水含有10mol中子。水为,其中没有中子,含有8个中子,所以1个水分子含有8个中子,1mol水含有8mol中子。两者的中子数之比为10:8=5:4,选项C错误;D.乙烷(C2H6)分子中有6个C-H键和1个C-C键,所以1mol乙烷有7mol共价键。乙烯(C2H4)分子中有4个C-H键和1个C=C,所以1mol乙烯有6mol共价键,选项D错误;故选B。12.(2025高三上·宁夏银川·月考)向含等物质的量浓度FeCl3和FeCl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过程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与加入锌粉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点的横坐标 x=1.25B.反应至点时,溶液总质量增加C.线段表示n(Fe3+)的变化趋势D.起始时,FeCl3溶液和FeCl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答案】A【分析】氯化铁的氧化性强于氯化亚铁,则氯化亚铁和氯化铁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时,氯化铁溶液优先与锌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锌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溶液中铁离子浓度减小、亚铁离子浓度增大,由图可知,锌为0.5mol时,铁离子和锌恰好完全反应,则混合溶液中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2=1mol,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当铁离子完全反应后,亚铁离子与锌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铁和锌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溶液中亚铁离子浓度减小,线段AB表示溶液中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B点时,亚铁离子和锌恰好完全反应,反应消耗锌的物质的量为2mol,则B点的横坐标为2.5mol,溶液总质量增加的质量为:。【解析】A.由分析可知,锌为0.5mol时,溶液中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设AD段消耗锌为amol,根据D点时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与锌离子物质的量相等可得:,解得a=0.75mol,则D点的横坐标x=1.25mol,A正确;B.由分析可知,B点时,亚铁离子和锌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总质量增加的质量为:50.5g,B错误;C.分析可知,线段AB表示溶液中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C错误;D.由分析可知,混合溶液中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都为1mol,则起始时,溶液中氯化铁和氯化亚铁的浓度均为,D错误;故选A。13.【工业制备+含量测定】(2024高三下·山东济南·开学考试)某工厂废液中含有大量的、及少量的、,利用该废液制备的流程如下:产品含量的测定:称取m g产品溶解于大量较浓盐酸中,在氛围下用适量还原剂恰好将还原为,用的标准液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液V mL。已知:①氧化性;②,;③当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等于时,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根据上述产品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室配制溶液时需加入盐酸和锡粉B.若加入的还原剂不足,则测定结果偏小C.滴定时选用淀粉作指示剂,产生的离子方程式:D.则产品中Sn的质量分数为%【答案】C【解析】A.因为容易被空气氧化,所以要加入锡粒,而也容易水解,所以氯化亚锡中必须含有盐酸,故A正确;B.若加入的还原剂不足,不能完全还原为,则消耗碘酸钾的量减少,使测定结果偏小,故B正确;C.滴定时碘酸钾先于反应生成,然后过量的碘酸钾与在酸性条件下生成,所以反应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故C错误;D.由得失电子守恒得到关系式为3Sn2+~KIO3计算n(KIO3)= ×(V×10-3)L=cV×10-3mol,则n(Sn2+)= 3cV×10-3mol。锡的质量分数为=,故D正确;故选C14.(2025高三上·辽宁鞍山·月考)某同学为测定和混合粉末中的含量。将和混合粉末加入的稀硝酸中,得到气体(标准状况下),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有固体剩余B.反应后的溶液中C.单质在混合粉末中的质量分数约为D.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可置换出【答案】D【解析】A.Cu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混合粉末全部为,消耗的硝酸最多为(硝酸的物质的量为),设混合粉末中和的物质的量分别为、,依题意可得,联立解得。由以上分析可知,硝酸过量,不会有固体剩余,项错误;B.,B项错误;C.单质在混合粉末中的质量分数为,C项错误;D.可置换出铜的质量为,D项正确;本题选D。15.(2025高三上·江西萍乡·月考)某密闭刚性容器由可动活塞隔成甲、乙两室,室温下向甲中充入由和组成的混合气体19g,向乙中充入1mol空气,此时活塞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室混合气体的分子总数为B.甲室、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C.甲室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密度的9.5倍D.若将甲室气体点燃引爆并恢复至室温,忽略生成水的体积,活塞最终停留在刻度2处【答案】D【解析】A.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密度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同温同压下,甲、乙的体积比为2:1,则物质的量之比为2:1,所以甲室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2 mol时分子总数为2 NA,A错误;B.甲室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2 mol,质量为19 g,设氢气的物质的量为x,2 g/molx+32 g/mol(2 mol-x)= 19 g,解得 x=1.5 mol,甲室H2、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mol:(2-1.5) mol=3:1,B错误;C.甲室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2 mol,质量为19 g,平均摩尔质量为,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所以甲室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时H2密度的4.75倍,C错误;D.根据B项可知甲中含有1.5 mol氢气、0.5 mol 氧气,若将甲室气体点燃并恢复至室温,反应后剩余0.5 mol氢气,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活塞最终停留在刻度2处,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5分)16.(2025高三·安徽省合肥·联考)(14分)化学计量在生产和科研中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1)个分子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其质子的物质的量为 。(2)某气态氧化物的化学式为,标准状况下该氧化物的体积为,则的摩尔质量为 。(3)若g某气体A2,含有的分子数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可表示为 (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4)标准状况下将a LX气体(摩尔质量为)全部溶于0.1 L水(水的密度为)中(假设气体与水不反应),所得溶液的密度为,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5)将溶液与溶液相混合,则混合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6)某混合溶液中含有离子:、、、,测得、和的物质的量浓度依次为:、、,则该混合溶液中 。【答案】(每空2分)(1)(2)(3)(4)(5)(6)【解析】(1)个分子的物质的量=,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其质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18=;(2)某气体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2,在标准状况下,1.28g该氧化物的体积为448mL即为=0.02mol,则该氧化物的摩尔质量为=64g/mol;(3)g某气体A2,含有的分子数为,则=N,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则,联立得:;(4)气体溶于水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质量等于=,溶液体积=,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不参与离子反应,则混合后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6)溶液呈电中性,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则,c()+2c()=c()+2c(),则该混合溶液中 +2×-2×=。17.(2024·浙江省舟山·模拟预测)(12分)将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3.27 g加热到质量不再减轻时,测得残留固体2.65 g。另取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固体,跟 100 mL某浓度的盐酸刚好完全反应生成NaCl,求;(1)此混合物中NaHCO3与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所用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3)生成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答案】(每空4分)(1)4∶3(2)(3)784mL【分析】加热发生反应2NaHCO3Na2CO3+H2O+CO2↑,残留固体质量2.65g为Na2CO3,包括加热分解生成的Na2CO3及原混合物中含有的Na2CO3,利用差量法计算NaHCO3的质量,进而计算Na2CO3的质量,再根据n=计算二者物质的量;根据氯离子守恒可知n(HCl)=n(NaCl)计算HCl的浓度,以此解题。【解析】(1)设碳酸氢钠的质量为a,则2NaHCO3Na2CO3+H2O+CO2↑,质量减少为168g-44g-18g=62g,根据方程式反应的比例关系:168:62=a:(3.27g-2.65g),解得a=1.68g,其物质的量=,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为3.27g-1.68g=1.59g,其物质的量为:,则此混合物中NaHCO3与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2∶0.015=4∶3;(2)由分析可知,残留固体质量2.65g为Na2CO3,物质的量为:0.025mol,则根据钠守恒可知,最终生成氯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025mol×2=0.05mol,则盐酸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其浓度为:;(3)由第一问分析可知,原混合物中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015mol和0.02mol,和盐酸反应时,其中的碳元素都生成二氧化碳,根据碳守恒可知,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015mol+0.02mol=0.035mol,其体积为:784mL。18.(24-25高三上·湖南长沙·联考)(14分)I.完成下列问题。(1)实验室常用的浓硫酸,溶质质量分数为,密度为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要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的稀硫酸,需量取上述浓硫酸的体积 。(3)配制稀硫酸时使用的仪器除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用到的仪器有 、 等。Ⅱ.某小组从文献资料上获得如下信息: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缓慢分解成和,为了验证这一信息,该科研小组将一瓶在潮湿空气中久置的样品混合均匀后,进行如下实验:(4)在一个质量为的蒸发皿中加入一些样品,称得总质量为。用酒精灯对其充分加热,冷却后称得其总质量为,残留在蒸发皿中的固体是(填化学式) 。(5)为测量的质量分数,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发生反应之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其具体操作为 。另称取相同质量的样品放入锥形瓶中,打开活塞逐滴加入稀硫酸,至没有气泡产生为止,针筒中收集到气体折算成样品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滴入稀硫酸的体积及针筒活塞的内壁的摩擦力忽略不计),该小组设称取的每份样品中的的物质的量分别为,列出了如下算式:,根据相似原理,完成下列算式: 。(6)计算样品中的的质量分数 。【答案】(1)(2分)(2)(2分)(3)容量瓶(1分) 胶头滴管(1分)(4)(2分)(5)①用双手紧握锥形瓶的外壁,如果注射器活塞向外移动,把手拿开,过一会儿,活塞又恢复原来位置,则证明装置气密性好,装置不漏气(2分) ②0.4mol(2分)(6)(2分)【解析】(1)实验室常用的浓硫酸,溶质质量分数为,密度为的物质的量浓度;(2)要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的稀硫酸,需量取上述浓硫酸的体积;;(3)配制稀硫酸时使用的仪器除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用到的仪器有容量瓶和胶头滴管;(4)充分加热过程中,样品中的碳酸氢钠分解产生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而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在加热过程中逸出,导致质量减少,最终留下的只有碳酸钠 ;(5)①用双手紧握锥形瓶的外壁,如果注射器活塞向外移动,把手拿开,过一会儿,活塞又恢复原来位置,则证明装置气密性好,装置不漏气;②在一个质量为的蒸发皿中加入一些样品,称得总质量为。用酒精灯对其充分加热,冷却后称得其总质量为,残留在蒸发皿中的固体是,则剩余的物质的量为:,根据反应方程式,生成物中的物质的量为反应物的一半,设称取的每份样品中的的物质的量分别为,则得到,则;(6)已知,,解得,样品中的的质量分数:。19.(2025·甘肃兰州·一模)(15分)二草酸合铜(Ⅱ)酸钾是一种重要的配合物,具有特殊的结构和性质,制备流程如下:已知:1.2.二草酸合铜(Ⅱ)酸钾微溶于冷水,可溶于热水,难溶于乙醇。实验步骤:步骤1:制备:称取2.5g硫酸铜晶体(),溶于水,滴入过量的溶液,加热煮沸,冷却,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抽滤,然后用蒸馏水洗涤,得到氧化铜。步骤2:制取:将晶体加入蒸馏水中,微热,溶解过程中温度不能超过85℃,待充分溶解后分次加入,反应生成。步骤3:制备二草酸合铜(Ⅱ)酸钾:将与混合液在50℃加热至反应充分,得到二草酸合铜(Ⅱ)酸钾。反应结束后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再置于冰水浴中冷却,析出晶体,过滤并用乙醇洗涤晶体。请回答:(1)步骤1称取2.5g硫酸铜晶体,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抽滤时将仪器接在水龙头上,其作用是 。用蒸馏水洗涤氧化铜时,证明已洗涤干净的方法: 。(2)步骤2溶解过程中温度不能超过85℃的原因是 。(3)步骤3制备二草酸合铜(Ⅱ)酸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加热温度控制在50℃可以采取的加热措施是 ,用乙醇洗涤晶体的目的是 。(4)将制得的进行热重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在C点剩余固体为和 。【答案】(1)托盘天平、药匙(2分) 抽气,减小吸滤瓶、安全瓶中的压强,加快过滤速度(2分) 取最后一次洗涤滤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已洗涤干净(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分)(2)防止草酸分解(2分)(3)(2分) 水浴加热(1分) 洗去晶体表面杂质和水分,减少洗涤中晶体溶解造成的产物损失,加速晶体干燥(2分)(4)(2分)【分析】胆矾溶于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铜,加热煮沸氢氧化铜分解生成氧化铜;草酸晶体加水微热,然后加入碳酸钾固体,可生成草酸氢钾;二者混合在50℃水浴加热,反应结束后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再置于冰水浴中冷却,析出晶体,过滤并用乙醇洗涤晶体,得到二草酸合铜(Ⅱ)酸钾晶体。【解析】(1)步骤1称取2.5g硫酸铜晶体,称量固体药品,需要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抽滤时将仪器接在水龙头上,其作用是通过水流动起到抽气作用,减小吸滤瓶、安全瓶中的压强,加快过滤速度;用蒸馏水洗涤氧化铜时,证明已洗涤干净只要证明最后的洗涤液中不含,方法为:取最后一次洗涤滤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已洗涤干净(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草酸受热易分解,步骤2溶解过程中温度不能超过85℃的原因是防止草酸分解;(3)将与混合液在50℃加热至反应充分,得到二草酸合铜(Ⅱ)酸钾,反应方程式为;加热温度控制在50℃可以采取的加热措施是水浴加热;二草酸合铜(Ⅱ)酸钾微溶于冷水,可溶于热水,难溶于乙醇,用乙醇洗涤晶体可以洗去晶体表面杂质和水分,减少洗涤中晶体溶解造成的产物损失,加速晶体干燥;(4)进行热重分析,加热至恒重,应得到剩余固体为和铜的氧化物,1mol质量为354g,根据原子守恒,可得到1mol,1mol的质量为138g,C点剩余质量59.3%×354g≈210g,则铜的氧化物质量为210g-138g=72g,根据铜原子守恒,该固体含有64g铜原子,余下应为O原子质量8g,该氧化物为。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二章 物质的量(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16 Mg 24 Cl 35.5 V 51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15×3分)1.【化学史+物质的量】(24-25高三上·江西上饶·月考)摩尔来源于拉丁文moles,原意为大量、堆积,是在1971年10月有41个国家参加的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增加的国际单位制(SI)的第七个基本单位。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A.1mol任何物质所含有的分子数都相同B.摩尔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C.3S既可以表示3个硫原子又可以表示3mol硫原子D.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2.(2025·湖北·一模)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A.称量 B.溶解 C.转移 D.定容3.(2025·浙江嘉兴·三模)下图是配制溶液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操作1前用托盘天平和滤纸称取氢氧化钠固体B.为使溶液充分混合,虚线框内的操作可用操作7C.若操作2中未冷却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所配溶液浓度偏高D.操作7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此时需补加少量蒸馏水至刻度线4.【氯碱工业+阿伏加德罗常数】(2025·广东深圳·三模)氯碱工业涉及、、NaOH、NaCl等物质。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 NaCl固体中,含离子数为B.的NaOH溶液中,含有氢原子数为C.标准状况下,和的混合气体含有分子数目为D.将与NaOH溶液反应制备消毒液,消耗转移电子数为5.(2025·江西·一模)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硅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B.标准状况下,己烷在中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分子数目为C.含中子数目为D.由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不一定为6.(2025·重庆·一模)用金属钠制取氧化钠通常利用以下反应:,与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有生成 B.反应剩余C.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数目为 D.生成标况下2.24L气体7.(2025·福建福州·二模)CuSO4 5H2O(Mr=250)的结构及分解过程的热重曲线如图。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uSO4 5H2O中微粒间作用力有离子键、配位键、氢键B.1L0.1 CuSO4溶液中Cu2+的数目小于0.1NAC.与CCl4互为等电子体,均为正四面体构型D.高于800℃发生:8.【新分析技术+阿伏加德罗定律】(2025高三上·江西宜春·月考)如图是利用“手持”技术测定阳光照射不同气体温度变化曲线,其中四个容器均密闭、体积相等且初始压强均为101kP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开始时,和的密度之比为8:7B.12:30-13:30时间范围内压强最大C.若容器的容积为22.4L,12:30时原子个数等于D.光照相同时间,的温度变化最大,是四种气体中温室效应最显著的9.(2025·辽宁辽西·模拟预测)实验室配制 500 mL0.2 mol·L-1 的硫酸亚铁溶液,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计算,需用天平称15.2g绿矾(FeSO4·7H2O)晶体B.将称取的绿矾晶体直接放到容量瓶中溶解C.配制溶液过程中,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则所配溶液浓度偏小D.从所配制的溶液中取出200 mL,所取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2mol/L10.(2025·四川成都·二模)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1LpH=12的溶液中的数目为B.常温常压下,与的密度之比为2:1C.标准状况下,11.2L(气体)与水完全反应(生成和HF)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D.标准状况下,11.2L溶于水,所得溶液中、HClO的微粒数目之和为11.(2025高三上·新疆喀什·月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4 g 镁与27 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B.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C.1 mol重水与1 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D.1 mol乙烷和1 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12.(2025高三上·宁夏银川·月考)向含等物质的量浓度FeCl3和FeCl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过程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与加入锌粉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点的横坐标 x=1.25B.反应至点时,溶液总质量增加C.线段表示n(Fe3+)的变化趋势D.起始时,FeCl3溶液和FeCl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3.【工业制备+含量测定】(2024高三下·山东济南·开学考试)某工厂废液中含有大量的、及少量的、,利用该废液制备的流程如下:产品含量的测定:称取m g产品溶解于大量较浓盐酸中,在氛围下用适量还原剂恰好将还原为,用的标准液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液V mL。已知:①氧化性;②,;③当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等于时,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根据上述产品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室配制溶液时需加入盐酸和锡粉B.若加入的还原剂不足,则测定结果偏小C.滴定时选用淀粉作指示剂,产生的离子方程式:D.则产品中Sn的质量分数为%14.(2025高三上·辽宁鞍山·月考)某同学为测定和混合粉末中的含量。将和混合粉末加入的稀硝酸中,得到气体(标准状况下),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有固体剩余B.反应后的溶液中C.单质在混合粉末中的质量分数约为D.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可置换出15.(2025高三上·江西萍乡·月考)某密闭刚性容器由可动活塞隔成甲、乙两室,室温下向甲中充入由和组成的混合气体19g,向乙中充入1mol空气,此时活塞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室混合气体的分子总数为B.甲室、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C.甲室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密度的9.5倍D.若将甲室气体点燃引爆并恢复至室温,忽略生成水的体积,活塞最终停留在刻度2处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5分)16.(2025高三·安徽省合肥·联考)(14分)化学计量在生产和科研中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1)个分子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其质子的物质的量为 。(2)某气态氧化物的化学式为,标准状况下该氧化物的体积为,则的摩尔质量为 。(3)若g某气体A2,含有的分子数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可表示为 (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4)标准状况下将a LX气体(摩尔质量为)全部溶于0.1 L水(水的密度为)中(假设气体与水不反应),所得溶液的密度为,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5)将溶液与溶液相混合,则混合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6)某混合溶液中含有离子:、、、,测得、和的物质的量浓度依次为:、、,则该混合溶液中 。17.(2024·浙江省舟山·模拟预测)(12分)将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3.27 g加热到质量不再减轻时,测得残留固体2.65 g。另取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固体,跟 100 mL某浓度的盐酸刚好完全反应生成NaCl,求;(1)此混合物中NaHCO3与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所用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3)生成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18.(24-25高三上·湖南长沙·联考)(14分)I.完成下列问题。(1)实验室常用的浓硫酸,溶质质量分数为,密度为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要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的稀硫酸,需量取上述浓硫酸的体积 。(3)配制稀硫酸时使用的仪器除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用到的仪器有 、 等。Ⅱ.某小组从文献资料上获得如下信息: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缓慢分解成和,为了验证这一信息,该科研小组将一瓶在潮湿空气中久置的样品混合均匀后,进行如下实验:(4)在一个质量为的蒸发皿中加入一些样品,称得总质量为。用酒精灯对其充分加热,冷却后称得其总质量为,残留在蒸发皿中的固体是(填化学式) 。(5)为测量的质量分数,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发生反应之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其具体操作为 。另称取相同质量的样品放入锥形瓶中,打开活塞逐滴加入稀硫酸,至没有气泡产生为止,针筒中收集到气体折算成样品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滴入稀硫酸的体积及针筒活塞的内壁的摩擦力忽略不计),该小组设称取的每份样品中的的物质的量分别为,列出了如下算式:,根据相似原理,完成下列算式: 。(6)计算样品中的的质量分数 。19.(2025·甘肃兰州·一模)(15分)二草酸合铜(Ⅱ)酸钾是一种重要的配合物,具有特殊的结构和性质,制备流程如下:已知:1.2.二草酸合铜(Ⅱ)酸钾微溶于冷水,可溶于热水,难溶于乙醇。实验步骤:步骤1:制备:称取2.5g硫酸铜晶体(),溶于水,滴入过量的溶液,加热煮沸,冷却,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抽滤,然后用蒸馏水洗涤,得到氧化铜。步骤2:制取:将晶体加入蒸馏水中,微热,溶解过程中温度不能超过85℃,待充分溶解后分次加入,反应生成。步骤3:制备二草酸合铜(Ⅱ)酸钾:将与混合液在50℃加热至反应充分,得到二草酸合铜(Ⅱ)酸钾。反应结束后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再置于冰水浴中冷却,析出晶体,过滤并用乙醇洗涤晶体。请回答:(1)步骤1称取2.5g硫酸铜晶体,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抽滤时将仪器接在水龙头上,其作用是 。用蒸馏水洗涤氧化铜时,证明已洗涤干净的方法: 。(2)步骤2溶解过程中温度不能超过85℃的原因是 。(3)步骤3制备二草酸合铜(Ⅱ)酸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加热温度控制在50℃可以采取的加热措施是 ,用乙醇洗涤晶体的目的是 。(4)将制得的进行热重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在C点剩余固体为和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备战2026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通用版)第二章物质的量(综合训练)(原卷版).docx 备战2026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通用版)第二章物质的量(综合训练)(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