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63张PPT)摩擦力的计算(赋能课—精细培优科学思维)第2课时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较为复杂,随着相应条件的变化,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还会发生突变,这也是解答该类问题时经常出错的根本原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处理较复杂情境的摩擦力的计算,会解决摩擦力的突变问题。1强化点(一) 两类摩擦力的计算2强化点(二) 摩擦力的四类突变问题3课时跟踪检测CONTENTS目录强化点(一) 两类摩擦力的计算1.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1)公式法: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求出正压力N,再利用f=μN求出滑动摩擦力。(2)二力平衡法: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时,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求解。要点释解明2.静摩擦力大小的计算(1)根据受力情况和二力平衡条件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总等于使物体发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2)随着相对运动趋势的增强,静摩擦力也逐渐变大,但不能一直增大。当静摩擦力增大至某一数值后,物体将开始沿接触面滑动,静摩擦力被滑动摩擦力取代。静摩擦力的范围为0<f≤fmax。(3)正压力相同时,最大静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略大,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因此最大静摩擦力也可由公式fmax=μN求得。[典例] 如图所示,一个重力为400 N的沙发放在水平地面上,沙发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10 N,动摩擦因数为0.25。如果小明分别用80 N和150 N水平向右的力推沙发,求沙发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多少?[答案] 80 N 100 N[解析] 用80 N的水平力推沙发,推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沙发不动,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沙发受到80 N的静摩擦力。用150 N的水平力推沙发,推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沙发运动,由于竖直方向处于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N=G,则滑动摩擦力f=μN=μG=0.25×400 N=100 N。[变式拓展] 若小明和他爸爸同时均用80 N水平向右的力推沙发,此时沙发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多少?提示:小明和他爸爸同时用80 N的力水平向右推沙发,相当于一个人用160 N的力水平向右推沙发,由[典例]可知,此时沙发受滑动摩擦力,摩擦力大小为100 N。[思维建模]求解摩擦力大小的思路1.一物体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按如图所示不同的放法,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运动。设地面与物体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 )题点全练清A.f甲>f乙>f丙 B.f乙>f甲>f丙C.f丙>f乙>f甲 D.f甲=f乙=f丙解析:物体在三种情况下所受摩擦力均为滑动摩擦力,由f=μN=μmg知,物体在三种情况下所受摩擦力大小相等,选项D正确。√2.木块A、B分别重50 N和60 N,它们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A、B之间的轻弹簧压缩了2 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 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10 N的水平力F推木块B,如图所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加推力F后( )A.木块B所受静摩擦力大小为2 NB.木块B所受静摩擦力大小为8 NC.弹簧的压缩量变为2.5 cmD.木块A所受静摩擦力大小为10 N解析: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所以木块A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A=μN=0.2×50 N=10 N,木块B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B=μN′=0.2×60 N=12 N,此时弹簧的弹力的大小为F′=kx=400×0.02 N=8 N,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当在B上施加向左的推力F后,木块B受到推力F和弹簧的弹力的合力为10 N-8 N=2 N<fB,则木块B静止,静摩擦力大小为2 N,A正确,B错误;木块A和B静止不动,弹簧的压缩量不变,仍为2 cm,C错误;因为木块B静止,木块A也静止,则A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的弹力的大小为8 N,D错误。强化点(二) 摩擦力的四类突变问题类型1 “静→静”突变问题物体在静摩擦力和其他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当其他力突然变化时,如果物体仍能保持静止状态,则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或方向发生“突变”。√[解析] 当木块受F1、F2及摩擦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由平衡条件可知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8 N,方向向左,可知最大静摩擦力fmax≥8 N。当撤去力F1后,F2=2 N<fmax,木块仍处于静止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木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发生突变,且与作用在木块上的F2等大反向,C正确。类型2 “静→动”突变问题物体在静摩擦力和其他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当其他力变化时,如果物体不能保持静止状态,则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将“突变”为滑动摩擦力。A.0.3 B.0.5 C.0.6 D.1.0√类型3 “动→静”突变问题在滑动摩擦力和其他力的作用下,做减速运动的物体突然停止滑行时,物体将不受摩擦力作用,或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解析] 由于物体受到的水平推力F=kt,物体对墙的压力N=kt。当F比较小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小于物体的重力G,物体将沿墙壁下滑,此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由f=μN得,滑动摩擦力f=μkt。当摩擦力f大小等于重力G时,物体不能立即停止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仍然是滑动摩擦力。随着时间的增加,摩擦力将大于重力,物体做减速运动直至静止,滑动摩擦力将突变为静摩擦力,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无关,跟重力始终平衡。由上述分析可知B正确。类型4 “动→动”突变问题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和其他力的共同作用,当两物体间的正压力发生变化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之而变;或者两物体达到共同速度时相对滑动方向发生变化,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也会随之而变。 √[解析] 当小木块速度小于传送带速度时,小木块相对于传送带向上滑动,小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当小木块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时,由于μ<tan θ,即μmgcos θ<mgsin θ,所以小木块的速度能够继续增加,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而方向突变为沿传送带向上,故选B。[思维建模]摩擦力的突变问题,无论怎样变化,其题根就是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或方向的变化分析问题,解题时应注意以下三点:(1)题目中出现“最大”“最小”和“刚好”等关键词时,一般隐藏着临界问题,有些临界问题中并不含上述常见的“临界术语”,但审题时发现某个物理量在变化过程中会发生突变,则该物理量突变时物体所处的状态即为临界状态。(2)静摩擦力是被动力,其存在及大小、方向取决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且静摩擦力存在最大值。存在静摩擦力的连接系统,相对滑动与相对静止的临界状态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3)研究传送带问题时,物体和传送带的速度相等的时刻往往是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和运动性质的分界点。 课时跟踪检测123456789101112A级——学考达标1.在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认识:用手握紧一个玻璃瓶,将瓶提离桌面,需用力将瓶握紧,这样做是为了( )A.增加对瓶的摩擦力B.使摩擦力大于重力,不易掉下C.增加手和瓶间的摩擦因数D.增加手和瓶间的最大静摩擦力√6789101112解析:用力将瓶握紧,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大最大静摩擦力,当外力(重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瓶子就不会相对于手出现滑动。故A、B、C错误,D正确。123451567891011122.小明在暑假里做了一次城市道路破损情况调查,发现在平直的道路上,交通信号灯前斑马线附近路面破损开裂比较严重。小明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各种解释,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A.斑马线附近通过的行人多,路面被踩踏严重B.斑马线附近交通信号设备多,路面下管道多导致路面不结实C.行驶的汽车经常在斑马线前刹车,汽车对路面的摩擦力增大D.行驶的汽车经常在斑马线前刹车,汽车对路面的正压力增大234√156789101112解析:行驶的汽车在遇到红灯时,要在斑马线前刹车,汽车对路面的摩擦力增大,所以斑马线附近路面破损开裂比较严重,故A、B、D错误,C正确。2341567891011123.如图所示,有两个相同的梯形物体,它们在力的作用下,以下列四种方式沿相同的水平面运动,下列对不同情况下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比较,正确的是( )234A.f丙>f甲=f丁>f乙 B.f乙>f丙>f丁>f甲C.f乙>f丁>f甲>f丙 D.f乙>f甲=f丁>f丙√156789101112解析:甲、丁两图,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等,接触面的大小不同,由于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因此甲、丁两图摩擦力大小相等,即f甲=f丁;甲、乙两图,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的大小不同,乙图的压力大,因此乙图的摩擦力比甲图的大,即f乙>f甲;甲、丙两图,压力相同,甲图是滑动摩擦,丙图是滚动摩擦,相同情况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即f甲>f丙;故这四个图摩擦力大小顺序是f乙>f甲=f丁>f丙,故选D。2341567891011124.在一次班级大扫除时,有位同学用90 N的水平拉力匀速拉动质量为20 kg的课桌,如果在课桌上放了10 kg的书,这位同学要匀速推动课桌需要的水平推力大小为( )A.90 N B.100 N C.135 N D.150 N234√156789101112解析:受到水平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此时的滑动摩擦力为f=90 N,如果在课桌上放了10 kg的书,此时课桌和书的总质量为课桌质量的1.5倍,根据F=G=mg,可知,课桌对水平面的压力变为原来的1.5倍,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根据f=μN=μG,所以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的1.5倍,即此时的滑动摩擦力为f′=1.5f=90×1.5 N=135 N,故选C。2341567891011125.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放在水平固定木板上的木块,拉力方向与木板平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木块开始运动之前,随着拉力增大,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B.在木块开始运动之后,随着拉力增大,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会逐渐增加234156789101112C.在木块开始运动之前,保持拉力大小不变,在木块上放一个砝码将改变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大小D.在木块开始运动之后,保持拉力大小不变,在木块上放一个砝码将改变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大小解析:在木块开始运动之前,木块受到的是静摩擦力,所以随着拉力增大,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会逐渐增加,A错误;234√156789101112在木块开始运动之后,木块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所以随着拉力增大,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变,B错误;在木块开始运动之前,木块受到的是静摩擦力,当保持拉力大小不变时,在木块上放一个砝码不会改变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大小,C错误;在木块开始运动之后,木块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有关,所以当保持拉力大小不变时,在木块上放一个砝码将改变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大小,D正确。2341567891011126.所受重力为200 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少要用70 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木箱移动后,用60 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它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木箱与地板之间动摩擦因数为0.3B.匀速运动时木箱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70 NC.木箱与地板之间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200 ND.若用40 N水平推力推运动中的木箱,木箱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40 N234√156789101112234156789101112234√156789101112解析:以A物体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可得F=μmBg+μ(mB+mA)g,代入数据解得μ=0.3,故C正确,A、B、D错误。2341567891011128.(多选)如图1所示,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质量m=1.5 kg的物块放在长木板上,物块右端拴一根细绳,细绳与固定在桌面上的力传感器相连,某同学在向左拉动木板过程中,传感器的读数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2所示。设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1,最大静摩擦力为F0,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请根据图像数据判断下面各式可能正确的是( )234156789101112234√√156789101112234156789101112234156789101112A.课本对白纸的摩擦力方向向右B.抽动瞬间,白纸受到的摩擦力为2μGC.抽动瞬间拉力F越大,课本与白纸间的摩擦力越大D.课本与白纸间的摩擦力大小始终等于μG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白纸相对课本向右运动,则课本对白纸的摩擦力方向向左,故A错误;234√156789101112抽动瞬间,白纸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f=μFN=μG,且白纸受到课本与桌面的两个滑动摩擦力,因此其大小为f总=2f=2μG,故B正确;课本与白纸间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间的粗糙程度和接触面间的正压力有关,与拉力无关,故C错误;在开始一段时间内,课本与白纸间的压力等于重力,此时摩擦力等于μG,当白纸抽出一部分时,课本的一部分压在白纸上,课本与白纸间的压力小于课本的重力,滑动摩擦力小于μG,故D错误。234156789101112234156789101112A.若v1<v2,则f=μmg,方向向左B.若v1>v2,则f=μmg,方向向左C.若v1=v2,且物块A保持匀速运动,则f=0D.若v1=v2,且物块A保持匀速运动,则f=m0g,方向向左234√√156789101112解析:若v1<v2,则物块A相对传送带向左运动,其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右,若v1>v2,则物块A相对传送带向右运动,其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左,两种情况下物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均为f=μmg,故A错误,B正确;若v1=v2,且物块A保持匀速运动,此时物块A所受细线拉力与传送带对物块的静摩擦力二力平衡,即f=m0g,方向向左,故C错误,D正确。234156789101112234156789101112答案:0.2解析:对物体B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受摩擦力和绳的拉力,二力平衡。由于绳的拉力等于mAg所以μmBg=mAg,解得μ=0.2。234156789101112(2)如果用水平力F向左拉B,使物体A和B做匀速运动,需多大的拉力?答案:4 N解析:对物体B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受水平力F、绳的拉力和摩擦力,物体B受力平衡,则水平方向F与B受到的摩擦力和绳的拉力平衡,即F=μmBg+mAg=4 N。234156789101112(3)若在物体B上放一个质量与物体B质量相等的物体,则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答案:2 N解析:物体B静止不动,放上另一物体后,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仍为静摩擦力f=mAg=2 N。234156789101112234156789101112答案:30 N 70 N解析: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ax=μmAg=0.3×10×10 N=30 N,B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ax′=μ(mA+mB)g=0.3×30×10 N=90 N;由于水平力F=80 N,以A为研究对象,绳子的拉力为40 N>30 N,则A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为30 N;对B分析,水平方向拉力大小为40 N,A对B的滑动摩擦力为30 N,方向水平向右,B受水平向右的合力为70 N<90 N,则B仍处于静止状态,桌面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70 N。234第2课时 摩擦力的计算(赋能课—精细培优科学思维)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较为复杂,随着相应条件的变化,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还会发生突变,这也是解答该类问题时经常出错的根本原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处理较复杂情境的摩擦力的计算,会解决摩擦力的突变问题。强化点(一) 两类摩擦力的计算[要点释解明]1.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1)公式法: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求出正压力N,再利用f=μN求出滑动摩擦力。(2)二力平衡法: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时,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求解。2.静摩擦力大小的计算(1)根据受力情况和二力平衡条件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总等于使物体发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2)随着相对运动趋势的增强,静摩擦力也逐渐变大,但不能一直增大。当静摩擦力增大至某一数值后,物体将开始沿接触面滑动,静摩擦力被滑动摩擦力取代。静摩擦力的范围为0<f≤fmax。(3)正压力相同时,最大静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略大,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因此最大静摩擦力也可由公式fmax=μN求得。[典例] 如图所示,一个重力为400 N的沙发放在水平地面上,沙发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10 N,动摩擦因数为0.25。如果小明分别用80 N和150 N水平向右的力推沙发,求沙发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多少?尝试解答:[变式拓展] 若小明和他爸爸同时均用80 N水平向右的力推沙发,此时沙发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多少?[思维建模]求解摩擦力大小的思路[题点全练清]1.一物体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按如图所示不同的放法,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运动。设地面与物体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 )A.f甲>f乙>f丙 B.f乙>f甲>f丙C.f丙>f乙>f甲 D.f甲=f乙=f丙2.木块A、B分别重50 N和60 N,它们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A、B之间的轻弹簧压缩了2 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 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10 N的水平力F推木块B,如图所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加推力F后( )A.木块B所受静摩擦力大小为2 NB.木块B所受静摩擦力大小为8 NC.弹簧的压缩量变为2.5 cmD.木块A所受静摩擦力大小为10 N强化点(二) 摩擦力的四类突变问题物体在静摩擦力和其他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当其他力突然变化时,如果物体仍能保持静止状态,则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或方向发生“突变”。 类型1 “静→静”突变问题[例1] 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其中F1=10 N,F2=2 N,若撤去F1,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A.10 N,方向向左 B.6 N,方向向右C.2 N,方向向右 D.0听课记录:物体在静摩擦力和其他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当其他力变化时,如果物体不能保持静止状态,则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将“突变”为滑动摩擦力。 类型2 “静→动”突变问题[例2] 将质量为 1.0 kg的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力沿水平方向拉木块,拉力从 0 开始逐渐增大,木块先静止后相对木板运动。用力传感器采集木块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的大小,并用计算机绘制出摩擦力大小f随拉力大小F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g取 10 m/s2)( )A.0.3 B.0.5 C.0.6 D.1.0听课记录:在滑动摩擦力和其他力的作用下,做减速运动的物体突然停止滑行时,物体将不受摩擦力作用,或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 类型3 “动→静”突变问题[例3] 用一个水平推力F(F=kt,k为常数,t为时间)把重力为G的物体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的墙上,如图所示。从t=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是下图中的( )听课记录: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和其他力的共同作用,当两物体间的正压力发生变化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之而变;或者两物体达到共同速度时相对滑动方向发生变化,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也会随之而变。 类型4 “动→动”突变问题[例4]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以速度v0逆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上端轻轻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则下列选项中能客观地反映小木块所受摩擦力情况的是(取沿传送带向下为正方向)( )听课记录:摩擦力的突变问题,无论怎样变化,其题根就是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或方向的变化分析问题,解题时应注意以下三点:(1)题目中出现“最大”“最小”和“刚好”等关键词时,一般隐藏着临界问题,有些临界问题中并不含上述常见的“临界术语”,但审题时发现某个物理量在变化过程中会发生突变,则该物理量突变时物体所处的状态即为临界状态。(2)静摩擦力是被动力,其存在及大小、方向取决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且静摩擦力存在最大值。存在静摩擦力的连接系统,相对滑动与相对静止的临界状态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3)研究传送带问题时,物体和传送带的速度相等的时刻往往是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和运动性质的分界点。 第2课时 摩擦力的计算强化点(一) [典例] 解析:用80 N的水平力推沙发,推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沙发不动,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沙发受到80 N的静摩擦力。用150 N的水平力推沙发,推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沙发运动,由于竖直方向处于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N=G,则滑动摩擦力f=μN=μG=0.25×400 N=100 N。答案:80 N 100 N[变式拓展] 提示:小明和他爸爸同时用80 N的力水平向右推沙发,相当于一个人用160 N的力水平向右推沙发,由[典例]可知,此时沙发受滑动摩擦力,摩擦力大小为100 N。[题点全练清]1.选D 物体在三种情况下所受摩擦力均为滑动摩擦力,由f=μN=μmg知,物体在三种情况下所受摩擦力大小相等,选项D正确。2.选A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所以木块A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A=μN=0.2×50 N=10 N,木块B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B=μN′=0.2×60 N=12 N,此时弹簧的弹力的大小为F′=kx=400×0.02 N=8 N,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当在B上施加向左的推力F后,木块B受到推力F和弹簧的弹力的合力为10 N-8 N=2 N<fB,则木块B静止,静摩擦力大小为2 N,A正确,B错误;木块A和B静止不动,弹簧的压缩量不变,仍为2 cm,C错误;因为木块B静止,木块A也静止,则A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的弹力的大小为8 N,D错误。强化点(二) [例1] 选C 当木块受F1、F2及摩擦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由平衡条件可知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8 N,方向向左,可知最大静摩擦力fmax≥8 N。当撤去力F1后,F2=2 N<fmax,木块仍处于静止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木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发生突变,且与作用在木块上的F2等大反向,C正确。[例2] 选A 由题图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3 N,根据f=μN=μmg,解得μ===0.3,A正确。[例3] 选B 由于物体受到的水平推力F=kt,物体对墙的压力N=kt。当F比较小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小于物体的重力G,物体将沿墙壁下滑,此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由f=μN得,滑动摩擦力f=μkt。当摩擦力f大小等于重力G时,物体不能立即停止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仍然是滑动摩擦力。随着时间的增加,摩擦力将大于重力,物体做减速运动直至静止,滑动摩擦力将突变为静摩擦力,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无关,跟重力始终平衡。由上述分析可知B正确。[例4] 选B 当小木块速度小于传送带速度时,小木块相对于传送带向上滑动,小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当小木块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时,由于μ<tan θ,即μmgcos θ<mgsin θ,所以小木块的速度能够继续增加,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而方向突变为沿传送带向上,故选B。课时跟踪检测(十四) 摩擦力的计算(选择题1~9小题,每小题4分;第10小题6分。本检测卷满分70分) A级——学考达标1.在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认识:用手握紧一个玻璃瓶,将瓶提离桌面,需用力将瓶握紧,这样做是为了( )A.增加对瓶的摩擦力B.使摩擦力大于重力,不易掉下C.增加手和瓶间的摩擦因数D.增加手和瓶间的最大静摩擦力2.小明在暑假里做了一次城市道路破损情况调查,发现在平直的道路上,交通信号灯前斑马线附近路面破损开裂比较严重。小明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各种解释,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A.斑马线附近通过的行人多,路面被踩踏严重B.斑马线附近交通信号设备多,路面下管道多导致路面不结实C.行驶的汽车经常在斑马线前刹车,汽车对路面的摩擦力增大D.行驶的汽车经常在斑马线前刹车,汽车对路面的正压力增大3.如图所示,有两个相同的梯形物体,它们在力的作用下,以下列四种方式沿相同的水平面运动,下列对不同情况下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比较,正确的是( )A.f丙>f甲=f丁>f乙B.f乙>f丙>f丁>f甲C.f乙>f丁>f甲>f丙D.f乙>f甲=f丁>f丙4.在一次班级大扫除时,有位同学用90 N的水平拉力匀速拉动质量为20 kg的课桌,如果在课桌上放了10 kg的书,这位同学要匀速推动课桌需要的水平推力大小为( )A.90 N B.100 NC.135 N D.150 N5.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放在水平固定木板上的木块,拉力方向与木板平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木块开始运动之前,随着拉力增大,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B.在木块开始运动之后,随着拉力增大,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会逐渐增加C.在木块开始运动之前,保持拉力大小不变,在木块上放一个砝码将改变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大小D.在木块开始运动之后,保持拉力大小不变,在木块上放一个砝码将改变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大小6.所受重力为200 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少要用70 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木箱移动后,用60 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它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木箱与地板之间动摩擦因数为0.3B.匀速运动时木箱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70 NC.木箱与地板之间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200 ND.若用40 N水平推力推运动中的木箱,木箱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40 N7.如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为3 kg,物体B的质量为2.5 kg,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现将物体B用细绳系住,用水平力F拉物体A,当F=24 N时刚好可以将A匀速拉出,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则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A.0.36 B.0.44C.0.3 D.0.488.(多选)如图1所示,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质量m=1.5 kg的物块放在长木板上,物块右端拴一根细绳,细绳与固定在桌面上的力传感器相连,某同学在向左拉动木板过程中,传感器的读数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2所示。设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1,最大静摩擦力为F0,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请根据图像数据判断下面各式可能正确的是( )A.=0.7 B.=0.1C.μ= D.μ=9.如图,将一重力不计的白纸夹在物理课本与水平桌面之间,现用水平拉力F将白纸从课本底下向右抽出(课本未从桌面滑落),已知课本所受重力为G,所有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在白纸被抽出的过程中( )A.课本对白纸的摩擦力方向向右B.抽动瞬间,白纸受到的摩擦力为2μGC.抽动瞬间拉力F越大,课本与白纸间的摩擦力越大D.课本与白纸间的摩擦力大小始终等于μGB级——选考进阶10.(多选)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2顺时针匀速运动,质量为m的物块A连接水平轻质细线,绕过光滑滑轮,下端悬挂一质量为m0的物体B,某时刻物块A以速度v1向右运动,物块A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关于物块A所受的摩擦力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v1<v2,则f=μmg,方向向左B.若v1>v2,则f=μmg,方向向左C.若v1=v2,且物块A保持匀速运动,则f=0D.若v1=v2,且物块A保持匀速运动,则f=m0g,方向向左11.(14分)如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mA=0.2 kg,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B的质量mB=1.0 kg,轻绳和滑轮间的摩擦不计,且绳的OB部分水平,OA部分竖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A和B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取g=10 m/s2)(1)求物体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如果用水平力F向左拉B,使物体A和B做匀速运动,需多大的拉力?(3)若在物体B上放一个质量与物体B质量相等的物体,则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12.(14分)如图所示,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mA=10 kg、mB=20 kg,A与B、B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等于0.3,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用F=80 N的水平力向右拉轻滑轮时,B对A的摩擦力和桌面对B的摩擦力分别为多大?(g取10 m/s2) 课时跟踪检测(十四)1.选D 用力将瓶握紧,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大最大静摩擦力,当外力(重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瓶子就不会相对于手出现滑动。故A、B、C错误,D正确。2.选C 行驶的汽车在遇到红灯时,要在斑马线前刹车,汽车对路面的摩擦力增大,所以斑马线附近路面破损开裂比较严重,故A、B、D错误,C正确。3.选D 甲、丁两图,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等,接触面的大小不同,由于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因此甲、丁两图摩擦力大小相等,即f甲=f丁;甲、乙两图,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的大小不同,乙图的压力大,因此乙图的摩擦力比甲图的大,即f乙>f甲;甲、丙两图,压力相同,甲图是滑动摩擦,丙图是滚动摩擦,相同情况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即f甲>f丙;故这四个图摩擦力大小顺序是f乙>f甲=f丁>f丙,故选D。4.选C 受到水平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此时的滑动摩擦力为f=90 N,如果在课桌上放了10 kg的书,此时课桌和书的总质量为课桌质量的1.5倍,根据F=G=mg,可知,课桌对水平面的压力变为原来的1.5倍,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根据f=μN=μG,所以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的1.5倍,即此时的滑动摩擦力为f′=1.5f=90×1.5 N=135 N,故选C。5.选D 在木块开始运动之前,木块受到的是静摩擦力,所以随着拉力增大,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会逐渐增加,A错误;在木块开始运动之后,木块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所以随着拉力增大,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变,B错误;在木块开始运动之前,木块受到的是静摩擦力,当保持拉力大小不变时,在木块上放一个砝码不会改变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大小,C错误;在木块开始运动之后,木块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有关,所以当保持拉力大小不变时,在木块上放一个砝码将改变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大小,D正确。6.选A 由题意可知,匀速运动时木箱与地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60 N,则动摩擦因数为μ====0.3,A正确,B错误;木箱与地板之间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70 N,C错误;若用40 N水平推力推运动中的木箱,木箱所受的摩擦力仍为滑动摩擦力,则大小为60 N,D错误。7.选C 以A物体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可得F=μmBg+μ(mB+mA)g,代入数据解得μ=0.3,故C正确,A、B、D错误。8.选AC 木板被拉动之前,木板和物块之间是静摩擦力,物块处于静止状态,拉力等于两者间的静摩擦力,根据图像可知,最大静摩擦力是5 N,木板被拉动之后,物块一直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绳的拉力一定等于滑动摩擦力,故两者间的滑动摩擦力为3.5 N,故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之比为==0.7,故A正确,B错误;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物块与木板之间的正压力等于物块的重力,则有f=μFN=μmg,μ====,C正确,D错误。9.选B 根据题意可知,白纸相对课本向右运动,则课本对白纸的摩擦力方向向左,故A错误;抽动瞬间,白纸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f=μFN=μG,且白纸受到课本与桌面的两个滑动摩擦力,因此其大小为f总=2f=2μG,故B正确;课本与白纸间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间的粗糙程度和接触面间的正压力有关,与拉力无关,故C错误;在开始一段时间内,课本与白纸间的压力等于重力,此时摩擦力等于μG,当白纸抽出一部分时,课本的一部分压在白纸上,课本与白纸间的压力小于课本的重力,滑动摩擦力小于μG,故D错误。10.选BD 若v1<v2,则物块A相对传送带向左运动,其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右,若v1>v2,则物块A相对传送带向右运动,其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左,两种情况下物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均为f=μmg,故A错误,B正确;若v1=v2,且物块A保持匀速运动,此时物块A所受细线拉力与传送带对物块的静摩擦力二力平衡,即f=m0g,方向向左,故C错误,D正确。11.解析:(1)对物体B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受摩擦力和绳的拉力,二力平衡。由于绳的拉力等于mAg所以μmBg=mAg,解得μ=0.2。(2)对物体B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受水平力F、绳的拉力和摩擦力,物体B受力平衡,则水平方向F与B受到的摩擦力和绳的拉力平衡,即F=μmBg+mAg=4 N。(3)物体B静止不动,放上另一物体后,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仍为静摩擦力f=mAg=2 N。答案:(1)0.2 (2)4 N (3)2 N12.解析: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ax=μmAg=0.3×10×10 N=30 N,B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ax′=μ(mA+mB)g=0.3×30×10 N=90 N;由于水平力F=80 N,以A为研究对象,绳子的拉力为40 N>30 N,则A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为30 N;对B分析,水平方向拉力大小为40 N,A对B的滑动摩擦力为30 N,方向水平向右,B受水平向右的合力为70 N<90 N,则B仍处于静止状态,桌面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70 N。答案:30 N 70 N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3节 第2课时 摩擦力的计算.pptx 第3节 第2课时 摩擦力的计算.doc 课时跟踪检测(十四) 摩擦力的计算.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