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观沧海》学习目标能够准确、有节奏地诵读《观沧海》,掌握诗歌韵律。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写景抒情的特点,体会诗人情感。感受东汉末年诗歌的艺术魅力,提升古典诗词鉴赏能力。导入同学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东汉末年是一个英雄辈出、风云激荡的时代。曹操,这位兼具政治家、军事家与文学家身份的人物,在北征乌桓胜利后,登上碣石山,面对浩渺沧海,留下了这首传世名作《观沧海》。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诗歌,探寻其中的豪情与诗意。作者及背景简介作者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善用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社会现实,其诗风慷慨悲凉,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背景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战乱频繁。曹操为统一北方,率军北征乌桓,大破敌军后,途经碣石山,登山望海,心潮澎湃,遂作此诗,以观沧海之景,抒胸中壮志。初读 —— 读准字音生字词注音澹澹(dàn dàn)竦峙(sǒng zhì)萧瑟(xiāo sè)星汉(xīng hàn)任务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感受诗歌节奏。再读 —— 把握节奏节奏划分示例东临 / 碣石,以观 / 沧海。水何 / 澹澹,山岛 / 竦峙。树木 / 丛生,百草 / 丰茂。秋风 / 萧瑟,洪波 / 涌起。日月 / 之行,若出 / 其中;星汉 / 灿烂,若出 / 其里。幸甚 / 至哉,歌以 / 咏志。任务全班齐读,按照节奏划分,读出诗歌的抑扬顿挫。译读 —— 理解字面意思(一)诗句与译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译文:向东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大海。译文:向东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译文: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译文: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解析“东临” 点明登临之地,“观” 字统领全篇,引出下文对沧海景色的描绘。“澹澹” 展现海水波动之态,“竦峙” 凸显山岛的巍峨,一静一动,勾勒出沧海雄浑的轮廓。译读 —— 理解字面意思(二)诗句与译文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译文:树木郁郁葱葱地生长,各种野草长得十分繁茂。译文:树木郁郁葱葱地生长,各种野草长得十分繁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译文: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起巨大的海浪。译文: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起巨大的海浪。解析前两句描绘岛上植被的繁茂,显生机;后两句写秋风、洪波,添苍凉与壮阔,展现沧海在不同环境下的多样风貌。译读 —— 理解字面意思(三)诗句与译文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译文: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升起又落下;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好像是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译文: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升起又落下;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好像是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译文:真是幸运极了,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吧。译文:真是幸运极了,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吧。解析前两句突破现实视野,展开奇妙想象,将大海与宇宙相连;后两句为乐府诗常见的套语,点明作诗目的,强化抒情。品读 —— 赏析写景之妙(实景)实景梳理诗中所写实景有: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 。赏析诗人先整体勾勒沧海轮廓(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再聚焦岛上细节(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最后描绘动态海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从静态到动态,由整体到局部,层次分明,生动展现出沧海的雄浑壮阔与生机活力。品读 —— 赏析抒情之奇(虚景)虚景聚焦“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诗人以想象之笔,将日月星辰的运行与沧海相融合。赏析这两句并非实写,而是诗人站在碣石山上,面对沧海,内心豪情激荡而生的夸张想象。大海仿佛能容纳日月星辰,实则是诗人以沧海自比,借大海的辽阔,抒发自己渴望统一天下、胸怀天下的雄心壮志 ,实现了写景与抒情的完美交融。悟情 —— 体会诗人胸怀结合背景与诗歌内容,曹操北征胜利,此时登临望海,眼中是壮阔沧海,心中是对未来统一大业的憧憬。诗中的沧海,既是眼前实景,更是诗人胸襟的象征。“日月星汉若出其中” 的想象,尽显其包容天地、气吞宇宙的宏大抱负 ,让我们看到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在诗歌里展现的非凡胸怀。总结诗歌特色艺术手法写景抒情:先绘沧海实景,再借虚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实景为基础,虚景拓意境,拓宽诗歌内涵。语言风格简洁雄浑,用质朴的文字描绘出壮阔画面,传递出强烈情感,尽显东汉末年诗歌的慷慨悲凉之风。课堂讨论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在古诗中,还有哪些作品像《观沧海》一样,借自然之景抒发宏大抱负? (可结合学过的古诗,如《望岳》等交流 )课堂练习请用自己的话描绘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展现的画面,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分析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对表现诗人情感的作用。作业布置背诵并默写《观沧海》,要求书写工整、准确。以 “观______” 为题(如观山、观湖、观云等 ),模仿《观沧海》的写景抒情手法,创作知识拓展推荐阅读曹操的其他乐府诗,如《龟虽寿》《短歌行》 ,进一步感受其诗歌风格与思想情感,下节课可分享阅读心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